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馨卡幫你省薪 2024個人購書報告 2024中圖網(wǎng)年度報告
歡迎光臨中圖網(wǎng) 請 | 注冊
> >
仁者無敵 仁的力量-大變動社會的生存之道-(上下冊)

仁者無敵 仁的力量-大變動社會的生存之道-(上下冊)

作者:沈敏榮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時間:2015-01-01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1099
本類榜單:社會科學銷量榜
中 圖 價:¥52.8(6.0折) 定價  ¥88.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運費6元,滿39元免運費
?新疆、西藏除外
本類五星書更多>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仁者無敵 仁的力量-大變動社會的生存之道-(上下冊)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010141954
  • 條形碼:9787010141954 ; 978-7-01-014195-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仁者無敵 仁的力量-大變動社會的生存之道-(上下冊) 本書特色

本書是作者的上一部著作是《仁學的價值與時代精神—大變動時代的生存之道》的續(xù)篇。從孔子仁學的核心內(nèi)容:人的發(fā)展出發(fā)對仁的各個要素展開比較分析。人的屬性分為兩個方面:人的顯力與人的潛力,人的潛力要遠遠大于顯力,但顯力是潛力發(fā)揮的基礎。人的潛力具有不可說的特點,仁學的目的在于發(fā)揮人的潛力,發(fā)揮人的“千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的能力,這是不可說,也是說不清的層次。但是,能力顯力的潛力開發(fā)的方法和途徑是可說的,因此,通往“仁”的方法和途徑是可說的,這就是“志”,“德”,“禮”,“樂”;“好學”和“敏于事”;“躬行君子”。 這也是仁學不可說的原因所在,以及仁學可說的方式。正是在仁學的基礎上,才可以做到“文質(zhì)彬彬”的內(nèi)外一致的君子,才能立于世,才能在大變動時代做到“不辱其身,不降其志”。

仁者無敵 仁的力量-大變動社會的生存之道-(上下冊)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的上一部著作是《仁學的價值與時代精神—大變動時代的生存之道》的續(xù)篇。從孔子仁學的核心內(nèi)容:人的發(fā)展出發(fā)對仁的各個要素展開比較分析。人的屬性分為兩個方面:人的顯力與人的潛力,人的潛力要遠遠大于顯力,但顯力是潛力發(fā)揮的基礎。人的潛力具有不可說的特點,仁學的目的在于發(fā)揮人的潛力,發(fā)揮人的“千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的能力,這是不可說,也是說不清的層次。但是,能力顯力的潛力開發(fā)的方法和途徑是可說的,因此,通往“仁”的方法和途徑是可說的,這就是“志”,“德”,“禮”,“樂”;“好學”和“敏于事”;“躬行君子”。 這也是仁學不可說的原因所在,以及仁學可說的方式。正是在仁學的基礎上,才可以做到“文質(zhì)彬彬”的內(nèi)外一致的君子,才能立于世,才能在大變動時代做到“不辱其身,不降其志”。

仁者無敵 仁的力量-大變動社會的生存之道-(上下冊) 目錄

寫在前面:尋找生存的家園
序篇  大變動時代的生存
智慧之光:思想的力量
**篇  仁之學:仁學的價值
**章  仁學思想的邏輯:蒙昧與啟蒙
第二章  仁學的啟蒙價值:塵土性與神性的結(jié)合
第三章  仁學的理性價值:理解是為了更好地信仰
第四章  仁學的人格價值:超越善惡
第二篇  仁之體:自我決定命運
第五章  為仁由己:自我決定命運
第六章  欲仁得仁:信心和勇氣
第七章  敬畏大人:尋找力量的加持
第八章  崇德辨惑:以德入仁
第三篇  仁之用:力行的智慧
第九章  力行的智慧:亦仁而已,何必同
第十章  善的藝術(shù):從“為政”到“仁政”
第十一章  由“義”入仁:墨子仁學
第十二章  “士民社會”的力量:民間社會與社會正義
第四篇  仁之權(quán):在軟弱上顯完全
第十三章  亂世之仁學:茍子思想的發(fā)展
第十四章  仁學的權(quán)變:仁學的靈魂
第十五章  亂世的權(quán)變與困惑:茍子思想的再分析
第十六章  傳統(tǒng)之變:大一統(tǒng)社會與仁學缺失
第五篇  仁之變:傳承與反思
第十七章  儒家的傳承與反思:仁學的困頓與反思
第十八章  大變動時代的仁學反思:新的希望
第十九章  “由義入仁”的艱辛歷程:以美德為中心的社會變遷
第二十章  “正義”與法治:世俗社會的與人的發(fā)展
余篇  轉(zhuǎn)型社會的大變動與
“由義入仁”:新的契機
第二十一章  仁學的現(xiàn)代意義:大變動時代呼喚現(xiàn)代思想
跋  建立在磐石之上的世界:給我們的孩子
參考書目
后記
展開全部

仁者無敵 仁的力量-大變動社會的生存之道-(上下冊) 作者簡介

沈敏榮,法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博士后,武漢大學法學院法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副研究員,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訪問學者,首都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出版專著有:《市民社會與法律精神——人的品格與制度創(chuàng)新》(2008年,法律出版社),獲2010年北京市哲學與社會科學優(yōu)秀科研成果一等獎;《法律的不確定性》(2001年,法律出版社),獲司法部優(yōu)秀教學成果與科研成果二等獎(2002年);《法律限度》(2003年,法律出版社);《中國被動吸煙地方立法研究》(2008年,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出版社)。曾在《中國法學》、《中共中央黨校學報》、《國家行政學院學報》、《現(xiàn)代法學》、《法律科學》、中國臺灣地區(qū)的《東吳法律學報》、《輔仁法學》以及中國澳門地區(qū)的《法域縱橫》等學術(shù)期刊上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多篇。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wǎng)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