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馨卡幫你省薪 2024個人購書報告 2024中圖網(wǎng)年度報告
歡迎光臨中圖網(wǎng) 請 | 注冊

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出版時間:2023-03-01
開本: B5 頁數(shù): 212
本類榜單:醫(yī)學銷量榜
中 圖 價:¥90.9(7.1折) 定價  ¥128.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運費6元,滿39元免運費
?新疆、西藏除外
本類五星書更多>

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 版權(quán)信息

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 本書特色

★ 基于30余年臨床實踐 ★ 發(fā)病機制、誘發(fā)因素 ★ 規(guī)范診斷與治療 ★ 相關(guān)指南、專家共識 ★ 預防復發(fā)的藥物與措施

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 內(nèi)容簡介

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涉及婦科、圍生醫(yī)學、計劃生育、新生兒學、生殖醫(yī)學、腫瘤及手術(shù)等許多亞學科及交叉學科,更涉及廣大女性的健康和生殖健康等問題。本書基于作者30余年的臨床實踐,系統(tǒng)闡述了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的發(fā)病機制、常見和罕見菌株、規(guī)范診斷和治療、預防等,同時也呼吁醫(yī)務(wù)人員重視本病,并期望能不斷深入研究,解決臨床實際問題,解除患者病痛。

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 目錄

目錄
第1章 概述 1
**節(jié) 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炎”和“病”的命名問題 1
第二節(jié) 真菌的基本知識 2
一、真菌類別及引起的病變 2
二、真菌的形態(tài) 3
三、真菌鏡下所見 4
四、真菌的生物學特性 4
五、真菌中的假絲酵母菌 5
六、假絲酵母菌生物學特性 5
七、致病性 6
八、婦產(chǎn)科假絲酵母菌陰道病診治、研究所涉及的領(lǐng)域 8
第2章 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的基礎(chǔ)研究 9
**節(jié) 假絲酵母菌的基因多態(tài)性 9
一、假絲酵母菌基因分型方法 9
二、假絲酵母菌基因多態(tài)性的研究前景 15
第二節(jié) 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與陰道局部免疫 15
一、多形核中性粒細胞 16
二、化學分子 16
第三節(jié) 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與體外陰道上皮細胞培養(yǎng) 23
一、陰道上皮細胞的生理學特性 24
二、體外培養(yǎng)分類 24
三、培養(yǎng)基 25
四、體外培養(yǎng)的優(yōu)、缺點 26
第四節(jié) 其他基礎(chǔ)研究 27
一、電鏡觀察白假絲酵母菌的超微結(jié)構(gòu) 27
二、陰道局部內(nèi)分泌功能變化與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 29
第3章 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的發(fā)病機制 31
**節(jié) 假絲酵母菌病發(fā)病機制的研究 31
一、附著 31
二、芽管和菌絲的形成 32
三、分泌蛋白酶 32
四、菌落轉(zhuǎn)換 33
五、炎癥反應(yīng) 33
第二節(jié) 假絲酵母菌外陰陰道炎免疫學發(fā)病機制 35
一、細胞免疫學研究 35
二、體液免疫學研究 36
三、陰道局部的抗假絲酵母菌免疫 37
第4章 假絲酵母菌外陰陰道炎的誘發(fā)因素 39
一、易使假絲酵母菌毒力增強的因素 39
二、降低局部防御機制的有關(guān)因素 40
第5章 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 44
一、發(fā)病概況 44
二、臨床表現(xiàn) 47
三、診斷和鑒別診斷 47
四、治療 53
第6章 復發(fā)性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的診斷與治療 58
**節(jié) 復發(fā)性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的定義 58
第二節(jié) 復發(fā)性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發(fā)病機制與相關(guān)因素 60
第三節(jié) 癥狀、體征、診斷和鑒別診斷 64
第四節(jié) 復發(fā)性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的治療 66
第7章 假絲酵母菌陰道混合感染 72
**節(jié) 常見的假絲酵母菌陰道混合感染 72
一、墨西哥資料介紹 73
二、巴西資料介紹 73
三、VVC合并細菌性陰道病或需氧菌陰道炎 74
