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親母親 - 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7冊.1965-196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4冊:1959-1960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3冊:1957-1958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2冊:1954-195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1冊:1949-1953
緣緣堂(散文)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9501216
- 條形碼:9787569501216 ; 978-7-5695-0121-6
- 裝幀:70g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緣緣堂(散文) 本書特色
▲豐子愷散文作品精選集,名篇佳作盡收其中 ▲原版呈現,保留作者習慣用字和標點用法 赤子之心洞察世間萬物的本真之相 文畫相通寫出平凡生活的濃濃情味 哭的時候用全力去哭 笑的時候用全力去笑
緣緣堂(散文) 內容簡介
《緣緣堂》是豐子愷散文作品精選集,分為“黃金時代”“難忘故鄉(xiāng)”“學海無涯”“藝術三昧”“旅者隨想”“那時明月”六編,全書共收51篇文章,兼顧“好”與“全”的雙重標準,力圖為年輕讀者呈現豐子愷的散文之美。為保持原作風貌,本書所選篇目保留原版習慣用字、通假字和標點用法。
緣緣堂(散文) 目錄
給我的孩子們/002從孩子得到的啟示/005
兒女/009取名/013華瞻的日記/015
送阿寶出黃金時代/019南穎訪問記/023
難忘故鄉(xiāng)
憶兒時/028私塾生活/033
中舉人/037王囡囡/041癩六伯/044
歪鱸婆阿三/046四軒柱/049辭緣緣堂/053
學海無涯
初雪/072遠足/076
爸爸的扇子/080嘗試/084
珍珠米/087學畫回憶/090送考/096
藝術三昧
七巧板/102野外理發(fā)處/105圖畫與人生/108
藝術的效果/113先器識而后文藝/118中國畫與西洋畫/121
談兒童畫/124談自己的畫/126《子愷漫畫選》自序/133
旅者隨想
山中避雨/138半篇莫干山游記/140湖畔夜飲/147
西湖船/150錢江看潮記/154桂林的山/157廬山游記/160
黃山印象/169不肯去觀音院/172山水間的生活/175
那時明月
漸/180吃酒/183吃瓜子/186
閑居/191陋巷/194佛無靈/198大賬簿/202
舊上海/206車廂社會/211二重生活/216
緣緣堂(散文) 節(jié)選
兒女 回想四個月以前,我猶似押送囚犯,突然地把小燕子似的一群兒女從上海的租寓中拖出,載上火車,送回鄉(xiāng)間,關進低小的平屋中。自己仍回到上海的租界中,獨居了四個月。這舉動究竟出于什么旨意,本于什么計劃,現在回想起來,連自己也不相信。其實旨意與計劃,都是虛空的,自騙自擾的,實際于人生有什么利益呢?只贏得世故塵勞,作弄幾番歡愁的感情,增加心頭的創(chuàng)痕罷了! 當時我獨自回到上海,走進空寂的租寓,心中不絕地浮起這兩句《楞嚴》經文:“十方虛空在汝心中,猶如白云點太清里,況諸世界在虛空耶!” 晚上整理房室,把剩在灶間里的籃缽、器皿、余薪、余米,以及其他三年來寓居中所用的家常零星物件,盡行送給來幫我做短工的、鄰近的小店里的兒子。只有四雙破舊的小孩子的鞋子(不知為什么緣故),我不送掉,拿來整齊地擺在自己的床下,而且后來看到的時候常常感到一種無名的愉快。直到好幾天之后,鄰居的友人過來閑談,說起這床下的小鞋子陰氣迫人,我方始悟到自己的癡態(tài),就把它們拿掉了! ∨笥褌冋f我關心兒女。我對于兒女的確關心,在獨居中更常有懸念的時候。但我自以為這關心與懸念中,除了本能以外,似乎尚含有一種更強的加味。所以我往往不顧自己的畫技與文筆的拙陋,動輒描摹。因為我的兒女都是孩子們,*年長的不過九歲,所以我對于兒女的關心與懸念中,有一部分是對于孩子們——普天下的孩子們——的關心與懸念。他們成人以后我對他們怎樣?現在自己也不能曉得,但可推知其一定與現在不同,因為不復含有那種加味了! 』叵脒^去四個月的悠閑寧靜的獨居生活,在我也頗覺得可戀,又可感謝。然而一旦回到故鄉(xiāng)的平屋里,被圍在一群兒女的中間的時候,我又不禁自傷了。