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塞涅卡全集(1-4冊)
-
>
(精裝)古典名著普及文庫:增廣賢文·弟子規(guī)·孝經(jīng)
-
>
道德經(jīng)全集(全四冊)
-
>
后漢書
-
>
(精)奎文萃珍:考工記圖
-
>
四書五經(jīng)(全4冊)
-
>
奎文萃珍: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精裝)
(精)唐九卿考(增訂本)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50635463
- 條形碼:9787550635463 ; 978-7-5506-3546-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精)唐九卿考(增訂本) 本書特色
萬條考辨,唐九卿一網(wǎng)打盡;補苴罅漏,增訂本更趨完善。
(精)唐九卿考(增訂本) 內(nèi)容簡介
九卿為太常、光祿、衛(wèi)尉、宗正、大理、鴻臚、司農(nóng)、太府等九寺長官,是唐代中央政務(wù)的重要參與者,在唐代制度史研究中,不可忽視。本書在《唐九卿考》的基礎(chǔ)上增訂而成,廣 搜歷史文獻、金石拓片、佛道二藏、詩文集部、方志別乘,對唐代九寺正卿與少卿詳加考證,并梳理、闡發(fā)九卿的沿革、職能、品級、編制、職權(quán)、屬官、別稱及其與中書門下、尚書 六部的關(guān)系等,增訂內(nèi)容,修訂訛誤,更加完備、周密,對研究唐代官制,乃至唐代政治、文化,以及考察文學(xué)人物,具有重要意義。
(精)唐九卿考(增訂本) 目錄
目錄
凡例1
卷一唐九卿制度述論
引言
九卿制度的源流變遷
唐代九卿的職權(quán)與選任
唐代九卿的屬官
唐代九卿制度分論
唐代九寺與六部等中央機構(gòu)的關(guān)系
唐九卿考及其相關(guān)問題
卷二太常寺
太常卿考
太常少卿考
卷三光祿寺
光祿卿考
光祿少卿考
卷四衛(wèi)尉寺
衛(wèi)尉卿考
衛(wèi)尉少卿考
卷五宗正寺
宗正卿考
宗正少卿考
卷六太仆寺
太仆卿考
太仆少卿考
卷七大理寺
大理卿考
大理少卿考
卷八鴻臚寺
鴻臚卿考
鴻臚少卿考
卷九司農(nóng)寺
司農(nóng)卿考
司農(nóng)少卿考
卷十太府寺
太府卿考
太府少卿考
《唐九卿考(增訂本)》人名索引
原版后記郁賢皓
增訂后記胡可先
凡例
(精)唐九卿考(增訂本) 節(jié)選
凡例 一、 本書考證唐代九寺長官,即卿與少卿。其時限上自高祖武德元年(618)起,下至哀帝天祐四年(907)止。 二、 本書共十卷。卷一為“唐九卿制度述論”,主要對九卿的沿革、職能、品級、編制、職權(quán)、屬官、別稱及其與中書、門下、尚書六部的關(guān)系的梳理闡述;卷二至卷十則分別對九寺正卿與少卿的任職情況加以考證。 三、 唐代官制極為復(fù)雜,其官有正員、員外置同正員、試、攝、檢校、判、兼、知官、斜封官等,以武后至玄宗時期*為復(fù)雜。本書僅收九卿中有實職者,凡正員官皆予以收錄與考證。唯唐時兼、判、攝、權(quán)知雖非正除,然皆實職,故并收錄之。檢校官自唐初至肅宗世,亦時掌實職,故亦入錄;代宗以后,加“檢校”“試”“兼”者,多為節(jié)度使及其幕府人員之加官,但為虛銜,故不予著錄。有些碑志目錄中稱“某某卿”而實為贈官,亦不收;凡“以某某卿致仕”者,亦非實職,本書亦一律不收。 四、 唐駙馬都尉授九卿官者,一般都是非正員官。但也有例外,如高履行尚東陽長公主,為駙馬都尉,在永徽末至顯慶初曾檢校太常卿,考慮到其曾為戶部尚書,未見有員外置的記載,則其檢校太常卿很可能掌實職,故特予著錄。又如開元年間宰相張說之子張垍,尚寧親公主,為玄宗寵婿,據(jù)張九齡《張說墓志》,張垍開元十八年至二十年在衛(wèi)尉卿任;后在天寶年間為太常卿,安祿山叛亂時被偽署中書令,皆為正員官,則其為衛(wèi)尉卿當亦為正員官,故予以著錄!缎聲そ獞c初傳》:“舊制,駙馬都尉多不拜正官,特拜慶初太常卿!薄秲愿敗肪砣柸骸敖獞c初尚新平公主……駙馬都尉鮮有授正員官者,慶初特拜授太常卿!惫示徘渲袨轳馬都尉者,如無正員官的佐證,一般都不予著錄。 五、 本書屬于年表性質(zhì)。但為了節(jié)省篇幅和保持科學(xué)性,不采用逐年排列的體例,而將所能考知的九卿任職年代先后次序排列,先列九卿姓名,后列任職年代,下注所據(jù)資料。所列任職年代如“某某年—某某年”,僅表示在此幾年內(nèi)在任,并不完全說明其起訖年限。凡署“約某某年”者,表示大致的任職年代,凡署“某某年?”