四、VVC合并萎縮性陰道炎 74
五、VVC合并滴蟲性陰道炎 74
六、有關(guān)乳酸桿菌在混合陰道感染中的應(yīng)用 74
七、常見混合感染陰道炎治療方案 75
八、國內(nèi)混合感染用藥方案 75
第二節(jié) 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與細胞溶解性陰道病 76
一、CV的病因 76
二、CV的發(fā)病機制及臨床表現(xiàn) 77
三、CV的診斷及鑒別診斷 77
四、CV的治療 78
五、總結(jié) 79
第8章 妊娠與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 80
一、妊娠期假絲酵母菌外陰陰道炎感染報道 80
二、妊娠期的VVC發(fā)病機制和易感性 81
三、妊娠期假絲酵母菌感染與圍生保健的關(guān)系 82
四、妊娠期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感染的治療 84
第9章 胎兒及新生兒假絲酵母菌病 90
**節(jié) 新生兒假絲酵母菌感染 90
一、概況 90
二、新生兒假絲酵母菌感染的高危因素 91
三、妊娠期治療的必要性 93
四、新生兒假絲酵母菌感染的臨床表現(xiàn) 93
五、特異性診斷 94
六、新生兒假絲酵母菌感染的治療 94
第二節(jié) 新生兒先天性假絲酵母菌感染 96
一、先天性皮膚假絲酵母菌病 96
二、先天性全身性假絲酵母菌病 97
第10章 嬰幼兒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 98
一、嬰幼兒VVC的發(fā)病率 98
二、嬰幼兒VVC的易感因素 99
三、嬰幼兒VVC的臨床特征 99
四、嬰幼兒VVC的治療 100
第11章 外陰陰道非白假絲酵母菌病 102
第12章 婦產(chǎn)科手術(shù)及計劃生育與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 107
**節(jié) 婦產(chǎn)科手術(shù)與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感染 107
第二節(jié) 避孕措施與陰道微生態(tài) 109
第三節(jié) 宮內(nèi)節(jié) 育器與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感染 110
第13章 國內(nèi)外主要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治療方案 113
一、歐洲、美國和WHO推薦方案 113
二、中華醫(yī)學會推薦方案 114
三、中國、美國、加拿大三國 VVC診治異同 114
四、《2018歐洲國際性病控制聯(lián)盟 /世界衛(wèi)生組織關(guān)于陰道分泌物(陰道炎癥)管理指南》 118
第14章 陰道用藥的劑型、使用及乳桿菌問題 120
一、陰道用藥問題 120
二、陰道益生菌對VVC和RVVC的治療與預防應(yīng)用 121
第15章 陰道微生態(tài)與假絲酵母菌感染 127
一、陰道微生態(tài)系統(tǒng) 127
二、陰道微生態(tài)評價臨床檢驗 128
三、微生態(tài)研究與檢測、評價需要完善的地方 130
四、陰道微生態(tài)評價檢驗技術(shù)的發(fā)展 130
第16章 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與陰道微生態(tài)評估的檢驗報告 132
第17章 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耐藥性 141
一、耐藥基因檢測 141
二、耐藥機制 141
第18章 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的實驗室診斷 147
一、陰道分泌物標本的采集、運送與質(zhì)量保障 147
二、假絲酵母菌病的臨床實驗室檢測方法 148
三、VVC實驗室檢測方法綜合評價 158
四、結(jié)語與展望 158
附 重視真菌實驗室檢測和臨床診治水平 159
第19章 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診斷治療必須反復強調(diào)的 30個問題 161
第20章 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的預防 166
一、對于政府、衛(wèi)生行政部門的建議 166
二、醫(yī)護人員的義務(wù)和職責 167
三、檢驗科 169
四、藥劑科 169
五、醫(yī)院感染科 169
六、患者 170
附錄1 抗假絲酵母菌藥物 171
一、外用液體 171
二、局部外用藥 173
三、陰道用藥 175
四、口服用藥 179
五、靜脈注射 182
六、免疫治療 183
七、免疫接種 183
八、中藥 183
九、目前實驗室研發(fā)階段的 VVC治療藥物 184
附錄2 近20年國內(nèi)外有關(guān) VVC診治規(guī)范、指南、專家共識等摘錄 186
一、國內(nèi)VVC主要診治規(guī)范參考 186
二、國外有關(guān)VVC診治規(guī)范參考 193
附錄3 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英國醫(yī)學雜志《臨床證據(jù)》摘錄 201
一、治療 201
二、預防復發(fā) 201
三、有關(guān)治療藥物和措施 202
四、有關(guān)預防復發(fā)藥物和措施 203
參考文獻請掃二維碼
展開全部

