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中圖網(wǎng) 請 | 注冊
> >
閩西山地-中國地理百科

閩西山地-中國地理百科

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出版時間:2015-08-01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206
讀者評分:5分1條評論
本類榜單:科普讀物銷量榜
中 圖 價:¥17.5(3.5折) 定價  ¥49.9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運費6元,滿39元免運費
?新疆、西藏除外
溫馨提示:5折以下圖書主要為出版社尾貨,大部分為全新(有塑封/無塑封),個別圖書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劃線標(biāo)記、光盤等附件不全詳細(xì)品相說明>>
本類五星書更多>

閩西山地-中國地理百科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10082016
  • 條形碼:9787510082016 ; 978-7-5100-8201-6
  • 裝幀:一般銅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閩西山地-中國地理百科 本書特色

中國地理百科”叢書創(chuàng)新地把中國全境按山川形勝劃分出數(shù)百個地理單元,并力求融“百科全書詞典”的簡潔準(zhǔn)確,與“有圖通俗讀物”的生動有趣為一體,通過大量圖片和詞條之間的互相詮釋,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單元。《閩西山地》即圍繞客家文化發(fā)源地——福建西部的山地而展開,呈現(xiàn)了這一地區(qū)獨特的自然地貌和人文風(fēng)情:這片土地位于福建西部龍巖,武夷山脈南段、玳瑁山、博平嶺等山脈及其支脈在境內(nèi)延伸,呈現(xiàn)五嶺斜貫,長廊狀谷地分布其間的地貌格局,為宋代南遷的中原遺民提供了避難所,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客家民系,產(chǎn)生了以土樓、屋橋和陰塔為代表的客家建筑與耕讀傳家的客家文化傳統(tǒng)。此外,本書還記錄了其海陸變遷的地質(zhì)歷史,展示其地層完整,花崗巖石蛋、石灰?guī)r溶洞和砂礫巖丹霞均較為發(fā)育的自然景觀;呈現(xiàn)了其作為中國東南沿海生物資源*豐富的地區(qū)之一,孕育的包括南方紅豆杉、黑麂、中華秋沙鴨、金斑喙鳳蝶等珍稀生物在內(nèi)的多樣種群;詮釋了其“紅色沙漠”與“金山銀水”并存,地上貧瘠、地下富有的經(jīng)濟形態(tài)。同時,這一地區(qū)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福建新石器文化的發(fā)祥地、古代閩越人誕生與繁衍的天堂……也在本書有所展示。

閩西山地-中國地理百科 內(nèi)容簡介

中國首套規(guī)模達到數(shù)百分冊的地理科普叢書,范圍無縫覆蓋中國全境。打破傳統(tǒng)認(rèn)識上的行政區(qū)劃的界線,依據(jù)福建西部的山地地貌和客家文化特征,劃分本書區(qū)域范圍。   梳理客家民系的形成和發(fā)展軌跡。   解讀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區(qū)建筑——土樓。   囊括游大粽、走古事、游大龍、炒蟲豸等諸多獨特習(xí)俗。   形式新穎,文字精簡而通俗,圖片真實而精彩,這兩者的交互使科普閱讀變得生動有趣。

