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馨卡幫你省薪 2024個人購書報告 2024中圖網(wǎng)年度報告
歡迎光臨中圖網(wǎng) 請 | 注冊
>
關于科學,你所知道的一切都是錯的

關于科學,你所知道的一切都是錯的

出版社: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出版時間:2021-11-01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187
本類榜單:科普讀物銷量榜
中 圖 價:¥33.0(5.5折) 定價  ¥60.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運費6元,滿39元免運費
?新疆、西藏除外
本類五星書更多>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關于科學,你所知道的一切都是錯的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59638458
  • 條形碼:9787559638458 ; 978-7-5596-3845-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關于科學,你所知道的一切都是錯的 本書特色

1.充滿冷知識的科學通識讀本,顛覆眾多廣為流傳的“常識”?茖W家說什么都對,人類是演化的巔峰……如果目錄呈現(xiàn)的眾多觀點你也深以為然,本書內(nèi)容必將讓你大吃一驚。作者將用眾多有力事實告訴讀者,這些固有認知都是錯的! 2.資深作者帶你輕松步入科學。作者馬特·布朗是英國科普編輯、作家,常年撰寫科普相關文章,風格通俗易懂,話題天馬行空,本次充分綜合各類學科,為讀者呈現(xiàn)全方位科普。 3.腦洞大開的科學話題,角度新穎,輕松易讀。全書共收錄48篇小文,篇幅短小但信息海量。用出其不意地方式探討一些“不太正經(jīng)”的科學話題。比如:科研工作者做研究時總遵循科學方法嗎? 4.在漫談中領略真實的科學世界。從萬物運行理論到人類自身演化,書中涉及眾多科學門類,內(nèi)容廣泛且淺顯易懂,激發(fā)讀者的科學興趣;傳言愛因斯坦數(shù)學成績差,掉下的蘋果啟發(fā)牛頓發(fā)現(xiàn)萬有引力定律,作者將帶讀者詳細考證。 5.系列圖書全5冊同步上市。“你所知道的一切都是錯的”系列圖書還有太空、地球、人體、藝術主題。

關于科學,你所知道的一切都是錯的 內(nèi)容簡介

“你所知道的一切都是錯的”系列以太空、地球、人體、科學、藝術5大主題,為讀者獻上顛覆“常識”的通識讀本。以訛傳訛、定勢思維、不假思索讓我們的生活充滿流言,真相淪為冷知識。以“糾錯”的方式摒棄固有認知,以辯證的視角看待個體生命奧秘、人類智慧結(jié)晶、宇宙萬物運行的當下進程。這世界已與印象中大不相同!感受真相帶來沖擊與驚喜,用更明辨、審慎、嶄新的思維擁抱紛繁多元的周遭世界。 搞科學就是穿著白大褂在實驗室中擺弄五顏六色的冒泡試劑……本書將告訴你,很多想當然的科學印象都是錯的!大到廣袤宇宙,小到微觀細胞,很多獲得廣泛認知的“事實”并非真相。實際中,太陽系尚未接近探索,進化論并非由達爾文率先提出,科學家也不是說什么都對。 本書共收錄太空、物理、化學、生命演化相關的48個短小章節(jié),作者通過淺顯風趣的筆觸、嶄新多維的視角,睿智又巧妙地破解廣泛傳播的科學流言。用“糾錯”的方式摒棄固有認知,以辯證的視角引領讀者直擊真實的科學世界。本書作為顛覆諸多“常識”的科學通識讀本,讀者將從中體會到大膽質(zhì)疑、審慎求證的樂趣,開啟自己不竭探索的篇章。

關于科學,你所知道的一切都是錯的 目錄

引 言


★什么是科學

所有科學家看上去都是這樣的

你得非常聰明才能懂科學

科研工作者做研究時總是遵循科學方法

不需要科學家告訴我們世界的運轉(zhuǎn)規(guī)律,常識即可告知一切

科學家做什么都是對的


★無窮之旅

萊特兄弟完成了世界上首次重于空氣的航空器飛行

斯普特尼克號是首個進入太空的人造物體

宇航員在零重力狀態(tài)下飄浮

如果沒有隔熱罩,航天器重新進入地球大氣層時將因摩擦而燃燒

季節(jié)是由于地日距離遠近交替而形成的

衛(wèi)星環(huán)繞行星轉(zhuǎn),行星環(huán)繞恒星轉(zhuǎn)

