書馨卡幫你省薪 2024個人購書報告 2024中圖網(wǎng)年度報告
歡迎光臨中圖網(wǎng) 請 | 注冊
> >
唐宋八大家散文選

唐宋八大家散文選

出版社: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出版時間:2019-01-01
開本: 21cm 頁數(shù): 264頁
本類榜單:文學銷量榜
中 圖 價:¥14.2(4.9折) 定價  ¥29.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運費6元,滿39元免運費
?新疆、西藏除外
溫馨提示:5折以下圖書主要為出版社尾貨,大部分為全新(有塑封/無塑封),個別圖書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劃線標記、光盤等附件不全詳細品相說明>>
本類五星書更多>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唐宋八大家散文選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59400741
  • 條形碼:9787559400741 ; 978-7-5594-0074-1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唐宋八大家散文選 本書特色

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文星璀璨,辭章傳頌千古,受萬世膜拜。唐宋八大家是文星之中*為耀眼的八顆,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宋代的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歐陽修,所作論、表、書、記、傳諸體,文采斐然,各有其長。傳統(tǒng)時代,他們的文章是士人競相追膜的對象,是中華文脈之所在。今時常見的習語,如“落井下石”“雜亂無章”等,均出自八大家文。今人若想紹續(xù)前賢,涵育學養(yǎng),增廣智識,非讀他們的文章不可。若只求在作文上于謀篇布局、遣詞用句上有所進益,八大家的文字也是絕佳的學習、參考對象。

唐宋八大家散文選 內(nèi)容簡介

² 唐宋八大家的名號千古不朽,跟這樣厲害的組合學文章。 ² 唐宋八大家文章里有很多詞,比如“落井下石”“雜亂無章”成為今天的習語,看他們的文章能獲得硬知識。 ² 我們從八大家存世文章里,優(yōu)中選優(yōu),將他們的代表作悉數(shù)收集在這本集子里。 ² 我們對前賢文字懷著敬畏之心,精選底本,用做研究的心態(tài),做了很細致嚴謹?shù)淖⑨尅?² 我們貼心地為讀者的眼睛考慮,編排時使用了大字號。 為了汲取古代文章的精華,感受文章原本具備的連貫氣韻。我們橫排此書,所有注釋都放在頁下,所有生僻字詞都有注釋和標音。方便大家讀到原汁原味的古文,也不擔心閱讀上有困難。

唐宋八大家散文選 目錄

韓愈 原道 …… 2 原毀 …… 6 師說 …… 8 論佛骨表 …… 10 祭鱷魚文 …… 14 祭十二郎文 …… 16 祭柳子厚文 …… 20 龍說 …… 21 馬說 …… 22 答李翊書 …… 23 進學解 …… 25 獲麟解 …… 29 諱辯 …… 30 圬者王承福傳 …… 31 送孟東野序 …… 33 送董邵南序 …… 36 送李愿歸盤谷序 …… 37 柳宗元 封建論 …… 41 捕蛇者說 …… 47 觀八駿圖說 …… 49 吊屈原文 …… 50 箕子碑 …… 53 牛賦 …… 55 瓶賦 …… 56 敵戒 …… 57 鈷潭記 …… 58 小石城山記 …… 59 石渠記 …… 60 石澗記 …… 61 蝂傳 …… 62 梓人傳 …… 63 種樹郭橐駝傳 …… 66 桐葉封弟辨 …… 68 愚溪詩序 …… 69 送僧浩初序 …… 71 歐陽修 醉翁亭記 …… 74 豐樂亭記 …… 75 峴山亭記 …… 77 有美堂記 …… 79 畫舫齋記 …… 80 吉州學記 …… 82 菱溪石記 …… 83 真州東園記 …… 85 養(yǎng)魚記 …… 87 非非堂記 …… 88 讀李翱文 …… 89 朋黨論 …… 90 縱囚論 …… 92 秋聲賦 …… 93 述夢賦 …… 95 賣油翁 …… 96 六一居士傳 …… 97 送楊寘序 …… 98 蘇氏文集序 …… 100 蘇洵 心術(shù) …… 103 六國論 …… 105 明論 …… 106 辨奸論 …… 108 管仲論 …… 110 項籍 …… 112 高祖 …… 114 上韓樞密書 …… 116 上歐陽內(nèi)翰**書 …… 120 上韓舍人書 …… 123 與梅圣俞書 …… 124 張益州畫像記 …… 125 彭州圓覺禪院記 …… 128 木假山記 …… 130 名二子說 …… 131 仲兄字文甫說 …… 132 送石昌言使北引 …… 133 族譜后錄 …… 135 蘇軾 放鶴亭記 …… 142 凌虛臺記 …… 144 喜雨亭記 …… 145 孟軻論 …… 147 賈誼論 …… 149 前赤壁賦 …… 151 后赤壁賦 …… 153 韓文公廟碑 …… 154 亡妻王氏墓志銘 …… 157 石鐘山記 …… 158 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 …… 160 方山子傳 …… 162 日喻 …… 163 答謝民師書 …… 165 游白水書付過 …… 167 記承天寺夜游 …… 168 記游松風亭 …… 168 游沙湖 …… 169 蘇轍 墨竹賦 …… 171 黃樓賦 …… 172 上樞密韓太尉書 …… 175 答黃庭堅書 …… 177 武昌九曲亭記 …… 178 杭州龍井院訥齋記 …… 180 東軒記 …… 181 黃州快哉亭記 …… 183 為兄軾下獄上書 …… 185 六國論 …… 186 三國論 …… 188 孟德傳 …… 190 《古今家戒》敘 …… 192 待月軒記 …… 193 歷代論引 …… 195 漢文帝 …… 196 子瞻和陶淵明詩集引 …… 197 巢谷傳 …… 199 曾鞏 寄歐陽舍人書 …… 203 墨池記 …… 205 醒心亭記 …… 206 南軒記 …… 207 擬峴臺記 …… 209 筠州學記 …… 210 宜黃縣縣學記 …… 213 道山亭記 …… 216 學舍記 …… 218 越州趙公救災記 …… 220 禿禿記 …… 223 祭亡妻晁氏文 …… 224 贈黎安二生序 …… 226 《李白詩集》后序 …… 227 《戰(zhàn)國策》目錄序 …… 229 《列女傳》目錄序 …… 231 《南齊書》目錄序 …… 233 王安石 本朝百年無事札子 …… 238 傷仲永 …… 241 材論 …… 242 上人書 …… 244 答曾子固書 …… 245 答司馬諫議書 …… 247 答錢公輔學士書 …… 248 答段縫書 …… 249 繁昌縣學記 …… 251 芝閣記 …… 253 游褒禪山記 …… 254 祭歐陽文忠公文 …… 256 王逢原墓志銘 …… 257 周禮義序 …… 259 張刑部詩序 …… 260 書李文公集后 …… 261 讀《孟嘗君傳》 …… 263 讀《孔子世家》 …… 263
展開全部

