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方守藝人:在時(shí)間之外(簽名本)
-
>
大家小書:蘇辛詞說
-
>
(精)唐風(fēng)拂檻:織物與時(shí)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墨繪
-
>
(精)中國人的稱呼(簽名鈐印本)
-
>
楓涇史話
-
>
風(fēng)詩的情韻:李山講《詩經(jīng)》
《文史知識(shí)》主題精華本舊京伶界漫談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101130980
- 條形碼:9787101130980 ; 978-7-101-13098-0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史知識(shí)》主題精華本舊京伶界漫談 本書特色
舊京民俗文化豐富而廣博,韻味無窮的京劇文化正是其中尤其燦爛的一筆。本書通過大量切實(shí)可信的資料,輔之以流暢的筆觸,幫我們補(bǔ)上了舊京伶人的生活與藝術(shù)這有趣的一課。
《文史知識(shí)》主題精華本舊京伶界漫談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張文瑞先生積多年京劇研究的心得與體會(huì),有關(guān)老北京京劇中的趣聞軼事、常識(shí)常規(guī)、行頭道具、演出場地、演員與觀眾的關(guān)系種種所做的研究,包括京劇表演中的七科七行、底包與跟包、場面、戲份兒與包銀、捧角兒、票友、伶界的師徒等等。在行文方面,作者熟諳老北京方言,用老北京的話兒來講老北京的京劇,自有一種味道。文稿中還配有許多作者自行拍攝的照片,也是一大亮點(diǎn)。
《文史知識(shí)》主題精華本舊京伶界漫談 目錄
文武昆亂不擋 / 1
說“好角兒” / 9
唱戲講究“通大路” / 15
“整臉子”與“沒眼睛” / 19
唱戲不是嚷戲 / 24
說“飲場” / 31
“抱本子”“對(duì)戲”與“臺(tái)上見” / 38
說“里子” / 48
底包與跟包 / 62
戲份兒、包銀與“公事” / 72
“七行” / 83
“七科” / 105
“場面” / 114序 / 1
文武昆亂不擋 / 1
說“好角兒” / 9
唱戲講究“通大路” / 15
“整臉子”與“沒眼睛” / 19
唱戲不是嚷戲 / 24
說“飲場” / 31
“抱本子”“對(duì)戲”與“臺(tái)上見” / 38
說“里子” / 48
底包與跟包 / 62
戲份兒、包銀與“公事” / 72
“七行” / 83
“七科” / 105
“場面” / 114
“行頭” / 137
伶界術(shù)語 / 146
伶界的師徒 / 171
京派與海派 / 183
精忠廟及精忠廟事務(wù)衙門 / 189
清宮的升平署與內(nèi)廷演戲 / 198
古代八音與胡琴“八音” / 208
說“叫好兒” / 212
說票友 / 218
捧角兒 / 242
說戲迷 / 263
舊京演戲的場所 / 274
伶人與大煙 / 286
伶人的茶飯煙* / 296
伶界舊事趣聞 / 308
黃鐘大呂能否連用 / 339
京劇改革芻議 / 343
參考書目 / 352
后記 / 358
《文史知識(shí)》主題精華本舊京伶界漫談 作者簡介
張文瑞,北京市人。1984年畢業(yè)于中國政法大學(xué),后就讀北京大學(xué)哲學(xué)系中國哲學(xué)方向研究生班。生于老北京家庭(祖籍北京通州,曾祖遷居北京市)。其父是票友,宗余派老生,四十年代初即在北京登臺(tái)彩唱,并與梨園中人多有交往;幾位兄長皆能拉能唱。數(shù)十年受此熏染,對(duì)北京京劇文化抱有濃厚興趣,閱讀了大量京劇類書籍。近20年來,側(cè)重對(duì)京劇文化做了較深入研究。與一些老輩兒伶人及年輕京劇演員亦有交往,于閑談雅聚中皆有所得。 自八十年代末起,先后在《文史知識(shí)》《光明日報(bào)》《人民日報(bào)》《縱橫》《中國國家歷史》等報(bào)刊發(fā)表京劇文化、舊京民俗、文化隨筆、散文等數(shù)十篇。 憑借數(shù)十年積累,及廣泛深入閱讀大量文獻(xiàn)資料,伏案三年寫得《舊京伶界漫談》一書。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史學(xué)評(píng)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xué)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