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中圖網 請 | 注冊
> >>
農民的新命(修訂版)

農民的新命(修訂版)

作者:趙樹凱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出版時間:2017-04-01
開本: 其他 頁數: 335
本類榜單:政治軍事銷量榜
中 圖 價:¥51.0(6.0折) 定價  ¥85.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運費6元,滿39元免運費
?新疆、西藏除外
本類五星書更多>

農民的新命(修訂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62500
  • 條形碼:9787100162500 ; 978-7-100-16250-0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農民的新命(修訂版) 本書特色

農民問題在中國的解決,就是中國農民“新生”的開始。 1.本書以當代中國農民的歷史命運為核心關懷,以改革以來的農民流動即農民工問題為基本內容,以實證觀察和行為分析為主要方法,著力于解剖提示農民與國家政策之間的互動關系及其內在邏輯。 2.本書作者認為解決農民問題既需要體制創(chuàng)新,也需要新的政治思想啟蒙。從根本上說,農民工問題的解決過程,就是中國農民的公民化過程。

農民的新命(修訂版) 內容簡介

農民與中國改革的內在關系,集中體現在幾個重要的關系層面上,直接地展現了當代農民在中國改革中的作用方式。本書將其主要歸結為五種關系:農民與高層政治的關系、農民與基層政府的關系、農民與鄉(xiāng)村民主的關系、農民與社會建設的關系、農民與地方官員的關系。在中國現代化進程的當前階段,國家要處理好與農民的關系,需要從這個層面做出具體而實在的努力,或者說是展開深刻有力的制度創(chuàng)新。本書的基本內容就是圍繞這幾個基本關系,分為5編33篇,討論國家如何處理農民問題。

農民的新命(修訂版) 目錄

1 新步履....................................................................................................1
1. 1 流動的羈絆....................................................................................3
1. 2 流動的動力..................................................................................12
1. 3 流動的機制..................................................................................22
1. 4 流動與鄉(xiāng)村經濟..........................................................................35
1. 5 農民評點“民工潮”....................................................................61
1. 6 流動的引導..................................................................................74
1. 7 流動的社會支持..........................................................................77
1. 8 邁開新步伐..................................................................................79
專欄文章一:民工學校 .......................................................................82
2 新生存..................................................................................................85
2. 1 政策中的農民..............................................................................87
2. 2 流動者的挑戰(zhàn)..............................................................................91
2. 3 流動者的行為失范....................................................................100
2. 4 流動中的“問題”人群............................................................106
2. 5 流動者的別樣生存....................................................................113
2. 6 政府的管理邏輯........................................................................118
2. 7 探索管理變革............................................................................131
2. 8 打工子弟的課桌........................................................................135
2. 9 邊緣化基礎教育........................................................................141
專欄文章二:超生者說 .....................................................................161
3 新治道................................................................................................181
3. 1 農民流動的體制環(huán)境................................................................183
3. 2 民工對政府的希望....................................................................191
3. 3 農民流動與城市就業(yè)................................................................196
3. 4 就業(yè)的城鄉(xiāng)統(tǒng)籌........................................................................210
3. 5 是“勞動力”更是“公民”......................................................219
3. 6 呼喚新治理................................................................................222
3. 7 政府管理的歧途........................................................................235
專欄文章三:被收容者說 .................................................................246
4 新紀元................................................................................................253
4. 1 新的政策起點............................................................................255
4. 2 新的社會需求............................................................................258
4. 3 就業(yè)新問題................................................................................268
4. 4 失業(yè)新特點................................................................................279
4. 5 培訓新困擾................................................................................288
4. 6 縱觀三十年................................................................................299
4. 7 組織新分化................................................................................307
專欄文章四:賣菜者說 .....................................................................322
后 記......................................................................................................332
修訂版后記..............................................................................................335

