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馨卡幫你省薪 2024個人購書報告 2024中圖網(wǎng)年度報告
歡迎光臨中圖網(wǎng) 請 | 注冊
> >
雅俗軒墨馀脞錄

雅俗軒墨馀脞錄

“磨刀不誤砍柴工”“情人眼里出西施”,這些俗言俗語在生活中廣泛使用,對于它們的來歷人們卻知之不多,本書旨在解讀其來龍去脈,并穿插民間故事、神話傳說,讀來生動有趣。

作者:曲彥斌
出版社:海豚出版社出版時間:2017-08-01
所屬叢書: 海豚社小精裝系列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244
讀者評分:4.8分33條評論
本類榜單:社會科學銷量榜
中 圖 價:¥14.7(3.2折) 定價  ¥46.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暫時缺貨 收藏
運費6元,滿39元免運費
?新疆、西藏除外
溫馨提示:5折以下圖書主要為出版社尾貨,大部分為全新(有塑封/無塑封),個別圖書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劃線標記、光盤等附件不全詳細品相說明>>
本類五星書更多>

雅俗軒墨馀脞錄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11024244
  • 條形碼:9787511024244 ; 978-7-5110-2424-4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雅俗軒墨馀脞錄 本書特色

曲彥斌先生多年來醉心于民俗學研究,成果頗豐,是民俗語言學這一學科的首倡者!堆潘总幠烹怃洝肥撬P(guān)于民俗語言學方面的研究成果結(jié)集,既有學術(shù)性,又有趣味性。一方面,書中所收錄的文章,或是辨章闡釋民間日用俗言俗語的確切含義及其所承載的文化因子,或是考鏡厘清民間日用俗言俗語的來龍去脈及其流變,具有重要的民俗文化學術(shù)研究價值,對民俗文化的普及與推廣也有積極意義。另一方面,因為考察對象大都是“磨刀不誤砍柴工”“情人眼里出西施”之類的俗言俗語,這些俗言俗語在生活中廣泛使用,對于它們的來歷人們卻知之不多,因此會引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而作者在解說時穿插了一些民間故事、神話傳說,內(nèi)容生動有趣,語言平易近人,具有較強的可讀性。

雅俗軒墨馀脞錄 內(nèi)容簡介

《雅俗軒墨馀脞錄》是一部有關(guān)俗言俗語的研究札記,共分三部分:雜識脞錄、雜考脞錄和俗語俗源談藪。這些有關(guān)俗言俗語的雜識雜考有助于讀者了解它們的由來,掌握民俗詞語和市井熟語的確切詞義,體悟民俗文化在語言中的作用和影響。其中有很多人們?nèi)粘I钪谐R姷乃渍Z,文章對其源流發(fā)展進行了詳細追溯,讓讀者閱讀之后,不僅能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

