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馨卡幫你省薪 2024個人購書報告 2024中圖網年度報告
歡迎光臨中圖網 請 | 注冊
>
感知力

感知力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時間:2023-05-01
開本: 其他 頁數: 264
本類榜單:科普讀物銷量榜
中 圖 價:¥44.3(7.5折) 定價  ¥59.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運費6元,滿39元免運費
?新疆、西藏除外
本類五星書更多>

感知力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755183
  • 條形碼:9787521755183 ; 978-7-5217-5518-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感知力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腦傳》讀者,《貪婪的多巴胺》讀者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心理學家梅爾文·古德爾、《如何正確救助》作者海蒂·格蘭特博士、《自我超越》作者斯科特·巴里·考夫曼博士推薦、英國《衛(wèi)報》的專欄作家奧利弗·伯克曼推薦! 美國亞馬遜四星半好評! 一本書讀懂你的知覺如何塑造你的行為、思維方式和歸屬感,重新認識你的第二大腦。具身認知學的集大成之作,顛覆你對身體體驗的固有認知:原來,世界在每個人眼中都不一樣,你看到的、聽到的、嗅到的、觸摸到的……都和別人不一樣! 減肥后,樓梯看起來就不那么陡峭了;棒球打得越好,球在你眼里就越大:如果有親密的朋友陪伴,那眼前的山看起來就不那么嚇人了……我們的身體影響著對周圍世界的感知,也影響你的判斷和決策。只有當你充分了解了自己的身體,你才能正確認識你的行為和思想。這世上可能真的沒有感同身受!

感知力 內容簡介

常識告訴我們,人們對世界的體驗是客觀的。我們看到、嗅到、聽到、觸碰到的世界就是世界本身。這使得我們將自己的心理體驗投射到外部世界,誤將這些體驗當作物質世界的真相,而對感官系統、個人經歷、目標與期望等因素的影響渾然不知。盡管我們天真地認為自己看到了世界的本來面目,但事實并非如此。 真相是,我們的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所感受的世界,根據每個人的經驗而有所不同,甚至是獨一無二的。對于身高分別是4英尺7英寸和7英尺4英寸的人來說,高度為10英尺的籃球筐具有接近不同的意義。美國籃球運動員庫里曾說,當他發(fā)揮得好的時候,時間似乎都變慢了。我們的日常經驗也告訴我們:在減肥后,樓梯看起來就不那么陡峭了;你的棒球打得越好,球在你眼里就越大:如果你身邊有親密的朋友陪伴,那你眼前的山看起來就不那么嚇人了……你所看到的并非世界本身,而是世界在你眼中的樣子。 知覺研究表明,我們的思考、感受以及存在的方式都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我們身體的影響。你眼中的世界和其他人眼中的世界并不一樣,我們的身體和大腦密不可分。行動先于認知,路是走出來的,而身體指引著方向。我們對自己的身體了解得越多,就越能深刻理解我們的行為和生活。

感知力 目錄

引言 來自伴侶的迷人體味

**部分 行動

第1章 發(fā)育:嬰兒是如何認識世界及其運行法則的?

嬰兒學走路 004

看世界的新方式 008

理解事物的方式 020

成年期的發(fā)展 023

第2章 行走:我們的行走能力決定了坡道是陡還是平

“走”出來的人類世界 033

表型與生活方式 038

生理學與心理學的結合 043

第3章 抓握:為什么“觸手可及”可以增強專注力?

行動也有自己的思想 051

眼隨手動 061

從視覺、感覺和思維的角度看“偏側優(yōu)勢” 063

第二部分 認知

第4章 思維:流暢性讓人更容易扯淡

直覺 076

思想與生物能量學 080

流暢性 083

對“流暢性”以及群體決策的測試 088

“流暢性”在現實世界中的一種體現:“扯淡” 091

第5章 感受:情緒如何引起偏見?

