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考研數(shù)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fā)明與發(fā)現(xiàn)
-
>
神農(nóng)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二十四史天文志校注(上中下)
-
>
聲音簡史
-
>
浪漫地理學:追尋崇高景觀
技術史第Ⅱ卷:地中海文明與中世紀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0871569
- 條形碼:9787500871569 ; 978-7-5008-7156-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技術史第Ⅱ卷:地中海文明與中世紀 本書特色
這八卷著作構成了一座學識紀念碑。 《自然》( Nature ) 這是關于技術史的明晰的、權威的資料來源。 《醫(yī)學史》( Medical History ) 對技術專家、歷史學家、科學家以及普通的讀者而言,這是他們學習和激發(fā)興趣的取之不盡的源泉……作為對人類文化之技術方面的完整認識,本書是宏偉的、卓然超群的。 《物理學與技術》( Physics and Technology ) 整部著作在可預見的未來仍將是對這一主題的*全面的處理,對任何學術圖書館或公共圖書館都是不可或缺的。 《美國歷史評論》(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
技術史第Ⅱ卷:地中海文明與中世紀 內容簡介
《技術史》共八卷,本卷為第二卷,主要關注從地中海文明至中世紀(約公元前700年至約公元1500年)的技術。在兩千多年的歲月中,古代近東帝國將它所擁有的技術優(yōu)勢通過希臘—羅馬世界向西方未開化民族傳播。在希臘時期、羅馬時期、后羅馬時期及中世紀這四個歷史階段,基本生產(chǎn)、制造、運輸、實用技術和應用化學都在緩慢而穩(wěn)步發(fā)展。至中世紀末,技術與科學的觸點極少且未被重視,技術講授幾乎全部是一種師徒傳承關系。本卷追蹤的技術發(fā)展,可以看作是對之后幾卷中展現(xiàn)的西歐上升中的技術霸權的初步調研。
技術史第Ⅱ卷:地中海文明與中世紀 目錄
目錄:
第 1 編 基本生產(chǎn)
第 1 章 17 世紀前的采礦與采石 003
第 2 章 冶金 051
第 3 章 農(nóng)具 095
第 2 編 制造業(yè)
第 4 章 食物和飲料 121
第 5 章 皮革 169
第 6 章 紡紗和織布 218
第 7 章 家具 252
第 1 篇 至羅馬帝國末期 252
第 2 篇 后羅馬時期 271
第 8 章 陶瓷 291
第 1 篇 從約公元前 700 年到羅馬帝國崩潰 291
第 2 篇 中世紀 318
第 9 章 玻璃和釉 347
第 10 章 前科學的工業(yè)化學 387
第 3 編 物質文明
第 11 章 中世紀的工匠 433
第 12 章 房屋建造 449
第 13 章 細金工 505
第 4 編 運 輸
第 14 章 道路和陸路交通 555
第 15 章 車輛和馬具 604
第 16 章 造船 634
第 5 編 實用技術和應用化學
第 17 章 動力 665
第 18 章 機械 710
第 19 章 水利工程和衛(wèi)生設施 750
第 20 章 軍事技術 786
第 21 章 煉金術裝置 825
第 22 章 結語:東西方的反思 851
第Ⅱ卷期刊名稱縮寫 881
第Ⅱ卷人名索引 891
第Ⅱ卷譯后記 905
技術史第Ⅱ卷:地中海文明與中世紀 節(jié)選