閩西山地-中國地理百科 目錄

前言區(qū)域地貌示意圖 1閩西山帶 2一 自然地理三邊高,一面低 9 / 五嶺斜貫 9 / 長廊狀谷地 9 / 低山·高丘 11 / 巖溶盆地 11 /地層發(fā)育完整 12 / 南嶺構(gòu)造帶東延段 12 / 永梅拗陷帶 14 / 龍巖山字型構(gòu)造 15 /燕山早期侵入巖 15 / 上杭—云霄斷裂帶 15 / 樓子壩群 18 / 武夷山脈南段 18 /天宮山長列 18 / 松毛嶺 19 / 采眉嶺 20 / 博平嶺西側(cè) 20 / 汀江干流 21 /九龍江北溪上游 22 / 紅壤 22 / 梅雨型洪澇 23 / 寒害頻發(fā) 23 / 巖溶塌陷頻繁 24 /崩崗侵蝕嚴(yán)重 24 / 白沙嶺 24 / 菇蓮嶂 25 / 丐答山 25 / 天華山金頂 25 / 桃源崠 26 /北山 26 / 朝斗巖 27 / 古城風(fēng)口 27 / 長汀城關(guān)盆地 28 / 濯田小平原 28 / 龍門 28 /石峰寨 32 / 石壁嶺山頂天池 32 / 竹頭嶺瀑布 33 / 河田溫泉 33 / 童坊河 33 /古城河 33 / 濯田河 34 / 狗子腦 34 / “水流三州頂” 35 / 鴉鵲崠 35 / 冠豸山 38 /石燕巖 39 / 新泉斷陷盆地 40 / 北團盆地 40 / 連城龍崗古河道 41 / 神劍峽 41 /金雞嶺峽谷 42 / 舊縣河連城段 42 / 蒲竹溪 42 / 九龍湖 43 / 新泉湯池 43 / 雙髻山 44 /扁山崠 44 / 茫蕩洋 45 / 上福溪 45 / 大沽灘 45 / 南蛇灘 46 / 臨城丘陵 46 /黃潭河谷地 47 / 古田盆地 47 / 黃屋背 48 / 吊鐘巖隘口 48 / 古石巖 48 / 赤面石 49 /赤巖頭 49 / 仙洞山 50 / 金豐大山 51 / 蒙公山 51 / 東華山 51 / 白葉湖崠 52 /四角崠火山口 52 / 燕子巖 53 / 永定河 53 / 金豐溪 54 / 鳳城—坎市丘陵 55 /奧杳高山盆地 55 / 茫蕩洋草本沼澤地 55 / 仙湖洞 56 / 箭灘溫泉 57 / 紅尖山 57 /小溪凸 57 / 黃連盂 57 / 天馬山 58 / 龍巖洞 58 / “江山睡美人” 59 / 官司嶺大絕壁 59 /萬安溪中游 59 / 紅坊溪 62 / 九十九曲溪 62 / 梅花湖 62 / 雁石溪谷地 63 /龍巖盆地 63 / 銅缽盆地 64 / 龍硿洞 64 / 浮蔡溫泉 66 / 戴云山脈南麓 66 /紫云洞山 66 / 龍傘崠 66 / 苦筍林尖 67 / 漳平盆地 68 / 天臺山沼澤 68 /蘭洲坪草甸 68 / 穿云洞·風(fēng)硿洞 69 / 仙鶴潭瀑布 69 / 明山泉 70 / 新橋溪 71 /雙洋河 71 / 溪南溪 71 / 梁山頂 72 / 石逕嶺 72 / 靈洞山 72 / 東留風(fēng)口 73 / 巖前丘陵 74 /獅巖 74 / 桃溪河 74 / 中山河 75 / 中堡河 75 / 梅花山自然保護區(qū) 79 /梁野山自然保護區(qū) 79 / 龍巖國家森林公園 80 / 天臺山國家森林公園 81 / 西普陀 82 /蓮花山植物園 83 / 櫸子洲古樟樹群 83 / 圭龍山黑錐林 84 / 馬屋甜櫧林 84 /汀江麻竹林 85 / 桃金娘灌叢 86 / 連城巨杉 86 / 南方紅豆杉 86 / 唐代側(cè)柏 87 / 杉中竹 87 /水杉 88 / 穗花杉 88 / 長苞鐵杉 88 / 香樟 89 / 沉水樟 90 / 伯樂樹 90 / 半楓荷 91 /閩楠 91 / 福建青岡 91 / 亮葉樺 92 / 福建山櫻花 92 / 福建酸竹 92 / 玉山竹 93 /倒生竹 94 / 金邊瑞香 94 / 南紫薇 94 / 紫花杜鵑 95 / 蕉芋 95 / 小葉買麻藤 96 /仙人草 96 / 華南虎 97 / 黑麂 97 / 毛冠鹿 98 / 飛鼠 98 / 水獺 99 / 穿山甲 99 / 青竹蛇 100 /中華秋沙鴨 