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親母親 - 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7冊.1965-196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4冊:1959-1960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3冊:1957-1958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2冊:1954-195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1冊:1949-1953
游于藝:做個閑人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69946260
- 條形碼:9787569946260 ; 978-7-5699-4626-0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游于藝:做個閑人 本書特色
☆ 他既是詩人,創(chuàng)作之余在學(xué)術(shù)上也有其成就;更了不起的地方,是中英文、古今中外文化修養(yǎng)都非常好;用字、煉字之精致別人很難企及,他是文字方面的全才。 ——張曉風(fēng) ☆ 余老師是我僅見的君子,不疾不徐,一生從容,我行銷就想成為像他的作家。 ——林清玄 ☆ 我也是余先生的粉絲。余光中對中國古典文學(xué)真是熟到了骨頭里去,這是真正高明的繼承。 ——莫 言 ☆ 余光中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成就之高,一時無兩。 ——梁實秋 ☆ 余光中先生才兼詩文,情系兩岸,學(xué)融中西,為人溫良敦厚,是中國當(dāng)代文學(xué)燦爛群星之一。巨星隕落,我心悲傷。今夜星光,地久天長。 ——韓少功
游于藝:做個閑人 內(nèi)容簡介
余光中說,我時常覺得,藝術(shù)是閑出來的。無閑曠之歲月,不能稱性逍遙!伴e”當(dāng)然不是指“懶”,而是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從容不迫的出神狀態(tài)。 《游于藝:做個閑人》收錄《杖底煙霞》《詩與音樂》《捕光捉影緣底事》《猛虎與薔薇》等談詩律、品畫韻、講文法、評音樂的文章和詩歌;還有關(guān)于張曉風(fēng)、徐志摩、凡高、畢加索等的文藝作品之品評。本書堪稱美的修養(yǎng)和寫作的典范。 閱讀余光中,獲得智性的幽默、余裕的閑情、無瑕的愛和美。藝術(shù),涵養(yǎng)人心。
游于藝:做個閑人 目錄
**章 無閑曠之歲月,不能稱性逍遙
杖底煙霞
中國山水游記的感性
中國山水游記的知性
繆思的左右手——詩和散文的比較
現(xiàn)代詩的名與實
中國古典詩的句法
散文的知性與感性
李白與愛倫·坡的時差——在文法與詩意之間
捕光捉影緣底事——從文法說到畫法
文法與詩意
詩與音樂
第二章 心有猛虎,細(xì)嗅薔薇
猛虎和薔薇
從天真到自覺——我們需要什么樣的詩
沙田山居
西畫東來驚艷記
一笑人間萬事
第三章 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
何曾千里共嬋娟
另一段城南舊事
亦秀亦豪的健筆——我看張曉風(fēng)的散文