展開全部

農民的新命(修訂版) 節(jié)選

  1.8邁開新步伐  “打工”已經成為當今中國的一種社會潮流。不僅城市人中出現了許多“打工者”,而且農村人中也出現了許多“打工者”。兩相比較,來自農村的打工者數量更為龐大,處境也更加艱辛! τ诒姸嗟霓r村勞動者來說,“打工”的實質是通過跨區(qū)域流動來滿足就業(yè)需要,實現發(fā)展愿望!按蚬ふ摺弊鳛橐粋特殊的人口群體在特定時間內的大規(guī)模聚集移動中便成為人們通常所說的“民工潮”。從更廣泛的角度來看,“民工潮”就是指農村勞動者的跨區(qū)域流動就業(yè)!  懊窆こ薄痹谥袊粌H僅是一種經濟現象,也不僅僅只有經濟的后果。作為一種特殊社會階段的人口移動,其社會影響是多方面的,社會評價也有較多的分歧。我們認為,“民工潮”是改革開放條件下中國農民的又一個偉大創(chuàng)造,正像農民創(chuàng)造了家庭承包制和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一樣。家庭承包制主要解決中國農業(yè)的微觀經營制度問題,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主要解決農村農民如何直接參與推動中國的工業(yè)化進程問題,“民工潮”則主要解決在城鄉(xiāng)發(fā)展、區(qū)域發(fā)展不平衡條件下巨量剩余勞動力的就業(yè)增長方式問題。它是中國農民自己在就業(yè)困境中自己找到的一條發(fā)展道路。它的社會作用,不僅是直接增加了農民收入,有力地促進了城鄉(xiāng)兩地、發(fā)達地區(qū)和不發(fā)達地區(qū)的經濟發(fā)展,而且也加快了中國農民自身的現代化進程,十分有力地推進了傳統(tǒng)農民向現代農民的轉化!  懊窆こ薄币采羁逃辛Φ赝苿恿酥袊母母,成為一種強大的改革力量。其一,客觀上超前構造了一塊要素市場即勞動力市場。盡管這種市場的組織化程度還比較低,但比起農村傳統(tǒng)的自然就業(yè)和城市長期的計劃就業(yè)來,這種就業(yè)方式的市場化是相當超前的。其二,沖擊了城鄉(xiāng)分割、市民與農民權利地位不平等的兩種身份制度。農民是在用實際行動追求城鄉(xiāng)人口平等發(fā)展的權利,呼喚改革舊的不合理體制。其三,農民寧肯在不平等條件下參與城市經濟部門的就業(yè)競爭,鮮明地昭示了城鄉(xiāng)兩種就業(yè)和勞動體制的弊端,客觀上推進了城市就業(yè)和勞動體制的改革。“民工潮”對于中國改革的這種直接貢獻,甚少為人們所論及,本人認為應予強調。  當然,“民工潮”也有一些負面的社會作用。這些負面作用,有的是體制政策環(huán)境不良和社會基礎服務設施制約造成的,也有的是農民工本身的問題造成的。如一部分人外出盲目性較大,或者本身文化素質較低,不適應工業(yè)文明和城市生活,或者法制觀念差,不知道怎樣保護自己的權益和尊重別人的權益,F在,從全社會來看,面臨一個如何幫助和提高他們的問題。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多方面努力,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提供能直接有助于他們外出打工的讀物。楊金航同志所著的《打工必讀》就是適應這種需要、應時而出的一本好書。據我所知,作為直接面向打工者的應用性著作,這是**本。  以前,我曾看過一些有關部門編寫的“務工手冊”、“務工須知”之類的小冊子,但其容量很小,而且內容上大都側重于介紹管理規(guī)章,更突出管住“打工者”,而不是服務“打工者”。所以我認為,這本書從立意到構思都是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  楊金航同志是從事就業(yè)服務工作的基層干部,近年來主要從事農村勞動力跨區(qū)域流動就業(yè)的組織服務工作,和各種各樣的“打工者”們長期相處,對于打工者有真切的多方面的了解;诖,他產生了寫這樣一本書的沖動,也基于此,這本書在內容上才能具有鮮明的適用性和系統(tǒng)性。同時,也由于他長期以來熱心于寫作,才能使這本書在文字處理上通俗洗練,易讀耐讀! ≈袊壳凹s有七八千萬農村勞動者屬于在外就業(yè)的“打工者”。