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浮世三千景 浮世繪藝術精選集
-
>
中國美術8000年
-
>
西洋鏡--中國寺廟建筑與靈巖寺羅漢
-
>
和光同塵:徐家樹攝影集(普通版)
-
>
航拍廣州
-
>
(精)如何用手機拍一部電影(八品)
-
>
銀翼殺手2029
蔡元培現(xiàn)代藝術思想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2024432
- 條形碼:9787552024432 ; 978-7-5520-2443-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蔡元培現(xiàn)代藝術思想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對蔡元培現(xiàn)代藝術思想進行了系統(tǒng)的研究,翔實分析了蔡元培藝術思想在中國美術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具體表現(xiàn),其中包括對他的美學、美育以及藝術理論的梳理和總結。
蔡元培現(xiàn)代藝術思想研究 內(nèi)容簡介
本書對蔡元培現(xiàn)代藝術思想進行了系統(tǒng)的研究,翔實分析了蔡元培藝術思想在中國美術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具體表現(xiàn),其中包括對他的美學、美育以及藝術理論的梳理和總結。 蔡元培對中國現(xiàn)代藝術教育、藝術創(chuàng)作、藝術傳播以及藝術研究都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他不僅留下了書畫、雕塑、建筑、裝飾、音樂、戲劇等方面的理論著述,對美育與宗教、藝術與科學、藝術與批評等時代話題也有著深刻的見解。 新時代以來,人們對美育的吁求日益強烈,此時,重新審視蔡元培的現(xiàn)代藝術思想,對于思考當代的文化發(fā)展、宗教信仰、審美教育以及科技創(chuàng)新等問題有著重要的啟迪意義,其中的啟蒙價值觀也值得我們進一步反思。
蔡元培現(xiàn)代藝術思想研究 目錄
第1章 緒論◆1
第1節(jié) 背景及其意義◆2
第2節(jié) 國內(nèi)外研究動態(tài)◆3
第3節(jié) 本書研究內(nèi)容◆7
第2章 蔡元培現(xiàn)代藝術思想的形成與發(fā)展◆9
第1節(jié) 學以致用◆10
第2節(jié) 藝以載道◆13
第3章 蔡元培的美學思想◆21
第1節(jié) 西學東漸下的文化背景◆22
第2節(jié) “游學”對蔡元培的思想影響◆26
第3節(jié) 蔡元培的美學理念◆32
第4章 蔡元培的美育理論與實踐◆37
第1節(jié) 美育的內(nèi)涵◆40
第2節(jié) 蔡元培與中國現(xiàn)代美術展覽◆47
第3節(jié) 蔡元培與中國現(xiàn)代美術博物館◆53
第4節(jié) 蔡元培與現(xiàn)代美術教育◆59
第5節(jié) 蔡元培與中國現(xiàn)代美術創(chuàng)作◆67
第5章 蔡元培的藝術理論與思想◆79
第1節(jié) 藝術形態(tài)論◆80
第2節(jié) 美術史研究論◆105
第3節(jié) 藝術批評論◆109
第4節(jié) 科學美術論◆116
第6章 結論◆123
第1節(jié) 蔡元培的美育人生◆124
第2節(jié) 蔡元培的藝術啟蒙◆127
第3節(jié) 藝術策略的雙重困境◆130
第4節(jié) 審美現(xiàn)代性的反思◆131
參考文獻◆133
附錄A蔡元培譯著和著作索引◆138
附錄B蔡元培研究著作索引◆140
附錄C蔡元培美學與美育研究論文索引◆143
附錄D蔡元培在德國大學選修課程表◆157
附錄E蔡元培參與美術展覽事件表◆160
附錄F蔡元培考察歐美博物館行程表◆165
后記◆168
蔡元培現(xiàn)代藝術思想研究 節(jié)選
