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親母親 - 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7冊.1965-196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4冊:1959-1960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3冊:1957-1958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2冊:1954-195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1冊:1949-1953
心靈之旅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020092123
- 條形碼:9787020092123 ; 978-7-02-009212-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心靈之旅 本書特色
建筑歷程照見心靈之旅,晚年書信折射大師情懷。林洙悉心梳理梁思成心路歷程,建筑泰斗晚年書信首度曝光!這本書像是文選,又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文選。它的前一部分主要是梁先生的古建調(diào)查報告、解放前后關(guān)于建筑的一些文章,包括在特定歷史條件下被迫所作的檢討;后一部分則是書信,主要是寫給我的書信。其時段起自1962年,終至先生去世前夕,幾乎全部 次公開面世。梁先生文章中穿插的文字,主要是為便于讀者閱讀,我所作的說明。從這本書中,讀者可以把捉到梁思成一生思考和關(guān)注問題的主要脈絡(luò)。它的特點也在于此,故而名之“心靈之旅”。
心靈之旅 內(nèi)容簡介
《梁思成心靈之旅》由梁思成、林洙所著,建筑歷程照見心靈之旅,晚年書信折射大師情懷。
林洙悉心梳理梁思成心路歷程,建筑泰斗晚年書信首度曝光
心靈之旅心靈之旅 前言
這本書像是文選,又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文選。它的前一部分主要是梁先生的古建調(diào)查報告、解放前后關(guān)于建筑的一些文章,包括在特定歷史條件下被迫所作的檢討;后一部分則是書信,主要是寫給我的書信。其時段起自1962年,終至先生去世前夕,幾乎全部**次公開面世。梁先生文章中穿插的文字,主要是為便于讀者閱讀,我所作的說明。從這本書中,讀者可以把捉到梁思成一生思考和關(guān)注問題的主要脈絡(luò)。它的特點也在于此,故而名之“心靈之旅”。
解放前,梁思成主要是一個學者。他熱愛祖國,關(guān)心國事,但他留給后人的文字,更多地集中在他所研究的建筑領(lǐng)域,集中在學術(shù)的范疇。
近來,一個朋友常常與我談及梁思成的事業(yè)與生活。他沒有像其他學者那樣討論古建筑本身,而是更關(guān)注于先生當時的工作環(huán)境與社會狀況。
梁思成曾在他的古建調(diào)研報告中說:“旅行的詳記因時代情況之變遷,在現(xiàn)代科學性實地調(diào)查報告中,是個必要部分!边@些“行程”、“記游”生動翔實地記下了當時古建存在的狀態(tài)、那個年代的社會環(huán)境,更浸含著主人公所經(jīng)歷的歡欣與挫折,留下了那個年代對這些古代建筑描述的文字記錄。
