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中圖網(wǎng) 請 | 注冊

家的模樣

作者:葉怡蘭著
出版社: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出版時間:2015-10-01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24
讀者評分:5分1條評論
中 圖 價:¥28.4(4.9折) 定價  ¥58.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運費6元,滿39元免運費
?新疆、西藏除外
溫馨提示:5折以下圖書主要為出版社尾貨,大部分為全新(有塑封/無塑封),個別圖書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劃線標記、光盤等附件不全詳細品相說明>>
本類五星書更多>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家的模樣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50256354
  • 條形碼:9787550256354 ; 978-7-5502-5635-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家的模樣 本書特色

“設計師能否滿足房主的需求,設計出好住有好看的家?”“如何運用家居設計,讓日常生活更方便?”“照片里那種好看的家,真的可以實現(xiàn)嗎?真的好用嗎?”這些裝修與生活中的疑問,臺灣名作家葉怡蘭都在這本書中做出了回答。
臺灣美食旅游作家葉怡蘭,首度敞開自家私宅,以文字與照片,與讀者分享長達一年的改造“理想之家”圓夢全紀錄,細述“設計”如何讓生活過得更好。從生活的需求與體悟出發(fā),一步步打造實用舒心,兼具審美功能的理想家宅。

家的模樣 內(nèi)容簡介

本書共分為緣起、態(tài)度、細節(jié)、過程、對話五部分, 主要內(nèi)容包括: 家的模樣, 生活的模樣 ; 開闊透亮, 光、景與風之必要 ; 我愛廚房: 好個, 貪婪之島 ; 我愛廚房: 關于, 我的泡茶角落等。