文章與前額并高
貍奴的腹語——讀鐘怡雯的散文
舞與舞者
徐志摩詩小論
凡·高——現(xiàn)代藝術(shù)的殉道者
畢加索——現(xiàn)代藝術(shù)的魔術(shù)師
游于藝:做個閑人 節(jié)選
另一段城南舊事 林海音的小說名著《城南舊事》寫英子七歲到十三歲的故事,所謂城南,是指北京的南城。那故事溫馨而親 切,令人生懷古的清愁,廣受讀者喜愛。但英子長大后回到臺灣,另有一段“城南舊事”,林海音自己未寫,只好由女兒夏祖麗來寫了。這第二段舊事的城南,卻在臺北。 初識海音,不記得究竟何時了。只記得來往漸密是 在六○年代之初。我在“聯(lián)副”經(jīng)常發(fā)表詩文,應(yīng)該始于一九六一,已經(jīng)是她十年主編的末期了。我們的關(guān)系始于 編者與作者,漸漸成為朋友,進而兩家來往,熟到可以帶孩子上她家去玩。這一段因緣一半由地理促成。夏家住在重慶南路三段十四巷一號,余家住在廈門街一一三巷八號,都在城南,甚至同屬古亭區(qū)。從我家步行去她家,越過江州街的小火車鐵軌,沿街穿巷,不用十五分鐘就到了。 當(dāng)時除了單篇的詩文,我還在“聯(lián)副”刊登了長篇的譯文,包括毛姆頗長的短篇小說《書袋》和《生活》雜志上報道拜倫與雪萊在意大利交往的長文《繆斯在意大利》,所以常在晚間把續(xù)稿送去她家。 記得夏天的晚上,海音常會打電話邀我們?nèi)胰ハ母染G豆湯。珊珊姐妹一聽說要去夏媽媽家,都會欣然跟 去,因為不但夏媽媽笑語可親,夏家的幾位大姐姐也喜歡這些小客人,有時還會帶她們?nèi)ソ诌叀皳平痿~”。 海音長我十歲,這差距不上不下。她雖然出道很早,在文壇上比我先進,但是爽朗率真,顯得年輕,令我下不了決心以長輩對待。但徑稱海音,仍覺失禮。另一方面,要我像當(dāng)時人多話雜的那些女作家昵呼“海音姐”或“林大姐”,又覺得有點俗氣。同樣的,我也不喜歡叫什么“夏菁兄”或“望堯兄”。叫“海音女士”吧,又太做作了。*后我決定稱她“夏太太”,因為我早已把何凡叫定了“夏先生”,似乎以此類推,倒也順理成章。不過我一直深感這稱呼太淡漠,不夠交情。 夏家的女兒比余家的女兒平均要大十二三歲,所以祖美、祖麗、祖葳領(lǐng)著我們的四個小珊轉(zhuǎn)來轉(zhuǎn)去,倒真像一群大姐姐。她們玩得很高興,不但因為大姐姐會帶,也因為我家的四珊,不瞞你說,實在很乖。祖焯比我家的孩子大得太多,又是男生,當(dāng)然遠避了這一大群姐妹淘。 不過在夏家做客,親切與熱鬧之中仍感到一點,什么呢,不是陌生,而是奇異。何凡與海音是不折不扣的北京人,他們不但說京片子,更辦《國語日報》,而且在“國語推行委員會”工作。他們家高朋滿座,多的是卷舌善道的北京人。在這些人面前,我們才發(fā)現(xiàn)自己是多么口鈍的南方人,Zh、Ch不卷,Sh、S不分,一口含混的普通話簡直張口便錯。用語當(dāng)然也不道地,海音就常笑我把“什么玩意兒”說成了“什么玩意”。有一次我不服氣,說你們北方人“花兒鳥兒魚兒蟲兒”,我們南方人聽來只覺得“肉麻兒”。 眾人大笑。 那時候臺北的文人大半住在城南。單說我們廈門街這條小巷子吧,曾經(jīng)住過或是經(jīng)常走過的作家,至少就包括潘壘、黃用、王文興與“藍星”的眾多詩人。巷腰曾經(jīng)有《新生報》的宿舍,所以彭歌也常見出沒。巷底通到同安街,所以《文學(xué)》雜志的劉守宜、吳魯芹、夏濟安也履印交疊。所以海音也不時會走過這條巷子,甚至就停步在我家門口,來按電鈴。 就像舊小說常說的,“光陰荏苒”,這另一段“城南舊事”隨著古老的木屐踢踏,終于消逝在那一帶的巷尾弄底了。夏家和余家同一年搬了家。從一九七四年起,我們帶了四個女兒就定居在香港。