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中圖網 請 | 注冊
> >>
比較政治學解析

比較政治學解析

作者:李路曲著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時間:2015-04-01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96
本類榜單:政治軍事銷量榜
中 圖 價:¥47.6(6.8折) 定價  ¥70.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運費6元,滿39元免運費
?新疆、西藏除外
本類五星書更多>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比較政治學解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725769
  • 條形碼:9787511725769 ; 978-7-5117-2576-9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比較政治學解析 本書特色

中國的比較政治學發(fā)展較為緩慢,理論創(chuàng)新的基礎和條件尚不成熟,如何積累理論創(chuàng)新的基礎和條件是中國比較政治學者的重要任務。《比較政治學解析》是作者對國內外比較政治學理論和方法進行系統(tǒng)而深入地跟蹤和解析基礎上,通過把普適性與精細性相結合、國別研究與多國比較結合、經驗研究與科學模型相結合,積多年研究成果和學術心得于一體,在理論性、方法論、系統(tǒng)性、創(chuàng)新性以及梳理比較政治學的知識譜系等方面均有較為重要貢獻:一是在闡述比較政治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的*新成果的基礎上,結合政治發(fā)展的新情況和新現(xiàn)實尤其是作者自身對政治現(xiàn)象的研究案例來解讀比較政治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來重新認識和系統(tǒng)闡述比較政治學理論及方法的發(fā)展和應用;二是對比較政治學的主要理論流派即理性主義、文化主義和結構主義發(fā)生的綜合主義趨勢進行研究和思考,為中國比較政治學理論的發(fā)展提供了問題、導向和動力。

比較政治學解析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李路曲教授為“中國政治學30人”之一,是在國內學界較早關注和培育“比較政治學”這一學科本土化發(fā)展的先行者。   ☆國內**本以“比較政治學”命名的學術輯刊《比較政治學研究》主編沉潛十年的學術力作。   ☆本書適合作為國內政治學、公共管理、國際政治等高等院校相關專業(y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比較政治學”課程教材。   ☆本書在遵守嚴格的規(guī)范性和科學性的基礎上,以比較政治學理論的基本邏輯、基本研究方法等角度開篇,進而并著重論證分析了理性選擇理論、文化主義的理論及其現(xiàn)實應用,是當今國內*系統(tǒng)、*深刻的比較政治學專著之一,為國內比較政治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奠定了更高、更好的基礎,也為全面和深刻地認識和解決現(xiàn)實政治問題提供了重要參考和依據  

