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它們:水怪時代
-
>
尋找中國龍立體書
-
>
非遺里的中國(全3冊)一千年國粹 匠心巧思 薪火相伴
-
>
郁金香①+②(全10冊)
-
>
數(shù)學簡史
-
>
汴京的一天
-
>
地圖上的地理故事-長城
尋找中國之美 少年西安行明信片1張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5558845
- 條形碼:9787545558845 ; 978-7-5455-5884-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尋找中國之美 少年西安行明信片1張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9-12歲1、 跟隨傅國涌先生游學古都西安,尋覓歷史洪流中散落的文化與大美。一本書讀透古都西安,了解古都西安*著名的景點,從千人千面的兵馬俑到長恨綿綿的華清池,從回響盛唐之音的興慶宮遺址到歷經(jīng)歲月滄桑的明城墻……2、 從人文關懷的視角出發(fā),沉浸式的現(xiàn)場體驗與人文教育。帶領青少年學生走進歷史的現(xiàn)場,講述背后鮮為人知的歷史背景與知識,將歷史、文學、藝術、地理等串在一起進行講解,發(fā)掘那些在教材里讀不到的歷史真相。3、 與秦始皇、李白、杜甫、杜牧、白居易等歷史名人對話。與秦始皇對話,閱讀杜牧的文字,了解神話般的帝國和它的興衰;與李白、杜甫對話,誦讀白居易的長詩,感受富麗繁榮的盛唐氣象。
尋找中國之美 少年西安行明信片1張 內容簡介
《尋找中國之美:少年西安行》是在十一朝古都西安的一次文化之旅。傅國涌先生帶領學生來到兵馬俑、華清池、大雁塔、陜西歷史博物館、興慶宮公園、明城墻等西安具有深厚文化積淀的有名景點,現(xiàn)場感受歷史、文化與景色之美;并與秦始皇、李白、杜甫、杜牧、白居易等歷史人物對話,分享他們背后鮮為人知的經(jīng)歷與故事,講述教材里學不到的歷史與文化知識。從千人千面的兵馬俑到長恨綿綿的華清池,從回響盛唐之音的興慶宮遺址到歷經(jīng)歲月滄桑的明城墻,大先生傅國涌與小童子們游學古都西安,尋覓歷史洪流中散落的文化與大美。
尋找中國之美 少年西安行明信片1張 目錄
一、 與兵馬俑和秦始皇對話(上)
二、 與兵馬俑和秦始皇對話(下)
三、 與華清池和大唐帝國對話(上)
四、 與華清池和大唐帝國對話(下)
五、 與杜甫他們的大雁塔對話
六、 在陜西歷史博物館長廊上與唐長安對話
七、 在興慶宮遺址公園沉香亭側與李白對話
八、 在興慶宮公園與杜甫對話
九、城墻上與西安對話
尋找中國之美 少年西安行明信片1張 節(jié)選
人們從美學的角度對兵馬俑進行了概括,有兩種說法:**種是“千人千面”的絕對寫實,第二種是“千篇一律”的群體建構!扒饲妗北硎颈R俑是有個性的,“千篇一律”意味著兵馬俑千人一面。當你走進兵馬俑遺址,仔細觀察不同的兵馬俑,你會發(fā)現(xiàn)它們中許多是有個性的,并不都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我們可以讀一下小說家、散文家汪曾祺先生的《兵馬俑的個性》。當年,汪曾祺來到兵馬俑遺址時,他就想在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當中找到千人千面的個性。今天,你們不僅要看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宏大建構,還要仔細觀察每一個兵馬俑的臉部表情,看看是不是真的像汪曾祺先生說的那樣,它們是有個性的;同時也要找到一個你*喜歡的兵馬俑,讓它成為你心中、你筆下的兵馬俑。下面,大家先一起來讀美學家李澤厚《美的歷程》中的這一段:從現(xiàn)在發(fā)掘的極為片斷的陵的前沿兵馬俑坑情況看,那整個場面簡直是不可思議的雄偉壯觀。從這些陶俑的身材狀貌直到建筑材料(秦磚)的厚大堅實,也無不顯示出那難以想象的宏大氣魄。