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頭顱記
-
>
食南之徒
-
>
外國文學名著名譯叢書:漂亮朋友
-
>
(精)我們八月見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10冊:1972-1974
-
>
故事會;刀客
-
>
刀鋒
川端康成精選集(精裝典藏版)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72609800
- 條形碼:9787572609800 ; 978-7-5726-0980-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川端康成精選集(精裝典藏版) 本書特色
川端康成精選集(精裝典藏版)(名家名譯,一生中不可錯過的經(jīng)典文學)《雪國》《古都》《千鶴》《伊豆舞女》《山之聲》
川端康成精選集(精裝典藏版) 內(nèi)容簡介
1968年,川端康成“以敏銳的感受、高超的敘事技巧表現(xiàn)了日本人的精神實質(zhì)”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日本首位獲得該獎項的作家。他的一生創(chuàng)作小說百余篇,留下了諸多廣為傳頌的經(jīng)典作品。 由著名翻譯家、國內(nèi)*早研究川端康成的學者譚晶華歷時多年翻譯、選編,以典雅的譯筆再現(xiàn)日式物哀之美。收錄《雪國》《古都》《千鶴》《山之聲》《花的圓舞曲》《碧波千鳥》6部不朽的中長篇名作,以及《伊豆舞女》《十六歲的日記》《精通葬禮的名人》《母親的初戀》等18個短篇經(jīng)典。
川端康成精選集(精裝典藏版) 目錄
雪國
古都
千鶴
伊豆舞女
山之聲
川端康成精選集(精裝典藏版) 節(jié)選
《古都》 譯后記 本作品集收錄川端康成的中篇小說《古都》和三篇短篇小說。中篇小說《古都》連載于一九六一年十月至一九六二年一月的《朝日新聞》,是諾貝爾文學獎三部入選作之一。小說寫一對孿生姐妹悲歡離合的際遇。由于家境貧寒,孿生姐妹出生后,姐姐千重子即遭遺棄,被一個綢緞批發(fā)商家收養(yǎng),出落成一位養(yǎng)尊處優(yōu)的小姐。妹妹苗子雖然留在父母家,卻在襁褓之中就成為孤兒,孑然一身,長大后留在村莊里受雇于人,上山植杉,自食其力。姐妹倆容貌端麗,心地善良。千重子感受性強,有著少女纖細的情感,春花秋蟲,能使她聯(lián)想到大自然的永恒、生命的短暫;高聳的北山杉,也能使她感悟為人的正直之道。妹妹苗子溫厚淳樸,宛如北山杉的精靈,挺拔、秀麗、生機勃勃。雷雨襲來時,苗子以身軀庇護姐姐。為了不影響姐姐的婚事,她寧可割舍自己的愛情。*后,苗子避人耳目,于夜深之時,應邀到千重子處同床夜談,體味姊妹情義。翌日拂曉,細雪紛飛,苗子離開千重子,又去承受生活中的磨難。本作品為川端康成的晚年之作,一掃其晚年作品中常見的消極頹廢色彩,總體格調(diào)健康向上,清新樸實。在描寫愛情方面著墨不多,僅僅渲染出一點氛圍,寫得頗為純正!皼]有偷情”“*是老實本分”,連川端本人都覺得“不可思議”,是本性中的正念占了上風。作者在作品后記中寫道:執(zhí)筆此作時,自己曾服用了大量的安眠藥,以至于精神恍惚迷離,可寫出的東西反倒出乎自己的意料。寫完《古都》十天以后,他就住進了醫(yī)院。作者筆下的孿生姐妹,是作者刻畫的女性形象中頗為健美、惹人喜愛的純潔少女,也可以說是作者心目中真善美的化身。作品一開頭,作者就用大楓樹上兩株寄生的紫花地丁來比喻姐妹倆的命運,即雖然咫尺天涯,相見有期,卻終難聚合。因為姐妹倆無力抗拒的命運和少女們多愁善感的情懷,作品在明快之中透露出些許詩意的傷感。這部小說一共連載了一百零七回,隱約暗示出女主人公的愛情結(jié)局不會圓滿!