這是一個巨大的社會群體,解決好這個群體的問題是中國改革開放中的一個大問題,為這個群體提供多種多樣、豐富多彩的服務是一項有重大意義的事業(yè)。我們希望會有更多的各界人士關心這個問題,研究這個問題,熱心于幫助廣大的“打工者”! 2.1政策中的農民  在中國,農民問題所蘊含的社會經濟內容遠遠比農業(yè)問題深厚,集中表現為80%中國人口的發(fā)展問題。農民問題的實質在于,怎樣使這個在數量上占絕對優(yōu)勢的龐大社會群體在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中充分有所作為,并充分享受現代化的陽光雨露! ∵^去,農民被舊體制所困,為工業(yè)化做出了巨大奉獻卻長期喪失發(fā)展機會,陷于困頓落后,乃至成為在就業(yè)、收入、福利等方面都迥異于城市居民的“二等公民”,成為二元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的*終受損者。這樣的社會主義顯然不是農民所歡迎的,也是注定無法成功的。因此,加快改革和發(fā)展,理順城鄉(xiāng)關系,解決農業(yè)問題,做好農村工作,始終都貫穿著一個如何正確對待農民的問題。正確對待農民是一句老話,但它應該是一句有著具體、實在的體制和政策內容的話,不只是一句在農民中做宣傳的動人的口號! ‖F在看來,新的歷史條件下要正確對待農民的基本要求應當是農民的利益受到保護,創(chuàng)造性得到發(fā)揮,發(fā)展機會不斷增加,收入持續(xù)穩(wěn)定增長。改革前沒有能夠正確對待農民,首先是經濟體制的選擇問題。農民幾乎沒有什么權利可言,積極性受抑制,創(chuàng)造精神被窒息! ∑浯问钦螝夥盏暮淠郎。農民被視為具有自發(fā)的資本主義傾向的小生產者,對“社會主義”心懷二意,時常要受到政治上的批判和指責。還有很重要的一條是農村經濟發(fā)展模式的錯誤決策,抑制工商,以糧為綱,毀林開荒,等等,稍有越軌,便大張撻伐。農村要靠農民去建設,在經濟上政治上這樣對待農民,農村發(fā)展的源泉動力何來?  盡管那時上上下下關于農業(yè)的調門也很高,一會兒“全黨動手大辦農業(yè)”,一會兒“苦戰(zhàn)五年建設大寨縣”,聲勢浩大、“熱”浪灼人,但因為未能正確地認識和對待農民,中國的農業(yè)并未真正熱起來! ≡谛碌恼谓洕鷹l件下,如何正確對待農民仍然面臨一系列新的問題。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距今已經十五年,十五年來農業(yè)和農民問題的冷冷熱熱頗是耐人尋味。1985年以前,農業(yè)生產大幅度增長,農民收入高速度增加,可以說農業(yè)也熱,農民也熱,政府和農民都滿意。1985年到1988年,農業(yè)生產(主要是糧棉)出現徘徊,農民收入持續(xù)增加(增幅不如前幾年大),可以說農業(yè)冷,農民熱。政府有些緊張,農民比較滿意。1989年以來,農業(yè)生產突破了徘徊,農民收入卻出現了徘徊,可以說農業(yè)雖熱,農民卻有些冷。去年,農業(yè)豐收,農民收入也有較好增加,但近幾年農村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卻尖銳起來。突出的一是賣糧難,年年都有賣糧難,去年更加普遍,而且“白條子”滿天飛,甚至進入流通,農民已不甘于沉默;二是負擔重,有的地方四面八方巧取豪奪,愈治愈烈,三令五申徒然空喊,農民怨聲載道;三是農民的財產和人身權利受到粗暴侵犯,在農村基層以司法手段對待農民已不罕見,甚至出現非正常死亡。這些問題的存在導致部分農民對改革和現行政策的不信任,有的甚至直接抱怨指責黨和政府,已經演化為重要的社會矛盾。在改革條件下要正確對待農民,這是迫切需要正視和解決的問題! ∞r村工作出現了失誤,這是顯而易見的。這失誤就在于我們在抓農業(yè)時淡忘了農民,或者說是重視了農業(yè)生產本身,輕視了農業(yè)生產深層的農民利益和要求。比如,農村工作面對多重目標,其中農產品產量和農民純收入尤為引人矚目。鑒于大宗農產品的戰(zhàn)略作用和前幾年糧棉徘徊造成的惶恐,這幾年政府花費了巨大的氣力抓農業(yè)生產,終于突破了徘徊。