家的模樣家的模樣 前言

這一年多來,只要人在家中,我總是不斷地、如泉涌般時時感覺到幸福。
雖然一向善感的我,老實說從小到大原就很容易被各種圍繞身邊的小物小事觸動,但我很確定,即使日復一日重復如常,這幸福感如此真切與頻繁,和以前大不一樣。
每日晨起,掀開被窩兩足下地,即使沒有準準踩中床畔的拖鞋也一樣暖乎乎,不再冰得讓人瞬間耳聰目明睡意全消。出得房門,登時便見整大片開開闊闊明亮明媚窗景與天光迎面而來,且即使來到中島爐臺前煮一鍋奶茶,這窗這光依然分分秒秒就在眼前相伴。
工作時,周遭環(huán)境桌面一片干凈寬朗,突然想查閱什么書籍數(shù)據(jù)起身轉(zhuǎn)身唾手可得,用不著再三回想這本書那份報告究竟是擱在這邊柜還是那邊箱。累了,起身來到廚房角落利落沖杯茶,即使燒水浸茶當口還是得把握時間,不斷來回電腦前照看,然而滿室徐徐氤氳飄散的茶香仍舊令人陶然。
黃昏,驚覺身畔閃動的光線轉(zhuǎn)了方向,忙忙起身奔向起居室大窗畔椅榻上,好險,沒錯過今天的夕陽。一如以往,光芒萬丈自大直橋旁落下后,天空轉(zhuǎn)為幽藍,城市里的燈火徐徐一盞一盞點亮,與天際益發(fā)濃艷的一抹猶存晚霞相輝映——這是冬季里偶爾上演、可遇不可求的*美一刻,我管它叫“奇幻時光”。
晚上,照例忙過了時間才終于奮力將眼前工作大致完結(jié),一面收尾一面尋思晚餐該煮些什么,然后同樣又是書房廚房兩頭張望奔跑,三數(shù)種爐具齊開,忙中但可算有條理有效率迅速張羅出兩菜一湯一飯。接著,擺好餐桌、打開電視、一旁酒柜里選一款合搭的酒,小酌、吃飯、視線在屏幕與窗外交錯穿梭、聊些有的沒的家常話,把一整日的疲累慢慢卸下。
收好碗盤擦了桌子、鍋具道具工具各自歸位,洗碗機的嘩嘩聲響里,窩在沙發(fā)上翻翻書上上網(wǎng)小憩一下;抬頭,宛如約好似的,彎彎月牙就在此際從窗兒一角瞇著眼探頭與我對望。
然后, 地暖和暖風機充分加溫過的浴室里刻意放慢速度舒舒服服淋個浴泡過澡或腳,起身裹上烤得熱烘烘的浴巾,突地回想起即使熱水開到灼燙仍止不住簌簌發(fā)抖的舊日景況,忍不住搖頭失笑。
回到電腦前,再把剩余工作檢點一次、關機,另一半已經(jīng)自顧自開了壁爐,趕緊倒一杯泥煤氣息優(yōu)雅的單一麥芽威士忌、抓幾枚巧克力跟上,酒香里火光中相對默默喝得醺然,就該是就寢時候到了……這是我,此刻生活的模樣。
我們終于擁有了、可以容納這理想生活模樣的家。
這是一次龐大而漫長的全面改造翻新計劃:自2012年11月正式啟動,從設計到施工,歷經(jīng)重重反復思索、考慮、溝通、討論,以及過程中的不斷自我觀照、詰問、內(nèi)省、砥礪、盤點、重整,直至2013年12月初才落成進住。仿佛一次歸零、修行而后新生,意義非凡。
舊居新貌新生活,雖說工作依然忙碌、日常步調(diào)依然無比緊湊,但現(xiàn)在的我,比過往更宅更戀家更懶怠出門,越來越不肯外食,情愿家里吃更輕松合味,即使忙到破紀錄近半年無暇旅行,卻只有小憾全不覺焦躁,明明*畏懼*厭恨視若寇讎的冬天竟?jié)u漸甘之如飴甚至有了期待。
——是的。一直以來,我始終相信的是:“空間,是生活的容器!碑斶@容器能夠確實呼應、合乎我們的作息方式、需求與愿望,生活便能真正安定安頓、舒坦舒適;同時,認真專注徜徉其中,有滋有味、自在自得。
而今,經(jīng)過長達一年的翻修,以及入住至今超過一年的實際感受體驗,我又再度確切印證了這一點。
這一切,是怎么發(fā)端的呢?
追昔憶往,此中故事緣起,似是比我所理解的還要更遠早更久長……也許應該從小學六年級,我的**回出國旅行開始說起。
那趟,和外婆和媽媽一起前往探訪當時住在美國加州的舅舅。雖說和一般親子出游相差無幾,迪斯尼樂園、環(huán)球影城、海洋世界、金門大橋等等名勝全都順道游歷一番;然而說來有趣是,不知為何,這些景點我竟然大多記憶模糊,深深著迷難忘的反而是,當時舅舅的家。
其實許多當下看來都一點不稀奇了,然對首度踏出國門的我卻是無比震撼新鮮:寬寬朗朗可容得一家人歡聚共享的開放式廚房、只不過多了一道拉門便能徹底干濕分離的浴室、獨立室內(nèi)的洗衣晾衣房、專屬家人不為客用的起居間……尤其前三者,一掃既往印象中的陰暗暗濕答答屈居一角,成為令人流連不去之所,日常盥沐與廚事家事都變得愉悅可親起來。
