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頭顱記
-
>
食南之徒
-
>
外國文學名著名譯叢書:漂亮朋友
-
>
(精)我們八月見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10冊:1972-1974
-
>
故事會;刀客
-
>
刀鋒
勞拉的原型(納博科夫精選集IV)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32792412
- 條形碼:9787532792412 ; 978-7-5327-9241-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勞拉的原型(納博科夫精選集IV)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讀者1.納博科夫要求焚毀的*后一部手稿,出版過程和《洛麗塔》一樣曲折而極富爭議。 1977年納博科夫去世前,曾囑咐他的妻子薇拉,燒掉這部由138張索引卡片組成的《勞拉的原型》的小說手稿。薇拉沒有遵循他的遺愿。直到1991年她去世,卡片仍靜靜地躺在瑞士銀行的保險箱里。在夫妻二人相繼離世的16年間,關(guān)于手稿的出版問題始終懸而未決。 時間來到2009年,在經(jīng)過長時間的掙扎和征求各方意見之后,納博科夫之子德米特里終于決定將手稿付梓。于是便有了《勞拉的原型》的英文初版:原手稿文字被精確地復制在一張張可拆卸的卡片上,每張卡片下方是對應的印刷文字。這些碎片文字呈現(xiàn)給我們的,不只是一個人物的原型,更是一部小說的原型,一個瀕死寫作者的殘像。 2. 大師的臨終絕筆,138張影印的索引卡片,見證小說的誕生。 納博科夫曾表示,索引卡片是進行寫作的絕佳紙張。他可以不從開頭寫起,一章接一章地寫到結(jié)尾,而只是對畫面上的空白進行填充,完成他腦海中相當清晰的拼圖玩具,這兒取出一塊,那兒取出一塊,拼出一角天空,再拼出山水景物,再拼出人物樣貌等等。索引卡片上那些涂抹的痕跡,忠實地再現(xiàn)了小說的構(gòu)思過程,雖非全貌展現(xiàn),但給讀者提供了自行拼搭和領悟的樂趣。 3.畸戀、死亡實驗與記憶碎片 愛欲與死亡一直是納博科夫創(chuàng)作的母題。《勞拉的原型》中,弗洛拉與王爾德的愛情線是熟悉的“洛麗塔”配方,王爾德自我消除的死亡實驗則因作者瀕死的現(xiàn)實而多了一層切膚之感,從腳趾,到雙腿,再到軀干,*后到頭部,把自己一點點抹去,進而抹去痛苦,從中收獲快感,這是納博科夫獨創(chuàng)的死亡歡愉,也是獨屬于納博科夫的惡趣味。 構(gòu)思《勞拉的原型》時,納博科夫已被病魔纏身,因此手稿中也融入了對病痛和死亡的切身思考。大量手稿卡片影印,從索引卡片上可以看到作者的筆跡、涂抹的痕跡,忠實呈現(xiàn)靈感如何在偉大作家的腦中生成及演變,*終創(chuàng)造出妙不可言的小說世界。這些珍貴的**手資料,是解開納博科夫文字迷宮的鑰匙。 死亡及死后世界,是納博科夫從小就頗感興趣的主題!秳诶脑汀穼懹诩{博科夫生命的*后階段,是與病痛及死亡搏斗的終極時刻。作者以極為切膚的體驗,對于死亡主題,提供了讓人耳目一新、豐贍詳盡的描述。
勞拉的原型(納博科夫精選集IV) 內(nèi)容簡介
【內(nèi)容簡介】: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是俄裔美國作家,二十世紀公認杰出的小說家和文體家。他在一九五五年所寫的《洛麗塔》獲得極大爭議及榮譽。《勞拉的原型》是納博科夫的一部未竟之作,是他晚年*后一部手稿。小說講述了一個極為臃腫肥胖的學者菲利普?王爾德,娶了一個苗條貌美卻水性楊花的芭蕾舞演員弗洛拉,他一方面不得不忍受妻子對他的謊言和背叛,另一方面沉溺于自我毀滅帶來的快感。關(guān)于死亡及死后世界這一納博科夫從小就頗感興趣的主題,《勞拉的原型》提供了讓人耳目一新、豐贍詳盡的描述!秳诶脑汀烦霭孢^程頗具爭議,納博科夫曾要求將其焚毀,但其子德米特里*終決定出版。大量手稿卡片的影印忠實呈現(xiàn)了一部小說的誕生過程,讀者可從中一窺靈感如何在偉大作家的腦中生成及演變!秳诶脑汀肥谴蜷_納博科夫文字迷宮的一把鑰匙。
勞拉的原型(納博科夫精選集IV) 目錄
導言 I
鳴謝 XIII
關(guān)于文本的注解 XIV
勞拉的原型 1
譯后記 279
勞拉的原型(納博科夫精選集IV) 節(jié)選
