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心靈元氣社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tài)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
>
厭女(增訂本)
-
>
這樣學習才高效/楊慧琴
-
>
心理學經(jīng)典文叢:女性心理學
-
>
中國文化5000年
國民素質(zhì)讀本 版權信息
- ISBN:7536691874
- 條形碼:9787536691872 ; 978-7-5366-9187-2
- 裝幀:暫無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民素質(zhì)讀本 內(nèi)容簡介
本書從人格、精神、道德、文化、健康等八個方面詳細講解了關于提升國民素質(zhì)的相關問題。國民素質(zhì)是未來社會發(fā)展的基石,也是個人發(fā)展的根本。本書提高了讀者對素質(zhì)問題的認識和理解。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指導性。
國民素質(zhì)讀本 目錄
人格素質(zhì)
1.獨立人格
2.主體意識
3.個性解放
4.自我實現(xiàn)
5.尊嚴
6.寬容
7.自由精神
8.平等精神
9.民主精神
10.法治精神
11.人權意識
12.公民意識
精神素質(zhì)
13.理想
14.節(jié)操
15.意志
16.理性思維
17.發(fā)散思維
18.求實思維
19.創(chuàng)新意識
20.競爭意識
21.自省意識
22.世界意識
道德素質(zhì)
23.誠實
24.良心
25.愛心
26.同情心
27.責任心
28.羞恥心
29.職業(yè)道德
30.社會道德
31.家庭道德
32.自然道德
文化素質(zhì)
33.讀書習慣
34.文學修養(yǎng)
35.人文精神
科學素質(zhì)
36.科學知識
37.科學方法
38.科學精神
職業(yè)素質(zhì)
健康素質(zhì)
審美素質(zhì)
附錄
國民素質(zhì)讀本 節(jié)選
1.獨立人格
開篇就講“人格”,是因為人格對一個人素質(zhì)的影響實在是太重要了,對一個人命運的影響也實在是太重要了。不夸張地說,一個人要活得像個人樣,人格是頭等重要的事情。這樣說并非危言聳聽,只要弄清楚人格是怎么回事,就自然會明白了。
“人格”一詞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人們的話語里,然而有許多人還不明白它真正的涵義,動不動就說“不要喪失人格”,嚴格地講,這樣表達是不準確的——人格是一個人固有的東西,怎么會喪失掉呢?這樣說,是把“人格”混同于“尊嚴”“節(jié)操”了。還有許多人把“人格”僅僅理解為“道德品質(zhì)”,這也只對了一小半——它主要的涵義和本來的涵義并非如此。
也難怪有許多人對“人格”一詞的涵義有著種種的誤解,在中國古代的辭書里是沒有這個詞的,不唯1840年出版、集古詞之大成的《辭源》里沒有,就連1980年出版、補充了大量新詞的《辭海》里也沒有。有的人可能不相信——這么普通的詞,《辭源》《辭!愤@樣的大辭典里怎么會沒有呢?然而這卻是事實。
“人格”是個外來詞,產(chǎn)生于幾百年前歐洲的文藝復興時期,它的英文譯名是Personality。其本來的涵義有許多種解釋,列舉出來很長,讀起來艱澀難懂;我試著用一句通俗而簡單的話來概括,就是“個人的存在狀態(tài)”。也就是說,一個人人格的高下,是依據(jù)他的存在狀態(tài)來判定的。如果一個人能保持獨立存在狀態(tài),他的人格就是健全的,可稱之為“獨立人格”;反之,如果一個人是依附于他人而存在,他的人格則是不健全的,可稱之為“依附人格”。所謂“保持獨立存在狀態(tài)”,并不是像流落在海島上的魯濱遜一樣,也不是離群索居地去做孤家寡人,而是在群體社會中保持自己經(jīng)濟、政治上的獨立性!叭烁瘛币辉~在中國出現(xiàn)后,人們望文生義,把“人格”等同于“人的品格”,約定俗成地賦予其“道德品質(zhì)”的涵義,卻把它原本的涵義忽略了。
……
國民素質(zhì)讀本 作者簡介
解思忠,系國民素質(zhì)研究專家,曾任國務院研究室教科文衛(wèi)司司長,現(xiàn)任國務院國資委國有企業(yè)監(jiān)事會主席,兼任北京大學國民素質(zhì)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教授(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已出版十部國民素質(zhì)專著,主要作品有“全國優(yōu)秀暢銷書”《國民素質(zhì)憂思錄》、《觀念枷鎖》和《國民素質(zhì)讀本》(合稱“國民素質(zhì)三部曲”),以及《人生篆書——中國傳統(tǒng)人生哲學精髓》(署名大隱)。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姑媽的寶刀
- >
朝聞道
- >
月亮虎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