十一年后我們再回臺 灣,卻來了高雄,常住在島南,不再是城南了。廈門街早已無家可歸。 夏府也已從城南遷去城北,日式古屋換了新式的公寓大廈,而且高棲在六樓的拼花地板,不再是單層的榻榻米草席。每次從香港回臺,幾乎都會去夏府做客。眾多文友久別重聚,氣氛總是熱烈的,無論是餐前縱談或者是席上大嚼,那感覺真是賓至如歸,不拘形骸到喧賓奪主。女主人天生麗質(zhì)的音色,流利而且透徹,水珠滾荷葉一般暢快圓滿,卻為一屋的笑語定調(diào),成為眾客共享的耳福。夏先生在書房里忙完,往往*后出場,比起女主人來也“低調(diào)”多了。 海音為人,寬厚、果決、豪爽。不論是做主編、出版人或是朋友,她都有海納百川的度量,我不敢說她沒有敵人,但相信她的朋友之多,友情之篤,是罕見的。她處事十分果決,而且決定得很快,我?guī)缀鯖]見過她當(dāng)場猶豫,或事后懊悔。至于豪爽,則來自寬厚與果決:寬厚,才能豪,果決,才能爽。跟海音來往,不用迂回;跟她交談,也無須客套。 這樣豪爽的人當(dāng)然好客。海音是*理想的女主人,因為她喜歡與人共享,所以客人容易與她同樂。她好吃,所以精于廚藝,喜歡下廚,更喜歡陪著大家吃。她好熱鬧,所以愛請滿滿一屋子的朋友聚談,那場合往往是因為有遠客過境,話題新鮮,談興自濃。她好攝影,主要還是珍惜良會,要留剎那于永恒。她的攝影不但稱職,而且負(fù)責(zé)。許多朋友風(fēng)云際會,當(dāng)場拍了無數(shù)照片,事后船過無紋,或是終于一疊寄來,卻曝光過度,形同游魂,或陰影深重,疑是衛(wèi)夫人的墨豬,總之不值得保存,卻也不忍心就丟掉。海音的照片不但拍得好,而且沖得快,不久就收到了,令朋友驚喜加上感佩。 所以去夏府做客,除了笑談與美肴,還有許多近照可以傳觀,并且引發(fā)話題。她家的客廳里有不少小擺設(shè),在小鳥與青蛙之外,更多的是象群。她收集的瓷象、木象、銅象姿態(tài)各殊,洋洋大觀。朋友知道她有象癖,也送了她一些,總加起來恐怕不下百頭。這些象簡直就是她的“象征”,隱喻著女主人博大的心胸、祥瑞的容貌。海音素稱美女,晚年又以“資深美女”自嘲自寬。依我看來,美女形形色色,有的美得妖嬈,令人不安;海音卻是美得有福相的一種。 這位美女主編,不,資深美女加資深主編,先是把我的稿子刊在“聯(lián)副”,繼而將之發(fā)表于《純文學(xué)》月刊,*后又成為我好幾本書的出版人。我的文集《望鄉(xiāng)的牧神》《焚鶴人》《聽聽那冷雨》《青青邊愁》,詩集《在冷戰(zhàn)的年代》,論集《分水嶺上》都在她主持的“純文學(xué)出版社”出書,而且由她親自設(shè)計封面,由作者末校。我們合作得十分愉快:我把編好的書稿交給她后一切都不用操心,三四個星期之后新書就到手了。欣然翻玩之際,發(fā)現(xiàn)封面雅致大方,內(nèi)文排印悅目,錯字幾乎絕跡,捧在手里真是俊美可愛。那個年代書市興旺,這大本書銷路不惡,版稅也付得非常爽快,正是出版人一貫的作風(fēng)。 “純文學(xué)出版社”經(jīng)營了廿七年,不幸在一九九五年結(jié)束。在出版社同人與眾多作者的一片哀愁之中,海音指揮若定,表現(xiàn)出“時窮節(jié)乃見”的大仁大勇。她不屑計較瑣碎的得失,毅然決然,把幾百本好書的版權(quán)都還給了原作者,又不辭辛勞,一箱一箱,把存書統(tǒng)統(tǒng)分贈給他們。這樣的豪爽果斷,有情有義,有始有終,堪稱出版業(yè)的典范。當(dāng)前的出版界,還找得到這樣珍貴的品種嗎? 海音在“純文學(xué)出版社”的編務(wù)及業(yè)務(wù)上投注了多年的心血,對臺灣文壇甚至早期的新文學(xué)貢獻很大。