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 節(jié)選

第1章 概述   **節(jié) 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炎”和“病”的命名問題   假絲酵母菌外陰陰道炎(candidal vulvovaginitis),*早在臨床上稱為“霉菌性外陰陰道炎”,后改名為“念珠菌性外陰陰道炎”。本病名稱的變更體現(xiàn)和說明了醫(yī)學的進步和醫(yī)學微生物學檢驗水平的提高,使本病從病原學上得到了正名。   由假絲酵母菌引起的外陰和(或)陰道的炎癥,稱為假絲酵母菌外陰陰道炎;但假絲酵母菌外陰陰道炎?梢鹋c之相關(guān)的如產(chǎn)科、新生兒科、計劃生育科等疾病,甚至男性泌尿生殖相關(guān)疾病等,則可稱為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也可理解為與假絲酵母菌外陰陰道炎密切相關(guān)的疾病的總稱。本書雖主要介紹假絲酵母菌外陰陰道炎,但還涉及與之密切相關(guān)的婦產(chǎn)科臨床相關(guān)疾病,故書名為“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   臨床和日常也將“假絲酵母菌外陰陰道炎”或“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炎(。被颉凹俳z酵母菌外陰陰道病”視為同一稱呼或書寫,但嚴格來說“炎”和“病”無論在字面、含義還是在疾病范圍上都是有差異的,“病”更為廣義,而“炎”較為狹義,有特定的部位或范圍。另外,從英文名稱來看也不一樣,后綴為 -tis或 -sis,前者為“炎”,后者為“病”之意。   相關(guān)的醫(yī)學名詞: “fungus”譯成“霉菌”,“霉菌病”英文為“mycosis”,“霉菌性陰道炎”英文為“mycotic vaginitis”,也有英文為“colpomycosis”。 “candida”原來譯成“念珠菌屬”,現(xiàn)應(yīng)改譯成“假絲酵母菌屬”。 “candidiasis”原來譯成“念珠菌病”,現(xiàn)應(yīng)改譯成“假絲酵母菌病”。 “candidal vaginitis”原來譯成“念珠菌陰道炎”,現(xiàn)應(yīng)改譯成“假絲酵母菌陰道炎”。   “candidal vulvovaginitis”原來譯成“念珠菌外陰陰道炎”,現(xiàn)應(yīng)改譯成“假絲酵母菌外陰陰道炎”。   現(xiàn)也均將英文“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翻譯為“假絲酵母菌外陰陰道病”或“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為與上版名稱上延續(xù),本書統(tǒng)一使用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英文縮寫均為 VVC。   念珠菌和假絲酵母菌的名稱至今尚未統(tǒng)一,這是非微生物學專業(yè)人士缺乏對真菌感染性疾病病原體及其所致疾病的認識;習慣稱呼霉菌 -念珠菌 -假絲酵母菌。目前稱呼,醫(yī)療文書、參考書、雜志上還未完全統(tǒng)一,但還有習慣因素,此現(xiàn)象將逐步完善。   (石一復)   第二節(jié) 真菌的基本知識   一、真菌類別及引起的病變   真菌(fungus)是一大類真核細胞微生物,腐生或寄生,自然界中有數(shù)十萬種之多。絕大多數(shù)真菌對人類有益,如釀酒、生產(chǎn)抗生素等,與人類及動物、植物密切相關(guān)。與醫(yī)學有關(guān)的真菌有 400余種,常見的有 50~ 100種,可引起感染、中毒、超敏反應(yīng)。   真菌形態(tài)多樣,小到肉眼看不見,如新生兒隱球菌、白假絲酵母菌;大到木耳、蘑菇。   真菌感染又可根據(jù)不同部位和原因分為多種類型的疾病。   1.表面感染 真菌、皮膚癬真菌可引起皮膚癬,以手足為多;角層癬菌,常分布在表皮、甲板,但不侵犯毛發(fā),引起體癬、足癬、手癬、股癬。   2.皮下組織真菌病 皮下感染真菌可因外傷或經(jīng)淋巴 /血行擴散等。   3.深部真菌病 可在體內(nèi),37℃呈酵母菌。   4.