第 1 章 17 世紀前的采礦與采石 C. N. 布羅姆黑德(C. N. BROMEHEAD) 1.1 希臘采礦 在討論早期的采礦和采石時,想整理出一條嚴格的時間線并不是好的方法,實際上也不可能。例如,當希臘采礦技術在公元前500年已經(jīng)相當先進的時候,不列顛的采礦技術仍然保持在一種原始的狀態(tài),這種情況一直延續(xù)到大約1世紀末羅馬文明傳至那里。為了本書的目的,我們更多談論的是技術階段(technological stages),而不是王朝或者政治事件的起訖年份。這樣,盡管火藥*晚于8世紀就在中國得到使用,并在13世紀傳至歐洲,但是它用于采礦的記載直到17世紀才出現(xiàn)。蒸汽作為泵的動力來源,*早在17世紀就被提及,卻直到18世紀才在采礦中得到有效應用。所以,在討論采礦技術時,可將爆炸技術與蒸汽技術的結合作為采礦技術新紀元的開端,對這兩種技術的考察放在下一卷中討論也更為合適。 在了解有關希臘人采礦知識時,我們是很幸運的。幾個世紀里, 雅典附近的勞里昂銀鉛礦聞名于世,期間采礦技術取得了巨大進步。 盡管希臘作家也談及這種技術,但采礦工人主要還是奴隸而不是平民,大量零碎的信息以某種方式載入希臘文學作品。在現(xiàn)代,大量這樣的礦山又重新開始生產(chǎn),古時候在這些地方進行的采礦工作也得到了調查研究(圖1)。 勞里昂礦首先在公元前第二個千年由邁錫尼人開采,后來被廢棄。大約公元前600年,雅典人開始開采這座礦。在梭倫(Solon)頒布法律的時期(公元前594年),銀在雅典是短缺的,但是到了公元前500年,勞里昂的開礦稅收開始進入雅典人的預算中。開采的礦物主要是方鉛礦(硫化鉛),含銀量很高,平均每噸礦石能生產(chǎn)60盎司的銀,所以這座礦山經(jīng)常被稱為“銀”礦。大約公元100年后,這座礦山一直荒廢著,直至19世紀中期才被一家法國公司接手,主要是生產(chǎn)鋅。 地質研究表明,勞里昂地下主要由三層石灰?guī)r或大理巖的地層組 成,中間被兩層云母片巖隔開,有些地方也被花崗巖和輝長巖 1 的巖脈打斷。方鉛礦遍布這里,但主要集中在巖層的接合部,尤其是兩層稍低的石灰?guī)r的頂部,上面覆蓋著頁巖。上升的液體帶著礦物涌動, 遭遇到頁巖層的阻擋后,礦物會在接觸面上富集起來,頂部的石灰?guī)r 往往是礦區(qū)中品位*高的礦床。 勞里昂的鉛礦中伴生著鋅和鐵。在礦脈頂部的露頭,方鉛礦(硫化鉛)、閃鋅礦(硫化鋅)、黃鐵礦(硫化鐵)分別被白鉛礦(碳酸鉛)、菱鋅礦(一種鋅的碳酸鹽或硅酸鹽)和赤鐵礦(一種鐵的氧化物)代替。由于赤鐵礦為紅色,這種露頭礦物很容易辨認。也許這里以前主要是開采鐵礦的,這樣就可以生產(chǎn)出用來開采含銀方鉛礦的工具。*早,這里是露天開采的,有較短的平硐2 。后來,人們挖了2000多座立井,并通過巷道連接在一起。值得注意的是,較低、較富的接觸帶幾乎沒有露頭,其發(fā)現(xiàn)和開采是19世紀興起的地質學的研究主題。 立井格外規(guī)整,截面通常是1.9 米 ×1.3米的矩形。立井的中心線也非常精確地垂直,但是大約在每隔10米深的地方,截面轉動 8°—10°,底部的矩形就和頂部的矩形成一個直角。這些臺階似乎與進入的方法有關。一連串梯子或砍出了落腳處的樹干緊靠著井壁,中間的空間留給繩子和滑輪來吊起礦石;嗇S的零件及其頂軸的痕跡已被發(fā)現(xiàn)。*深的立井深達117.6米,這是由于水面的限制,這里說的水面大約就是海平面了。 在接觸區(qū)域,橫巷道大約1米高、0.75米寬,沿著礦槽延伸,表 現(xiàn)出一種明顯的規(guī)劃。立井往往成對地向下挖掘,平行的巷道由它們引出,在巷道之間還常常有橫向巷道出現(xiàn),主要目的是輔助通風。有的時候,礦層到表層會陡升50 — 60米,巷道上爬形成一個斜坡,這樣可以更好地通風。毫無疑問,這些平行的巷道也是用來進出的通道。