疤热艚又鴮懴氯ィ豆哦肌 大概就會變樣,怕是要寫成兩個少女的悲戀或是悲劇了!贝ǘ丝党蓪懽鳌豆哦肌 時說:“想寫一篇小說,借以探訪日本的故鄉(xiāng)。”“京都是日本的故鄉(xiāng),也是我的故鄉(xiāng)。”“我把京都深幽的景色,當作哺育我的‘搖籃’。”這說明川端康成對京都有著濃厚的鄉(xiāng)情。據(jù)說《古都》就作于流連京都之時。沿途的景物,觀賞之余,不僅能使他的心理趨于平衡,更能啟發(fā)他的文思。坐在旅館一隅,“便能忘懷一切,興起清新活潑的靈感”。京都歷史悠久,一千多年來常為歷代王朝的建都之地。優(yōu)美的自然景致和四時風物,足可代表日本秀麗的山河。各種節(jié)令與風俗,也體現(xiàn)了日本人民自古以來與大自然搏斗的魄力和傳統(tǒng)。一處處名勝古跡和佛舍浮屠,更反映了民族的智慧和情趣。因此,京都堪稱日本文化的薈萃之地,是日本人的精神故鄉(xiāng),也涵育了《源氏物語》《枕草子》等優(yōu)秀的民族文學。在《古都》中,作者讓讀者隨著千重子去尋訪京都的名勝,欣賞平安神宮的櫻花、嵯峨的竹林、北山的圓杉、青蓮院的楠木,領(lǐng)略每年一度的盛大的祇園會、時代祭、伐竹祭、鞍馬的“大字形”篝火等。小說就像一幅京都的風俗長卷,讓讀者去體味日本的情趣和傳統(tǒng)美。進入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日本經(jīng)濟開始高速發(fā)展。意識到歷史進程的無情、社會發(fā)展的代價,作者深恐傳統(tǒng)不繼,盛事難再,便把古都的種種捉諸筆端,寫照留影。川端把故事置于戰(zhàn)后日本五六十年代的社會環(huán)境中,反映了戰(zhàn)后經(jīng)濟恢復、起飛后,日本的生活方式日趨歐美化、古老的京都西陣傳統(tǒng)工藝瀕臨危機、古都的社會風貌受到現(xiàn)代化沖擊而出現(xiàn)的時勢變化等各種社會現(xiàn)象。比如,隨著旅游業(yè)的發(fā)展,許多原本住在京都的老居民被遷移至比較偏遠的郊外居住,千重子的母親阿繁一想到自己家在不久的將來將不得不遷居,就心事重重。自平安朝時代延續(xù)下來的西陣所生產(chǎn)的高級精美絲織品,隨著化纖工業(yè)、毛紡織業(yè)的興起,受到巨大的打擊:和服生產(chǎn)過剩,老字號商家相繼倒閉,中小作坊靠停工來限產(chǎn)壓產(chǎn)。此外,美國占領(lǐng)軍在景色如畫的植物園里蓋房子,使景色“失去了京都的情調(diào)”;古老的樟樹“被美軍伐倒”,美軍劃出“禁止日本人入內(nèi)”的土地,令作者感到“內(nèi)心的悲哀”,這其實就是對日本傳統(tǒng)文化失落的悲哀。川端康成把《古都》這部表現(xiàn)自然美、人情美,具有濃厚傳統(tǒng)氣息和特異色彩的優(yōu)秀作品放在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里來寫,用跟時代相聯(lián)系的手法寫作,也屬比較難能可貴、值得稱道的。本作品集中還收錄了川端康成早年的作品《十六歲的日記》《精通葬禮的名人》和《招魂祭一景》!疤煅墓聝骸笔亲髡叩淖詻r之語,意為孤兒的意識、孤兒的悲哀。川端兩三歲時,父母就病故了,他改由祖父母撫養(yǎng)。七歲那年,祖母去世后,他與又聾又瞎的祖父相依為命,過著凄涼落寞的生活。祖孫兩人孤零零住在村子一隅,與人少有來往。親朋故舊也日漸疏遠,偶有稀客上門,祖父竟會感激得老淚縱橫。三年后,寄養(yǎng)在姨父家的姐姐也悄然死去。虛歲十六那年,唯一的親人祖父歸天。于是,“一股無邊的寂寞,忽然襲上心頭,感到自己竟是孑然一身”。 還在祖父的垂危期,川端預感老人來日無多,用日記記敘了祖父臨終前的病情。虛歲十六、實足十四歲的川端在十一年后發(fā)表的這篇短篇小說,用冷峻的目光,凝視了一個生命的寂滅,諦視了人生的無常。