我們現(xiàn)在已向冥王星發(fā)送了一個探測器,整個太陽系都已被探索

到底什么是矮行星

各種不科學的定律和法則


★物理的邊界

我們生活在一個四維宇宙

光的傳播速度是fastest

任何事物都逃離不了黑洞,甚至連光也不能——因此黑洞難以發(fā)現(xiàn)

誰是錯誤的發(fā)明者


★奇妙的化學

應盡量不吃化學品,因其對身體有害,要吃自然食材

水在100℃沸騰,在0℃結(jié)冰

物質(zhì)有三種存在狀態(tài):固態(tài)、液態(tài)或氣態(tài)

水是電的良導體

玻璃是一種液體

原子就像微小的太陽系,電子圍繞著原子核運動


★地球上的生命

生命只占地球存在時間的一小段

所有的生命都依賴太陽

魚類是first離開海洋的動物

毀滅恐龍的那顆流星造成了有史以來biggest滅絕

演化是持續(xù)幾千年的緩慢過程

大自然從未發(fā)明輪子

人類是演化的巔峰

人類的學名是智人

現(xiàn)代人是尼安德特人的后裔

科學相關的用詞不當和引用錯誤


★地球

末次冰期終結(jié)在幾千年前

用里氏震級測量地震級別

北半球的排水水流呈逆時針,南半球呈順時針

珠穆朗瑪峰是世界tallest峰

彩虹包含七種顏色


★身體很重要

你是人類

人死后,頭發(fā)和指甲繼續(xù)生長

藝術性和創(chuàng)造性強的人多使用右腦,喜歡分析的人多使用左腦

大腦完全由神經(jīng)細胞組成


★常見的偽科學


★著名的科學家

蘋果砸在腦袋上后,牛頓提出了萬有引力理論

查爾斯·達爾文是first描述進化論的人

學生時代的愛因斯坦數(shù)學成績一塌糊涂

DNA是沃森和克里克發(fā)現(xiàn)的

讓我們再來一撥兒虛構(gòu)事實


補充信息

致 謝

譯名對照表


展開全部

關于科學,你所知道的一切都是錯的 節(jié)選

《所有科學家看上去都是這樣的》 2001 年,人類基因組的首個詳細指南在《自然》(Nature)雜志上發(fā)表,這項標志性的研究是由一個真正國際化的團隊撰寫成文的。幾十位來自美國、英國、日本、法國、德國、中國、愛爾蘭和以色列的科學家共同合作完成了這項基因組研究,他們代表了24 個不同的大學和研究組織。與2015 年關于希格斯玻色子的論文相比,這項研究涉及的地區(qū)依然非常有限。那項研究中,有5154 名科學家在50 多個國家進行工作,規(guī)模之大令人瞠目結(jié)舌。雖然沒有見過其中任何一位,但是我敢說,這里面沒有一個科學家像這里畫的這樣。 科學就像是個國際大禮堂,匯聚了各種膚色、信仰、國籍、性別、性情、發(fā)型和體味的人。你不必變得瘋狂才能在這里工作,況且這樣也毫無用處。但是提起“科學家”一詞,大眾的腦海中就會浮現(xiàn)出“瘋狂教授”的形象。就在今天早晨,我跟小女兒一起看有趣的學前教育片時,還看到了這樣一位教授。下面我們就效仿弗蘭肯斯坦博士(Dr Frankenstein),把科學家這個刻板形象分解成如下幾個部分。 【科學家都有古怪的發(fā)型!咳藗兘(jīng)常說科學家從來不用去理發(fā)。他們要么是光頭,就像雞蛋一樣;要么就是蓬亂的頭發(fā),看上去疲憊不堪,邋里邋遢。后者所說的科學家的模樣肯定是受到了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形象的影響,因為他就是一頭蓬亂的白發(fā),看上去比兩個電子之間發(fā)生恐怖的超距作用還要混亂。 出現(xiàn)在電影和電視上的科學工作者經(jīng)常留著夸張的發(fā)型,想想《回到未來》(Back to the Future)中的埃米特·布朗(Emmett Brown)博士,《新科學怪人》(Young Frankenstein)中吉恩·懷爾德(Gene Wilder)扮演的角色,或者是《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中布倫特·斯皮內(nèi)(Brent Spiner)扮演的愚笨科學家。禿頂科學家的典型代表是《布偶大電影》(Muppets)中的本森(Bun-Sen)或者是《X戰(zhàn)警》(X-Men)中的X教授(Professor X)這樣的角色。[ 這種刻板的人物形象還有《絕命毒師》(BreakingBad)中制造冰毒的化學教師沃爾特·懷特(Walter White),但他的脫發(fā)有更深的含義,我們不能說他老套。] 