100 / 黃腹角雉 101 / 白鷴 101 / 金斑喙鳳蝶 102 / 娃娃魚 103 /扁圓吻鲴 103二 經(jīng)濟地理靠山吃山 107 / “蠻獠之耕” 107 / 田塊碎小,土地貧瘠 108 / 塅田 108 / 中堡梯田 110 /冷浸田 110 / 簡陋水利 111 / “三千羅陂” 111 / 棉花灘水庫 112 / 南方“紅色沙漠” 112 /“開元年” 113 / 宋圩 114 / 旱稻 114 / 砍伐—栽種 115 / 雙洋古驛道 115 / 永定高陂橋 116 /“上河三千,下河八百” 117 / 峰市 117 / “金山銀水” 118 / 采冶業(yè) 119 / 四堡坊刻 119 /手工造紙 122 / 永定曬煙 122 / 上杭靛商 123 / 連城木商 124 / 棚民 125 / 走圩販 125 /龍巖林區(qū) 126 / 馬尾松林 126 / 長汀竹林 126 / “高山花園” 127 / 云頂茶園 128 /溫泉養(yǎng)殖 128 / 東留電站 129 / 龍巖冠豸山機場 129 / 贛龍鐵路 129 / 紫金山金銅礦 132 /馬坑鐵礦 132 / 東宮下高嶺土 133 / 廟前錳礦 133 / 連城宣紙 134 / 玉扣紙 134 / 素心蘭 135 /杭梅 135 / 蘇坂蜜柚 136 / 無核紅柿 136 / 上杭松脂 137 / 河田雞 137 / 白鶩鴨 137 /漳平水仙茶餅 138 / 連城地瓜干 139 / 永定菜干 139 / 長汀豆腐干 140 / 漳平筍干 141 /沉缸酒 141三 歷史地理閩越人 145 / 山越人 145 / 畬族 146 / 移民潮 147 / 汀州人入臺 148 / 客家民系形成 148 /血緣宗族聚居 149 / 河源十三坊 150 / 新羅首設(shè) 151 / 汀州府 151 / 閩西漢化 152 /文天祥屯兵龍巖 153 / “上杭之亂” 153 / 閩粵贛流民 154 / 太平軍入汀 154 /閩西革命根據(jù)地 155 / 烏石崠遺址 156 / 宣和新石器遺址 156 / 南海國古都城 157 /后芷林祭祀臺 157 / 陶印拍 158 / 隘嶺關(guān)古驛站 158 / 汀州福音醫(yī)院 159 / 古田會議故址 159 /廈門大學(xué)遷汀 160 / 工合會長汀事務(wù)所 161 / 長汀 161 / “百姓鎮(zhèn)” 162 / 培田古村落 163 /摩陀寨 163 / 才溪鎮(zhèn) 166 / 湖坑古鎮(zhèn) 166 / 芷溪古村 167四 文化地理河洛裔胄 171 / “九龍三公” 171 / 官莊畬族 172 / 龍巖歐氏 173 / 四堡鄒氏 173 / 耕讀傳家 174 /“珍珠丸” 175 / 燈盞糕 175 / 風(fēng)鴨 176 / 官莊簸箕粄 176 / 涮九品 177 / 苦抓湯 177 /客家土樓 177 / 承啟樓 178 / 泰安堡 178 / 九廳十八井 179 / 劉氏家廟 182 / 李氏家廟 182 /性海寺 183 / 西陂天后宮 184 / 虎豹別墅 185 / 容膝居 185 / 修竹樓 186 / 屋橋 186 /陰塔 188 / 風(fēng)水林 188 / 四堡路燈 189 / 拾骨葬 189 / 定光古佛 190 / 蛇崇拜 191 / 伯公 191 /羅坊走古事 192 / 姑田游大龍 193 / 保苗節(jié) 194 / 游大粽 194 / 春分祭祖 195 / 炒蟲炒豸 196 /美溪“六月六” 196 / 盂蘭盆節(jié) 197 / 閩西漢劇 198 / 山歌戲 198 / 盤歌 198 / 采茶燈 199 /十番音樂 200 / 公嫲吹 200 / 上杭木偶戲 201 / 王環(huán) 202 / 蛤蝴公太 202 / 宋慈 203 / 華嵒 203 /上官周 204 / 廖鴻章 205 / 胡子春 205 / 胡文虎 206 / 包氏中醫(yī)世家 207
展開全部