—— 第四節(jié) 《科學美術論》 蔡元培是20世紀上半葉中國(zui)重要的教育家、思想家與美育家,梁漱溟曾評價蔡氏時說道:“蔡元培的功績不在于學術,不在于事功,而在于開一種風氣,釀一股潮流。”擔任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期間,他明確提倡美育方針;擔任北京大學校長期間,他提倡以科學精神與方法創(chuàng)作及研究美術,并確定科學和美術為教育的兩大方針。蔡元培的科學美術觀,弘揚的既是一種對中國傳統(tǒng)藝術與文化的改造精神,還包括東西方美術與科學融合的方法,他對科學與美術的求同存異,是其藝術思想在美育理論及實踐中的具體反映,極大地促進了中國美術的現(xiàn)代化進程。 一、 科學與美術的方法求同 19世紀末20世紀初,清政府日益腐敗,在西方列強的武力威權之下,中國的國家領土和民族獨立遭遇嚴重的危機,然而,蔡元培在19世紀末康梁變法之際,卻深深埋頭于對西方知識的狂熱學習中,在此期間,他大量閱讀并深入思考,(zui)終決定從思想入手改造中國,并以教育為出發(fā)點。此后,蔡元培非常注意將西方的科學方法引入中國教育。辛亥革命后,蔡元培任首任中華民國教育總長,他頒布了符合現(xiàn)代科學的教育方針,包括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教育、德育、世界觀教育、美育,五育來源于西方大學教育思想,也體現(xiàn)了他對中國舊教育審時度勢后的改造,值得一提的是,蔡元培在教育方針中明確提出了“美育”的主張,由此可見他對美術的重視。五四運動之際,蔡元培擔任北京大學校長期間,他鼓勵科學教育方法的實施,由而,陳獨秀正式提出“德先生”和“賽先生”的口號,科學不僅明確成為蔡元培提倡新式教育的目標,更成為他后來推動中國近代美術發(fā)展的一面旗幟。 在北大就職時期,蔡元培組織成立了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他提倡以研究科學的精神研究美術,將科學與美術并舉為新教育之要領,這種思想貫穿于他一生的教育思想中。面對中國古代繪畫后期創(chuàng)作中的流弊,蔡元培力倡“實物寫生論”,曰:“昔人學畫,非文人名士任意涂抹,即工匠技師刻畫模仿。今吾輩學畫,當用科學之方法貫注之。除去名士派毫不經(jīng)心之習,革除工匠派拘守成見之譏,用科學方法以入美術!盵129]中國古代文藝創(chuàng)作,一向重視知行合一,以“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為創(chuàng)作的前提,這說明理論素養(yǎng)和實踐體驗是修身的兩個重要向度。在古代繪畫中,唐代畫家張璪曾在《繪境》中提出“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至于五代畫家荊浩基于大量寫生實踐所寫的《筆法記》,清代畫家石濤于《苦瓜和尚畫語錄》中提出的“搜盡奇峰打草稿”無不證明了中國傳統(tǒng)繪畫創(chuàng)作一直有面向客觀寫生的傳統(tǒng)。但是無法否認,宋元以降,中國繪畫的確在審美追求上發(fā)生了重要轉向,尤其強調(diào)畫家主體的表現(xiàn)與心性的抒發(fā),從蘇軾提出“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130]到倪瓚的“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娛耳”。[131]發(fā)展至清代,以“四王”為首的畫壇正統(tǒng)將摹古奉為萬古不移的圭臬,以“無一筆無來歷”為標準,這種對古典審美法則過度的追求一味拘于書齋,其創(chuàng)作方法(zui)終成為中國現(xiàn)代美術首要的攻擊對象。蔡元培顯然注意到了中國傳統(tǒng)繪畫創(chuàng)作中“寫意精神”所面臨的沖擊,他希望在中國畫創(chuàng)作中引入科學方法,在1919年新青年提出“美術革命”之前,蔡元培的科學美術觀實為開風氣之先的言論。 蔡元培的教育理念中,美術的地位尤顯重要。在《美術的進化》一文中,他將教育的內(nèi)容歸納為“不外乎科學與美術”,蔡元培的一生,雖穿梭于文化、政治、教育等各項繁雜事務中,對始終熱衷于推動美術及美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并始終堅持將科學精神引入中國現(xiàn)代美術創(chuàng)作中。 美術與科學,是蔡元培弘揚其教育理念的兩面旗幟,一方面,他主張將科學精神貫注于美術事業(yè)中;另一方面,他希望因美術而輔助科學研究的深入。在湖南第1師范的演講中,蔡元培專門論述了美術與科學的關系,他對二者予以區(qū)分,指出科學注重概念而美術重視直觀。