雅俗軒墨馀脞錄雅俗軒墨馀脞錄 前言

  我若稱他為曲彥斌先生,有些見外,顯得疏遠。他長我?guī)讱q,是兄長,稱呼曲兄親切些,沒有距離感。他的新著《雅俗軒墨馀脞錄》即將付梓問世,要我寫序。他的好意我明白,我也領(lǐng)了,但著實讓我為難。我生性懶散,無才無能,無文無采,無名無實,況且人微言輕,豈能為他人作序?于是我堅辭,他堅持,幾番回合,結(jié)果小弟還是要聽大哥的,只好寫些絮語,以應(yīng)大哥之命。
  與曲兄相識近三十年了。一九八六年的春季,曲兄的**部專著《民俗語言學》的手稿,轉(zhuǎn)到了我的手里,由我來做責任編輯。那時還沒有電腦,書稿都是手寫的。幾百頁的稿紙,手抄下來,還是很辛苦的。原稿是手工訂合的,很是規(guī)整,**印象就很舒服。當我翻開書稿時,更是眼前一亮,字跡工整秀美,書寫規(guī)范,格式標準,就連修改勾抹,都是一絲不茍,干干凈凈。從**頁到*后一頁,都是如此,一看就知道作者是有耐心和定力的人。當然,書稿的內(nèi)容也是很有價值的。
  “民俗語言學”在上個世紀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其首倡者即是曲兄。這門學科融匯并運用語言學、民俗學及相關(guān)學科理論、方法和材料,對語言、言語和文字這些與社會民俗等民俗文化事項聯(lián)系密切的對象的形態(tài)、規(guī)律、源流等進行多角度、多層面的考察研究,從而給予科學的闡釋。它不僅建構(gòu)了理論框架,還具有一定的應(yīng)用性和可操作性。自它誕生便得到學界的認可,很快得到發(fā)展推廣。二十多年來,很多相關(guān)學術(shù)著作發(fā)表出版,培養(yǎng)了幾批學術(shù)碩士,成績斐然。此后,曲兄有許多著作出版,先后撰寫了《副語言習俗》、《中國民間秘密語》、《中國乞丐史》、《中國典當史》、《中國招幌》、《中國鏢行:中國保安業(yè)史略》、《雅俗軒選集》,主編了《中國隱語行話大辭典》、《中國招幌辭典》、《中國民俗語言學》、《俗語古今》、《行會史》及幾套叢書文庫,還校注了《雜纂七種》,翻譯了《文化人類學史》,等等。豐碩的成果成就了曲兄,讓他在學術(shù)界有了一席之地。曲兄完全是靠自學一步步前行的,一切的收獲都是堅守“冷板凳”、追求“冷趣”的結(jié)果,是特立獨行的學術(shù)興趣的結(jié)果。恰如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在《風俗論·序言》開篇所說:“我研究歷史,是為我自己,而不是為公眾;我的研究并非為了出版!蔽蚁嘈徘值难芯砍踔,就是個人的興趣,并通過這個過程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而已。后來的一系列的文字的凝結(jié)和出版,就是學術(shù)“好奇心”驅(qū)使和推動。他無法也不能回頭,不管他人的議論與評判,一路向前。因為這門學科及與之相關(guān)的學科的沿途風景實在太美了,太誘人了。尤其是單槍匹馬,孤軍奮戰(zhàn),披荊斬棘,乘風破浪,沖出重圍,挺立濤頭之時,那種滿足感與成就感,一定蕩漾在他的心頭,給他新的力量和鼓舞,催他踏上新的征程。我以為對于這樣一個不懼孤獨,自強不息,堅守自己的“冷趣”的人,應(yīng)當表達更多的敬佩和鼓勵,給他更多的支持,而不是漠不關(guān)心,甚至冷言冷語。其實,每個人都是漂在江湖的,本沒什么這派那派,也沒什么這路子那路子。有人故意劃出派別和路子,以示自己的清高與純正。然而,恰恰相反,客觀的事實和理性告訴人們,這樣狹隘的內(nèi)心和狹隘的意識,一點也不清純,也不會做出什么拿得上臺面的學問。
  《雅俗軒墨馀脞錄》共計收錄四十余篇文章,或是辨章闡釋民間日用俗言俗語的確切含義及其所承載的文化因子,或是考鏡厘清民間日用俗言俗語的來龍去脈及其流變。例如《鞋拔子小考》一文,從生活中的小器物入手,挖掘其所寄寓的民俗心理,情理交融,切合實際;《“咬春”、“斷春”與“斷春”》通過對詞語舛訛的考辨,結(jié)合節(jié)令民俗事項,判斷其準確的稱謂,條理清晰,有理有據(jù);《“雜嗽”并非“閑言冷語”》對于前人的解說,指謬辨正,給讀者一個語詞本義的結(jié)論。再如,《“二百五”探源》、《“抬轎子”小考》、《門外漢》等,皆有典有源,條清縷析,明白曉暢,不致使人摸不到頭腦,更無掉書袋的賣弄。讀后對這些詞語的來龍去脈有了清楚的了解,獲得了知識,解除了疑惑,滿足了尋根問底的好奇之心?傊瑢τ谝话阕x者了解身邊事物的由來,了解民俗詞語和市井熟語的確切詞義及其發(fā)展脈絡(luò),了解民俗文化在語言中的作用和影響,都是十分有益。雖是短文札記,但學術(shù)功力和學術(shù)價值還是蠻強的。
  由于過去工作的原因,我讀過許多既有學術(shù)功力,又有精彩文字的好文章、好書稿。這個經(jīng)歷帶來兩個后果,一是閱讀時對這樣的文章和書籍有著強烈的偏愛;二是自己的心和手怯得很,不敢動筆,總覺得自己的文字很爛,所以基本上只讀不寫。這是*初堅辭曲兄要我作序的主要原因。我佩服勤于動筆的人,也尊重他們的勞動,但我也堅持我個人的評判標準。這個集子的文章我大致翻過,在滿足我的好奇心,給我教益的同時,如果文章的氣場再輕松一些,文字再增加一些文采,說理會更透徹,可讀性會更強。我真誠地希望曲兄的文筆,就像他的手寫書稿一樣漂亮。其實,寫得一手好文章,是每一個從事文字工作的人永遠追求的目標。
  我斗膽寫了以上這些文字,既有不當又有得罪,但都是實話真話。要打要罰,小弟悉聽曲兄發(fā)落。不過,我想曲兄也是個實實在在的人,不會把說實話真話的小弟,打得太慘,罰得太重。