與此同時,卻沒有采取切實措施改善農產品的貿易條件(哪怕是制止這種貿易條件的迅速惡化),農產品價格微升而生產資料價格大漲,農業(yè)生產的比較效益進一步下降,以致出現農民增產不增收的反,F象。顯然,我們忽視了提高農民收入這樣一個非常重要、綜合性*強的工作目標。又如,農村大辦非農產業(yè),農業(yè)勞動力向非農領域轉移,是中國農民在二元結構體制下尋求發(fā)展的“無奈”選擇。這也正是農村現代化的出路所在。不如此,中國的現代化也就沒有希望。但我們受長期重城市輕農村的思想和政策傾向影響,不能正確對待農民這種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創(chuàng)造”,甚至另眼相看指責它“爭”了這,“擠”了那,沖擊了國有經濟,搞壞了社會風氣。國家經濟生活一出現波折,往往首先想到指責它們,采用種種招數給它們穿小鞋。近幾年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和進城務工農民遇到的特殊困難便是有力的說明。農民在這些領域的發(fā)展機會大量喪失,直接減少了收入! ≡偃,農民對于負擔過重和各種侵權行為已不堪忍受。問題早已發(fā)現何以泛濫至此?說到底是對一些部門和組織侵犯農民利益的行為放任姑息。盡管文件發(fā)了,會議開了,但是沒有抓緊,沒有抓實,形式主義而已。農民在經濟和社會生活中,分散程度高而組織程度低,面對形形色色不合理的政府行為,他們的抵制能力較弱?墒,難道我們就可以因此而讓他們的利益受到損害嗎?許多國有大中企業(yè)日益虧損而居然可以由國家貸款照發(fā)工資獎金,名曰為了社會安定,而農民收入連年徘徊卻要忍受種種強制索取,社會安定又緣何而來?  如何對待占全國人口80%以上的農民,能不能得到億萬農民的真誠支持,關系到改革能否全面、深入地展開,現代化進程能否加快,黨的十四大提出的戰(zhàn)略目標能否實現。目前大量新問題的出現不允許我們陶醉于改革前期的成功。農業(yè)較大增長情況下的農產品貿易條件明顯惡化,農村非農化進程中農民受到不公正對待而導致部分發(fā)展機會喪失,一些扭曲的政府行為和組織行為對農民權益的侵犯打著改革的旗號在泛濫,是當前農村社會經濟的突出問題。歸結為一點,即農民的發(fā)展未能被放到一個適當的位置。歷史的教訓和現實的矛盾提醒我們,處理農業(yè)和農村問題,一定要從農民的利益出發(fā),著眼于為農民創(chuàng)造更多的發(fā)展機會,切不可見物不見人,“熱”待農業(yè),“冷”待農民!  

農民的新命(修訂版) 作者簡介

趙樹凱,1959年11月生,山東萊西人。文學學士(山東大學),法學碩士(中央黨校),法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研究員,國務院頒發(f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982年8月進入中共中央書記處農村政策研究室,任辦公室秘書、助理研究員。1990年8月進入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任農村部組織研究室主任、河北省涿鹿縣委副書記、中國發(fā)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主任。第十六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6次集體學習主講專家。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中國研究中心訪問學者(1996-1997);美國杜克大學亞太研究所訪問學者(2000-2001);哈佛大學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合作研究員(2001-2002);德國圖賓根大學客座教授(2012);哈佛大學燕京研究所合作研究員(2010-2011,2016-2017)。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