讓我頓然驚覺,只要陳設上格局上一點微小的改變,生活的形貌與節(jié)奏便天差地別。我想,那就是我對空間、對設計、對家的興趣和熱情的萌芽吧!即使年歲還小還懵懂,卻隱隱然看見了通往美好生活的門隙里的微光,自此有了往那光走去的愿念和向往。
那之后,我邂逅了《紅樓夢》,這部對我影響至深的中國古典小說,徹底啟蒙了我對文字、文學、藝術、飲食、哲學,還有建筑、園林、器物等各方面的美與樂與復雜的領會與探索。
以此為出發(fā),我找了不少相關書籍來看,特別是建筑,扣合上我正當初開的好奇,更是分外興味盎然,自東方以至西方的史類與風格概述的書都納入閱讀行列。
北上念大學后,因接觸與涉獵范疇更精更廣,戀慕之深,原本志在中國古典文學研究、一度認定終將走上紅學考據(jù)之路的我竟而決定轉(zhuǎn)向,一畢業(yè)便立即往當時頗心儀的空間設計雜志求職,并幸運錄取。
之后,將近五年時間盡情浸淫涵泳此中,得以親身眼見領略探究鉆研一件又一件形態(tài)理念面貌風致俱皆多樣不同的作品,與各方知名設計者與專業(yè)者請教深談,從中一步步建構(gòu)我自己對美、對設計、對空間以及生活的審美認知、觀點、立場與信仰。
雖說后來因職涯轉(zhuǎn)換,飲食與旅行取代設計成為我的工作重心,反而令這探究之路更加寬朗。
特別是旅行,對住居課題分外關注的我,就這么自然而然開始追逐各國各地各種類型旅館,經(jīng)過一夜又一夜的落腳,在數(shù)不清的房間、浴室、床上醒來、行走坐臥、睡去,宛若一次次劇烈的多面向生活實習和操演,視野與眼界更上層樓。
當然,還有這多少年風塵仆仆旅途中看見了咀嚼了的無數(shù)異國異地生活形式和風光。
我將自此得到的養(yǎng)分一一投注于平日生活中,年年歲歲月月日日不斷實踐、演練、淬煉、融會貫通,獲益樂趣皆無窮。
——而這漫漫追尋探索之路,長達數(shù)十年逐步累積凝聚琢磨,可以說直至今刻,才算是一次真正階段性輪廓清晰、完成展現(xiàn)。
其實早從多年前起就已開始動念,是時候該重新整修了。
屋齡近二十年的這小宅,長年居住下來,除了管線、設備等不堪歲月摧折而產(chǎn)生的老舊損壞問題外,*重要的是,生活方式的早已改變。
這段時間里,我從原本在雜志社任職的上班族,轉(zhuǎn)而成為在家工作者、飲食寫作與研究者,96平方米小小面積與既有格局下,特別書房、廚房無論空間、功能和收納都嚴重不足;更與越來越成熟成形的起居模式以及看待家看待設計的理解和想望明顯格格不入。
只不過,雖這意念一年比一年強烈,然而每再深想,絕非等閑的預算壓力且先按下不表,遷出再遷回、搬來搬去的勞頓,在外賃居暫住的勉強適應,以及過程里想得到想不到的各類項目細節(jié)的龐蕪繁雜……對工作和活動永遠都在滿溢滿載狀態(tài)的我們而言,不啻一大疲憊艱辛難關。
為此甚至一度考慮,是否干脆放棄此地另覓稍微再大一點的住所另外裝修,不但解決空間不足困境,還是省力省時少磨折之道。然而,一來根本舍不下這千金難換無敵景觀,二來房市里才只試探一下便被簡直數(shù)倍飆漲的天高房價大嚇一跳……就這么畏怯戰(zhàn)栗著反反復復左右為難猶豫好久,直至2012年秋,方才痛下決心不再拖延旁騖,破釜沉舟奮勇振作起而行,正式開啟我們的造家大計。
此樁設計重任該交付誰,也頗費了番周章物色找尋。雖說出乎過往工作背景,與不少知名建筑師室內(nèi)設計師都相識熟稔,其中也頗有多位確信相知互信與默契均足夠者;但幾經(jīng)比較思量,我們找上了素昧平生的李靜敏。
靜敏的作品,從**次翻開他的書《找到家的好感覺》便覺傾心:我喜歡他對空間的破題與處理,天光、窗景與生活、格局動線間呈現(xiàn)出流暢而緊密的聯(lián)結(jié)和交映關系;也喜歡他的色彩與材質(zhì)運用,天然原色原質(zhì)素材交織鋪陳成簡約凝練凈雅氛圍。
和我的向來追求正相一致。
11月,靜敏初次來到我家,和我和另一半聊了談了好多好多,包括我的生活現(xiàn)況、動線、需求——從大方向到*細微細瑣的枝節(jié),對未來居家的愿想、渴望、憧憬——從*務實*功能性到*任性*越分的狂想;以及,我們的遺憾局限——不到100平方米的空間與有限度的花費下,和居家大夢間究竟有沒有平衡點……然后,一切就從這里開始了。