感知情緒 099

“做”還是“不做” 102

社會疼痛 104

感受與歸因 107

情緒決定了你看待人以及事物的大小和范圍 112

第6章 語言:體驗式閱讀帶來的意外效果

手、嘴以及模仿行為 119

用手說話 124

分門別類也要“說”出來 129

具身詞源學和意義的基礎問題 131

關于“閱讀”——肉毒桿菌毒素帶來的啟示 133

體驗式閱讀 136

第三部分 歸屬感

第7章 聯結:情感的聯結是減輕焦慮的秘方

聯結性觸摸 147

皮膚的社會屬性219 149

手牽手做核磁共振 151

友誼可以減輕負擔 154

母親和其他人229 156

紐帶的力量 159

認知老化和社交網絡 164

第8章 認同:群體仇恨從何處來?

群體內外成員如何影響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 170

“異族”效應和“去個體化” 176

匯聚人心 183

人們因共同的目標而聯結 185

第9章 文化適應:水稻文化與小麥文化

榮譽文化 190

文化相對性 194

分析性思維與整體性思維 196

中國的水稻文化與小麥文化 202

社會可供性與關系流動性 207

第10章 “走”出來的路:我們從哪里來,未來將去往何方?

我們到過的地方 211

我們未來將走向何處? 213

未來之路 217


展開全部

感知力 節(jié)選

第1章 發(fā)育 人們對嬰兒時期或學步階段的經歷幾乎沒有記憶。沒有人能解釋清楚這到底是因為什么。而且,我們無法要求嬰兒直接報告自己的經歷,因為他們還不能說話。所以,要深入了解嬰幼兒的心智發(fā)育過程,研究者需要從一些切中肯綮的關鍵問題入手:嬰幼兒擁有什么樣的身體?他們的身體如何隨年齡的增長而發(fā)生變化?有了這樣的身體,他們會有哪些行動?人們從這項研究中得出的一個*具普遍性的結論是,兒童可以通過對自身不斷發(fā)展的運動技能的簡單重復,來認識世界及其運行法則。這就是人類知識的起源。兒童在其成長過程中首先發(fā)現,世界上充滿了可以啃咬的東西;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可能會抓握、拋擲、滾動或者揉捏這些東西。起初,沒有人教孩子如何探索周圍的環(huán)境。知識的來源是運動和游戲。孩子們在爬行、走路、摔倒等主動創(chuàng)造的經驗中理解了自己的經歷。此外,我們在童年時期學到的東西,構成了未來所有新經歷和新發(fā)現的基礎。如果我們要做一些研究來了解兒童的感受,就需要設計相應的實驗,讓孩子可以自由活動。 嬰兒學走路 在紐約大學的嬰兒行動實驗室里,科研人員每天都忙碌于各種“寶寶活動”。在發(fā)展心理學研究先驅卡倫·阿道夫的帶領下,該實驗室揭示了許多有關孩子如何發(fā)現自己的身體在所處世界中的行動的信息。德雷克造訪實驗室那天,與團隊調查有關的各項工作正在同步推進。研究助理忙著編碼從世界各地遠程傳回的實驗室數據,其中一項研究與中亞地區(qū)的一種傳統育嬰方式有關,在那里,嬰兒每天被包裹在搖籃里約20個小時之久,直至18個月大(別擔心,他們成長得很好)。行動實驗室的其他研究人員則進入嬰幼兒的家庭,對他們的自然活動狀態(tài)進行觀察。一些家長帶著5歲的孩子來到實驗室,看他們如何應對阿道夫所說的“日常物品的隱性可供性”。