機會性真菌感染 機會致病性真菌侵犯表皮及其附屬器以外的器官造成的感染,致病菌通常為深部真菌。因患者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糖皮質(zhì)激素、免疫抑制劑、抗腫瘤藥,或器官移植、介入治療、放療,插管等而引起感染。機體抵抗力下降(如白血病、糖尿病、淋巴瘤等),體內(nèi)高糖、高蛋白、高脂肪的靜脈輸入等容易引起此類感染。   5.真菌敏感癥 假絲酵母菌屬于病原性真菌之一,主要病原性真菌見表 1-1。   表 1-1 主要病原性真菌   從表 1-1可知真菌是總稱,假絲酵母菌(也即念珠菌)是真菌屬類型中的一種。   了解事實真菌是總稱。分類中可引起疾病及酵母菌僅是真菌中地方性流行真菌中的一類型,臨床醫(yī)生對癬和酵母菌感染是兩種不同的病原體引起的不同的疾病應(yīng)有所清楚,不應(yīng)該混為一談。雖然假絲酵母菌外陰陰道炎和足癬都是真菌引起的疾病,但兩者的病原體有別,兩種病沒有直接關(guān)系。引起足癬的真菌不會導致陰道炎,但可通過接觸傳染到外陰,引起外陰瘙癢,這種疾病屬股癬,二者治療方法也不一樣。有外陰瘙癢時應(yīng)進行相關(guān)真菌檢查,以明確:存在何種真菌感染?與陰道炎癥有關(guān),還是屬股癬范疇?然后再有針對性地進行治療。必須說明的是,白假絲酵母菌*適宜的生長溫度為 35~ 37℃,而引起足癬的皮膚癬菌*適宜生長溫度為 26~ 28℃。   足癬是淺表真菌病,多由紅色毛癬菌、趾間毛癬菌等皮膚癬菌感染所致。足癬常于春夏季加重,秋冬季減輕。皮膚癬菌常在皮膚角質(zhì)層內(nèi)繁殖,引起皮膚水皰、丘疹、紅斑、糜爛、鱗屑、角化過度等。而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感染的癥狀和體征,婦產(chǎn)科醫(yī)師均熟悉,此處不予贅述。   二、真菌的形態(tài)   真菌是一類真核細胞型微生物,具有典型的細胞核,核膜,核仁;胞質(zhì)內(nèi)有細胞器,不含葉綠素,無光合作用;細胞壁含有殼多糖、 β-D葡聚糖。真菌按形態(tài)可分為單細胞和多細胞兩類。   1.單細胞真菌 主要是酵母菌(yeast)和酵母樣(yeast-like)菌,菌落為酵母菌型或類酵母菌型,前者以芽生方式繁殖,后者與前者的區(qū)別為芽體不與母細胞脫離,而延長形成假菌絲,從而形成酵母型菌落。菌體呈圓形或卵圓形,臨床常見的有假絲酵母菌和新隱球酵母菌。對人體致病的主要有新型隱球菌和白假絲酵母菌(Candida albicans)。   2.多細胞真菌 在生長繁殖時形成菌絲(hypha)和孢子(spore)并交織成團,稱為絲狀真菌(.lamentous fungus)或俗稱霉菌(mold)。菌落為絲狀。對人體致病的有皮膚癬菌等。   有些真菌可因營養(yǎng)、溫度、氧氣等環(huán)境條件改變而兩種形態(tài)發(fā)生改變,稱為真菌的二相性(dimorphic)。   三、真菌鏡下所見   1.真菌 鏡下有菌絲、孢子。   2.真菌菌落特征  。1)酵母樣菌落:是單細胞真菌的菌落形式,與一般細菌菌落相似但較大,以單細胞芽生方式繁殖。孢子出芽成芽管,芽管延長不與母細胞脫離,形成假菌絲,可向培養(yǎng)基深部生長。念珠菌屬的多種菌種屬此類。   (2)絲狀菌落:是多細胞真菌的菌落形式,由許多芽管、分支的菌絲體和分生孢子組成。絲狀菌落的形態(tài)、結(jié)構(gòu)和顏色常作為鑒別真菌的依據(jù)。   3.真菌培養(yǎng)特性 淺表真菌*適宜培養(yǎng)溫度為 22~ 28℃,生長緩慢,通常 1~ 4周才出現(xiàn)典型的菌落。深部真菌一般為 37℃培養(yǎng),生長快, 3~ 4d即可形成菌落。   4.真菌的變異性 真菌易發(fā)生變異,人工培養(yǎng)真菌即使采用不同培養(yǎng)基多次傳代或孵育,其形態(tài)、結(jié)構(gòu)、菌落性狀、色素、毒力均有改變。   四、真菌的生物學特性   真菌的抵抗力:真菌對干燥、陽光、紫外線及一般化學消毒劑有耐受力。對熱敏感,60℃ 1h可殺死真菌菌絲和芽孢,100℃大部分真菌在短時間內(nèi)死亡。真菌對常用抗細菌抗生素不敏感,灰黃霉素、制霉菌素、兩性霉素 B、克霉唑等對部分真菌有抑制作用。   真菌生長*適宜 pH為 4.0~ 6.0,淺部感染真菌*適宜生長溫度為 22~ 28℃,深部真菌*適宜生長溫度為 37℃。