家的模樣 目錄

Ⅰ 緣起  7
家的模樣,生活的模樣
Ⅱ 態(tài)度  19
開闊透亮,光、景與風之必要—21
我愛廚房:好個,貪婪之島—31
我愛廚房:愉快哼唱與自在烹調(diào)的地方—37
我愛廚房:關于,我的泡茶角落—49
客廳?不,是起居室—55
好生奢華,我的書房—61
浴室,療愈享樂之必要—69
說說,我的七大收納心法—74
關于,斷舍離以及其他—82
冬暖夏涼之必要—89
地與天,高度高度—97
關于,家的風格—102
說說,我的“恐色癥”—109
舊家具,新回憶—116
且擁,一縈縈暈黃暖亮—120
Ⅲ 細節(jié)  127
01 玄關—128
02 冬期限定—129
03 痕跡—130
04 遠望—131
05 藏起來—132
06 秘密十二格—133
07 電視餐—134
08 方寸庭園—135
09 露出來—136
10 風來—137
11 粉紅不要—138
12 隨手抓—139
13 蒸籠之必要—140
14 布巾的歸屬—141
15 雙槽—142
16 琳瑯滿目—143
17 酒藏—144
18 酒鬼專屬—146
19 分開工作—147
20 壁毯—148
21 數(shù)碼時代—149
22 榻榻米下—150
23 左與右—151
24 怕光—152
25 儲、藏—153
26 瓶瓶罐罐—154
27 沐浴小風景—156
28 洗臉臺下—157
29 暫放—158
30 微夜光—159
31 一間多用—160
32 貓道—161
Ⅳ 過程  163
FROM 1月17日 TO 12月20日
Ⅴ 對話  197
房主VS.設計師:需求所在,生活感之所在—葉怡蘭、李靜敏對談
展開全部