閩西山地-中國地理百科 相關(guān)資料

a 閩西山地這個書名,對于一個徒步愛好者來說吸引力還是挺大的。常年只在自己生活的城市里東奔西走的,每年只有一兩次出外旅游的機會,總有一種“世界那么大,我想出去走走的”意愿。 而這本講福建山地的書,正好滿足了我的需求,書的價錢還可以接受,于是就買下了。 這本書吧!一開始讀起來是有些迷惑,前面一部分有很多關(guān)于地理學(xué)的內(nèi)容,有些看不懂,幸好我沒放棄,選擇先放一放,繼續(xù)往下看,專挑跟山地有關(guān)的內(nèi)容,為自己日后的徒步之旅搜集搜集資料,果然,先讀了自己感興趣的部分,特別是有大量精美大圖的幫助,這本書最后還是被我看完了。 圖文并茂是這本書最大的優(yōu)點,圖文并茂的書總能方便人的閱讀,而且圖片都配有解釋文字,力求讓人知道前面那些比較難看懂的地理學(xué)文字和現(xiàn)實中的各種自然景觀有什么關(guān)系,而且圖片都是高清大圖,很多圖片都意在突出沒個自然景觀的特點,介紹它們的成因,幫助我們理解,這些內(nèi)容我都默默記在心中,日后和驢友們?nèi)サ介L汀、上杭那邊徒步時,說不定我可以滔滔不絕地為他們介紹當(dāng)?shù)氐淖匀痪坝^和景觀的成因,想到這里心里有點興奮了。 除了地理內(nèi)容,書中還提到一些當(dāng)?shù)氐慕?jīng)濟、歷史和文化信息,特別是關(guān)于客家人和客家文化的信息,我雖然不是卡家人,但是對客家文化還是有個很大的興趣的?磥磉@里是一個客家文化味道濃厚的地方?吹礁鞣N土樓和古鎮(zhèn),看到如珍珠丸子、風(fēng)鴨等客家美食,還有這種石山、溶洞,這些我都已經(jīng)記下來,作為日后到到底旅行的攻略資料了。 最后還是想說說這本書,書中的前言提到一句話叫做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我深以為然。 為什么書中第一部分講了那么多關(guān)于地理學(xué)的東西呢?我猜想是為了給讀這本書的人交個底,正式因為這里有這樣的“水土”,才有了當(dāng)?shù)氐纳娣绞、文化、?xí)俗,才有了客家先民們賴以為生的家園。 相比起直接買一本旅游攻略來看,直接知道哪里有什么好吃的,哪兒有什么好看的,哪里有什么好玩的,讀《閩西山地》這樣的地理科普讀物,邊看文字邊看圖,多看幾次,自己去建立一個新的認(rèn)知概念,我就通過這本書,對閩西有了這樣一個認(rèn)識,與各位分享一下吧。 閩西山地在福建省西南部,在武夷山南部,地形復(fù)雜,山多,既有花崗巖地貌,又有溶洞地貌,住在這里的人,依山而居,山多地少,所以靠山吃山,古時候,中原人南遷到這里落腳,發(fā)展出富有特色的客家文化,現(xiàn)存許多民風(fēng)淳樸的鄉(xiāng)村古鎮(zhèn)。 以上是我讀完這本書后的一點感想。 是的,中國很大,我的腳步卻不會停下。在這里感謝一下做這本書的那個人,辛苦了。 b 一個極為普通低調(diào)的書名《閩西山地》,如果不翻開書頁,根本無法吸引我去購買這本書。幸好,無意打開了它,才沒有錯過如此“驚艷”的山水與人文。這塊被幾大山脈硬生生給圍了起來的閩西地帶,歷史上并沒有阻擋自中原而來的客家人南下的腳步,反而成為他們的通道和安居之所?