例如,孩子們如何在不斷擴大的自身環(huán)境中利用周圍物品主動游戲,是利用一個紙巾盒,還是打開一個水瓶。 高挑瘦削的阿道夫在她的實驗室里精準、快速地走來走去。有人猜測,這種工作狀態(tài)是她幾十年來統籌兼顧蹣跚學步的孩子、孩子們的母親以及一批接一批的研究生、博士后和本科生研究助理的產物。她是“仙女教母”的化身,也是一位瘋狂的科學家,更是一位富有批判精神且值得敬重的女性。為了在自己的研究領域取得突破,她不僅提出了新的假說,還根據實驗需要設計了許多奇特迷人的平臺、可供翻滾爬行的墊子以及各種類似攀爬架的設施,以測試人類寶寶究竟是如何學會感知世界并行走其間的。阿道夫的熱情極具感染力。的確,還有什么能比研究人類如何通過成長和游戲來獲得對世界的常識性理解更加有趣呢? 從正門進入實驗室,轉過拐角,經過電腦間,就可以看到一個明亮、溫馨的游戲室。步入其中,仿佛置身于優(yōu)質兒童電視節(jié)目的錄制現場。這里就是嬰兒行動實驗室的實驗場地,其氛圍顛覆了人們對“實驗室”環(huán)境沉悶、無聊的刻板印象:阿道夫的實驗室光線充足,但并不刺眼,原色設計隨處可見。成排的玩具架倚靠在近門的墻上。在房間中央的寬闊地帶,有一個凹下去的長條,其形狀和樣子像一個跳遠的沙坑,只不過里面沒有沙子;正對門的墻上掛著一個橫過來的梯子,實際上這是一組可調節(jié)的攀爬架;另外幾面墻附近擺放著的,就是阿道夫在學界*廣為人知的那些裝置。阿道夫不但想了解嬰幼兒能做什么,而且還想知道他們認為自己能做什么。例如,一項針對嬰兒爬行行為的典型研究,其調查內容可能包括他們能夠順利爬下而不致翻倒的*大陡度,他們嘗試向下爬行的*大陡度,以及他們對自身能力的認知如何隨經驗的增加而改變。為了回答這些問題,阿道夫使用了一些高度和角度可以精確調節(jié)的平臺和坡道。這些裝置是與工業(yè)設計伙伴長期合作的成果,可根據實驗需要對斜坡、人造懸崖以及間隙進行調整。每個裝置上都安裝了減震腳,以免它們因地板發(fā)生不同程度的振動(當地鐵從建筑物下方隆隆而過時,確實會發(fā)生這種情況)而失去平衡。除此之外,整個房間都在攝像頭的監(jiān)控之下,因此嬰兒的所有行為都會被捕捉下來,待測試結束之后進行編碼。當阿道夫展示她的裝置時——傳動裝置和車庫門開啟器,斜坡和欄桿——所有這些設計精湛卻平易近人的工業(yè)產品,都令人想起《變形金剛》系列電影。盡管實驗室很復雜,但對于嬰幼兒和他們的父母而言,這里是令人感到舒適和輕松的地方!凹词箤殞毚髦鷻C,每個人也都很開心!彼f。 嬰兒研究者是世界上*具創(chuàng)造力的科研群體之一。他們必須如此,嬰兒不會說話,所以你不能向他們提問。青年人是心理學實驗被試的主力軍,與他們不同的是,嬰兒被試并不遵守實驗人員的指示。你必須打造一個適合寶寶的實驗環(huán)境,讓他們可以自由行動,從而向實驗者展示他們知道什么,有能力做什么。當參與研究的嬰兒進入實驗室時,阿道夫或她的同事首先要與他們的養(yǎng)育者進行確認,獲取他們的同意。辦完相關手續(xù)之后,他們要為嬰兒穿戴必要的實驗裝備。例如,佩戴用來追蹤眼動軌跡的微型頭戴式攝像機;再比如,為他們穿上加重背心或特氟龍鞋測試孩子們如何去適應身體動態(tài)平衡的改變。阿道夫提醒研究人員,實驗的運行實際上是“一場注意力高度集中的集體協作”,父母站在近旁,一名研究人員則要緊靠在嬰兒身邊防止他們摔倒。如果嬰兒從平臺上跌落下來——對于剛開始走路的嬰兒來說,這種情況是有科學規(guī)律可循的——那么研究人員就要在半空中將其接住。 