如果發(fā)現(xiàn)富礦體,他們就根據(jù)具體環(huán)境以上行或下行方式回采。分支巷道會按照需要的坡度從主巷道上切出,這樣可以方便地達到理想的礦點。有些回采工作面有大約10萬噸的東西運出來,在那里主要運用“房柱式”工作法,更貧瘠一些的礦石被當作柱子保留了下1 。遇到所有的礦都要開采的時候,則用廢棄物建成柱子用以支撐礦頂。公元前338年的來庫古(Lycurgus)頒布了一條法令,禁止將礦柱去掉,這些礦柱有的已經(jīng)高達9米。然而,斯特拉博(Strabo)說,在他那個時候(公元前63?—公元21?),廢料堆被重新熔煉,回采工作面中的 填充物也被洗劫一空[1]。 在勞里昂的許多巷道里,邊上的凹槽用來安裝門進行通風。在一些情況下,通風可以通過點火來增強。斜井會貫穿一個垂直的工作立井,在通常的連接處之前還會挖一個水平的小坑,燈火就放在這個水平的平臺上。也許,在礦井中用織物扇風是一種常見的做法。不久以后,普林尼(Pliny,卒于79年)就把它作為常用的通風措施提及[2]。 這些采礦工作使用了熟鐵工具,錘子與現(xiàn)代地質勘探使用的錘子 類似,還有帶木柄的鎬以及鑿子和楔子。每位礦工都有一盞燈,他們 會挖一個壁龕放燈,燈的位置接近他們的臉部。據(jù)估算,一位礦工每 月可以下鑿4.5米。礦井中需要的木材并不多,但從遺址中可以發(fā)現(xiàn)鑿得很好的支柱以及橫梁之間的榫眼和榫舌的連接結構。數(shù)量可觀的木頭在地面上作為燃料用于冶煉工作。勞里昂地區(qū)曾經(jīng)樹木繁茂,但在斯特拉博所處的時期就像現(xiàn)在一樣是不毛之地。 古希臘人的采礦方法與日本直到19世紀中期還在使用的方法非常相似(圖2)。安藤廣重(Hiroshigi Ⅱ)畫的一幅精致彩圖大約在1850年發(fā)表,展現(xiàn)了一個金礦內部的情景(圖版1)。包括活梯、礦工使用的鎬和燈在內,幾乎每個特征都可以和勞里昂礦的情況很好地對應起來。在希臘的卡桑德拉和羅馬的門迪普礦山中,相似的燈也都找到了。 勞里昂礦產(chǎn)出的礦石以相當小塊的形式存在,再由地面上的研磨和搗碎工具加工。加工后的礦粉不僅含有方鉛礦,還夾雜有不同含量的石英、閃鋅礦、黃鐵礦、螢石和鐵礦石以及其他組分。接下來的工序就是洗選。選礦用的臺板有不同的尺寸和坡度,其中一個有 7.5 米長,另一個則為 21 米 ×12 米。這些臺板砌筑而成,還用混凝土和一小薄層優(yōu)質水泥砌成表面。貯水池下邊的開口是錐形的,從中噴出的水強有力地射向下面的礦物。*重的部分幾乎馬上就收集在淺槽中,剩下的部分通過重力在一個又長又寬且微斜的表面上逐漸分開。通過一系列水槽的精巧排列,水被收集到一角的集水坑里面,集水坑正好在貯水池的下方,可方便地將水舀起來再次利用。水的供應是一個主要的難題。為了保存冬天的雨水,人們修建了不計其數(shù)的蓄水池,每個蓄水池還配有一個蓋子,以防止水分蒸發(fā)。 希臘礦井中都安有形狀古怪的壁燈。這樣,雅典的執(zhí)政官狄摩西尼(Demosthenes,公元前 384 —前 322)能夠清楚地把采礦區(qū)與磨礦 和選礦區(qū)分隔開[3]。因為供水的困難,盡管兩個區(qū)域同屬一個礦主,但位置可能會相距很遠。依照狄摩西尼的敘述,礦石在磨礦工場中被研磨成相同顆粒大小的礦粉。希臘北部采礦業(yè)的重要性可從公元前4世紀上半葉伊庇魯斯的大馬士欣的錢幣圖案看出,圖案上顯示了一把礦工用的鎬和一個金屬錠(圖3)。 希臘作家波利比奧斯(Polybius,公元前 205? —前 125?)留下了關于新迦太基(西班牙東南部的卡塔赫納)的銀礦的重要筆記[4]。他提到了鐵匠的風箱[5],但這是不是仍然在遠東地區(qū)流行的那種通常帶有一個方形截面的活塞,目前還只能推測。在一部書 (公元前 4 世紀)中記載了那些工具曾被認真挑選,還記載了許多有用的鋼種,例如克利庇鋼*適于制作木匠的工具,萊西底蒙鋼*適用于制造銼、鉆、刻刀和石鑿,此外還有其他幾種類型的鋼種(邊碼 228)。 