家的模樣 節(jié)選

我愛廚房:好個,貪婪之島
從開始做菜以來,擁有一座中島形式廚房,始終是我的夢想。
而這追夢之路,卻是出乎意料之外地漫長。
還記得早年剛剛買下現(xiàn)在的住宅、進行設計裝修之際,一來當時的格局規(guī)劃難以容納,二來也是年紀還輕,對此的理解與想象猶然生嫩,遂而*終只得了廚房與餐廳間小小臺面一方,只能用來泡泡茶、稍微分擔一點收納,勉強算是個半開放式廚房,連個“島邊兒”都沒沾上。
然后二十年來,隨著年歲、閱歷與廚齡漸增,尤其一腳跨入飲食寫作領域,且還世界各地不斷旅行、見識過越來越多叫人又羨又妒的夢幻廚房后,這夢想與欲望于是更加倍膨脹,同時還一年年腦海里來來回回反反復復,不斷增修改易與變化。
從只是單純至少能擁有一個基本的“島”,有臺面有櫥柜抽屜、足夠在上頭簡單做點備料備菜工作就好;漸漸地不斷把各種設備設施大膽往上加:水槽、烤箱、洗碗機、吊架、各種功能形式抽屜……穩(wěn)占全宅公共區(qū)域*高比例面積的廚房中島,毫無疑問是全家中*龐大、*具分量的主角。
到后來,細細檢視自己的真實需求想望后,開始越來越知道,事實上內(nèi)心深處真正想要的,是完完全全百分百的“全中島廚房”。
所謂全中島廚房,*重要的精神在于以中島為廚房唯一核心,合爐臺、水槽、收納與料理空間于一體,整個流理臺、所有主要功能動線動作全部都在中島,背后靠墻方即使有櫥柜有臺面,也僅做收納與工作輔助之用。
這樣的配置優(yōu)點在于沒有死角,非為“一”字形廚房的窄小或冗長,也打破“L”或“ㄇ”字形廚房于轉(zhuǎn)角空間規(guī)劃和運用上必然出現(xiàn)的浪費尷尬,*重要的是掌廚者不再長時間悶困一隅呆呆面墻,視野大開,從空氣到氛圍到心情都朗朗大好。
當然也一直心知肚明這樣的愿望要實現(xiàn)還有重重難關:首先是空間得夠充裕。小小不到一百平方米的住宅,要安插進這樣的廚房絕非易事——對此,終究一舉發(fā)動全宅大改造工程后,我們早先有了痛切覺悟:沒得說,其他廳房沒一個比它重要,通通盡量壓縮無妨,咱家廚房就是要大!
在這樣破釜沉舟的決心下,設計過程中,考慮到整體用度、氣勢與前后的抽屜深度安排,中島體積甚至還歷經(jīng)兩次增長,直達270厘米×120厘米尺度,連同后方墻側(cè)的冰箱與收納柜架,穩(wěn)占全宅近四分之一比例。
位置甚至干脆大剌剌就安排在正中央,大門一開踩進玄關首先就是廚房,而且還正向面對前方一連排看得*遠、天光*亮的大窗,景觀日夕俱佳。
然后是人人關心的油煙如何阻絕排除問題。市面上無數(shù)專家的諄諄教誨,都說傳統(tǒng)臺菜烹調(diào),開放式廚房、特別是爐臺與抽油煙機不靠墻絕對是大忌;偏偏我生性對味道和油煙極敏感神經(jīng)質(zhì),一絲兒殘余雜味油臭都不肯忍耐,故而還真是花了長長時間猶猶豫豫思前想后左右為難。
后來,竟是日本電視節(jié)目《全能住宅改造王》(完成!ドリームハウス)一集集慢慢給了我足夠的信心與勇氣。里頭所報導的住宅,無論大小,極高比例都是全中島廚房,想想從來以高度潔癖個性聞名的日本人家都能解決應付,對我應該沒那么難。
尤其自認做菜一年比一年更簡單清淡,旺油大火幾乎都已絕跡,更遑論油炸……于是奮勇往前邁步。
當然必要的設備還是都要有,在廚具團隊的專業(yè)建議下,選用了*大排風量、搭配直徑20厘米風管的排油煙機型。好在,入住一年多來如常使用至今,也曾偶爾經(jīng)歷類似煎牛排煮咖哩麻辣鍋等濃香重味使用,大致都還能干干凈凈一點不留味道。
于是就這么擁有了一座開開闊闊寬寬朗朗大中島,我們叫它“貪婪之島”。
是承載了我們渴盼多年的無數(shù)貪心任性夢想和欲望的島。美夢得圓,滿足歡欣至極。
我愛廚房:愉快哼唱與自在烹調(diào)的地方
“廚房是個不介意零亂,而且還混雜著笑容與哼唱、非常愉快地烹飪食物的地方!
“零亂得很好看的廚房,或者是有點散亂但是卻不至于令人精疲力竭、大方的廚房,是我的理想!薄蹲≌x本》里,中村好文這么說。
