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中圖網 請 | 注冊
> >>
十八世紀英國美學研究

十八世紀英國美學研究

作者:董志剛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時間:2020-09-01
開本: 16開 頁數: 480
本類榜單:哲學/宗教銷量榜
中 圖 價:¥38.3(4.3折) 定價  ¥89.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運費6元,滿39元免運費
?新疆、西藏除外
溫馨提示:5折以下圖書主要為出版社尾貨,大部分為全新(有塑封/無塑封),個別圖書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劃線標記、光盤等附件不全詳細品相說明>>
本類五星書更多>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十八世紀英國美學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3114758
  • 條形碼:9787203114758 ; 978-7-203-11475-8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十八世紀英國美學研究 本書特色

18世紀英國美學以趣味為其標志,著重從觀者的角度探索審美經驗的先天基礎和運行機制,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審美經驗心理學。這種審美經驗*DA的特征就是非功利性,它源于感覺,卻帶給人一種內在快樂,這期間想象發(fā)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對情感和想象的推崇直接引出了后來的浪漫主義,并對整個歐洲的近代美學形成深遠影響。

十八世紀英國美學研究 內容簡介

美學在18世紀的英國逐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卻不是一個封閉的領域,新的方法和內容意味著新的社會文化的形成。本書以18世紀英國美學代表人物為脈絡,梳理這個時期美學出現和具有獨特性質的原因,分析其鮮明特征,從社會文化的角度闡釋其對未來浪漫主義的深遠影響。