阿道夫努力追求心理學上所說的“生態(tài)效度”,即實驗情境的設定越貼近真實生活,則越可能得到有關人類行為的準確信息,因為這些行為是自然發(fā)生的。以初學走路的嬰兒為例,一個多世紀以來,研究人員曾推斷,蹣跚學步的孩子會選擇A、B兩點之間*短、*有效的路線直行。阿道夫曾持有同樣的想法,直到她偶爾發(fā)現了一組實驗結果,表明事實并非如此。那次實驗意義重大,當時與她一起工作的研究生不太擅長“在半空中接住嬰兒”這項操作,因此他們將測試平面由高臺轉移到了地板上。然后,當阿道夫讓嬰兒走路時,他們就是不走直線。阿道夫意識到了這一現象的重要性,于是她聯系了所有據她所知做過此類步行研究的同行,而他們都報告了相同的模式。所有研究者都只保留了小部分實驗數據,因為嬰兒的行走路線毫無規(guī)律可言。四處走動是常態(tài),走直線則是例外。 阿道夫指出,嬰兒沿直線行走的假設反映出科學研究中一個更大的問題:實驗總是以便于實驗者的方式進行的,比如測試直線運動,然后構建用于解釋實驗現象的理論,再將這些理論視為真相。實驗心理學創(chuàng)始人之一威廉·詹姆斯稱這類情形為“心理學家的謬誤”:心理學家并沒有看清人類行為的本質,他們對人性的看法因他們對人性本應如何的先入之見而存在偏差。 卡倫·阿道夫是少有的能在實驗結果與預期不符時,將自己的假設暫時擱置一旁的研究者。當她發(fā)現,自己研究的嬰兒并未像文獻中所指出的那樣沿直線行走時,她決定研究嬰兒在不受約束的情況下是如何自然行走的。這些研究的結果表明,嬰兒不受效率支配,而是在自己的世界里隨心所欲地手舞足蹈。我們可以讓嬰兒“走木板”,從而對線性行走進行研究,然而結果意味著什么呢?這不是嬰兒自然走路的方式。要想研究嬰兒的行為,就要允許他們自由行事。阿道夫是嬰幼兒發(fā)展生態(tài)學研究方面的大師。 在阿道夫剛剛成為心理學專業(yè)本科生的時候,有一件事對她影響至深。她回憶說,當時她因為一場有關知覺研究的講座而心煩意亂,于是哭著去找自己的導師。那次講座所呈現的內容傳統又保守。無論當時還是現在,有關“知覺”的主流看法皆是一些空洞老套的表述,類似于“歷史由一系列事件組成”這樣的陳詞濫調。所謂“視知覺”指的就是這種過程:首先,光線在視網膜上成像。然后,視網膜提取圖像的某些特征,將它們傳至視覺皮質進行處理,再進行更多處理,如此這般。這樣的表述永遠不會向聽眾或讀者傳達一個事實,即這一切都發(fā)生在一個有生命、有行為能力且有目標的活生生的人身上。 “不可能,視知覺不是這么回事。”她記得自己當時淚流滿面地說。導師看著她,說道:“嗯,你說得沒錯!彪S后,他走到自己的書架前,取下一本書遞給了她:“讀讀這個。”那是詹姆斯·吉布森的第二部著作《感覺作為知覺系統》!拔揖拖裢蝗徽业搅朔较蛞粯,”阿道夫說,“那是我人生中*重要的一次頓悟!睆拇耍_始關注詹姆斯和他的發(fā)展心理學家妻子埃莉諾·吉布森,人們親切地稱他們?yōu)椤凹缀徒芗А薄?0(為簡明起見,我們將在本書中這樣稱呼他們。)在二人的共同努力下,吉布森夫婦徹底改變了我們對視知覺及其發(fā)展的看法。 看世界的新方式 常識告訴我們,世界就像它所呈現的那樣,我們對世界的經驗就是其本來面目,所見即真實。當公交車迎面而來時,我們總是在路邊等候,而不是走到它的前面,因為我們堅信,過往經驗是真實可靠的。這種樸素實在論的觀點認為,世界與我們的經驗之間存在著一一對應的關系。 然而稍加審視,我們便會發(fā)現樸素實在論與事實不符。