我也是。從一開始,我就一點不曾想要那種設計雜志上經(jīng)常登載,整整齊齊光潔亮麗、什物雜物一點不見的漂亮廚房。反倒是常用愛用工具道具餐具器皿痛痛快快疊放吊掛出來,抬眼可見伸手可得,方便好用且生活味道滿滿,才是我心目中的理想廚房樣貌。
所以,還記得靜敏的首版設計方案出爐時,一眼望見模型里和他過往作品一樣,中島后方一整排門扇門板關得嚴嚴實實、連冰箱也藏得干干凈凈的雍容優(yōu)雅廚房……“哎,這樣不行喲!以我的密集頻繁且還常趕時間匆忙做菜習慣,一頓飯下來開開關關,手大概都拉得脫臼了吧!”我笑說,“別怕,盡量大膽全露出來吧!”
遂而,歷經(jīng)幾次來回反復推演討論,*終定案圖紙,門板全消失了,大方現(xiàn)身的冰箱旁,是一列與中島等高的柜架:下設抽屜與期待多年終于堂堂入列的嵌入式烤箱,中間是可放置咖啡機、微波爐、熱水瓶等家電與其他器具的備餐沖茶臺面,上方則有層架和玻璃柜。
還在我們的央求下,于水槽正上方設計了一座以不銹鋼與玻璃材質(zhì)組成的雙層吊架——沒錯!正是我懷抱多年中島大夢里絕對不可或缺的要件;兩道層板兼具展示與置物功能,層板下密密安上橫桿、掛鉤,高腳酒杯、常用道具與清洗后待晾干的鍋具工具有耳杯就此都有了落腳的地方,也成為整個廚房、甚至整個家里*溫暖*熱鬧吸睛的焦點。
然后,吊架下方,則毫無疑問是全廚房里*核心的中島了。這里,我們選用的是來自西班牙的廚具。
說來奇妙。其實對于豪華高檔歐洲廚具原已徹底斷了欲念。
屬于我的,可以一面微笑哼唱,同時輕松有效率烹調(diào)食物的廚房。
早年在設計雜志擔任編輯時,由于經(jīng)常有機會在這些名牌門市里出入,遍見經(jīng)典設計大師手筆無數(shù):Bulthaup、Boffi、Miele、Poggenpohl……件件都是美得超凡絕俗的夢幻之作,弄得不知多少次腦海里一遍遍勾勒著不切實際的幻夢:“總有一天,我一定要擁有!”
然而隨年歲漸增卻是越來越清楚知曉,不僅自己的能力財力委實難以高攀,蓬門小宅面積有限更顯不出氣勢;尤其個人烹煮習性和工序一年年越加成形成熟后還益發(fā)了然,純粹歐式奢華氣派取向的廚具設計思維,和自己的真實需求顯然有不小的鴻溝和差距。
就這樣,目標一度朝日系廚具轉(zhuǎn)向,幾乎已經(jīng)確定應將會是我的不二選擇……沒料到有一年,連改造計劃都還未真正萌芽之際,因緣際會結(jié)識了Santos的品牌總代理許宏榮。算是緣分吧!那回,本來只是慕名前往參觀他在老屋新用領域里赫赫有名、兼作門市與住家的大稻埕老屋“宅邸食旅”,參觀當口遂也順道看了廚具,結(jié)果竟然就這么一見傾心。
據(jù)說由一群西班牙媽媽擔綱設計的Santos,風格極簡雅平實低調(diào),不炫目不浮夸,然而細看下卻處處可見無微不至實用到位的巧思。尤其是各種細部配件零件,不管是材質(zhì)的選用與加工,以至分格分層分類方式和彈性運用邏輯都聰明合理,讓人點頭頻頻。
甚至,過往一般廚具里很難周全盡善處如水槽柜,以及讓我分外深惡痛絕,可說也是觸發(fā)我非全中島廚房不可、一點都不想再碰的轉(zhuǎn)角處理,更是讓我五體投地大為嘆服:“原來只要這樣就可以?”
當然,比起一線頂級歐洲廚具來得略略平易的價格,也是讓我禁不住轉(zhuǎn)念動心的主因。
還有許先生對廚房廚事的熱愛和熟習。和一般展場的一片光亮如新毫無人間煙火氣息不同,這里,鍋碗瓢盤油瓶醋罐滿滿堆置,每一組廚具都看得出日常重重使用痕跡;同為料理愛好者,更是投契。
事實也證明,到后來,許先生兼具專業(yè)者和使用者的雙重豐富經(jīng)驗也成為漫長溝通規(guī)劃建構(gòu)過程里的一大助力。于是,如前篇所述,這座因難以止息貪婪之心撓動下導致一路增長到270厘米×120厘米巨碩尺度的中島,形貌配置,無一不是凝聚了我對廚房多年積累而成的點滴思考想法愿念的結(jié)晶:首先,總高91.2厘米,是參考西方廚具尺度與我的身高審慎定下——這點很有意思,出乎東方人身形、其次也是尖底炒鍋需要多一些空間的緣故,傳統(tǒng)臺式流理臺通常較低矮、約在80厘米上下。然這樣的高度固然炒菜時舒服,切菜備料就免不了得低頭彎腰,長期下來著實勞瘁。