者則表示不能肯定。 六、 為節(jié)省篇幅,本書僅將直接說明任職年代的資料列于九卿姓名和任職年代之下,凡相同或類似的資料以及其他資料僅注“同”“略同”“又見”等字樣,為讀者提供研究線索。凡需要較多文字和引用較多資料才能考出任職年代者,本書重在注明資料出處和考證結(jié)論,對考證過程則盡可能作簡明扼要的敘述。對資料本身已能說明問題者,則不作重復(fù)說明。 七、 限于資料,九寺有些長官目前尚難考知其任職年代;有些資料互相矛盾,目前難以辨明者,則列入各卷末之“待考錄”。 八、 凡已辨明某種文獻記載之九卿長官為訛誤者,本書不再列入,以節(jié)省辨誤的篇幅;唯在提及有關(guān)正確九卿資料時說明某種文獻記載之誤。 九、 典籍中明顯的錯字以及因避諱而改之字,一般徑予改正。如《冊府元龜》中“檢!弊鳌昂嗇^”,“太!弊鳌按髧L”;《全唐文》中“玄宗”作“元宗”等;文宗年號“大和”或?qū)懽鳌疤汀闭,本書徑改為原字,不一一注明。但在引用資料中出現(xiàn)的特殊避諱字,不回改。 十、 本書人名、地名以及引用資料中都保留原有的異體字,不改用正體,以便讀者識別研究。有些地方多個異體字并用,亦不予統(tǒng)一。如隋朝的“隋”,唐人石刻墓志及典籍中多寫作“隨”,亦仍其字不改。 十一、 本書搜集資料力求全備,包括《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鑒》等歷史資料,《全唐詩》《全唐文》等詩文資料,《冊府元龜》《太平御覽》等類書資料,《元和姓纂》《古今姓氏書辯證》等姓氏書資料,《大唐新語》《朝野僉載》等筆記資料,《金石萃編》《八瓊室金石補正》等金石資料,《隋唐五代墓志匯編》《唐代墓志匯編》《唐代墓志匯編續(xù)集》《洛陽新獲墓志》等貞石拓片和錄文資料,《宋高僧傳》等佛藏資料等等。并盡可能利用前人和今人的考證成果。但限于條件,難免有些缺漏和錯誤,有待今后補正。 十二、 為節(jié)省篇幅,本書常用的資料名稱采用簡稱:《舊唐書》稱《舊書》,《新唐書》稱《新書》,《資治通鑒》稱《通鑒》,《唐會要》稱《會要》,《冊府元龜》稱《元龜》,《全唐詩》稱《全詩》,《全唐文》稱《全文》,《元和姓纂》稱《姓纂》,《新唐書·宰相世系表》稱《新表》,《唐尚書省郎官石柱題名考》稱《郎考》,《千唐志齋藏志》稱《千唐志》,北京圖書館稱北圖,上海圖書館稱上圖等。 十三、 本次增訂,盡量利用新出土文獻以及其他方面的重要文獻,訂正和補充唐代九卿的材料,凡增訂之內(nèi)容,統(tǒng)一用【增訂】標示。 十四、 本次增訂,盡量吸收新的研究成果。訂補較為集中的成果,為行文簡省,除首次引用標注全稱外,其他地方標注簡稱。胡可先、咸曉婷《〈唐九卿考〉訂補》,《湖南大學(xué)學(xué)報》2009年第2期,稱《訂補》;牛紅廣《〈唐九卿考〉輯補》,《山東圖書館學(xué)刊》2013年第4期,稱《輯補》;曾澗《〈唐九卿考〉訂正》,《淮北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學(xué)報》2015年第6期,稱《訂正》;曾澗《〈唐九卿考〉增補》,《佛山科學(xué)技術(shù)學(xué)院學(xué)報》2016年第2期,稱《增補》。孔祥軍《〈唐九卿考·司農(nóng)寺〉訂誤舉例》(山東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唐代司農(nóng)寺研究》附錄)等論文對《唐九卿考》文字訛誤與史實失察都有所考訂,本次修訂,對于指出文字訛誤者徑予改正,不加說明,對于指出史實失察者,則隨文標出成果來源。已有訂誤成果凡條目較少者亦隨文標注。
(精)唐九卿考(增訂本) 作者簡介
郁賢皓,南京師范大學(xué)教授、博導(dǎo),著名的唐代文史和李白研究大家。出版有《李白叢考》《李太白全集校注》《李白全集注評》等專著十余種。 胡可先,浙江大學(xué)教授、博 導(dǎo),中國唐代文學(xué)會副會長,出版有《唐代詩人墓志匯編》等專著十余種。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xué)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唐代進士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自卑與超越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xué)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