雅俗軒墨馀脞錄 目錄

目錄
寫在書前的絮語(王之江)
雜識脞錄
名字的質(zhì)量:人名感言三題
“三寸金蓮”、“水晶鞋”及其他
《水滸傳》綽號中的龍蛇、流氓文化及其他
神秘而多姿多彩的隱語行話
數(shù)文化中的隱語行話
話說明碼實價與暗碼實價
傳統(tǒng)保安業(yè)的軟武器
《江湖切要》原出明人所輯再考

雜考脞錄

“鞋拔子”小考
“咬春”、“龂春”與“斷春”
“吉祥號碼”與數(shù)字崇拜
“崛起”并非舶來品
“雜嗽”并非“閑言冷語”
上巳、寒食與清明節(jié)
話說“情人節(jié)”與“七夕”
有感于“世界菜”之說
鹿角椅和糠燈
*德與*禁:*早的戒 酒 令《酒 誥》
“尋根精神”探微
21世紀前兩個10年該如何稱呼?
書名號的正名與郵政編碼符號雜議
“仕文化學”漫議

俗語俗源談藪

俗語雅趣:話說“俗語”
“大鍋飯”、“鐵飯碗”的民俗語源
“二百五”探源
“黃胖”并非“黃疸病人”
“抬轎子”小考
“葷破素猜”說“疲軟”
“小姐”的尷尬
畫虎不成反類狗
磨刀不誤砍柴工
有緣千里來相會
源自曹雪芹的歇后語
“跳槽”與“走穴”
“招標”與“保鏢”
掛羊頭,賣狗肉
敲竹杠
情人眼里出西施
應(yīng)聲蟲
借光
“冷板凳”與“走過場”
“跑龍?zhí)住焙汀盎茏印?
不管三七二十一
方法
門外漢
好個“良心”
展開全部

