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中圖網(wǎng) 請 | 注冊
> >
禪源諸詮集都序校釋--中國佛教典籍選刊

禪源諸詮集都序校釋--中國佛教典籍選刊

出版社:中華書局出版時間:2021-06-01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84
讀者評分:5分1條評論
本類榜單:古籍銷量榜
中 圖 價:¥15.2(8.0折) 定價  ¥19.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運費6元,滿39元免運費
?新疆、西藏除外
本類五星書更多>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禪源諸詮集都序校釋--中國佛教典籍選刊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101151879
  • 條形碼:9787101151879 ; 978-7-101-15187-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禪源諸詮集都序校釋--中國佛教典籍選刊 本書特色

宗密禪教一致的主張對后世佛教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禪源諸詮集都序》就是闡述其相關(guān)思想的代表作。本書對《都序》的文字及附圖進行了全面整理,注解詳實,具備一定的參考價值。

禪源諸詮集都序校釋--中國佛教典籍選刊 內(nèi)容簡介

《禪源諸詮集都序》,四卷,原為宗密為其所編集的《禪藏諸詮集》(已逸)一書所作的序文,系宗密對禪宗諸家學(xué)說的總論,旨在闡述教禪一致的義理。內(nèi)容先釋《禪源諸詮集》的名義。次說三乘學(xué)人欲求佛道,必須修禪。禪有外道禪、凡夫禪、小乘禪、大乘禪、很上乘禪五種。其中很上乘禪是頓悟自心本來清凈、具無漏智性,此心即佛,依此而修,即達摩門下相傳的禪法。后述纂集此書的宗旨,認為佛說頓漸二教,禪開頓漸二門,二教二門各相符契,須要以教辨禪,以心解教;并以三教(息妄修心宗、泯少見寄宗、直顯心性宗)三宗(密意依性說相教、密意破相顯性教、顯示真心即性教)配對,證明教禪一致。本書為佛教經(jīng)典之要籍。此次整理,以《續(xù)修四庫全書》影印之明萬歷丁未寂照庵刻本為底本,以大正藏本、金陵刻經(jīng)處本等為校本,進行全面的?焙妥⑨。

禪源諸詮集都序校釋--中國佛教典籍選刊禪源諸詮集都序校釋--中國佛教典籍選刊 前言

《都序》的思想與歷史影響

中國佛教與印度佛教有密切關(guān)系。印度佛教小乘、大乘,空宗、有宗,海量經(jīng)典,漸次產(chǎn)生并向東方傳播,經(jīng)過翻譯弘揚,在中土也產(chǎn)生了相似的宗派。不同的是,它們具有中國特色。一方面,適應(yīng)中國專制王權(quán)、強大宗法,吸收了相當分量的傳統(tǒng)道德觀念。另一方面,中國僧俗知識分子在佛教理論上有重大創(chuàng)新,寫出大量別開生面的論與經(jīng)疏,不囿于印度經(jīng)典而開出一片新的天地。天臺宗智顗、湛然,華嚴宗法藏、澄觀,包括宗密,都是這方面的杰出代表。

從圓融會通佛教各種理論派別看,天臺吸收了三論與法相,華嚴又融會了天臺。到了宗密,格局更大,將教與禪,乃至儒道,統(tǒng)統(tǒng)包容。他認為在經(jīng)教方面,以顯示真心即性教*高妙*圓融。屬于此教的經(jīng)論很多,其中三部,*為重要。一是經(jīng)過法藏、澄觀等人解說的《華嚴經(jīng)》,它的一真法界觀念,理事、事事圓融無礙的理論,構(gòu)成《都序》思想總的基調(diào)。二是宗密本人解說的《圓覺經(jīng)》,它在“指體投機”方面,具有強大功能。三是《大乘起信論》,它的“真如緣起”“一心開二門”思想,為《都序》闡述眾生的迷悟走向提供理論框架。在禪的方面,以直顯心性宗*高,其代表是荷澤宗。