图胰嗽谏介g盆地、河谷之中留下的土樓群,如今已成當(dāng)?shù)匾粡堊罹咛厣拿餍牌?作為一個山地遍布、丘陵相連,僅以一條汀江與外界相連的偏僻山區(qū),閩西山地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自然是極好,茂密的叢林又成為野生動物棲身的“天堂”。因此,即使不看文字,單純欣賞書中的圖片,就是一種極大的視覺享受。何況,每當(dāng)戰(zhàn)亂橫掃中原大地之時,這里更是成了一處天然的“世外桃源”。歷史上中原文明的種子遍撒于此——保留了大量古中原漢語特色的閩西客家話,上承古代詩經(jīng)遺風(fēng)并吸收了當(dāng)?shù)禺尙幟窀璩煞值目图疑礁,以土樓、屋橋和陰塔為代表的客家建筑便是最為有力的佐證。 c 《閩西山地》?什么是“山地”?隱約記得,但又想不起來,頓時感覺高中地理都白讀了。忍不住翻了一下,驚訝地發(fā)現(xiàn)竟然有一半的篇幅都在講自然地理,而且這部分內(nèi)容相對于其他章節(jié)來說比較枯燥。說來慚愧,在沒讀這本書之前,我對自然界的認(rèn)識只停留在表面,根本未曾深入了解過我們所生活的這片土地是怎樣形成的。要知道,對于我這個地理白癡來說,諸如“拗陷帶”“侵入巖”“斷裂帶”“斷陷”這類詞語是不易理解的,需要百度才能讀下去。當(dāng)然,書中有的地方也會給我們科普一下這些專業(yè)的地理術(shù)語。 說實話,閱讀自然地理的內(nèi)容花費了我不少時間,但同時也增長了不少知識。當(dāng)讀到經(jīng)濟、歷史、文化地理時,我才體悟到編者的用心良苦,原來這樣的內(nèi)容編排是為了解釋清楚前言里面說的“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舉些書中的例子,古代的閩西地區(qū)僅以一條汀江與外界相連,于是人們就聰明地沿著河岸繁衍生息;閩西山地遍布,古時中原的客家人為了避難選擇了這片偏僻的山區(qū)作為安居之所,同時改良了閩西原有的土樓,創(chuàng)造出了客家土樓;閩西山區(qū)多蛇,傷害人畜,當(dāng)?shù)厝艘暺錇樯耢`的化身,進而衍生出了蛇崇拜;等等。 由于專業(yè)的問題,個人比較喜歡文化地理的內(nèi)容。這里面關(guān)于閩西的衣食住行都講到了,還有宗教信仰、藝術(shù)、名人的內(nèi)容。印象比較深刻的除了有前面說到的“客家土樓”“蛇崇拜”外,還有“耕讀傳家”“伯公”“盂蘭盆節(jié)”。現(xiàn)在很多人都知道日本有個“盂蘭盆節(jié)”,其實中國也有,只是稱呼不同,叫鬼節(jié)。在閩西的新羅適中,每10年會舉行一次盂蘭盆節(jié),從農(nóng)歷十月初一到十六。 d 在地理科普類圖書千篇一律等同旅游攻略的時代,能堅守做單純的正式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書,真心不容易,感謝做這本書的人,為我提供一本有意義的讀物。

商品評論(1條)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wǎng)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