川端康成認為《十六歲的日記》是他的處女作,“是優(yōu)秀的”,也是“難以動搖的作品”。譚晶華二〇二一年十二月九日 《千鶴》 譯后記 本作品集收錄了川端康成的兩部中篇小說《千鶴》和《碧波千鳥》!肚Q》是川端康成的中篇小說代表作,同時也是作者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入選作品之一。一九四九年五月、一九五一年十月分六次刊載于《時事讀物別冊》等雜志。1952 年獲得日本藝術(shù)院獎。主人公菊治受近子之邀來到其位于鐮倉圓覺寺的茶室參加茶會。近子曾經(jīng)是菊治父親的情人。菊治父親的朋友太田去世后,太田夫人常找菊治父親商談事情,來往之中變成了菊治父親新的情人。出于妒忌,近子把太田夫人與菊治父親的情事告訴了菊治的母親。菊治父親一怒之下,斷絕了與近子的特殊關(guān)系。菊治父母親去世以后,近子依然經(jīng)常出入菊治家?guī)兔α侠砭罩蔚纳睢=裉煅埦罩纬鱿钑,目的是給他介紹戀愛對象稻村小姐。同座的還有太田夫人及其女兒文子。見到菊治,太田夫人感到似曾相識的吸引力,當晚兩人就發(fā)生了兩性關(guān)系。敗露后遭到近子和文子的反對。太田夫人深感罪孽深重,在見過菊治*后一面后自殺身亡。盡管母親對菊治的情感不被世間認同,但其中也不乏真愛,所以文子希望菊治能夠原諒母親,并將母親用過的志野瓷茶碗送給菊治留作紀念,以后又決定摔碎這古董茶碗。與菊治共度一宵后,文子從此銷聲匿跡。對于近子介紹認識的雪子,菊治同樣愛慕不已。作者以纖細委婉的筆調(diào),描寫了菊治與身邊幾位女性錯綜復雜的關(guān)系,試圖從不被社會道德認可的感情糾葛中,探尋人性的悲哀和美麗。誠如川端自己所說, 《千鶴》的“目的在于寫不道德的男女關(guān)系”。整個故事在演示茶道的優(yōu)雅閑適的境遇中展開,卻充滿著既不優(yōu)雅也不道德的欲情。川端康成把男女主人公置于道德的沖突之中,并讓他們?yōu)楦髯缘淖锬蹩鄲啦灰眩艿?終解決,并不是道德的勝利,而是情欲的凱旋。在充滿著日本傳統(tǒng)文化氛圍的茶室之中,川端康成借傳統(tǒng)茶道表現(xiàn)日本人固有的心理,表現(xiàn)愛與死、生命與虛無等主題創(chuàng)作的意圖,此作品中還可以窺見《源氏物語》等平安文學的影響。菊治對自己與太田夫人的關(guān)系,盡管有過“道德上的內(nèi)疚”,覺得自己好像“籠罩在一層丑惡的黑幕中”脫不開身,但他“既不后悔,也不覺得丑惡”,甚至“可以說,人的道德觀念根本就沒有發(fā)生一點兒作用”。他完全“感受到了一種柔情”“常常沉浸在對她的思念之中”。待太田夫人因愛的怨念自殺以后,菊治又在其女兒身上看到夫人的面影并移情于文子。而且太田母女也同樣如此,口口聲聲說自己“作孽”,可是,“一旦墮入另一個世界”,便分不清亡夫、情夫和情夫兒子,只剩下本能與情欲,成了“史前的或者是人類*后的女子”。這種逆?zhèn)愱P(guān)系,使川端看到的僅僅是生命的活力,他不以之為丑,反而美化文飾。相比《雪國》,《千鶴》在性愛和官能方面是有些出格的,其原因在于作者偏頗的審美原則:“生命即官能”。一個女人能不受道德禁錮,順乎“造化之妙與生命之波”,無所牽絆地與眾多男人相愛,正是女子生命之美的佐證!肚Q》中對于官能和性愛的描寫,從本質(zhì)上說也是受到了日本古代,尤其是促進日本文學形成的“好色”審美意識的影響。不過,川端康成的文學中很少有露骨的性本能和肉欲宣泄的描寫,也幾乎沒有生理上的色情描述。雖然《千鶴》 以后的一些創(chuàng)作已經(jīng)逸出了倫理的框框,沖破了道德的規(guī)約,審美與倫理失去了均衡,但是作者更多表現(xiàn)的還是女性情欲的壓抑、扭曲和苦悶,這也是事實。相對于既定的社會秩序、世俗的善惡觀和道德規(guī)范而言,性愛的世界可稱作一種“魔界”。尼采有過生命通過意識自救的名言。