我認識許多科研人員,沒頭發(fā)的、頭發(fā)濃密的、鬈發(fā)的、刺兒頭的;金發(fā)的、棕發(fā)的、黑發(fā)的、紅發(fā)的、綠發(fā)的,甚至五種顏色頭發(fā)上都有的。2012 年,美國好奇號(Curiosity)探測車成功登陸火星,工程師博巴克·菲爾多西(Bobak Ferdowsi)就因為其像羽冠一樣的發(fā)型,被人們叫作“莫霍克小伙”。特別是頭發(fā)濃密的科學家,他們甚至可以加入“科學家奢華發(fā)型俱樂部”了?蒲泄ぷ髡呖刹皇侵辉谧约旱难芯款I域走在前沿,也包括他們的發(fā)型。毋庸諱言,科學家的發(fā)型與其他任何領域勞動者的發(fā)型一樣多。 【科學家都是男性!克阉饕幌隆八鳡柧S會議”的圖片,這是世界**物理學家?guī)啄暌欢鹊木蹠?有名的聚會發(fā)生在20 世紀初。*一次會議是在1911 年,照片里,24 位**科學家圍坐在桌旁。其中22 位都有胡子,另有一位是居里夫人(Marie Curie)。16 年以后,在第五次會議上,照片上是28 位男性和居里夫人。變化不大,除了小胡子不再那么流行了。 歷史上,科學、醫(yī)學和技術幾乎全部是男性的天下,但是認為女性完全被排除在外也不對。10 月中旬的阿達·洛芙萊斯節(jié)(Ada Lovelace Day)就是旨在頌揚古往今來女性在這些領域做出的貢獻。洛芙萊斯(1815—1852)常常被認為是世界上*一個計算機程序員,她為查爾斯·巴貝奇(Charles Babbage)的機械裝置設計了算法。 她和居里夫人或許是*出名的女性科學家(廣義上的),但是還有許多女性在科學史上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例如,卡羅琳·赫歇爾(Caroline Herschel,1750—1848)協(xié)助發(fā)現(xiàn)了天王星,并勘誤了星表,旣·安寧(Mary Anning,1799—1847)是偉大的化石收集者,她發(fā)現(xiàn)了*一具蛇頸龍、魚龍和翼龍化石,旣悂·米切爾(Maria Mitchell,1818—1889)能夠克服她所處時代的偏見,成為紐約瓦薩學院的天文學教授。 20 世紀,女性發(fā)揮了更加杰出的作用。1903年,居里夫人因其對放射性物質(zhì)的研究,成為首位獲得諾貝爾獎(物理學獎)的女性。8 年以后,她又因為發(fā)現(xiàn)釙和鐳捧走了諾貝爾化學獎。她的女兒伊雷娜·約里奧- 居里(Irène Joliot-Curie)于1935 年也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是獲得該獎項的第二位女性。 盡管這些都是杰出案例,但是女性在科學領域的機會依舊令人擔憂,直至近些年才有所好轉(zhuǎn)。我在寫作本書的時候,只有17位女性獲得過諾貝爾獎科學類獎項;我不清楚男性獲獎者的準確數(shù)字,應該是在200 位左右。即使在今天,穿白大褂的中年男人依然是對科學家*常見的描述(如果你想要證據(jù),請再試試搜索相關圖片),F(xiàn)實是什么樣的呢? 現(xiàn)實是,女性在科研工作者隊伍中仍然占很小的比例,小得令人咋舌。聯(lián)合國教育、科學與文化組織(UNESCO)估計,世界科研人員中只有28.4%是女性,學科不同、國家不同,差異也會很大。少數(shù)一些地方,例如拉脫維亞,則女性科研工作者更多。相比之下,大多數(shù)國家女性從業(yè)比例之低就令人難以置信了。法國的科研重地有3/4 是男性,女性也不太可能獲獎、受邀在會議上講話或擔任會議主席。 一個普遍的假設是,這一定是由于雇用時的性別歧視,但情況不一定是這樣的。2015 年,一項可靠的研究調(diào)查了美國校園中助理教授的招聘情況。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相比于男性,女性總是受到偏愛,比率高達2∶1。并且雇用者是女性還是男性并不重要。一些人把這一結(jié)果解釋為“正面差別待遇”,即跟其他標準相比,招聘者面臨的壓力是更多地考慮性別平衡問題。 那么,為什么女性在高層學術界依然比例偏低呢?作者認為,問題更多的是在“供給層面”。換句話說,由于各種復雜的原因,女性不太可能申請高級職務。如果她們申請了,跟同樣資質(zhì)的男性相比,她們更有可能獲得面試機會并得到工作。 這種狀況正在逐漸改善。