當然另有變通之道是將爐臺處單獨下降、分為兩種不同高差。但這種做法除了損及中島的整體完整流暢感,也很容易形成死角,油垢污漬清理不易。
好在我家菜色類型素來兼容臺日中西,雖也愛尖底炒鍋但非絕對主角,遂直接采用90厘米高度,實際使用下來,果然輕松多了。
另一特別處是賽麗石臺面,只有薄薄一二厘米。此是來自許先生的建議,盡量爭取收納空間,也使整體視覺輕巧不厚重。
接下來,出乎長年經(jīng)驗——是的,我已經(jīng)不想再忍耐任何看不到摸不著、東西一放進去就忘掉的暗黑神秘角落了!因此,柜體本身不設任何門板,除洗碗機以及為不使整座中島量體太龐然而刻意留出的一格開架外,剩下全數(shù)做成抽屜,務求一一拉開便能悉數(shù)清楚了然。
抽屜的用途與功能分配也經(jīng)過深思熟慮。
我的向來堅持,位居全宅正中央*明顯位置的廚房中島,*要緊的是可以隨性但*好不要零亂……好吧,我承認這點和中村好文先生的看法不大一樣。
我永遠記得,年少時曾在某家標榜歐式田園鄉(xiāng)村風餐廳里驚見一座琳瑯滿目到“幾乎找不到中島究竟何在”的奇妙廚房。身在此中,感官漸漸變得靡蕪喧嘩,怎么樣也靜不下心來細細品嘗。自此成為我的畢生*大警惕之一,砥礪我時時不斷自勉,無論如何都不能像它……所以,所有相關用得上的工具道具之安排擺放都得細細分配停當。
首先,確定只有**級*常用且樣子好看的工具用具允許掛于吊架或立足臺面上。其余全盤以日常工作動線為基準做分配:**位置、亦即中島內(nèi)側(cè)下方四個大抽屜為*核心,次之為中島后方靠墻抽屜,再其次則為中島外側(cè)五個大抽屜。然后,將物件按照用途與使用頻繁度嚴格分級,有理有序次第安排入各個不同抽屜中。
例如基礎調(diào)味料瓶罐雖說也是頓頓都要使用,但一來*不容易整齊美觀,二來保存上也大多不宜見光,故一一排入木質(zhì)方盒中整齊置于爐臺下**層抽屜右側(cè),伸手可及;左側(cè)則是同屬一級常用的碗砵碟盤的家。
第二層抽屜再分兩道,夾層淺抽放次常用工具、之下放大小鍋具。水槽下方抽屜則擺放和洗滌有關的器皿器具。
接下來,除了中島后側(cè)烤箱下抽屜用以存放烤箱周邊道具,中島外側(cè)近餐桌方位的抽屜為餐桌專用的飯碗、骨盤、筷匙刀叉的存放之所;位于動線末端的其他剩余抽屜便都劃為不常用的備援物件的收容處。
如是,大家伙兒各安其位,留得臺面干凈清爽;視覺舒服外也多留了余裕,不僅烹調(diào)煮食上得以游刃有余暢快揮灑;一年多使用下來還發(fā)現(xiàn),廚事之外,這兒也漸漸成為我們的工作臺,一些臨時瑣碎零星家事工作都就近在這兒解決,非常方便。
*后是爐具。一字排開三口爐,尖底鍋與高湯鍋專用的瓦斯爐一口、電陶爐兩口,以及已然垂涎不知多少年的臺面式蒸爐,清蒸水煮兩相宜,成為日日餐餐幾乎都用得上的一大戰(zhàn)力。
至此,夢寐多年的理想廚房終于自此大致完成落定。是屬于我的,寫意自在但有條有理不至于零亂,交織著笑容與哼唱、可以愉快而輕松有效率地烹調(diào)食物打理家務的地方。
舊家具,新回憶
不知是否出身臺南古都緣故,一直以來,我對于舊的、老的事物總是格外情有獨鐘,甚至可曰執(zhí)著。
——喜歡歐洲勝過美國,喜歡京都勝過東京,喜歡老城勝過新區(qū);即連生活周遭物件,衣服動輒一穿十幾年,穿慣的鞋子背慣的包包戴慣的手表用慣的手機到完全壞掉之前都不想換新,廚房里的杯盤碗碟鍋缸瓢盆工具電器不少都是二十多載緊密相伴至今……對我而言,舊時物舊時裳不僅擁有無可取代的自得自在、全無任何負擔掛礙的安頓熟悉親密感,更刻鏤暈染了悠悠漫長歲月點滴摩挲醞釀而成的優(yōu)美情致,糅合了過往重重歷史記憶與活過的痕跡,叫人怎能不留戀?
所以這回,居家全面翻修,雖說全宅面貌架構(gòu)一新,但出乎一貫惜物愛舊個性,遂早早就已決定,既有的一眾舊家具除非確定已然不堪使用或形貌顏色明顯無法和合,抑或數(shù)量過多體積太大無法容納非舍不可,其余盡量重點留用。