我們關于采礦資料的主要文獻來源是斯特拉博(卒于約 21 年)的《地理學》(Geography),這本書主要作為政府官員的教科書,對出口產(chǎn)品用了較長篇幅,但對技術細節(jié)用筆寥寥。據(jù)斯特拉博敘述,那時的砂金要比礦金生產(chǎn)得多,“按籃子式樣編成的篩子”被用來淘洗用鋤頭和鶴嘴鋤挖掘出的礦物[6],銀鉛礦需要反復進行5遍淘洗。開采砂金需要挖一個很長的地溝,必要時可以用阿基米德螺旋將水運到 高處(圖2)。 一些從礦山開采出來的礦物并不直接用作生產(chǎn)金屬的原料,例如朱砂顏料(邊碼361)。對其中一種來自西班牙的礦物,斯特拉博曾描述稱,“不比(黑海上的)錫諾普礦物差”[7]。錫諾普鎮(zhèn)是卡帕多基亞朱砂出口的地方,而不是真正的產(chǎn)地。在 1 世紀,迪奧斯科里斯(Dioscorides)這樣記錄錫諾普的紅色赭石(miltos synopike,即朱砂): *好的是密度大而重的,深赤褐色,不含脈石……顏色均勻。 它產(chǎn)自卡帕多基亞的某些洞里,精選出來后拿到錫諾普去賣,這樣就得到了“錫諾普朱砂”這個名稱。它有收縮性、吸水性和黏附性,所以可以混入一些藥膏中貼在傷口上,也可以用作治療便秘的藥劑,將它打入一個雞蛋中便制成治便秘的灌腸劑。它對肝病患者也有療效[8]。 作為一個軍醫(yī),迪奧斯科里斯主要對藥物感興趣。但是,包括朱 砂在內的許多礦物挖出來是用作顏料的。在上面提到的例子當中,朱 砂當然比一般的紅色赭石要優(yōu)質得多,出口貿易的價值也要高得多。
技術史第Ⅱ卷:地中海文明與中世紀 作者簡介
主 編?? 【英】查爾斯·辛格(Charles Singer) 英國科學史、技術史和醫(yī)學史學家。曾任倫敦大學醫(yī)學史教授,英國科學史學會主席,國際科學史研究院院長。 【英】E.J. 霍姆亞德(E. J. Holmyard) 英國金丹術權威、化學史專家。曾任克里夫頓學院科學史系主任,國際科學評論雜志《科學進展》主編,金丹術與化學史學會主席。 【英】A.R. 霍爾(A. R. Hall) 英國軍事技術和牛頓著作研究權威。曾任劍橋的惠普爾博物館館長,倫敦大學科學技術史教授,英國科學史學會主席。1981年度科學史學會薩頓獎章獲得者。 【英】特雷弗·I. 威廉斯(Trevor I. Williams) 曾任國際科學評論雜志《科學進展》主編,倫敦科學博物館咨詢委員會成員。1976 年因化學方面的貢獻獲得美國化學會德克斯特獎。 譯者簡介: 潛偉,北京科技大學科技史與文化遺產(chǎn)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兼任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常務理事等職。主要研究方向為冶金技術史、工業(yè)遺產(chǎn)、科技與社會,主持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和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等科研課題,著有《鑄鐵中國:古代鋼鐵技術發(fā)明創(chuàng)造巡禮》《中國西北地區(qū)古代砷銅的研究·冶金研究》等,在國內外期刊發(fā)表論文150余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朝聞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經(jīng)典常談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