勞倫斯也指出:文學藝術(shù)就是幫助人們結(jié)束那種不能反應、不能表達自己感情、不知道自己的感情是何種的麻木狀態(tài), 也就是強調(diào)了一種與科學、倫理相對的審美精神。對于人物及其情感的審美特質(zhì)還在于:人的心理乃至生活樣式在感性自在中找到了足夠的生存理由和自我滿足。因此,《千鶴》中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的女性世界,也可以用作者自己所說的“火中顯出蓮火,愛欲中顯露正覺”來概括。用日本文化學者梅原猛的話來說,就是“審美擊敗了倫理”!侗滩ㄇB》是《千鶴》的續(xù)篇,從一九五三年起連載于《小說新潮》。但是,這篇小說仍然沒有寫完。據(jù)說,作者當年在旅館里寫作時,因為采訪筆記連同皮包一起被盜,難為無米之炊遂擱筆。他在一九五四年三月和七月將已經(jīng)發(fā)表的《春之眼》與《妻子的思緒》兩章棄卻,理由是內(nèi)容顯得游離。千鶴是“日本自古以來,工藝、美術(shù)、服飾常用的裝飾性圖案,是日本美的一個象征”。雪子手上拿著繪有千鶴圖案的包袱,作者川端康成將其視為美的化身、靈魂的救贖。而這個美的化身卻很“不好寫”,因此,在《千鶴》 這部作品中,僅是一個“遠景”,一種向往。川端在心底也懷著憧憬,愿在晨空或夕照中,一睹“白鶴千羽,翩翩飛舞”。雖然在續(xù)篇《 碧波千鳥》中,雪子成了主角,但著墨更多的還是菊治的“靈魂在地獄中的掙扎”。川端康成說過:“《千鶴》與《山之聲》并沒有打算寫這么長,照理都應該是短篇。一回就結(jié)束。誰知意猶未盡,便一直寫了下去。”“事先沒有構(gòu)思!边@樣,“每一片段,讀者盡可當作獨立的短篇來讀”。這也是川端康成中長篇小說的一個特點。譚晶華二〇二一年十二月六日 《雪國》 譯后記 本作品集收錄川端康成的兩部中篇小說《雪國》和《花的圓舞曲》!堆﹪芬痪湃迥曛烈痪湃吣暌远唐≌f的形式發(fā)表于《文藝春秋》和《改造》等雜志,一九三七年六月由創(chuàng)元社刊行單行本,首次使用“雪國”的書名(臺灣有譯成“雪鄉(xiāng)”的)。 以后多次續(xù)稿修訂,至一九四七年十月完成連載。一九六八年成為作者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主要代表作。小說發(fā)表后就享譽文壇,被譽為“精純的珠玉之作”,是“日本文學中不可多得的神品”“堪稱絕唱”。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后,它更是被譽為“近代文學史上抒情文學的一座高峰”。穿過縣境上長長的隧道,就是雪國。那一年春天,為了尋找失去的自我,坐吃祖產(chǎn)、無所事事的東京舞蹈研究家島村曾來到雪國,結(jié)識了溫泉旅館的侍女。到冬季兩人再次重逢時,已成為藝妓的駒子住在專教三弦和舞蹈的師傅家,師傅的兒子行男重病,為了幫他治病,駒子才下海當了藝妓。一直在照料病人的是另一位叫作葉子的姑娘。島村與駒子的關(guān)系日益親密,卻又暗中傾心于葉子。第二年秋天,島村第三次來到雪國,行男已病逝,葉子懇請島村善待駒子。一天晚上,放電影的繭倉失火,葉子從火場的二樓墜落下來喪生。作品為讀者展現(xiàn)出一個充滿詩情畫意、哀怨幻想的世界,在隱晦的主體與撲朔迷離的意境中,以美麗的自然景觀為背景,描繪了駒子和葉子渴望愛情、認真生活的純潔形象。而生活闊綽、以虛無態(tài)度游戲人生的島村身上,也集中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中產(chǎn)階級知識分子對現(xiàn)實無能為力、消極遁世的人生觀,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自己的思想、興趣和情感。 