比較政治學解析 目錄

序言
**章 比較政治分析的基本邏輯和操作方法
 **節(jié) 比較政治分析的基本邏輯
  一、政治分析的因果邏輯:非比較性的
  二、比較政治分析的邏輯
  三、比較政治研究的邏輯過程
  小結
 第二節(jié) 比較政治分析的基本方法
  一、個案取向的研究方法及其效用
  二、變項比較研究的方法及其效用
  三、理論檢驗的方法
  小結
 第三節(jié) 從單一國家研究到多國比較研究
  一、研究范式轉換的趨勢
  二、引入比較方法的必要性與困境
  三、案例設計的比較性
  小結
第二章 理性選擇理論及其分析方法的演進
 **節(jié) 理性選擇理論的方法論特征
 第二節(jié) 關于理性選擇理論的爭論
  一、關于物質利益動機的爭論
  二、關于偏好和決定論的爭論
  三、關于信息不完全與人的計算能力的爭論
  四、關于歷史與背景的作用的爭論
  五、關于路徑依賴的爭論
 第三節(jié) 經驗理性及其分析方法的發(fā)展
  一、經驗理性及其分析方法的淵源
  二、經驗理性及其分析方法的發(fā)展
  三、兩種經驗理性路徑及其分析模型
  小結
 第四節(jié) 理性選擇理論在政治分析中的應用
  一、應用理性分析所要注意的問題
  二、集體行動理論在政治分析中的應用
  三、國家中的個體行動者及其決策行為
  四、政治行動者之間的策略互動
  小結
第三章 文化主義理論及其分析方法的演進
 **節(jié) 文化分析中的詮釋理論
  一、詮釋在文化分析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詮釋的類型
  三、關于詮釋理論的爭論
  小結
 第二節(jié) 文化的沖突與認同的建構
  一、文化與政治行為
  二、文化差異與社群邊界及其沖突
  三、文化認同的建構
  小結
 第三節(jié) 政治文化研究的興起和發(fā)展
 第四節(jié) 政治文化概念的發(fā)展與困境
  一、概念的缺失及其對理論的制約
  二、機制在理論中的作用
  三、多重的概念困境
  四、社會資本概念的引入及其局限性
  小結
 第五節(jié) 政治文化與政治變遷
  一、問題的提出
  二、關于政治文化變遷的爭論
  三、政治文化理論的連續(xù)性假設
  四、范式保存的變化與非連續(xù)性變化
  五、政治轉型時期的文化變遷
  小結
 第六節(jié) 社群與國家認同的變遷與構建
  一、文化與社群認同的特性與功能
  二、關于社群認同產生的三種觀點
  三、文化認同的變遷
  小結
 第七節(jié) 政治儀式功能的變遷
  一、政治儀式的政治和文化意義
  二、政治儀式基本功能的演變
  三、后現(xiàn)代社會中政治儀式功能的某些變化
  四、政治儀式的結構特質及其內在動力
  小結
第四章 結構主義理論及其分析方法的演進
 **節(jié) 結構主義分析方法的產生與發(fā)展
  一、問題的提出
  二、宏觀分析的特征及其嬗變
  三、歷史與社會科學相互建構中的“分析性敘事”
  四、結構主義與能動主義的結合
  小結
 第二節(jié) 制度變遷的動力、特性與政治發(fā)展
  一、制度變遷的動力
  二、制度變遷的特性與政治發(fā)展
  三、制度變遷的同構性、創(chuàng)新性與政治發(fā)展
  四、關于制度變遷的本體論問題
  小結
第五章 比較政治學理論的發(fā)展趨勢
 **節(jié)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jié) 三大研究范式的本體論與方法論特征
 第三節(jié) 探尋各研究范式的一致性
 第四節(jié) 以現(xiàn)代性為核心的理論構建
 第五節(jié) 兼容性理論和模型的發(fā)展
 小結
 英文參考文獻
 中文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比較政治學解析 相關資料

  中國比較政治學的發(fā)展首先需要進一步地掌握并應用比較政治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在此基礎上根據世界和中國的政治現(xiàn)實來解讀、應用、驗證并修正這些理論,只有在此基礎上才能有所創(chuàng)新,并構建新的理論范式!瓕Ρ容^政治學的各種研究范式進行深刻的理解和批判,尋找它們之間的一致性,推動各研究范式之間的創(chuàng)造性交流,進而兼容和綜合各種研究取向,才有可能發(fā)展強釋力的理論。
  ——國內第一本以“比較政治學”命名的學術輯刊《比較政治學研究》主編 李路曲

比較政治學解析 作者簡介

李路曲,1959年6月生,現(xiàn)為上海師范大學法政學院教授,比較政治研究中心主任,《比較政治學研究》主編;兼任教育部政治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山西大學教授;曾任山西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華東政法大學政治學研究院院長,曾兼任山西省政治學會副會長。   作者長期從事比較政治學研究,走過了一條從一國研究到多國比較、再到理論與方法指導國別研究或案例研究的學術道路。1990年開始從事新加坡政治的研究,1996年以后研究擴展到東亞政治領域,2006年擴展到歐美政黨政治領域,2009年開始對比較政治學的理論與方法進行研究,同時關注中國與新加坡等后發(fā)展國家政治發(fā)展的比較。先后出版學術著作《新加坡現(xiàn)代化之路:進程、模式和文化選擇》(新華出版社1996年版)、《東亞模式與價值重構:比較政治分析》(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當代東亞政黨政治的發(fā)展》(學林出版社2005年版)、《比較政治學解析》(中央編譯出版社2015年版),發(fā)表學術論文140余篇。其論著先后獲得全國第一屆青年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三等獎、山西省第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太原市第三屆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全國“百篇優(yōu)秀博士論文”提名獎等多項獎勵。   曾受教育部“高級研究學者”、新加坡國立大學等國內外多項研究項目的資助在國外十余所大學進行合作研究、演講和訪學。2013年出席“首屆中國政治學30人圓桌會議”。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