這完全可以與埃及金字塔相媲美。不同的是,它是平面展開的整體復雜結構,不是一座座獨立自足的向上堆起的比較單純的尖頂。李澤厚先生認為兵馬俑的壯觀場面可以跟埃及的金字塔相媲美。我們知道埃及的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兵馬俑的發(fā)掘比較晚,20 世紀 70 年代才發(fā)掘,曾經(jīng)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當然這只是一種說法。法國前總統(tǒng)希拉克曾說:“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過埃及;不看秦俑坑,不算真正到過中國。”說兵馬俑可以跟金字塔相媲美,是因為它是中國古代的一個偉大創(chuàng)造。這個偉大創(chuàng)造跟金字塔有一個相通的地方,即它們都跟墓有關,兵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品!睹赖臍v程》是一本關于中國美學史的著作,書里特別提出兵馬俑有“難以想象的宏大氣魄”。這“難以想象的宏大氣魄”是以一種什么樣的美學風格呈現(xiàn)出來的呢?就是匡怡蒙《從兵馬俑看中國美學風格》一文中所說的“千篇一律”——一種“千篇一律的群體建構”造就的。在千篇一律的后面是千人一面的藝術造型,盡管我們也能從千篇一律和千人一面中看出千人千面的個性和千人千面的可能性。走進兵馬俑遺址,去看那些陶俑,它們或站著,或跪著,或保持著手握兵器的姿勢;它們或是步兵,或是騎兵,或是弓箭手。放眼看去,它們在整體上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你分辨不出哪一個是哪一個,它們全都是無名氏,只是一個個符號、造型。但當你走近了,仔細辨認,你會發(fā)現(xiàn)鑄造兵馬俑的工匠們賦予了每一個兵馬俑不同的面容。我在游學手冊里專門選了一篇英國人邁克爾·伯德寫的文章《兵馬俑:秦始皇的工匠們》。當這些工匠們塑造、燒制完兵馬俑后,你們猜他們的命運會是什么?死。對,他們都得死,他們跟他們親手做的這些兵馬俑一樣,被埋在了俑坑里面。邁克爾·伯德虛構了一個故事:其中一個杰出的工匠,由于一個軍吏向他透露消息,他趕在被活埋之前逃走了。這個故事非常美好。我們知道,現(xiàn)實中這些工匠們不會有逃生的機會,但在這個故事中,作者讓這個工匠有了逃生的機會,給我們留下了一個非常美好的“懸念”。這個故事雖然是虛構的,卻可以讓我們走進兵馬俑遺址的時候多了幾分想象的空間。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到了兵馬俑遺址,等你們看完以后,看看你們在這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當中,能不能感受到前人所說的那種宏大壯麗的審美氣象;看看你們能不能找到一個自己喜歡的、覺得很有個性的兵馬俑。我們更多地要從審美的角度來看兵馬俑。
尋找中國之美 少年西安行明信片1張 作者簡介
傅國涌,歷史學者,兒童母語教育踐行者。1967年生于浙江樂清,現(xiàn)居杭州。主要關注中國近代以來的社會轉型,特別是百年中國言論史、知識分子命運史、企業(yè)家的本土傳統(tǒng)、民國教育等。著有《葉公超傳》《金庸傳》《筆底波瀾》《百年尋夢》《追尋失去的傳統(tǒng)》《文人的底氣》《主角與配角:辛亥革命的臺前幕后》《大商人:影響中國的近代實業(yè)家們》《從龔自珍到司徒雷登》《1949年:中國知識分子的私人記錄》《百年辛亥:親歷者的私人記錄》《史想錄》《新學記:中國現(xiàn)代教育起源八講》《美的相遇》等,編有《過去的小學》《過去的中學》《尋找語文之美》《追尋律師的傳統(tǒng)》等。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虎
- >
姑媽的寶刀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