一九六八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川端康成的授獎詞說:“以敏銳的感受、 高超的敘事技巧表現(xiàn)了日本人的精神實質(zhì)。”可以說,《雪國》奠定了川端康成幽美哀婉、空靈剔透的藝術(shù)風格,代表了他小說創(chuàng)作的*高成就,成了他美學思想的集中體現(xiàn)。日本傳統(tǒng)的審美情趣,是務求在“清淡中出奇趣,簡易里寓深意”。其審美意識, 可以說是偏重感覺和情緒的。其中,“真誠”“物哀”“幽玄”是貫穿日本文學的三大文學理念。真誠,即“修辭立誠”,在創(chuàng)作上力求用藝術(shù)手法表現(xiàn)自然和人生樸實純真的形象。物哀也有譯成“日本式的哀婉”。*早是日本古代歌謠中的形聲,指贊賞、感慨、 哀傷的感嘆之聲,進而表達“共情共感,優(yōu)美纖細的憐惜之情”,其中對四時風物的感念、世事無常的喟嘆,更具有悲傷哀婉的內(nèi)涵。物哀是心與形、主觀與客觀、自然與人生的契合,表現(xiàn)一種優(yōu)美與典雅的情趣。幽玄則散見于中國古典,原意指老莊哲學與佛法之深不可測。用于詩論,以概括中世藝術(shù)的特色,指作品的象征之趣、韻外之致。因時代不同,內(nèi)涵亦有平淡之美、妖艷之美、寂靜之美的區(qū)別。川端康成在《發(fā)揚日本的美》一文中說:“平安的幽雅哀婉,固然是日本美的源流,但是,也還有鐮倉的蒼勁,室町的沉郁,桃山、元祿的華麗,遞傳而下,一直綿延到引進西方文明一百年后的今天。”所以,我們不難看出,川端康成所繼承的傳統(tǒng)美,是以《源氏物語》為中心的優(yōu)美纖細、多愁善感的貴族美學,又揉進了中世的幽玄妖艷的象征美。通過《雪國》,我們可以領(lǐng)略到,作為人學的文學,人與自然的主題一定會亙古常新。人與自然的主題,一直追隨著人類的藝術(shù)實踐活動,不斷誘發(fā)著作家在其創(chuàng)作活動中對人和自然進行深層次的藝術(shù)思維。川端康成的文學的自然審美觀實質(zhì)上就是人如何認識自身的問題,反過來說,在人與自然關(guān)系的藝術(shù)思維中,也必能觸及人類的某些精神實質(zhì)。因此,川端文學表現(xiàn)出的日本人的精神實質(zhì)、藝術(shù)功力的獲得,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的自然審美觀。他對于自然的敏銳與精深的感受,可以說是構(gòu)成其獨特自然審美觀的極其重要的因素。日本民族自古就有以自然風物來感悟人生、體察人情思維的傳統(tǒng),即“自然風物之情思”。在對自然的感觸中,既體現(xiàn)了日本人特有的性格,也具有人類共同的普遍性。川端文學的自然審美觀的形成與日本民族的“萬物有靈觀”“天人合一觀”和“植物美學觀”的自然觀不可分割,抑或說它們正是川端文學的自然審美觀形成的基礎(chǔ)。除了短篇小說《伊豆舞女》,《雪國》也是川端康成*鐘愛的作品。據(jù)說川端康成晚年曾用毛筆恭錄《雪國》,訂成兩冊,棄世后才由家人發(fā)現(xiàn),可見川端對這部小說的珍愛。本集中的《花的圓舞曲》,按照川端康成所言,是一部“尚未寫完”的作品,原本擬他日續(xù)寫,但是終未如愿,如同其他許多創(chuàng)作一樣,他的作品隨時可續(xù),隨時可止,并不會影響作品的完整,也無傷宏旨。川端康成的作品中,有不少以舞女為主人公的創(chuàng)作。他曾經(jīng)說過:舞蹈是可視的音樂,動態(tài)的美術(shù),形體的詩歌,戲劇的精華。就連一朵花中,也蘊含著舞之夢。而女人的美,在翩翩的舞姿中,可說臻于極致。而且,女性也通過舞蹈創(chuàng)造了美。沒有優(yōu)秀的舞女,我們便無從領(lǐng)略女性真正的美……《花的圓舞曲》寫的也是舞蹈演員,除了對星枝和鈴子兩位舞女及老師竹內(nèi)的描繪外,重點放在表現(xiàn)人物對于藝術(shù)的極致的追求,意圖為藝術(shù)而獻身的精神,表達了作者“對生命的光輝的憧憬與贊美之心”。