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傳習錄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
>
素書
-
>
孔子的世界——儒家文化的世界價值
-
>
王陽明全集(全四冊)
-
>
生活與憶念
-
>
名家小全集(4冊)
辛勞與禮物-工作神學批判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45587
- 條形碼:9787010145587 ; 978-7-01-014558-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辛勞與禮物-工作神學批判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通過梳理、詮釋以及批判宗教改革以來基督教神學領域中兩條主要的工作神學進路,探究現(xiàn)代經濟領域中人類工作的本質與意義,并在基督教的傳統(tǒng)敘事中找到建構一種恰當工作模式的資源,以克服當下普遍存在的工作異化問題。 馬丁·路德及約翰·加爾文對人類日常工作的詮釋,基于對“呼召”的理解,這種理解包含了一種以神學美德為核心的工作模式,但受兩人的整體神學框架所限,無力抵御由資本主義經濟在世界范圍的勝利而帶來的普遍的工作異化。20世紀下半葉出現(xiàn)的工作神學新進路以“合作創(chuàng)造”作為理解人類工作的基礎,這在相當程度上克服了前兩者的工作神學對資本主義的工作異化現(xiàn)象缺乏批判力的缺點,并同時賦予了人類工作較之呼召而言更為重要的神學意義。然而,這一新的進路卻在相當程度上忽略了正是在“呼召”的觀念中,包含著真正建構一種非異化的工作模式所不可或缺的神學敘事,亦即禮物的敘事。本書表明,呼召與合作創(chuàng)造對于當代的工作神學而言,絕非一個非此即彼的選擇;相反,需要在二者之間達成一種辯證的平衡。當代一種恰當?shù)墓ぷ魃駥W既應包含禮物之贈予的維度,同時亦應包含合作創(chuàng)造的維度。這樣,它便指向了一種“作為禮物之贈予的合作創(chuàng)造”。
辛勞與禮物-工作神學批判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梳理、詮釋以及批判宗教改革以來基督教神學領域中兩條主要的工作神學進路,探究現(xiàn)代經濟領域中人類工作的本質與意義,并在基督教的傳統(tǒng)敘事中找到建構一種恰當工作模式的資源,以克服當下普遍存在的工作異化問題。 馬丁·路德及約翰·加爾文對人類日常工作的詮釋,基于對“呼召”的理解,這種理解包含了一種以神學美德為核心的工作模式,但受兩人的整體神學框架所限,無力抵御由資本主義經濟在世界范圍的勝利而帶來的普遍的工作異化。20世紀下半葉出現(xiàn)的工作神學新進路以“合作創(chuàng)造”作為理解人類工作的基礎,這在相當程度上克服了前兩者的工作神學對資本主義的工作異化現(xiàn)象缺乏批判力的缺點,并同時賦予了人類工作較之呼召而言更為重要的神學意義。然而,這一新的進路卻在相當程度上忽略了正是在“呼召”的觀念中,包含著真正建構一種非異化的工作模式所不可或缺的神學敘事,亦即禮物的敘事。本書表明,呼召與合作創(chuàng)造對于當代的工作神學而言,絕非一個非此即彼的選擇;相反,需要在二者之間達成一種辯證的平衡。當代一種恰當?shù)墓ぷ魃駥W既應包含禮物之贈予的維度,同時亦應包含合作創(chuàng)造的維度。這樣,它便指向了一種“作為禮物之贈予的合作創(chuàng)造”。
辛勞與禮物-工作神學批判研究 目錄
導論
**章作為“呼召”的工作
**節(jié)馬丁·路德的觀點
一、“呼召”觀念的演變
二、“呼召”與因信稱義
三、“呼召”與兩個國度
四、寸比判
第二節(jié)約翰·加爾文的觀點
一、作為“呼召”的工作
二、加爾文的工作倫理與資本主義經濟
三、得救的“稀缺”與資本主義經濟
四、}比判
小結
第二章現(xiàn)代世界中的工作:社會科學的觀點
**節(jié)卡爾·馬克思與異化的工作
一、馬克思關于人類工作的一般觀點
二、馬克思的批判:資本主義與異化的工作
三、神學觀點:馬克思的價值._
四、對馬克思之批判的神學批判
第二節(jié)馬克斯·韋伯與理性化的工作
一、理性化與官僚化中的現(xiàn)代工作
二、韋伯對理性化與官僚化的批判
三、對韋伯之批判的神學批判
小結
第三章作為合作創(chuàng)造的工作
**節(jié)系統(tǒng)神學中的新進展與工作神學
一、自然與超自然的分離、個體終末論與宗教的
私人化
二、自然與恩典的重新整合
三、終末論的復興
第二節(jié)若望·保祿二世與《人的工作》
一、《人的工作》與合作創(chuàng)造
二、分析與批判
第三節(jié)沃弗:《在圣靈中工作》
一、人的工作與上帝的新創(chuàng)造
二、分析與批判
小結
- >
隨園食單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推拿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