雅俗軒墨馀脞錄 節(jié)選

《雅俗軒墨馀脞錄》:  以《隨園詩話》、《子不語》等著名于世的清代大學問家袁枚說,“人之所以異于禽獸者,以其好名也”。注重名聲、名氣、名譽,是人的一種美德。不過,無論英名、美名、芳名、威名還是名士、名流諸名人,首先都必須有其自身的名字,否則人群無以分別個體的人,名譽也就沒有了著落。因而,中國人歷來很講究取名。屈原《離騷》開篇第三句話便沾沾樂道,“父親仔細揣度我的生辰,賜給我的是美好名字,名正則,字靈均”! ∈廊酥v究取名之道,不止在于它是相互區(qū)別的一種簡單符號,更重要的還是一種標志文明程度的文化現(xiàn)象。依《禮記》所記,古代一般習慣是“幼名,冠字”,即人初生三個月取名,男子至二十歲弱冠成人、女子十五歲許嫁行笄禮時另于名外取字,故有“名字”之說。而且,生前稱名,死后之名稱諱,對尊長之名亦諱直呼,相互間亦稱字而諱名以示尊諱。有些民族取名,是采取父子連名、母子連名或舅甥連名的形式。此外,還有乳名、別名、號,乃至筆名、藝名等,這些均屬有關(guān)取名、用名的習俗慣制,是一種文化制度。名字蘊含著社會、家庭及個人的文化背景和心理,主要表現(xiàn)為取名的出典、寓意和感情色彩等方面。為此,歷代都曾總結(jié)歸納了一些取名的方法和程式!蹲髠鳌飞险f,魯國的大夫申繻總結(jié)的五種取名方法是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即參照人的生理特征、天賦意氣、身體形貌、假借品物名稱或親緣情形來取名。當魯桓公姬允的太子出生時,請申繻去取名。鑒于太子出生的時日、地點與桓公偶然相同,于是這位后來的魯莊公的姓名就叫了姬同。此外,申繻還提出有六項取名禁忌規(guī)則,這就是不要以國、官、山川、隱疾、畜牲和器幣之名命名。他說,若不注意這些,難免帶來用名的麻煩。例如,因晉僖侯名司徒,宋武公名司空,均屬以官為名,帝王之名“神圣”不可更易,于是便只好將這兩個官職改稱為中軍和司城。漢語漢字是取用不盡的取名資源,無論何時何種方式,關(guān)鍵皆在于賦予特定的寓意。胡適為二男一女取名的用意,都是對人的紀念。長男名為祖望、思祖,是紀念去世不久的老祖母;次子思杜,是紀念他的老師美國哲學家杜威;女兒素斐,是紀念好友莎菲即陳衡哲。而且,胡適子侄輩排行用字本是“恩”,但因避諱祖父世恩的名諱而改成了字形相近的“思”。名字是特別的文化符號,取個富有文化內(nèi)涵的名字,于己于人于社會都有意義,切忌輕率隨意。此感言之一。  老子道,“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取名是為了人際之間的區(qū)別,很難設(shè)想世人皆無名字狀況下的社會是個什么樣子。法律保護公民的姓名權(quán)不受侵犯,因為它是人在社會生活中的一種主要標識。命名者都極愿為被命名人取個吉祥如意、寓意深刻、呼之上口的好名字,于是在此心理作用下出現(xiàn)了不同歷史文化背景中的趨同重名現(xiàn)象。早在南北朝時,南朝梁元帝蕭繹就編出了一部中國歷史上*早的《古今同姓名錄》。清代汪輝祖編的《九史同姓名略》,從《舊唐書》至《明史》九種史書中輯錄出同姓名人物29000多個。至民初,彭作楨編的《古今同姓名大辭典》,已收錄從上古至1936年403個姓氏的同姓名1600個、56700人。據(jù)近年的統(tǒng)計,北京市曾一度同時有13000多人名叫劉淑珍,10100多名王淑珍,10000多名張淑英,8000多名王淑英。在上海,光是1968年至1971年,就有3397個新生兒取名叫王偉,僅1971年11月21日這天就誕生33名。至于不同歷史年代取名“援朝”、“文革”、“衛(wèi)東”、“永紅”、“要武”之類的,就更難以詳盡統(tǒng)計了。歷史上一些望族編制本族譜系行輩用字,就在于避免譜系內(nèi)各行輩的混亂和重名問題。例如,曲阜孔子家族譜系是由乾隆皇帝確認的“希言公彥承,宏聞貞尚衍,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以及1920年經(jīng)孔氏第七十六代孫衍圣公孔令貽后續(xù)的“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但是,這還未能從根本上解決一個泱泱大國眾生重名的問題。此外,趕時髦取洋名、怪名,也是時下一種值得關(guān)注的潮流。重名給社會生活秩序帶來混亂,往往也給個人造成許多不應(yīng)有的麻煩、苦惱、糾紛;洋名、怪名呢,也因有傷大雅而污染社會風尚。如何規(guī)范取名,專家們真就有必要當回事地納入科學研究視野。政府呢,亦當制訂相應(yīng)法規(guī)。長時下去,可是不得了。那么,現(xiàn)在每天都有數(shù)萬初人人世的新生兒要取名,也只好奉勸為之取名者,亦當三思而后行,嚴肅認真地力爭取個富有一定品位、獨具匠心而標新立異的優(yōu)秀名字,對受名者和社會都負一點責任。此感言之二。  ……

雅俗軒墨馀脞錄 作者簡介

曲彥斌,1950年生于沈陽市,原籍山東蓬萊北王緒村,遼寧社會科學院研究員。1986年進入遼寧社會科學院從事語言學、民俗學、社會學等學術(shù)研究工作,是“民俗語言學”這門學科的首倡者。學術(shù)研究方面涉獵廣泛,現(xiàn)已涉及的研究領(lǐng)域主要有:社會生活史,文化史,商業(yè)史,金融史,文化人類學,民間文藝學,等等。著作有《副語言習俗》、《民俗語言學》、《雜纂七種》(校注)、《中國民間秘密語》等30多種。

商品評論(33條)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wǎng)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