梁思成開展古建調(diào)查的年代,整個國家民族都處于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威脅之下。他深刻地認識到,古代建筑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結(jié)晶,一旦戰(zhàn)爭爆發(fā),我國的這些珍貴文化遺產(chǎn)將可能毀于一旦。他是一位建筑學家,更是一位愛國主義者。他帶著緊迫感,與學社同仁們不畏艱苦,馬不停蹄地在華北地區(qū)尋找和勘查。1937年七七事變前夕,他們找到了唐代的佛光寺以及華北地區(qū)大批宋、遼、金時代的古建。梁思成將其完整地記錄下來,作為財富留給了子孫后代。以后的歲月里,只要條件允許,他都不放棄調(diào)查古建的機會。直到1961年,他依然不辭年邁,對廣西容縣真武閣進行勘查研究?梢哉f,他是盡了他所能做到的一切,來完成歷史交給他的使命。
讀者通過先生的這些文字,能夠更為感性地體味中國古代建筑的魅力與梁思成的建筑思想。
為了培養(yǎng)新一代建筑學的人才,抗戰(zhàn)勝利后,他就著手設(shè)立清華大學營建學系。新中國成立之初,他更是以百倍的熱情投入到新生中國的建設(shè)中。他主持設(shè)計了國徽和人民英雄紀念碑,與陳占祥一同向黨提出了新的北京城的規(guī)劃方案。也正是在此期間,他開始感到各方的壓力,受到不公正的批判。
進入上世紀六十年代,由于社會政治大環(huán)境的影響,先生在學術(shù)領(lǐng)域所做的文章漸少(當然,他還一直在進行著《營造法式》的注釋工作);但作為一個有良知的知識分子,他依舊關(guān)注著社會的發(fā)展,依舊以一顆赤子般的心懷熱愛著自己的祖國,相信著黨。
值得一提的是,梁思成與林徽因是很勤于寫信的人,同時也有保留朋友們信件的習慣。遺憾的是,“文革”期間,面對瘋狂野蠻的抄家批判浪潮,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梁先生在我?guī)椭,燒毀了費正清夫婦的書信以及沈從文先生寫給林徽因的書信。他只保留了新中國成立后自己寫給黨和國家領(lǐng)導人的信件底稿。在梁思成存信中,我從未見過梁林二人的往返書信,它們對思成來說應(yīng)該是至為珍貴的。在與思成相處的日子里,我也從未聽他提起過這些信件。也許它們已經(jīng)被銷毀,也許,它們還藏在某一個尚未被人發(fā)現(xiàn)的角落!
幸運的是,梁思成與我的這批通信得以留存至今。其間,自然不乏纏綿思戀之語,但更多涉及的是對祖國發(fā)展的關(guān)注、對社會時事的看法,以及對個人進步的渴求。到了1966年,即使在“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嚴峻形勢下,他還是努力要跟上形勢,在對吳晗、翦伯贊等人的批判中,他一方面檢查自己,一方面聽從黨的安排。然而,極具戲劇性的是,正當他認為自己緊跟黨走的時候,當時的清華大學黨委卻正在準備批判梁思成和錢偉長的材料。
這批書信,本是我們夫妻間的私房話,是否適宜發(fā)表,我有很大的顧慮。然而,接觸到這批書信的朋友們卻有著不同的看法。他們都說,信中透露出了梁思成對祖國的忠誠、對生活的熱愛以及對家庭的責任感。與我結(jié)婚時,他已年逾六旬,但對待妻子,他依然充滿了激情和真誠。他在對待我的情感中包含著他的同齡人所少有的青春的活力。同時,他還關(guān)懷老人,愛護子女。當時,在健康日益惡化的情況下,他仍心懷著對民族文化的高度責任感,拼盡心力完成了宋代《營造法式》的注釋研究工作。
這批書信,比較生動真實地反映了先生晚年的生活和思想面貌,也反映他在特定歷史條件下的局限。它們對讀者研究梁思成的生平思想,了解特定歷史階段中那一代知識分子的心路歷程一定會有助益。梁思成不是家屬的私有,他屬于他的祖國和人民。因此,我決心將這部分資料曝光,讓世人評說。
讀罷此書,你將看到這樣一個梁思成——他堅忍而又困惑,高尚卻有缺點,豐厚而又純真!