唐宋八大家散文選 作者簡介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稱“韓吏部”。長慶四年(824年),韓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贈禮部尚書,謚號“文”,故稱“韓文公”。元豐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從祀孔廟。 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被后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將其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后代學人多有啟發(fā)。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漢族,河東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稱“柳河東”“河東先生”,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并稱為“韓柳”,與劉禹錫并稱“劉柳”,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并稱“王孟韋柳”。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稱“韓吏部”。長慶四年(824年),韓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贈禮部尚書,謚號“文”,故稱“韓文公”。元豐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伯,并從祀孔廟。 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被后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將其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后代學人多有啟發(fā)。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漢族,河東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稱“柳河東”“河東先生”,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并稱為“韓柳”,與劉禹錫并稱“劉柳”,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并稱“王孟韋柳”。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吉州永豐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 歐陽修是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chuàng)一代文風的文壇領(lǐng)袖。領(lǐng)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他的散文創(chuàng)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chuàng)了一代文風。歐陽修在變革文風的同時,也對詩風詞風進行了革新。在史學方面,也有較高成就。 蘇洵(1009—1066),字明允,自號老泉,亦稱老蘇,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學家,與其子蘇軾、蘇轍并以文學著稱于世,世稱“三蘇”。蘇洵擅長于散文,尤其擅長政論,議論明暢,筆勢雄健。 蘇洵少不好讀書,愛遍游山水,至二十七歲始發(fā)憤攻讀,走上科舉仕進之路。他先后兩次舉進士不中,從此“決意功與名,而自托于學術(shù)”。閉戶讀書后“大究六經(jīng)、百家之說,考質(zhì)古今治亂成敗,圣賢窮達出外之際”,終在思想境界與寫作技巧上得到了極大的飛升,下筆成文、立刻千言。 蘇軾(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臺詩案”受誣陷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后,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并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zhí)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于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謚號“文忠”。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于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蘇轍(1039—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自號潁濱遺老,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北宋文學家、詩人、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進士。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1086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紹圣元年(1094年)因上書言事忤逆哲宗,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兆诹ⅲ阌乐、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遂定居潁川。政和二年(1112年)卒,追復端明殿學士、宣奉大夫。南宋時累贈太師、魏國公,后謚文定。蘇轍與父親蘇洵、兄長蘇軾齊名,合稱三蘇。 曾鞏(1019—1083),字子固,建昌軍南豐(今江西省南豐縣)人,后居臨川,北宋散文家、史學家、政治家。曾鞏出身儒學世家,祖父曾致堯、父親曾易占皆為北宋名臣。曾鞏天資聰慧,記憶力超群,幼時讀詩書,脫口能吟誦,年十二即能為文。嘉祐二年(1057年),進士及第。元豐五年(1082年),卒于江寧府(今江蘇南京),追謚為“文定”。曾鞏為政廉潔奉公,勤于政事,關(guān)心民生疾苦,與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xié)、曾敦并稱“南豐七曾”。曾鞏文學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沖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稱“南豐先生”。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臨川區(qū))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 慶歷二年(1042年),王安石進士及第。歷任揚州簽判、鄞縣知縣、舒州通判等職,政績顯著。熙寧二年(1069年),任參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變法。因守舊派反對,熙寧七年(1074年)罷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罷相,退居江寧。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勢,新法皆廢,郁然病逝于鐘山(今江蘇南京),贈太傅。紹圣元年(1094年),獲謚“文”,故世稱王文公。 王安石在文學上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論點鮮明、邏輯嚴密,有很強的說服力,充分發(fā)揮了古文的實際功用;短文簡潔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wǎng)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