由于時局動蕩,舉國的有識之士皆以實用之工藝為學習目的,此時,蔡元培高瞻遠矚地看到美術對于科學的助力。他認為“專治科學,太偏于概念,太偏于分析,太偏于機械的作用了”。因而,“抱了這種機械的人生觀與世界觀,不但對于自己竟無生趣,對于社會毫無愛情,就是對于所治的科學,也不過‘依樣畫葫蘆’,絕沒有創(chuàng)造的精神!痹诓淘嗫磥,由美術所引發(fā)的興趣可以賦予人生更有意義的生活,并在科學研究中增添活潑的精神,這種審美價值觀是許多重視實利的精英知識分子所缺乏的。在當代,現(xiàn)代教育日益專業(yè)化的分工使得人文學科和自然學科儼然成為對立的雙方,隨之而來的則是專業(yè)教育所產(chǎn)生的單面化特征。此時,回顧蔡元培的科學美術觀,他提供的則是一種培養(yǎng)綜合素質的全面視角。 首先,蔡元培從哲學角度分析了美術與科學的學理之異同!笆灞救A也說,美的生活,是以脫因果律而自由觀照為特色。這就是與科學不同的一點:科學完全以因果律為標準,而美的對象,給我們觀照時,可以(jue dui)自由,不要再問到別的。”在美學思想上,蔡元培吸納了席勒、康德等西方各家學說,對于美術的起源、本質和價值等方面的論述,顯示了他的藝術思想受到了西方唯理論與進化論思想的影響。其次,蔡元培的美學研究方法受到了摩曼的影響,他發(fā)展的實驗美學源于實驗心理學,強調(diào)科學知識的實際應用,其現(xiàn)代科學的方法與中國傳統(tǒng)的審美觀照溝壑分明。在《以美育代宗教》的系列演講中,蔡元培持有的觀點是,科學進步從而導致宗教的衰微。這種觀點是西方啟蒙時代認識論的一個縮影,由于對科學技術的崇尚,使得蔡元培的美育觀打上了深深的科學烙印。 蔡元培的美學研究方法論運用了多門現(xiàn)代科學方法,他依循社會進化論和生物學方法,參照人類學和民族心理學對美術作品進行邏輯與實證分析。在分析美學對象上,蔡元培跳出主客體的二元對立藩籬,同時看到自然美和藝術美的價值,他敏銳地捕捉到,藝術于自然美之外存有其獨立的審美價值。根據(jù)色調(diào)的調(diào)和從而引起人們視覺及心理的反應,蔡元培從自然美追尋到心理感受,對于視覺比例的關系組織,蔡元培在數(shù)學、美學、心理學之間做出了科學架構,他的美術理論既源于他對西方繪畫理論的熟稔,也是他對不同學科的綜合,這些審美理論分析開啟了中國近代美學研究的先河。無論是從其個人的美學研究,還是在支持藝術教育與藝術創(chuàng)作方面,蔡元培一直主張引入科學方法以改造中國現(xiàn)代美術,從而在科學精神與美術精神的統(tǒng)一中,拓展與深化美育實踐。 二、 科學與美術并舉的教育方針 從20世紀社會發(fā)展的角度看,蔡元培的“科學美術觀”適應了時代潮流下中國現(xiàn)代美術發(fā)展的需求,舊的美術需要革新,急需美術觀念的創(chuàng)新和美術創(chuàng)作方法的改革。蔡元培倡導以科學方法引導美術創(chuàng)作,以美術思想促進科學研究,同時,他并未停留在對美術和科學的理論闡釋層面,而是將口號轉化為行動,將科學與美術并舉為教育方針,并在實踐中推動二者的互動發(fā)展。在蔡元培的支持下,高等美術教育蓬勃發(fā)展,北京國立藝專、上海美專、杭州國立藝專等一批以現(xiàn)代科學方法教學的美術院校紛紛成立,徐悲鴻、劉海粟、林風眠等一大批藝術家在其美育思想的影響下堅定追尋著科學與美術融合的現(xiàn)代美術之路。 作為一名杰出的教育家,蔡元培堅信科學和美術的進步能為中國帶來光明和希望,他看到了科學與美術之間互相促進的辯證關系。他的學校美育方法基于對科學精神的引入、社會美育方法則體現(xiàn)了他的民主意識,他在暑期講習班對社會平民宣傳科學與美術,在華法教育會的演講中提出:“夫人道主義者,所以實現(xiàn)正當之意志也。而意志之進行,常與知識及感情相伴。于是所以行人道主義之教育者,必有資于科學及美術!盵132]蔡元培以傳授知識的途徑啟蒙了該時代的藝術發(fā)展,使中國現(xiàn)代美術圍繞著大眾化和平民化的主軸而展開。在蔡元培美育實踐的推動下,中國現(xiàn)代美術展現(xiàn)出“追求科學”的新氣象,魯迅提倡的新木刻運動,徐悲鴻的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劉海粟的表現(xiàn)主義以及林風眠的“中西融合”,雖然創(chuàng)作方法面貌迥異,卻都試圖以西方科學的創(chuàng)作方法解構中國傳統(tǒng)美術創(chuàng)作,換言之,蔡元培所引領的這一科學美術的時代潮流在反抗著封建意識形態(tài)中的精英審美價值觀,不斷推動著大眾審美水平的提高,這正是蔡元培普及科學與美育的目標。