真菌菌絲和孢子均不耐熱, 60℃ 1h即被殺死,對干燥、陽光、紫外線及一般消毒劑有較強的抵抗力,但對 2%的苯酚溶液、 2.5%的碘酊溶液、 0.1%的氯化汞溶液較為敏感。真菌對抗細菌抗生素不敏感,灰黃霉素、制霉菌素、兩性霉素 B、克霉唑、氟胞嘧啶等抗真菌抗生素對部分真菌有抑制作用,近年來酮康唑、氟康唑和伏立康唑等抗真菌藥對大多數(shù)真菌有較強的抑制作用。   了解上述真菌的生物學特性,對疾病的認識、診斷、治療、復發(fā)、變成頑固性或難治性,平時生活中的防范、醫(yī)患溝通等均十分有益。   五、真菌中的假絲酵母菌   假絲酵母菌屬(Candida),是真菌中的一個類別,廣泛分布于自然界,也屬人體菌群,目前已知有 270余種,而對人致病的有 10余種。白假絲酵母菌是機會性致病真菌,共有 81種酵母菌。   假絲酵母菌屬于不完全菌綱、假絲酵母目、假絲酵母菌科、假絲酵母菌屬,芽生,并具有特殊形態(tài)的菌絲——假菌絲,可產(chǎn)生厚膜孢子,但不產(chǎn)生子囊的雙相不親脂的真菌。直接鏡檢可見卵圓形的發(fā)芽孢子及分隔菌絲。   真菌感染中假絲酵母菌屬多見(目前專著、微生物學、雜志、翻譯、醫(yī)院檢驗報告等念珠菌和假絲酵母菌的使用仍均未完全一致,習慣或不知更名者經(jīng);煜筒灰(guī)范使用還有一個熟悉和統(tǒng)一過程)。主要菌種如下:白假絲酵母菌(Candida albicans)、熱帶假絲酵母菌(Candida tropicalis)、副熱帶假絲酵母菌(Candida paratropicalis)、偽熱帶假絲酵母菌(Candida pseudotropicalis)、光滑假絲酵母菌(Candida glabrata)、近平滑假絲酵母菌(Candida parapsilosis)、季也蒙假絲酵母菌(Candida guilliermondii)、克柔假絲酵母菌(Candida krusei)、克菲假絲酵母菌(Candida kefyr)、都柏林假絲酵母菌(Candida dubliniensis)、涎沫假絲酵母菌(Candida zeylanoides)、皺褶假絲酵母菌(Candida rugosa)、西弗假絲酵母菌(Candida ciferrii)、鏈狀假絲酵母菌(Candida catenulata)、土生假絲酵母菌(Candida humicola)、中間假絲酵母菌(Candida intermedia)、郎比可假絲酵母菌(Candida lambica)、溶脂假絲酵母菌(Candida lipolytica)、葡萄牙假絲酵母菌(Candida lusitaniae)、鐵紅假絲酵母菌(Candida pulcherrima)、類星形假絲酵母菌(Candida stellatoidea)、纖細假絲酵母菌(Candida tenuis)、產(chǎn)朊假絲酵母菌(Candida utilis)、維斯假絲酵母菌(Candida viswanathii)、酸酒假絲酵母菌(Candida vini)、著名假絲酵母菌(Candida famata)、希木龍假絲酵母菌(Candida haemulonii)。   六、假絲酵母菌生物學特性   假絲酵母菌為卵圓形的單壁細胞,成群分布,為雙相真菌(有孢子和假絲兩相)。本菌致病力強,易對宿主的上皮細胞發(fā)生黏附和侵入,與抗真菌藥物接觸后還可以改變其本身的抗原性而逃避藥物對其作用。   假絲酵母菌的細胞壁由外向內(nèi)共分為五層:纖維素、β-葡聚糖蛋白、殼多糖、β5-葡聚糖和甘露聚糖。其中,前三層是假絲酵母菌吸附和抗吞噬的基礎(chǔ),此外,細胞壁上還有補體受體,可結(jié)合中性粒細胞使細胞失去吞噬能力,其中以白假絲酵母菌為*常見。   白假絲酵母菌呈圓形或卵圓形,直徑 3~ 6μm,比葡萄球菌大 5~ 6倍,革蘭氏染色陽性,但著色不勻。過碘酸希夫(periodic acid Schiff,PAS)染色假菌絲及孢子呈紅色。以出芽方式繁殖,形成芽生孢子,孢子生長成芽管,不與母體脫離形成假菌絲。常為真菌細胞出芽生成假菌絲,假菌絲長短不一。在血瓊脂或沙氏培養(yǎng)基上 37℃或室溫孵育 2~ 3d,可生成灰白色、乳酪樣,表面光滑、濕潤,帶有濃厚的酵母氣味的類酵母菌落。涂片鏡檢可見表層卵圓形芽生細胞,底層有較多假菌絲。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wǎng)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