作者以其傷感的抒情、優(yōu)美的文筆,表現(xiàn)了他對于藝術(shù)理想境界的歌頌。譚晶華二〇二一年十二月一日 《伊豆舞女》 譯后記 本冊為川端康成的短篇小說選集,共收入一九二六年至一九五三年創(chuàng)作的十五篇作品?v觀川端康成的所有創(chuàng)作,他一生共創(chuàng)作了二三十部中長篇小說,百余篇的短篇,一百四十來篇的微型小說(小小說),還有近千篇的隨筆評論。因此,他并不是一位擅長長篇的巨匠型作家,其資質(zhì)說明他倒是一位撰寫短篇的高手。垂名于日本近代文學史的眾多優(yōu)秀作家中,川端康成既是一位卓有成就的作家,又是一名具有多重性格的立體現(xiàn)代人:在他的身上,有性格乖戾的孤兒氣質(zhì),寄人籬下的受惠氣質(zhì),也有渴望愛情、崇尚處女、輪回轉(zhuǎn)世、空虛無常的思想;在藝術(shù)上,他既注意吸收新感覺派開拓表現(xiàn)的新手法,又深受日本古典文學的熏陶;既受西方現(xiàn)代主義的影響,又繼承了東方文化的傳統(tǒng);他還曾對無產(chǎn)階級文學和馬克思主義表示理解,有無產(chǎn)階級作家的知己;他的文筆流暢優(yōu)美,抒情的遣詞造句清澈甜美,有“物哀”“幽玄”“余韻”“空靈”的濃郁的日本味,同時也有死亡、悲觀、孤寂、消極情調(diào)的流露。這一位作家曾經(jīng)引起中日兩國文學研究者的極大關(guān)注,四十多年來,研究其人其作品的成果不斷,可以說他是一位名副其實的當代文豪。記得筆者大學畢業(yè)后不久,曾在一九七九年吉林長春市東北師范大學召開的首屆中國日本文學研討會上宣讀過一篇題為“談談川端康成與他的小說”的論文。文章實屬稚拙,觀點也未必成熟,卻有幸成為我國*早論及川端康成小說的文章。以此為契機,在此后的四十余年間,筆者在擔任上海外國語大學日語專業(yè)日本近代文學史和文學選讀教學任務的同時,熱衷于閱讀、翻譯、研究川端康成的作品。到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隨著他的作品大量被翻譯,研究論文也越來越多。他的三部諾貝爾文學獎的入選作品在我國已出現(xiàn)了多種中譯本。每隔兩三年舉辦一次的全國日本文學國際研討會至二〇二一年已經(jīng)舉辦了十七屆,每一屆會上都有質(zhì)量上乘的研究論文發(fā)表,對其創(chuàng)作方法、內(nèi)容與藝術(shù)特色的研究還引起過熱烈的爭論。中日兩國的文學研究者在北京一起舉辦過三次“中日川端文學研討會”,劉德有、鄧友梅、林林、李芒、文潔若、高慧勤、長谷川泉、羽鳥徹哉、林武志、原善等有造詣的中日學者暢所欲言,他們對于川端文學乃至日本文化所做的極為精彩、中肯的論述,至今音猶在耳,使人難以忘懷。川端雖然不像一些世界級大家具有結(jié)構(gòu)宏大的巨制,他的創(chuàng)作中,尤其是短篇小說中,就幾乎看不到波瀾壯闊、跌宕起伏、宏大豪邁的場面,然而,川端的藝術(shù)恰恰就是一種技巧,一種匠心。文學名篇《伊豆舞女》被公認為日本青春文學的杰作。小說描寫的是一九一八年作者在東京一高(東大預備校)上二年級的秋天,因為厭倦學校的寄宿生活,為了擺脫纏繞不去的精神苦悶,獨自一人去伊豆半島旅行的故事。途中,**人稱的主人公遇到了一伙江湖藝人,彼此結(jié)伴同行,從天城嶺、湯島、湯野一路走到下田。藝人們心地善良,感情純樸,尤其是那位天真熱忱的舞女,使主人公體味到人情的溫暖,在內(nèi)心萌發(fā)出一縷柔情。舞女一句說他“是個好人”的贊語,就令他有種“說不出的感激”,*后離別,在船上任憑眼淚簌簌往下淌,腦海仿佛成為一泓清水,涓涓而流,*后空無一物,唯有甘美的愉悅。這篇小說充滿青春的詩意,抒情之中透露出川端式淡淡的哀愁,使得長久苦惱著他的“孤兒根性”煙消云散。