在許多西方國家,至少在博士階段,從事科學研究的男女數(shù)量現(xiàn)在大致相等。隨著職業(yè)路徑的晉升,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也在變好。 【科學家都是上了年紀的白種人!吭谖鞣剑茖W家經(jīng)常被刻板地描繪為白皮膚甚至是白頭發(fā)。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很難獲得,但事實似乎是相反的。和任何等級制度一樣,大部分的科學工作都分配給了較低的等級——博士后、技術員和初級研究員,是他們在承擔大部分的實驗工作。此外,這個基層人員不斷在擴充。在過去的幾十年里,科學產(chǎn)出在全球范圍內(nèi)穩(wěn)步增長,這意味著科學領域有更多的工作,其中大部分是初級階段的工作,主要由年輕人做。有著亂蓬蓬白頭發(fā)的老教授是極少數(shù)人。 種族背景怎么樣?正如有人預期的那樣,在西方國家,盡管比例失衡,大多數(shù)科學工作者仍然是白人。例如,2010年的數(shù)據(jù)顯示,美國科研部門有69%是白種人(相比之下,在更廣泛的群體中,這一比例約為64%)。然而,如果我們看一下全球的情況,白種人的主導地位就不那么明顯了。近期的數(shù)據(jù)顯示,世界上40%的研究開發(fā)工作都在亞洲開展,僅中國就占了研發(fā)的20%,這個國家獲得學士學位的大學生49%是學科學的。事實上,中國的科學畢業(yè)生比其他任何國家都多。隨著印度的崛起,日本和韓國保持著強大的研究基礎,也許科學家的這個刻板印象很快就會成為一名年輕的亞洲人。 【科學家總是穿著實驗服、戴著護目鏡!亢冒,這是不可否認的。一些科學家確實穿白大褂、戴護目鏡。任何人處理有害物質(zhì)或處理任何可能污染他們便服的物質(zhì)時都會穿上實驗服,而在任何化學實驗室里都必須佩戴塑料眼鏡。然而,科學界的服飾穿搭比你想象的要豐富得多。一位海洋生物學家會發(fā)現(xiàn)一件擺來擺去的白色外套讓她在水下的進展受到阻礙;一位在野外考察的地質(zhì)學家會感到寒風凜冽。許多理論物理學家在家里工作得很好——任何在床上佩戴安全設備的人都可能從事科學以外的其他活動。一些科學家會穿著西裝,大多數(shù)人會穿著日常休閑裝上班,是的,還會有一兩個穿著帶有棕色肘部墊布的燈芯絨夾克。認為一個科學家必須佩戴實驗室裝備,就像認為所有的士兵都戴著熊皮帽一樣。 【科學家總是與冒泡的試管為伍!侩娪般y幕上的科學家身邊都配有彩色的藥水,它們在奇異的玻璃器皿中翻騰冒泡,F(xiàn)實世界中的研究人員從不用如此狂熱的設備來裝飾工作場所。首先,大多數(shù)科學家都不是化學家,所以很少搖晃紫色液體或躲避煙霧。即使是那些確實與試劑打交道的人也會發(fā)現(xiàn)這樣的場景很奇怪。任何有咝咝作響、冒煙、沸騰或其他可排放物質(zhì)的東西都必須放在通風柜中。從廣義上講,色彩鮮艷的液體是本科教學實驗室獨有的。在取得化學和生物化學學位后,我唯一一次看到冒泡的試管是我們偷了一些玻璃器皿打算辦一場實驗性的雞尾酒會時。 即使是在嚴肅的科學紀錄片中,你也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的另一個噱頭,那就是實驗室里多數(shù)都亮著紫色燈光。事實可不是這樣的,只有極少數(shù)實驗室會使用紫外線燈來觀察某些試劑。在電視上看到的淡紫色色調(diào)純粹是為了視覺效果。實驗室通常很明亮,墻面是毫無裝飾的白色——這非常適合觀察性研究,但對于電視采訪來說就有點兒樸素了。

關于科學,你所知道的一切都是錯的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馬特·布朗(Matt Brown),科普編輯、作家,Londonist網(wǎng)站的特約撰稿人。曾擔任英國皇家學會檢測員,組織過英國皇家學會、曼徹斯特科學博物館、亨特博物館的科學競賽。除科普類圖書,還撰寫過大量有關倫敦、藝術、文化的文章。 譯者簡介: 劉建波,中國政法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文學翻譯、法律翻譯以及翻譯史。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wǎng)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