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方守藝人:在時(shí)間之外(簽名本)
-
>
大家小書:蘇辛詞說
-
>
(精)唐風(fēng)拂檻:織物與時(shí)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墨繪
-
>
(精)中國人的稱呼(簽名鈐印本)
-
>
楓涇史話
-
>
風(fēng)詩的情韻:李山講《詩經(jīng)》
茶經(jīng)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11373076
- 條形碼:9787511373076 ; 978-7-5113-7307-6
- 裝幀:簡裝本
- 冊(cè)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茶經(jīng) 本書特色
陸羽、陸廷燦著的《茶經(jīng)》將《茶經(jīng)》《續(xù)茶經(jīng)》合編,除了因?yàn)閮烧叨际遣杷噷V視袀鞒嘘P(guān)系之外,更因?yàn)樗鼈兌季哂猩顚拥奈幕瘍?nèi)涵,基本上將唐代之前和清代之前國人對(duì)于茶的理解和茶道的演變囊括其中,是非常值得一讀的國學(xué)經(jīng)典。全書配以200余幅精美彩圖,《荼經(jīng)》附精彩的注釋翻譯,既圖文并茂,又古色古香,實(shí)用性和藝術(shù)性兼具。
茶經(jīng) 內(nèi)容簡介
本書將《茶經(jīng)》《續(xù)茶經(jīng)》合編,除了因?yàn)閮烧叨际遣杷噷V視袀鞒嘘P(guān)系之外,更因?yàn)樗鼈兌季哂猩顚拥奈幕瘍?nèi)涵,基本上將唐代之前和清代之前國人對(duì)于茶的理解和茶道的演變囊括其中,是非常值得一讀的國學(xué)經(jīng)典。全書配以200 余幅精美彩圖,《茶經(jīng)》附精彩的注釋及譯文,既圖文并茂,又古色古香,實(shí)用性和藝術(shù)性兼具。
茶經(jīng) 目錄
《茶經(jīng)》
一、茶之源
二、茶之具
三、茶之造
四、茶之器
五、茶之煮
六、茶之飲
七、茶之事
八、茶之出
九、茶之略
十、茶之圖
《續(xù)茶經(jīng)》
凡 例78
一、茶之源
二、茶之具
三、茶之造
四、茶之器
五、茶之煮
六、茶之飲
七、茶之事
八、茶之出
九、茶之略
十、茶之圖
茶經(jīng) 節(jié)選
三、茶之造
《唐書》:太和七年正月,吳蜀貢新茶,皆于冬中作法為之。上務(wù)恭儉,不欲逆物性,詔所在貢茶,宜于立春后造。
《北堂書鈔》:《茶譜》續(xù)補(bǔ)云:龍安造騎火茶,*為上品。騎火者,言不在火前,不在火后作也。清明改火,故曰火。
《大觀茶論》:茶工作于驚蟄,尤以得天時(shí)為急。輕寒英華漸長,條達(dá)而不迫,茶工從容致力,故其色味兩全。故焙人得茶天為度。
擷茶以黎明,見日則止。用爪斷芽,不以指揉。凡芽如雀舌谷粒者,為斗品。一槍一旗為揀芽,一槍二旗為次之,余斯為下。茶之始芽萌,則有白合,不去害茶味。既擷則有烏蒂,不去害茶色。
茶之美惡,尤系于蒸芽、壓黃之得失。蒸芽欲及熟而香,壓黃欲膏盡亟止。如此則制造之功十得八九矣。
滌芽惟潔,濯器惟凈,蒸壓惟其宜,研膏惟熟,焙火惟良。造茶先度日晷之長短,均工力之眾寡,會(huì)采擇之多少,使一日造成,恐茶過宿,則害色味。茶之范度不同,如人之有首面也。其首面之異同,難以概論。要之,色瑩徹而不駁,質(zhì)縝繹而不浮,舉之凝結(jié),碾之則鏗然,可驗(yàn)其為精品也。有得于言意之表者。
白茶自為一種,與常茶不同。其條敷闡,其葉瑩薄。崖林之間,偶然生出,有者不過四五家,生者不過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而已。須制造精微,運(yùn)度得宜,則表里昭澈,如玉之在璞,他無與倫也。
蔡襄《茶錄》:茶味主于甘滑,惟北苑、鳳凰山連屬諸焙,所造者味佳。隔溪諸山,雖及時(shí)加意制作,色味皆重,莫能及也。又有水泉不甘,能損茶味,前世之論水品者以此。
《東溪試茶錄》:建溪茶比他郡*先,北苑、壑源者尤早。歲多暖則先驚蟄十日即芽;歲多寒則后驚蟄五日始發(fā)。先芽者,氣味俱不佳,惟過驚蟄者為**。民間常以驚蟄為候。諸焙后北苑者半月,去遠(yuǎn)則益晚。
凡斷芽必以甲,不以指。以甲則速斷不柔,以指則多濕易損。擇之必精,濯之必潔,蒸之必香,火之必良,一失其度,俱為茶病。
芽擇肥乳,則甘香而粥面著盞而不散。土瘠而芽短,則云腳渙亂,去盞而易散。葉梗長,則受水鮮白;葉梗短,則色黃而泛。烏蒂、白合,茶之大病。不去烏蒂,則色黃黑而惡。不去白合,則味苦澀。蒸芽必熟,去膏必盡。蒸芽未熟,則草木氣存。去膏未盡,則色濁而味重。受煙則香奪,壓黃則味失,此皆茶之病也。
《北苑別錄》:御園四十六所,廣袤三十余里。自官平而上為內(nèi)園,官坑而下為外園。方春靈芽萌坼,先民焙十余日,如九窠、十二隴、龍游窠、小苦竹、張坑、西際,又為禁園之先也。而石門、乳吉、香口三外焙,常后北苑五七日興工。每日采茶、蒸榨,以其黃悉送北苑并造。
造茶舊分四局。匠者起好勝之心,彼此相夸,不能無弊,遂并而為二焉。故茶堂有東局、西局之名,茶有東作、西作之號(hào)。凡茶之初出研盆,蕩之欲其勻,揉之欲其膩,然后入圈制,隨笪過黃有方。故有花,有大龍,有小龍,品色不同,其名亦異,隨綱系之于貢茶云。
采茶之法,須是侵晨,不可見日。晨則夜露未晞,茶芽肥潤。見日則為陽氣所薄,使芽之膏腴內(nèi)耗,至受水而不鮮明。故每日常以五更撾鼓集群夫于鳳凰山[山有伐鼓亭,日役采夫二百二十二人],監(jiān)采官人給一牌,入山至辰刻,則復(fù)鳴鑼以聚之,恐其
逾時(shí)貪多務(wù)得也。大抵采茶亦須習(xí)熟,募夫之際必?fù)裢林爸O曉之人,非特識(shí)茶發(fā)早晚所在,而于采摘亦知其指要耳。
……
- >
推拿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新文學(xué)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xué)術(shù)叢書(紅燭學(xué)術(shù)叢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xué)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經(jīng)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