因為我那種生活,或枯坐,默想,或鉆研,搜求,或敷衍,應酬,比較起他們的天真、健全、活躍的生活來,明明是變態(tài)的,病的,殘廢的! ∮幸粋炎夏的下午,我回到家中了。第二天的傍晚,我領了四個孩子——九歲的阿寶、七歲的軟軟、五歲的瞻瞻、三歲的阿韋——到小院中的槐蔭下,坐在地上吃西瓜。夕暮的紫色中,炎陽的紅味漸漸消減,涼夜的青味漸漸加濃起來。微風吹動孩子們的細絲一般的頭發(fā),身體上汗氣已經全消,百感暢快的時候,孩子們似乎已經充溢著生的歡喜,非發(fā)泄不可了。*初是三歲的孩子的音樂的表現,他滿足之余,笑嘻嘻搖擺著身子,口中一面嚼西瓜,一面發(fā)出一種像花貓偷食時候的“ngamngam”的聲音來。這音樂的表現立刻喚起了五歲的瞻瞻的共鳴,他接著發(fā)表他的詩:“瞻瞻吃西瓜,寶姐姐吃西瓜,軟軟吃西瓜,阿韋吃西瓜。”這詩的表現又立刻引起了七歲與九歲的孩子的散文的、數學的興味:他們立刻把瞻瞻的詩句的意義歸納起來,報告其結果:“四個人吃四塊西瓜!薄 ∮谑俏揖妥隽嗽u判者,在自己心中批判他們的作品。我覺得三歲的阿韋的音樂的表現*為深刻而完全,*能全般表出他的歡喜的感情。五歲的瞻瞻把這歡喜的感情翻譯為(他的)詩,已打了一個折扣;然尚帶著節(jié)奏與旋律的分子,猶有活躍的生命流露著。至于軟軟與阿寶的散文的、數學的、概念的表現,比較起來更膚淺一層。然而看他們的態(tài)度,全部精神沒入在吃西瓜的一事中,其明慧的心眼,比大人們所見的完全得多。天地間*健全者的心眼,只是孩子們的所有物,世間事物的真相,只有孩子們能*明確、*完全地見到。我比起他們來,真的心眼已經被世智塵勞所蒙蔽,所斫喪,是一個可憐的殘廢者了。我實在不敢受他們“父親”的稱呼,倘然“父親”是尊崇的! ∥以谄轿莸哪洗跋聲涸O一張小桌子,上面按照一定的秩序而布置著稿紙、信篋、筆硯、墨水瓶、糨糊瓶、時表和茶盤等,不喜歡別人來任意移動,這是我獨居時的慣癖。我——我們大人——平常的舉止,總是謹慎,細心,端詳,斯文。例如磨墨,放筆,倒茶等,都小心從事,故桌上的布置每日依然,不致破壞或擾亂。因為我的手足的筋覺已經由于屢受物理的教訓而深深地養(yǎng)成一種謹惕的慣性了。然而孩子們一爬到我的案上,就搗亂我的秩序,破壞我的桌上的構圖,毀損我的器物。他們拿起自來水筆來一揮,灑了一桌子又一衣襟的墨水點,又把筆尖蘸在糨糊瓶里。他們用勁拔開毛筆的銅筆套,手背撞翻茶壺,壺蓋打碎在地板上……這在當時實在使我不耐煩,我不免哼喝他們,奪脫他們手里的東西,甚至批他們的小頰。然而我立刻后悔:哼喝之后立刻繼之以笑,奪了之后立刻加倍奉還,批頰的手在中途軟卻,終于變批為撫。因為我立刻自悟其非:我要求孩子們的舉止同我自己一樣,何其乖謬!我——我們大人——的舉止謹惕,是為了身體手足的筋覺已經受了種種現實的壓迫而痙攣的緣故。孩子們尚保有天賦的健全的身手與真樸活躍的元氣,豈像我們的窮屈?揖讓、進退、規(guī)行、矩步等大人們的禮貌,猶如刑具,都是戕賊這天賦的健全的身手的。于是活躍的人逐漸變成了手足麻痹、半身不遂的殘廢者。殘廢者要求健全者的舉止同他自己一樣,何其乖謬! 兒女對我的關系如何?我不曾預備到這世間來做父親,故心中常是疑惑不明,又覺得非常奇怪。我與他們(現在)完全是異世界的人,他們比我聰明、健全得多;然而他們又是我所生的兒女。這是何等奇妙的關系!世人以膝下有兒女為幸福,希望以兒女永續(xù)其自我,我實在不解他們的心理。我以為世間人與人的關系,*自然*合理的莫如朋友。君臣、父子、昆弟、夫婦之情,在十分自然合理的時候都不外乎是一種廣義的友誼。所以朋友之情,實在是一切人情的基礎。“朋,同類也!辈⒂诖蟮厣系娜,都是同類的朋友,共為大自然的兒女。世間的人,忘卻了他們的大父母,而只知有小父母,以為父母能生兒女,兒女為父母所生,故兒女可以永續(xù)父母的自我,而使之永存。于是無子者嘆天道之無知,子不肖者自傷其天命,而狂進杯中之物,其實天道有何厚薄于其齊生并育的兒女!我真不解他們的心理! 〗鼇砦业男臑樗氖滤紦耍禾焐系纳衩髋c星辰,人間的藝術與兒童。這小燕子似的一群兒女,是在人世間與我因緣*深的兒童,他們在我心中占有與神明、星辰、藝術同等的地位!
緣緣堂(散文) 作者簡介
豐子愷,原名豐潤,又名豐仁。浙江桐鄉(xiāng)人。中國現代畫家、文學家、美術和音樂教育家、翻譯家。自幼愛好美術,1914年入浙江省立**師范學校,師從李叔同學習繪畫、音樂。1921年赴日求學,同年回國任教。1925年與友人創(chuàng)辦立達學園。1933年回鄉(xiāng)建成緣緣堂。著有散文集《緣緣堂隨筆》《隨筆二十篇》《車廂社會》《緣緣堂再筆》等。
- >
唐代進士錄
- >
煙與鏡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自卑與超越
- >
史學評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