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中圖網(wǎng) 請 | 注冊
> >>
佛教的起源(增訂版)

佛教的起源(增訂版)

作者:楊曾文 著
出版社: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出版時間:2024-08-01
開本: 其他 頁數(shù): 352
本類榜單:哲學/宗教銷量榜
中 圖 價:¥48.4(5.5折) 定價  ¥88.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運費6元,滿39元免運費
?新疆、西藏除外
本類五星書更多>

佛教的起源(增訂版)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20215510
  • 條形碼:9787520215510 ; 978-7-5202-1551-0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佛教的起源(增訂版) 本書特色

★中國社科院榮譽學部委員楊曾文先生的代表作。 ★一本書涵蓋從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再到大乘佛教超過2000年的佛教發(fā)展史。 ★一部貫穿佛學史大家60余年研究生涯的經(jīng)典力作通過對四部《阿含經(jīng)》及其他相關(guān)經(jīng)典的研究與匯編而誕生的這部經(jīng)典作品,對了解佛教歷史,對了解佛教、理解各國不同時期的佛教流派大有裨益。 ★穿越時光,走進佛教創(chuàng)立前的古印度社會以生動筆觸引領(lǐng)讀者走入佛教創(chuàng)立前的古印度,探索、體會當時的社會與宗教背景 ★由淺入深,娓娓道來2000年原始佛教發(fā)展史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解讀晦澀的原始佛教經(jīng)典,理解基本教義和哲學思想。

佛教的起源(增訂版) 內(nèi)容簡介

本書共分七章,詳細介紹了佛教創(chuàng)立前的社會與宗教背景、原始佛教的創(chuàng)立與傳播、原始佛教經(jīng)典的內(nèi)容以及大乘佛教的興起。佛教的創(chuàng)立與興起,離不開古印度獨特的文化背景和種姓制度,婆羅門教等先于佛教的宗教對釋迦牟尼從王子到覺悟者的歷程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佛入滅后,其弟子們集結(jié)會誦形成的《阿含經(jīng)》,記錄了釋迦牟尼生前講述的佛法,揭示了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義和哲學思想。由于對教義理解的差異,佛教分裂為上座部與大眾部,并在兩派內(nèi)部進一步分化,從而進入部派佛教時期。此后,大乘佛教在大眾部教義的基礎(chǔ)上逐步發(fā)展成熟,推動佛教邁向新的高度,開創(chuàng)了佛教傳播和發(fā)展的新紀元。佛教發(fā)源于古印度,并從印度傳播到世界各地,成為全球性的宗教。要全面了解佛教,必須掌握其歷史背景。本書是一部兼具學術(shù)性與可讀性的佛教史啟蒙著作,通過詳盡描繪古印度社會文化和佛教的創(chuàng)立與發(fā)展,激發(fā)讀者對古印度文明和佛教文化的濃厚興趣。

佛教的起源(增訂版) 目錄

**章 古印度的社會和文化 **節(jié) 古代燦爛的印度河流域文化 第二節(jié) 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和吠陀文化 第二章 佛教創(chuàng)立時期古印度社會和宗教文化 **節(jié) 佛教創(chuàng)立時期的社會歷史背景 一、古印度十六大國 二、種姓制的奴隸制社會 三、婆羅門教及其基本主張 第二節(jié) “沙門”思潮和六師學說 一、六師外道 二、沙門思潮和苦行 第三章 佛教的創(chuàng)立及其早期傳播 **節(jié) 釋迦牟尼佛的生平和創(chuàng)立佛教 一、釋迦牟尼佛及其生滅年代 二、釋迦牟尼的家世和出家前的生活 三、出家修行、成道和“初轉(zhuǎn)法輪” 第二節(jié) 原始佛教教團及其早期發(fā)展 一、原始佛教教團的創(chuàng)立 /086 二、僧伽、戒律的制定及其內(nèi)容 /093 三、原始佛教教團的分裂和恢復 四、“以法為師”“以戒為師”——佛陀*后的遺言 第四章 原始佛教的經(jīng)典——《阿含經(jīng)》 **節(jié) 佛教的*早結(jié)集 一、**次結(jié)集——集成經(jīng)、律二藏 二、九分教和十二分教 第二節(jié) 《阿含經(jīng)》及其翻譯 一、《長阿含經(jīng)》 /129 二、《中阿含經(jīng)》 /130 三、《雜阿含經(jīng)》 /131 四、《增一阿含經(jīng)》 /131 第五章 原始佛教基本教義和哲學思想 **節(jié) 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義 一、四諦、八正道 二、所謂“涅槃”“解脫”的宗教含義 三、不偏頗苦、樂的“中道” 四、關(guān)于“十二因緣”和靈魂轉(zhuǎn)世說 五、佛教倫理和善惡因果報應教義 六、修行方法的總概括——“三十七道品” 七、關(guān)于原始佛教的修行果位 第二節(jié) “四姓平等”及其宗教和社會意義 一、原始佛教的社會和種姓起源論 二、倡導“四姓平等” 三、“四姓平等”的宗教和社會意義 第三節(jié) 原始佛教的哲學思想 一、原始佛教哲學思想的總概括——“三法印” 二、世界萬物構(gòu)成要素說——五陰(五蘊)論 三、對深奧哲學問題的回避——所謂“無記” 第六章 佛教的早期發(fā)展——部派佛教 **節(jié) 部派佛教的產(chǎn)生 一、部派佛教的歷史背景 二、原始佛教分裂為部派的原因 三、十八部派或二十部派 第二節(jié) 主要部派的基本主張 一、佛陀是歷史上的教主,還是威力無邊的神? 二、對世界萬物的分析和論證 三、關(guān)于靈魂和輪回的理論 四、關(guān)于解脫和修行的理論 第七章 小乘和大乘 一、初期階段(1 世紀至 4 世紀) 二、中期階段(約 4 世紀末至 6 世紀) 三、后期階段(7 世紀至 13 世紀初) 四、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的比較 附 錄 參考資料摘編 一、古印度奴隸制社會 二、婆羅門教關(guān)于奴隸制種姓制的規(guī)定 三、原始佛教的社會種姓觀 四、佛教創(chuàng)立時期的婆羅門和諸外道情況 五、原始佛教的基本教義 六、部派佛教 主要參考書目
展開全部

佛教的起源(增訂版) 作者簡介

楊曾文,山東青島即墨人,1964 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歷史系中國古代史專業(yè),現(xiàn)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著有《中國佛教史》第 1—3 卷(任繼愈主編,合著)、《佛教的起源》《日本佛教史》《唐五代禪宗史》《宋元禪宗史》《隋唐佛教史》《中國佛教東傳日本史》《中國佛教史論》《當代佛教與社會》《佛教與中國歷史文化》《楊曾文八十歲文集》《佛教知識讀本》;主編并參與撰寫《佛教文化面面觀》《當代佛教》《日本近現(xiàn)代佛教史》《中國佛教基礎(chǔ)知識》;與日本源了圓合編《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佛教與中國歷史文化 宗教卷》;校編《敦煌新本六祖壇經(jīng)》《神會和尚禪話錄》《臨濟錄》;翻譯《日本佛教史綱》(村上專精著)、《印度佛教史概說》(合譯)。另有論文280 余篇、譯文 30 余篇。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wǎng)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