祖麗參與社務(wù),不但為母親分勞,而且筆耕勤快,有好幾本訪問記列入“純文學(xué)叢書”。出版社曲終人散,雖然功在文壇,對垂垂老去的出版人仍然是傷感的事?墒呛R舻耐砟觐H不寂寞,不但文壇推重,友情豐收,而且家庭幸福,親情洋溢。雖然客廳里掛的書法題著何凡的名句:“在蒼茫的暮色里加緊腳步趕路”,畢竟有何凡這么忠貞的老伴相互“牽手”,走完全程。而在她文學(xué)成就的頂峰,《城南舊事》在大陸拍成電影,贏得多次影展大獎,又譯成三種外文,制成繪圖版本。 在海音七十大壽的盛會上,我獻給她一首三行短詩,分別以壽星的名字收句。子敏領(lǐng)著幾位作家,用各 自的鄉(xiāng)音朗誦,頗為叫座。我致辭說:“林海音豈止是常青樹,她簡直是常青林。她植樹成林,我們就在那林蔭 深處……常說成功的男人背后必有一位偉大的女性,F(xiàn)在是女強人的時代,照理成功的女人背后也必有一位偉 大的男性。可是何凡和林海音,到底誰在誰的背后呢?還是閩南語說得好:夫妻是‘牽手’。這一對伉儷并肩攜 手,都站在前面! 暮色蒼茫得真快,在八十歲的壽宴上,我們夫妻的座位安排在壽星首席。那時的海音無復(fù)十年前的談笑自若 了。賓至的盛況不遜當(dāng)年,但是熱鬧的核心缺了主角清脆動聽的女高音,不免就失去了焦聚。美女再資深也終會老去,時光的無禮令人悵愁。 四年后時光的無禮變成絕情。我發(fā)現(xiàn)自己和齊邦媛、痖弦坐在臺上,面對四百位海音的朋友追述她生前的種種切切。深沉的肅靜低壓著整個大廳。海音的半身像巨幅海報高懸在我們背后,熟悉的笑容以親切的眸光、開朗的齒光煦照著我們,但沒有人能夠用笑容回應(yīng)了。剛才放映的紀(jì)錄片,從稚齡的英子到耋年的林先生,栩栩的形貌還留在眼睫,而放眼臺下,沉思的何凡雖然是坐在眾多家人的中間,卻形單影只,不,似乎只剩下了一半,令人很不習(xí)慣。我長久未流的淚水忽然滿眶,覺悟自己的“城南舊事”,也是祖麗姐妹和珊珊姐妹的“城南舊事”,終于一去不回。半個世紀(jì)的溫馨往事,都在那幅永恒的笑貌上停格了。
游于藝:做個閑人 作者簡介
余光中 當(dāng)代知名作家、詩人、學(xué)者、翻譯家、評論家,被譽為“當(dāng)代散文八大家”之一。 1928年生于南京,福建永春人。就讀金陵大學(xué)、廈門大學(xué),1952年畢業(yè)于臺灣大學(xué)外文系。1959年獲美國愛荷華大學(xué)藝術(shù)碩士。先后在臺灣大學(xué)、香港中文大學(xué)、臺灣中山大學(xué)等多所高校任教,曾獲香港中文大學(xué)及臺灣政治大學(xué)榮譽博士學(xué)位。 著有詩集《白玉苦瓜》《藕神》等;散文集《逍遙游》《聽聽那冷雨》《青銅一夢》等;評論集《藍墨水的下游》《舉杯向天笑》等;翻譯《理想丈夫》《溫夫人的扇子》《不要緊的女人》《老人和!贰斗哺邆鳌贰稘让g述》等,主編《中華現(xiàn)代文學(xué)大系》《秋之頌》等。 余光中,學(xué)識淵博、睿智詼諧。其作品文字壯闊鏗鏘,又細(xì)膩柔綿,在華語世界影響深遠,被廣泛收錄于語文課本中。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月亮虎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xué)概述
- >
朝聞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xué)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