首先,視覺的刺激信息(射入人眼的光)投射到眼睛底部的視網膜上(神經系統的光感受器細胞所在的位置)形成了圖像。該視網膜圖像是二維、倒立的,且不具備在我們的知覺中普遍存在的恒定屬性。例如,物體在視網膜上所成圖像的大小隨距離而變化(物體越近,圖像越大),然而我們對物體大小的感知卻是恒定的。拿起一支鉛筆,將手臂向前伸直,然后讓它逐漸向面部移動。注意,鉛筆的外觀變大了,但我們對其實際大小的感知卻保持不變。 那么,當鉛筆在眼中所成圖像的大小隨著距離的變化而發(fā)生改變時,我們?yōu)槭裁磿J為其大小是恒定的呢?一種現成的解釋是,我們知道鉛筆的大小,且當我們來回移動它們時,其尺寸不會發(fā)生改變。在哲學上,這種解釋被稱為“唯心主義”,它認為,不甚精確的視網膜圖像會隨著人們在進化或個人學習經驗中所獲知識和記憶的積累而擴充和增強。19世紀偉大的醫(yī)師、物理學家赫爾曼·馮·亥姆霍茲將這一增強過程命名為“無意識推理”。根據他的說法,如果你感知到某個物體是鉛筆,那么你就會感知到它具有鉛筆所具有的那些屬性。 在過去的150年里,“無意識推理”作為一種被普遍認可的機制一直占據著主導地位,通過這一機制,視網膜圖像可以轉化為對世界的感知。然而,吉米·吉布森并不這么認為。他認識到,“無意識推理”的問題在于這一過程永遠無法開啟,根本起不了作用。嬰兒需要先了解世間萬物的所有屬性,才能感知到事物具有這些屬性。21但這些知識從何而來?比如,如果嬰兒所看到的只是鉛筆投射到眼底的圖像,而圖像的大小隨距離的變化而變化,那么他們應該如何獲知鉛筆的正確尺寸呢?嬰兒應當如何學習世界上真實存在的事物?這不太可能。吉米認為,整個過程是站不住腳的!拔覀儜撝匦麻_始”,他說。然而,科學家也和其他人一樣,不喜歡改弦易轍,尤其是在他們職業(yè)生涯的晚期。盡管吉米擁有了一些追隨者,但大多數情況下,吉布森夫婦和他們的學生不得不孤軍奮戰(zhàn)。 那么,我們如何“重新開始”?和許多科學家一樣,吉米的生活經歷塑造了他的世界觀。吉米在密歇根湖岸邊長大,他的父親是一名列車員。在父親執(zhí)勤的列車上,小吉米常常站在車頭或車尾遐想聯翩:為什么當列車向前飛馳時,世界似乎變得越來越大?當他站在車尾時,世界卻縮成了地平線上的一個點?這些經驗告訴他,當我們移動時,視覺世界中的所有事物也會隨周圍環(huán)境有規(guī)律地移動。這種一切都隨著我們的移動而移動的方式叫作“光流”,它很容易被注意到。比如,回想一下夜晚在鄉(xiāng)村公路上開車的情景。附近的柵欄似乎移動得很快,而遠處的山丘則移動甚緩。駕駛者觀察到的物體移動速度隨距離遠近而存在的差異,實際上展示出它們的相對距離——快速移動的物體在你附近,緩慢移動的物體距你較遠。距離可以通過光流得出——當我們開車、跑步或步行時,物體經過我們身邊的速度取決于我們行進的速度,以及這些物體距離我們的遠近。距離不需要推斷,因為運動的觀察者能從可知信息中將它們直接推導出來。類似地,物體在視網膜上的投影隨著物體接近或遠離我們而增大或縮小,它們的實際尺寸可以從其不斷變化的投影尺寸中得出。例如,鉛筆的實際尺寸可以通過你將它來回移動時大小的變化來確定。這就是吉布森理論的基本觀點:知覺所依據的信息并非靜態(tài)的、平面的視網膜圖像,而是光流,即觀察者在移動時目標物體所發(fā)生的運動。 吉米于1928年起任教于史密斯學院,直至1942年,這位年輕的視覺研究者因戰(zhàn)事而被征入美國陸軍航空隊。