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頭顱記
-
>
食南之徒
-
>
外國文學名著名譯叢書:漂亮朋友
-
>
(精)我們八月見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10冊:1972-1974
-
>
故事會;刀客
-
>
刀鋒
額爾古納河右岸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30219683
- 條形碼:9787530219683 ; 978-7-5302-1968-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額爾古納河右岸 本書特色
本書充盈著豐厚的生態(tài)意蘊,對大自然的熱愛與敬畏,對生靈的關(guān)愛與體貼,對人的自然天性的禮贊與頌揚,對人類所面臨的生態(tài)困境的憂慮與不安,對宇宙生態(tài)平衡秩序和諧的祈盼與暢想。
書中以信奉“萬物有靈論”構(gòu)建起了人與自然對話的平臺,自然有靈性地與人類同悲喜的動人景象比比皆是。
額爾古納河右岸 內(nèi)容簡介
這是**部描述我國東北少數(shù)民族鄂溫克人生存現(xiàn)狀及百年滄桑的長篇小說。似一壁飽得天地之靈氣,令人驚嘆卻難得其解的神奇巖畫;又似一卷時而安恬、時而激越,向世人訴說人生摯愛與心靈悲苦的民族史詩。
著名女作家遲子建,以一位年屆九旬,這一弱小民族*后一個酋長女人的自述,向我們娓娓道來——在中俄邊界的額爾古納河右岸,居住著一支數(shù)百年前自貝加爾湖畔遷徙而至,與馴鹿相依為命的鄂溫克人。他們信奉薩滿,逐馴鹿喜食物而搬遷、游獵,在享受大自然恩賜的同時也艱辛備嘗,人口式微。他們在嚴寒、猛獸、瘟疫……的侵害下求繁衍,在日寇的鐵蹄、“文革”的陰云乃至種種現(xiàn)代文明的擠壓下求生存。他們有大愛,有大痛,有在命運面前的殊死抗爭,也有眼睜睜看著整個民族日漸衰落的萬般無奈。然而,一代又一代的愛恨情仇,一代又一代的獨特民風,一代又一代的生死傳奇,顯示了弱小民族頑強的生命力及其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
小說語言精妙,以簡約之美寫活了一群鮮為人知、有血有肉的鄂溫克人。小說以小見大,以一曲對弱小民族的挽歌,寫出了人類歷史進程中的某種悲哀,其文學主題具有史詩品格與世界意義。
額爾古納河右岸 目錄
中部 正午
下部 黃昏
尾聲 半個月亮
跋 從山巒到海洋
額爾古納河右岸 作者簡介
遲子建,女,1964年生于漠河。1983年開始寫作,已發(fā)表以小說為主的文學作品六百余萬字,出版有九十余部單行本。
- 主題:
本書是以“我”的口吻,講述了親身經(jīng)歷或親耳聽聞的氏族往事,時間跨度超過了90年!拔摇笔且晃荒赀^九旬的老太,也是鄂溫克族最后一位酋長夫人。原始的鄂溫克族是生活在大興安嶺山林中的游獵民族,以氏族為單位過著群居生活,放養(yǎng)馴鹿、跟隨馴鹿不斷變遷、靠打獵吃肉為生,與自然和諧共處,與世隔絕。后來,日本與俄羅斯在東北開戰(zhàn)、抗日戰(zhàn)爭、新中國成立、開發(fā)林業(yè)等,逐漸打破鄂溫克族延續(xù)千年的寧靜生活。步入二十世紀后,政策安置獵民下山定居等一系列“現(xiàn)代化”,使整個民族變得動蕩、迷惘、不知所措。 本書共四章,結(jié)構(gòu)為“清晨”-“正午”-“黃昏”-“半個月亮”,分別映照著“我”的“出生”-“成長”-“中年”-“暮年”,自然地“我”的人生進程是依托在氏族變遷進程之下,“我”見證了太多的新生與死亡!拔摇笔鞘献謇镂ㄒ煌冻龇磳ο律缴钇钡,與自然為伴才是“我”的人生。故事讀完有一種悵然若失的感覺,仿佛與老嫗面對面坐在圍爐旁,她手握一杯熱茶,娓娓道來她的一生......
- 主題:
遲子建的文字零零散散讀過不少,地域文化很明顯,女性的感覺又細膩,把漠河的風土人情和微小民族的興衰起落,在社會變遷的這一大背景下,寫得入情入景。無可奈何花落去,誰都阻止不了社會前進的車輪,有些成為歷史,有些必被遺忘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朝聞道
- >
月亮虎
- >
巴金-再思錄
- >
煙與鏡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經(jīng)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