心靈之旅 目錄
一 一片瓦
二 立志
正編二
三 薊縣獨樂寺——**篇古建調(diào)查報告
四 寶坻廣濟寺三大士殿——一個奢侈的幸福
五 正定古建調(diào)查報告紀略——重要的發(fā)現(xiàn)
六 大同古建筑——大同人民的驕傲
七 云岡石窟——隋唐以前的實物
八 龍門石窟——石刻藝術(shù)的寶庫
九 應(yīng)縣木塔——世界上*高的木構(gòu)建筑
十 趙州橋——世界上*古的敞肩橋
十一 晉汾古建筑——民間匠師的智慧
十二 山西五臺山佛光寺
十三 西南地區(qū)的古建調(diào)查
十四 廣西容縣真武閣——不落地的柱子
正編三
十五 清華大學營建學系學制及學程計劃草案——創(chuàng)立建筑系
十六 國徽與人民英雄紀念碑
十七 關(guān)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區(qū)位置的建議——梁陳方案
十八 曲阜孔廟之建筑及其修葺計劃——梁思成與古建保護
十九 查檢——永遠一些也不再離開我們的黨
副編
梁思成、林洙兩地書
心靈之旅 節(jié)選
獨樂寺,俗稱大佛寺,位于天津薊縣城內(nèi)西大街。它是我國現(xiàn)存*古老的木結(jié)構(gòu)建筑之一,相傳始建于唐,遼統(tǒng)和二年(984)重建。
梁思成對獨樂寺是心懷深厚情感的。1932年4月,他開始進行古建調(diào)查的起點就是薊縣的獨樂寺。當時,日軍已經(jīng)威脅平津,梁思成懷著責任心與緊迫感,身攜借自清華的儀器設(shè)備,與弟弟梁思達一起來到薊縣,對獨樂寺進行了實地系統(tǒng)的調(diào)研。歸平后,梁思成依據(jù)調(diào)研所得的**手材料,在林徽因幫助下,完成了《薊縣獨樂寺觀音閣山門考》一文,同年6月發(fā)表在《中國營造學社匯刊》。這篇論著,確立了獨樂寺在中國建筑史上的地位。
解放后,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中,為了測繪、保護獨樂寺,先生又三次來薊縣。鑒于19:32年那次測繪受各種客觀條件的限制還有些疏漏,梁思成認為獨樂寺需要重新測繪。
1964年4月,他攜我一同前往薊縣,聯(lián)系準備重測事宜。隨之,他組織清華大學建筑系的學生,由文化部古建研究室主任祁英濤率領(lǐng)到獨樂寺測繪,由他進行具體指導。得到新測的圖紙和照片,他欣慰不已,曾感慨:“總算了卻一樁心愿!彼麥蕚錃w后即向上級提出重修獨樂寺觀音閣的建議。
1966年的春天,國內(nèi)政治氣候已是“山雨欲來”,梁思成的處境也越發(fā)險惡。他深感重修獨樂寺無望,即使如此,他還是冒著風險,頂著壓力,第三次來到薊縣與有關(guān)部門研討觀音閣的保護問題。他提出要為觀音閣安裝避雷針、安好全部門窗;為防止鳥類糞便落于觀音頭像,要為觀音頭像罩上鐵絲網(wǎng)。在他的建議下,文化部迅速撥款九千元,由河北省古建隊按其要求施工安裝完畢,使獨樂寺受到了妥善保護。這里節(jié)選的是1932年梁思成對獨樂寺的調(diào)查報告。在文中,他提出了研究古建必須從實物入手的觀點。
近代學者治學之道,首重證據(jù),以實物為理論之后盾,俗諺所謂“百聞不如一見”,適合科學方法。藝術(shù)之鑒賞,就造型美術(shù)言,尤須重“見”。讀跋千篇,不如得原畫一瞥,義固至顯。秉斯旨以研究建筑,始庶幾得其門徑。
心靈之旅 作者簡介
梁思成(1901—1972),廣東新會人,著名建筑史學家、建筑師、城市規(guī)劃師和建筑教育家.曾任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等.著有《清式營造則例》、《中國建筑史》、《宋營造法式注釋》、APictotJal History of ChineseArchitecture(《圖像中國建筑史》)等.
梁思成畢生從事中國古代建筑的研究和建筑教育事業(yè),致力于保護中國古代建筑和文化遺產(chǎn),是中國古代建筑藝術(shù)研究、中國建筑史研究的奠基者和創(chuàng)立者.曾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人民英雄紀念碑等的設(shè)計,是新中國首都城市規(guī)劃工作的推動者和新中國若干重大設(shè)計方案的主持者.
林洙,著名建筑學家梁思成的遺孀,1962年與梁思成結(jié)婚,陪伴梁思成走過了下一年的艱難歲月.
1928年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1953年入清華大學梁思成主持的中國建筑史編撰小組工作.自1973年起全力以赴整理梁思成遺稿,先后參與編輯了《梁思成文集》、《梁思成建筑畫集》、《梁思成全集》等書,另著有《大匠的因惑》、《建筑師梁思成》、《叩開魯班的大門——中國營造不社史略》等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我與地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虎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經(jīng)典常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