比方餐廳里,有著彎彎四足、可拉開成兩倍長度的餐桌與兩張慣坐黑白餐椅,未來仍將待在和過往巧巧幾乎一模一樣分毫不差的位置上,繼續(xù)陪著我們度過無數(shù)美味時光。
臥室里的厚重木質(zhì)眠床與兩側(cè)的白色床頭柜,結(jié)婚時拼著咬牙發(fā)狠買下,這么久了,睡起來雖難免有些吱嘎作響、也白得不那么純粹,擺進全新打造的臥房卻還是那么漂亮。
更早前,記得是進入職場未久時買的一張仿明式椅,當年稍嫌簇新的亮澤終于漸漸溫潤,現(xiàn)在,從原本的玄關位置改移至浴室旁眠床畔,作為沐浴時就寢后的臨時衣物置放處剛剛恰好。
舊家具落定,其余,雖確知還是得適量增購些許,然心情上的安步當車,入住一年多來卻大致處于寧缺無妨狀態(tài),只依隨緣分心情徐徐陸續(xù)添置新兵:*先來家的是兩張臺灣品牌木椅,融合了北歐風的簡凈與臺味的敦厚。好久前在網(wǎng)上瞧見便覺喜歡,默默記下了,直到這會兒才下單。果然貨到拆封擺上,一如所料,仿佛天生就該屬這地方一樣,好生合襯。
另張孔雀椅則為舊物。記得是遷回后不久,偶然在某舊貨店里的驚喜邂逅。其實走進那店為的并非椅子,但在架上一看到它就再也轉(zhuǎn)不開眼睛,是早從年少沉迷流連臺灣民藝店時一直想要、卻始終無力無能下手的古早懷念舊相識,此際,看來是緣分到來的時刻了。
后來,還得到一位長年鉆研臺灣老家具專家朋友的肯定,說是形制極罕見難得的神物,聽到是意外之遇更加驚奇,直言老東西擇人而居,自己選中了下一個歸屬。讓我開心無比,就這么加入新居行列,成為家中日日玩味咀嚼不盡的迷人一景。
然后說來奇妙,相隔八個多月,再次路過同家舊貨店,一眼望見隨意堆置廊下、破損憔悴的一張椅,西式溫莎椅形式,卻有著很臺灣風味的藤面,當下一見就傾心,便立即訂下并央求務必原樣修復。完成后果然面目一新,尤其依店家建議,細細刮除已經(jīng)斑駁的表漆后露出原本木頭顏色,擺進書房里特有味道。
椅旁的樟木箱則也同是舊物新添。早從好幾年前,深陷家中藏書滿坑滿谷、連走路都艱難的慘況下,漸漸開始養(yǎng)成習慣:每每新書來到,讀完后只要覺得不夠牽心感動或缺少實用參考價值便斷然舍離、直接裝箱存放,累積到一定數(shù)量即轉(zhuǎn)售二手書店。
而為了更確保這決絕之心,網(wǎng)上尋尋覓覓,終于從某拍賣網(wǎng)站購得一只老樟木箱,擱在新書房里專為此用。經(jīng)歷風霜淘洗,箱身通體散發(fā)著優(yōu)雅內(nèi)斂的美麗潤澤,煞是好看。多虧這箱,舍起書來少了猶豫心疼,更多幾分暢快。
至此,因而慢慢發(fā)現(xiàn),應是此心之戀舊惜舊,即使非為既有,有緣四方相遇得來的家具竟也大多是老件舊物。
應全是愿能相守相依到老的伙伴吧!我如是確信。同時期待,即將一齊攜手創(chuàng)造的更多嶄新回憶。
……

家的模樣 作者簡介

葉怡蘭,出生于臺灣臺南。很早就決定以“享樂”作為終身職業(yè)。并堅持相信,真正的“享樂”,不是短暫的炫惑聲色之娛,也不是一味金錢或地位的堆積;而是需得認真的涉獵、深度的累積,需得花些時間花些工夫,方能從心靈到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每一種感官,都真真切切長長久久地感到喜悅與歡愉。
著有《尋味紅茶》《食本味》《好日好旅行》《終于嘗到真滋味》《隱居·在旅館》《極致之味》《享樂旅館》等書。文字與攝影作品散見各大華文媒體。

商品評論(1條)
  • 主題:

    家是愛的容器。家就是你想過的生活的樣子?戳诉@本書,對于家的本質(zhì)也有了新的認識。對于自己下一個房子的裝修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2022/11/18 8:03:46
    讀者:ztw***(購買過本書)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wǎng)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