據(jù)印順法師的說法,這套理論屬于真常唯心論!度A嚴經(jīng)》的一真法界,《起信論》的眾生心,《圓覺經(jīng)》的圓覺,乃至荷澤禪的空寂之知,其實質(zhì)都指向“一真心性”,亦即真常心。真常心貫通一切,佛亦此心,眾生亦此心,凡有此心,皆可作佛。但不幸有無始無明,對本然的清凈覺悟之心起迷惑作用。無明起則心迷,迷即眾生。無明滅則心悟,悟即是佛。迷悟進程,由真常心的“性起”功能選擇、實踐。無論迷悟,都能夠生起無量數(shù)的境界或生存狀態(tài)。因此,這就呈現(xiàn)出“全佛之眾生,擾擾生死。全眾生之佛,寂寂涅槃”(《都序》卷下之一)的世界圖景。佛陀出世,悲憫眾生,傳播佛法讓人心明理,指導(dǎo)禪修使人心覺悟,使眾生*終獲得佛智而解脫。因此,教與禪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教與禪圓融和會的根據(jù)在真常心。

《都序》根據(jù)上述基本立場,解決如下一些理論問題:“宗源之本末,真妄之和合,空性之隱顯,法義之差殊,頓漸之異同,遮表之回互,權(quán)實之深淺,通局之是非”(裴休《禪源諸詮集都序敘》) 等等。

卷上之一談“十所以”,泛論教禪會通的十條理由。首先,教禪的源頭在佛陀,“諸宗始祖,即是釋迦。經(jīng)是佛語,禪是佛意。諸佛心口必不相違”。經(jīng)說的是形上的理論,禪修的是與之相適應(yīng)的覺悟狀態(tài)。然而,佛說經(jīng)典有權(quán)有實,故 “須知經(jīng)論權(quán)實,方辨諸禪是非。又須識禪心性相,方解經(jīng)論理事”。從認識論看,這就是現(xiàn)量(學(xué)人體悟)與佛言量(經(jīng)教)的相互印證問題。這個部分還批評了對于法義、真心、頓漸等概念的不當理解,為會通教禪奠定了一個堅實的基礎(chǔ)。

卷上之二談三宗禪門與三種佛教。在以往判教理論基礎(chǔ)上,這部分對佛教各種思想體系、修為方式進行更為簡要明白的分析,指出禪有三宗,一息妄修心宗,二泯絶無寄宗,三直顯心性宗,包容了當時所有“百家”“十室”之宗派。教有三種,一密意依性說相教,二密意破相顯性教,三顯示真心即性教,概括了古今的一藏經(jīng)論。三種教與三宗禪一一對應(yīng),密意依性說相教中的一部分即將識破境教,與禪門息妄修心宗“相扶會”。密意破相顯性教與禪門泯絶無寄宗“全同”。顯示真心即性教與禪門之直顯心性宗也“全同”。這樣就為每一宗禪找到所依據(jù)的形上理論(教),用子系統(tǒng)層面上的兩兩對應(yīng),論證了整個禪教的圓融統(tǒng)一。

卷下之一主要辨析空宗、性宗的“十異”,解決講者與禪者同迷的問題?兆谝詾槠葡囡@空即是真性,性宗則認為真常心才是真性。真常心是本體,是我(精神的我,即“空寂之知”),是一切性相的源泉,更是成佛的根據(jù)?兆谟衅茍(zhí)的功效,心有執(zhí)著不能成佛,但如果連真常心也破了,就成大錯。故空宗必在性宗統(tǒng)領(lǐng)之下才有其正確位置。在這個部分中,宗密還分析了頓漸在教、修兩方面的意義與作用,闡述了釋迦傳教從小乘到大乘,從漸教到圓頓教(華嚴禪)的歷程,從而對各個宗派的理論與禪行,既分清了高下,又全部加以統(tǒng)攝。宗密所言未必符合歷史實際,但作為“權(quán)說”,亦有其存在理由。