他的指揮官提出了一些疑問,與他8歲時的想法很相似:飛行員如何讓飛機著陸?我們如何幫助他們做得更好?同樣地,一個人如何從一個地方走到另一個地方?這些問題看似基礎,但百年來的視覺研究成果并未能解答吉米的疑問。當時,知覺研究也尚未觸及這些問題。 吉米在美國陸軍航空隊服役時發(fā)現,我們所看到的并非一個以厘米和毫米為度量單位的客觀世界。確切地說,我們所感知到的是吉米所說的“可供性”。他后來在《視覺世界的知覺》一書中對此進行了詳細闡述,并憑借這本書在自己的領域聲名鵲起。 “可供性”指的是我們適應特定情境的方式,或者物體及其表面形態(tài)為具有特定身體和行為技能的有機體所提供的行動可能性。對于一個體格健全的人而言,堅實的地板可供行走,池塘的水面則不行。石頭可供抓握和拋擲,只要尺寸得當,重量適宜。吉米寫道:“環(huán)境可供性指的是環(huán)境為動物所提供的內容,及其給予或者貢獻的一切事物,無論好壞。字典中可以找到動詞‘提供’,但是找不到名詞‘可供性’——我創(chuàng)造了這個詞,它與動物和環(huán)境二者皆有關聯,沒有現成的術語可與之對應。它揭示了動物與環(huán)境之間的互補性!22吉米稱自己對知覺的描述為“生態(tài)方法”。他指出,知覺是有生命的有機體在積極探索其所處環(huán)境的過程中獲得的一種能力。早在嬰兒時期,人們就可以感知到這些可供性的存在,而它們在后來也將繼續(xù)構建我們的日常經驗,無論是扔球、投資,還是決定是否信任某人。 吉米斷定,只要有機體可以自由地移動并對其周圍環(huán)境進行探索,視覺信息便是充足的,無須借由知識、記憶或無意識推理來補充。你所看到的取決于你能做到的事情。更確切地說,一個行動自由的有機體所看到的,是其自身目的驅動行為的視覺產物。步行者會體驗到世界如何在她行走時從自己身邊經過,同時也會體驗到與步行相關的能量消耗。她將發(fā)現可抓握物體的視覺特性,以及可以步行上升的斜坡。她將察覺到自己所處世界的可供性。這并非樸素實在論,因為有機體所感知到的世界的可供性,因其物種、身體、行為方式以及獨特的個體差異(例如生活經歷、目標和期望等)而有所不同。這也不是唯心主義,因為對可供性的感知并不依賴于既存(或者說“先驗”)知識。生態(tài)現實主義認為,我們所感知到的世界并非其本來面目,而是我們所理解的世界。這就是吉米的見解,他向身體如何影響大腦這一問題的答案又邁進了一步。 “吉布森項目”不僅是吉米的項目,也是杰姬的項目。23年輕的吉布森教授曾是她的老師,他們二人是在史密斯學院的畢業(yè)游園會上相識的,當時吉米負責招呼客人,而杰姬負責向客人提供潘趣酒。結構性性別

感知力 作者簡介

丹尼斯·普羅菲特,具身認知學的領軍人物,在弗吉尼亞大學任教近40年,已發(fā)表超200篇學術論文。他的研究證明,人類的視覺印象是非常主觀的,受到周圍客觀環(huán)境的影響。他的發(fā)現改變了科學家對視覺的理解,曾經得到多個機構的資金支持,包括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美國全國衛(wèi)生基金會、美國國防部、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等。 德雷克·貝爾,科學作家,神經領導力研究院內容主管,商業(yè)內幕網站高級作家。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