十八世紀英國美學研究 節(jié)選

第二章 十八世紀英國美學的思想淵源 18世紀英國美學以趣味為其標志,著重從觀者的角度探索審美經驗的先天基礎和運行機制,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的審美經驗心理學,盡管其全部內容并不局限于此。這種審美經驗*大的特征就是非功利性,它源于感覺,卻帶給人一種內在快樂,這期間想象發(fā)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對情感和想象的推崇直接引出了來的浪漫主義,并對整個歐洲的近代美學形成深遠影響,甚至于當今天的美學家在批判傳統(tǒng)美學的時候,實際上針對的就是源自這一時期的美學思想。18世紀英國美學之所以特殊,自有其特殊的緣由,*直接的原因就是它繼承了之前的經驗主義哲學傳統(tǒng),正是這派哲學中的心理學內容使隨后的美學呈現為審美經驗的心理學。這樣的觀點并不算錯,但是必須要強調的是,僅僅是經驗主義哲學還不可能造就 18 世紀的美學,因為后者的價值取向與前者可謂大相徑庭。事實上,通過各種美學史著作,人們可以發(fā)現,在18世紀的歐洲,美學潮流普遍盛行,這種潮流必然有更深的淵源。明顯的事實是,拉斐爾、米開朗琪羅等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的名字頻繁地出現在各類美學著作中。在英國,莎士比亞的雅俗優(yōu)劣之爭也已然成為焦點。所以,我們應該從歷史層面觀察從文藝復興以來藝術及其批評的狀況和影響。同時,英國美學也確有區(qū)別于其他美學思潮的特色,這必然與英國特有的社會文化語境密切相關,那就是資本主義發(fā)展以及伴生的城市文化所帶來的個人主義、功利主義在政治道德領域造成了巨大的震動和困惑,新興的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渴望與傳統(tǒng)(即使是虛構的傳統(tǒng))保持一定的延續(xù)性和一致性。關于這一點,本書將在*后予以關注。 一、文藝復興的遺響 文藝在現世生活中地位的提高始于文藝復興時期,在后世,但丁、彼得拉克、薄伽丘、達·芬奇、米開朗琪羅、拉斐爾這些杰出的詩人和藝術家的名聲,已經蓋過當時的君主權貴。不過,作為一個歷史轉折期,文藝復興的影響絕不是局限于文藝領域,而是波及歐洲上流社會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也就是人們不復以追求來世的幸福安寧為生活的唯一目標,財富、權力、名譽、文雅這些現世生活的價值同樣受到重視。從另一個側面說,文藝復興時期的學術和藝術的發(fā)展為人們塑造現世生活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和工具,現世生活也需要這些感性因素來包裝,因而也顯現出更多的審美意味,正如鮑?裕鼈儗⒊蔀榻缹W的豐富源泉和材料。 盡管有輝煌燦爛的文藝成就流芳后世,但文藝復興時期實在是一個動蕩不安的時代。13世紀以來,資本主義的萌芽、商業(yè)的發(fā)展,使本身腐敗盛行的教會的權威日漸式微。在整個歐洲范圍內,教會勢力受到世俗政權和民族主義的蠶食,節(jié)節(jié)敗退,而在意大利這個曾經羅馬帝國的中心,也逐漸分崩離析,剩下由各地方家族控制的城市國家。黑死病的流行使歐洲人口銳減1/3,恐慌情緒恣肆蔓延,教會的無能為力和地主的橫征暴斂更加劇了這番末世景象。在意大利,世俗政權也極不安穩(wěn),權力不停地在血腥暴力中輾轉更迭。自布克哈特的《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開始,幾乎每一本寫文藝復興歷史的著作都要列舉無數殘酷暴虐的暴君和令人眼花繚亂的刺殺陷害事件。這樣的事件肯定不只在意大利發(fā)生,在整個歐洲也是非常普遍的。莎士比亞的戲劇里面也折射出許多這類現象,《羅密歐與朱麗葉》中凱普萊特和蒙太古兩個家族之間的世仇導致爭斗不斷;哈姆雷特的父親被其弟殘忍謀殺;查理三世為登上王位而除掉其侄子;李爾王的兒女們個個心懷不軌;身為將軍的奧賽羅也身處爾虞我詐之中疑神疑鬼,*后掐死妻子苔絲狄蒙娜。 在這樣鉤心斗角、危機四伏的環(huán)境里面保全權位乃至性命絕非易事。身為君王,必須要老謀深算、心狠手辣,正如馬基雅維利在《君王論》中所說,君王絕非是美德的化身,反而是玩弄權謀的藝術家。比方說米蘭的維斯康提家族的*后一代菲利波·馬利亞,“他的安全就在于:他的臣下彼此互不信任,他的雇傭兵隊長受到間諜的監(jiān)視和欺騙,他的大使和高級官員由于特意培養(yǎng)起來的妒忌之情,特別是由于把好人和壞人搭配在一起的安排而互相中傷、互相排擠”。如果一個君王一心向善、虔誠信教,那他一定是心懷鬼胎、掩人耳目;反過來,信仰的衰落倒也把人們的思想從虛無縹緲的天堂帶到了現實的人間,一定程度上能擺脫宗教的束縛,專注于世俗生活。這樣看來,布克哈特說文藝復興的偉大貢獻在于“人的發(fā)現”,固然是時勢所迫,倒也是人心所向。這倒不是說宗教的徹底垮塌,相反,人們更加渴望往日的真誠高潔,以費奇諾為代表的柏拉圖主義便是明證,只不過宗教的虔誠也是通過個人的修行來表現的,而不是屈從教會的指導,F在,一切知識都不必借助宗教的名義來進行。 對君王和上流社會的權貴來說,人文主義學術也有別樣的用處。依靠暴力、專制和狡詐也許可以獲取權位,但要維護權位卻不能完全依靠這些。他們必須把非法篡取的權力合法化。他們雖然極力壓制民主,但渴望人民的歡呼擁戴;他們也尋求與教會的合作,使自己的統(tǒng)治符合傳統(tǒng);他們貪婪地追求榮譽,炫耀自己的家世血統(tǒng)。毫無疑問,他們也喜歡文藝和學術,或是出于懺悔的心理,或是用來粉飾自己,或是用以炫耀。多數著名的藝術家都接受貴族和教會的合同和資助,其中包括繪畫三杰。同時,“絕大多數人文主義者肯定是站在他們的統(tǒng)治者一邊的,他們之中有些人,例如米蘭的雅各布·安蒂夸里奧,那不勒斯的焦維亞諾·蓬塔諾和佛羅倫薩的巴爾托洛梅奧·斯卡拉,也的確做了地位甚高的國家官吏。這些情況肯定是不足為奇的,特別是當我們不僅回想起人文主義者往往被雇傭去作政治宣傳,而且回想起他們在關于積極生活與靜修生活何者有益的論爭中所采取的立場的時候,尤其如此”。 很多主教、君王、貴族推動了新的文藝和學術的發(fā)展。布克哈特敘述了他們如何收藏和雇人抄寫古代典籍。“當教皇尼古拉五世還不過是一個普遍教士的時候,他曾由于購買手稿或者請人抄寫手稿而身負重債。即使在那時,他也毫不掩飾他對于文藝復興時期人們*感興趣的兩件東西——書籍和建筑的熱情。”“有名的希臘籍樞機主教貝薩里昂,既是一個愛國主義者又是一個熱誠的文學愛好者;他以很大一筆代價(三萬個金幣)收集了異教和基督教作家的六百部手稿。”“當柯西莫·美第奇急于為他心愛的團體,費埃蘇來山麓的巴底亞修道院,建立一個藏書室,他派人去請維斯帕西雅諾來,維斯帕西雅諾勸他放棄一切買書的想法,因為那些有價值的書是不容易買到的,所以不如利用抄書手。于是柯西莫和他商定一天付給他若干錢,由維斯帕西雅諾雇用四十五名抄書手,在二十二個月之內交付了二百冊圖書!

十八世紀英國美學研究 作者簡介

董志剛,男,1978年生,2008年畢業(yè)于南開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現為山西大學文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西方美學。近年來主攻十八世紀英國美學,在《哲學動態(tài)》《文藝理論研究》《學術月刊》等刊物發(fā)表論文十余篇,出版專著《夏夫茲博里美學思想研究》、譯著《論人、風俗、輿論和時代的特征》。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