她是個極為苗條的女孩,肋骨歷歷可數(shù)。髖骨的明顯突起令腹部呈凹陷狀,平得真讓人以為那不是肚子。她那精致的骨架頃刻間融入一部小說,事實上成為那部小說的神秘框架,還可以成為許多詩歌的素材。經(jīng)過二十四年的成長,已經(jīng)迫不及待地粲然怒放的兩只杯口大小的乳房光滑堅挺,淺色的乳頭微微探向一邊,似乎比她還年輕十幾歲。 這就是弗洛拉,兩只深藍色的眼睛緊挨著,嘴顯得有些冷峻,在自己二十幾歲時回憶著零星往事,有的細節(jié)丟失了,還有些細節(jié)順序顛三倒四。那些雞零狗碎的男女茍合,在落滿灰塵的昏暗書架上,這就是她。有關(guān)她的一切注定都是撲朔迷離的,就連她的名字也不例外,似乎有個極為幸運的藝術(shù)家明顯地效仿了她。對藝術(shù)、對愛、對夢與醒之間的差別,她都一無所知,但假如你質(zhì)疑她,她會像一條藍色扁頭毒蛇一樣扎向你。 我開始研究這條象征我自己的垂直線至今已有數(shù)月—不過并未每天或長時間地耗在這里頭。很快,用我意念中的大拇指,我可以抹掉“I”的底部,就是對應我連著的雙腳的部分。在自我刪除這一全新的過程中,我將去除我的腳趾所獲得的莫大快慰(我擦掉表示腳趾的白色殘端時感覺比手淫還要爽)歸因于一個事實,那就是自從孩提時穿的涼鞋被時髦漂亮、折射出痛苦與毒害的亮閃閃的鞋取代后,我的腳趾就一直受折磨。因此,切斷我那小小的雙腳是一件多么令人愉快的事! 那次測試—盡管我承認那并非什么驚人之舉—堅定了我的信念,讓我確信自己的思路是正確的,也確信自動消解的死亡方式能給人類帶來已知的*大的快樂(除非一些可怕的傷口或疼痛的疾病也來湊熱鬧加入快樂的護樞者行列)。 要想擺脫這種昏睡狀態(tài),你只需要用鮮亮的粉筆線條恢復你自己簡單畫像的細節(jié),在你腦海中那塊黑板上勾勒格式固定的骨架。但要切記,無論如何,都不可沉溺于摧殘胸骨時產(chǎn)生的極致愉悅中。享受毀滅,但不要在自身的廢墟上流連,以免患上不治之癥,或在準備好去死之前死去。 自我泯滅的過程由意志力引導。快感近乎一種幾乎無法承受的狂喜,它源自對于著手一項新任務的意愿的感知:一項荒謬地衍生出了一點點創(chuàng)意的毀滅行為,這種創(chuàng)意體現(xiàn)在對絕對自由意志的全新的應用。學會使用自身的元氣達到自我刪除的目的,將元氣倒過來使用。 一個人在自己身上做實驗,以求找到一種*痛快的死亡方式時,顯然不能將自己的身體付之一炬,也不能抽干體內(nèi)血液,或采取其他極端手段。原因很簡單,這些方式都是單向治療:毀壞的器官再無復生的可能。學習自我毀滅的學生,一旦掌握了神秘的實驗技巧,能夠中止實驗并從險境中全身而退才是至關(guān)重要的。 據(jù)我所知,我渴望與死亡結(jié)盟的方式或許很另類,但就因為故事的邏輯詭異,所以必須講給世人聽。 尼采認為,一個有純粹意志力的人……必須承認死亡有恰當?shù)臅r機。 迄今為止,我在過去不到三年的時間里死去了約五十次,死亡的感覺一直延伸到肚臍眼。五十次死而復生的經(jīng)歷顯示,當我及時從昏睡狀態(tài)中掙脫出來時,身體器官都完好無損。昨天,我一開始研究我的軀體,刪除的行為就立即引發(fā)了一種以前從未體驗過的狂喜。盡管我也注意到,伴隨著這種狂喜的還有一種新的焦慮,甚至恐慌。
勞拉的原型(納博科夫精選集IV) 作者簡介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1899-1977) 納博科夫是二十世紀公認的杰出小說家和文體家。一八九九年四月二十三日,納博科夫出生于圣彼得堡。布爾什維克革命期間,納博科夫隨全家于一九一九年流亡德國。他在劍橋三一學院攻讀法國和俄羅斯文學后,開始了在柏林和巴黎十八年的文學生涯。 一九四〇年,納博科夫移居美國,在韋爾斯利、斯坦福、康奈爾和哈佛大學執(zhí)教,以小說家、詩人、批評家和翻譯家的身份享譽文壇,著有《庶出的標志》《洛麗塔》《普寧》和《微暗的火》等長篇小說。一九五五年九月十五日,納博科夫最有名的作品《洛麗塔》由巴黎奧林匹亞出版社出版并引發(fā)爭議。一九六一年,納博科夫遷居瑞士蒙特勒;一九七七年七月二日病逝。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經(jīng)典常談
- >
自卑與超越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回憶愛瑪儂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