卷下之二將《起信論》“一心二門”“染凈互熏”等思想細化、具體化,展現(xiàn)六道凡夫因迷惑而出現(xiàn)的十重沉淪狀態(tài),以及悟后修證、成賢作圣而出現(xiàn)的十重升遷狀態(tài)。悟十重即是迷十重的反轉(zhuǎn),目標是向本覺即真常心復(fù)歸。書中配合文字繪出示意圖,直觀易懂。此說不僅指明成佛的道路,也顯示涅槃不離生死,出世不離世間,圣賢的位格決定于對佛教真理的覺解。

在思想史上,會通與立異兩種研究進路,既對立而又相輔相成,二者都能夠推動人類思想的進步,關(guān)鍵在適時、適度。宗密正是在佛教理論需要會通的時候,以比較恰當?shù)膶W(xué)說,較好地滿足了這些要求。盡管他還有不少理論上的問題沒有講透,甚至沒有說對,但其真知卓見,在佛教乃至整個思想史上發(fā)揮了正面作用。

宗密會通教禪的思想雖然沒能阻擋荷澤禪的衰落,以及否定經(jīng)教的狂禪盛行,卻已在思想界生根。每當政權(quán)統(tǒng)一,思想界醞釀融合的時候,這個理論就會被人記起。趙宋建國后,永明延壽(九〇四—九七五)讀到剛剛印行的都序,十分贊賞,于是以“禪尊達摩,教尊賢首”為宗旨,輯出百卷《宗鏡録》,在學(xué)界形成巨大聲勢,促進了教禪會通的運動。少數(shù)民族建立的國家若遼若元,對于宗密的理論也有強烈興趣。遼太后印造《都序》,頒行天下。元世祖欣賞《都序》,促進了它的重刻與流通。到明代,四位佛學(xué)大師袾宏、真可、德清、智旭,都贊同宗密,著書立說,主張會通教禪,甚至?xí)ㄈ。就這樣,佛教界圓融和會的思潮,一代接一代地向下傳遞。

禪源諸詮集都序校釋--中國佛教典籍選刊 目錄

前言

凡例

  禪源諸詮集都序敘

  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上之一

  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上之二

  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下之一

  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下之二

附録一 各版序跋

  重刻禪源詮序 〔元〕惟大

  重刻禪源詮序 〔元〕鄧文原

  重刻禪源詮序 〔元〕賈汝舟

  重刊圭峰禪師禪源諸詮集都序疏 〔明〕玄極

  元祿十一年刊本后記 〔清〕道霈〔日〕喜云

附録二 宗密傳記資料

  唐故圭峰定慧禪師碑并序 〔唐〕裴休

  圭峰定慧禪師遙稟清涼國師書 〔唐〕宗密

  唐圭峰草堂寺宗密傳 〔宋〕贊寧

  終南山圭峰宗密傳 〔宋〕道原
展開全部

禪源諸詮集都序校釋--中國佛教典籍選刊 作者簡介

宗密(780~841),唐代高僧,果州西充(今四川北部)人。因常住圭峰蘭若,世稱圭峰禪師。唐宣宗追謚定慧禪師。宗密是中國佛教史上一位有名的學(xué)者,在禪宗、華嚴宗歷史上產(chǎn)生重大影響。著有《華嚴原人論》《圓覺經(jīng)大疏》《禪源諸詮集都序》《中華傳心地禪門師資承襲圖》等著名典籍。《宋高僧傳》有傳。

閻韜,1937年生,1955年考入北京大學(xué)哲學(xué)系,畢業(yè)后留校做本系中國哲學(xué)專業(yè)研究生,師從馮友蘭、張岱年、朱伯崑諸先生。1965年分配到南京大學(xué)工作,先后任哲學(xué)系教師、中國思想家研究中心副主任、學(xué)報編輯部主任、國學(xué)所所長。參與編寫任繼愈主編的《中國哲學(xué)史》和《中國哲學(xué)發(fā)展史》等著作,點!独е洝,著有《禪源諸詮集都序注譯》等。

商品評論(1條)
  • 主題:

    很好的一個系列就是定價很好的一個系列,就是定價都很好的一個系列,就是定價都很高。

    2023/7/27 17:52:10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wǎng)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