本小說集中收入的《水晶幻想》《禽獸》等作品是川端與橫光利一一起創(chuàng)立《文藝時代》新感覺派時代的作品,他們借鑒西方現(xiàn)代派文藝的手法,旨在打破“文藝沉滯的局面”。川端所強調(diào)的中心就是新的感覺。他認為,如果沒有新的感覺,便不可能有新的表現(xiàn),從而也就沒有新的內(nèi)容和新的文藝。即使對于自認是景物描寫的內(nèi)容,也會帶上主觀的色彩,成為感覺的表現(xiàn)。受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的影響,川端還認為,醫(yī)生的釋夢其實就是在“自由聯(lián)想”,這種自由聯(lián)想,就是達達主義的思維方式。一九三一年發(fā)表的《水晶幻想》描寫一對從事生殖研究的夫婦的日常生活,被文壇認為開拓出心理小說的新境地;一九三三年的《禽獸》則是一個四十歲的男子以小鳥和狗兒為對象孤獨生活的經(jīng)歷。這兩篇作品都被吉本隆明說成是出于現(xiàn)代主義作家之手的代表作。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后,日本文壇又盛行新心理主義,川端在表現(xiàn)主觀感覺、瞬間印象的作品中,糅進了內(nèi)心獨白、意識流的手法,以上這兩篇作品就是他這一類藝術(shù)探索的試作。在這些作品的創(chuàng)作中,川端后來的資質(zhì)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來。他纖細的感覺,就是把小說中美的感覺看得比情節(jié)更為重要的思考態(tài)度。本作品集中收錄的《母親的初戀》《重逢》《水月》等作品都是膾炙人口的佳作,寫得珠圓玉潤,極有韻味。作品通過一個場景、幾件物品,直接營造出一種精彩的人生。作為一個唯美的作家,川端一向追求完美,他窮工極巧地追求浸透力,不斷地砥礪自己敏銳的藝術(shù)感覺,養(yǎng)成精當?shù)膶徝姥酃,練就含蓄凝練的文筆。所以,他的短篇小說顯得縱橫變化,多姿多彩。長者二三萬言,短者四五千字;驎鴮懝聝荷硎赖谋В虺烈鲪矍榈氖б;或刻畫女性委婉的心理,或描繪老人遲暮的心態(tài)。既有日本式的情趣,又不乏現(xiàn)代的新意。藝術(shù)上既有平淡的寫實,又有超現(xiàn)實的怪誕;既有夢幻的幽思,亦有詭譎的美感。所有這一切,都反映出川端康成獨特的審美意象。譯文若有不妥之處,由衷地歡迎批評指正,以匡不逮。 譚晶華 二〇二一年十二月一日
川端康成精選集(精裝典藏版) 作者簡介
川端康成日本著名小說家。1899年出生于日本大阪,幼年父母雙亡,其后姐姐和祖父母又陸續(xù)病故,被稱為“精通葬禮的名人”。一生創(chuàng)作小說百余篇,留下了諸多廣為傳頌的經(jīng)典作品:《雪國》《古都》《伊豆舞女》《千鶴》《山之聲》等。1968年“以敏銳的感受、高超的敘事技巧表現(xiàn)了日本人的精神實質(zhì)”獲諾貝爾文學獎,成為日本首位獲得該獎項的作家。1972年4月16日在工作室自殺身亡。 譚晶華上海外國語大學教授,資深翻譯家。曾任上海外國語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國日本文學研究會會長、上海翻譯家協(xié)會會長等職。著有《日本近代文學史》《日本近代文學名作鑒賞》《川端康成傳》等,譯有《明暗》《心》《癡人之愛》《刺青》《地獄之花》等文學名著。
- >
山海經(jīng)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推拿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莉莉和章魚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