談到世界觀和人生觀,蔡元培說道:“純理之科學、高尚之美術,篤嗜者固已有甚于饑渴,是即他日普及之征兆也?茖W者,所以祛現(xiàn)象世界之障礙,而引致于光明;美術者,所以寫本體世界之現(xiàn)象,而提醒其覺性。”[133]蔡元培的美育學說,從家庭美育擴展到學校美育、社會美育,強調(diào)以科學和美術的結合方式普羅大眾,使科學與美術成為塑造新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的重要途徑。 在蔡元培對科學與美術的論述中,美術的概念小于美育,而當代的美術同樣不同于20世紀初所宣揚的美術?墒,作為一種外延廣泛的概念,蔡元培提出的美術內(nèi)涵較為豐富,是繪畫、書法、雕塑、建筑、文學、音樂等多種藝術形式的綜合體,其性質與當代藝術基本相同,在現(xiàn)代文化整合的平臺上,科學與藝術面臨著新的融合。 當代諾貝爾物理學獲獎者李政道曾將藝術與科學形容為一枚硬幣的兩面,分別代表著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的藝術和科學都基于人類的創(chuàng)造力,都追求著普遍、永恒而深刻的真理。蔡元培對科學與美術的異同早有論述,在同一時期的其他學者那里,也有相似觀點。1922年4月15日,梁啟超曾在北京美術學校演講《美術與科學》,梁啟超演講稱“美術是情感的產(chǎn)物,科學是理性的產(chǎn)物”“科學源自美術,受真美合一的觀念影響,故求美以求真為前提”。在歸納總結中,梁啟超提出,美術和科學有共同的母親——自然,研究美術和科學的關鍵在于觀察自然。具備深刻的觀察力,是美術家成功的關鍵,更是科學進步的取向。作為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學家和教育家,梁啟超在開闊的文化視野中為中國文明提出希望,希望中國未來能有“科學化的美術”與“美術化的科學”。梁啟超對科學和美術的分析與蔡元培的觀點基本相同,蔡元培在北大畫法研究會提倡的“實物寫生論”即強調(diào)科學創(chuàng)作的基礎應源自對自然觀察力的培養(yǎng)。 科學和美術都有著抽象的精神,二者均屬于哲學范疇。在人文主義和歷史主義的積淀中,科學的研究富有哲學的領悟,而美術的自由想象和科學的邏輯思辨并非絕對的對立。無論是蔡元培、梁啟超還是當代學者,均例證了科學與美術的融合有助于創(chuàng)造力的挖掘和豐富。在世界一流大學如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本科核心課程中,新生入學的前兩年需花相當多的時間首先學習藝術人文等重要課程,在此基礎上,為下一步的科學研究奠定堅實的人文基礎。將美術為代表的人文精神作為科學研究的前提,這與蔡元培提倡的“以科學精神貫注于美術研究”的教育主張異曲而同工,二者都以彼此的融合促進為目的。 文藝復興以來,美術與科學是平等互生的,現(xiàn)代科學崛起后,美術與科學卻走向分離,美術尤其被邊緣化。蔡元培在教育部和北京大學就職期間提出的科學美術觀顯然是具有長遠目光的教育戰(zhàn)略。數(shù)十年后,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呈請教育部增設藝術系,文曰:“我國用積弱之余,惟歷代之藝術品,尚能引起世界之尊敬。有識之士,見我國人在此方面之成就而知我民族精神力量之偉大。我國人所可引以自豪以恢復民族自信心者,亦惟在此。”[134]清華大學希望通過增設藝術系和訓練專門人才,普及美育,將美術與科學相結合。雖然,該計劃因故擱淺,但該校重視科學和美術的教育思想可見一斑。在蔡元培提出科學化的美術近百年之際,清華大學終于在1999年正式成立了美術學院,并在大學開設人文藝術素質課程,以加強科學和藝術的完美結合。在一所以工科見長的中國高等學府中,清華大學大力發(fā)展藝術是中國當代日漸普及的美術教育的一個縮影,同時反映了蔡元培提倡美育為后世留下的巨大影響,他融合科學與藝術的思想,為中國當代科技、文化、生活諸方面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在當代,不僅“科學與藝術”的論壇與雜志應時而生,在四川大學,以促進科學與藝術共同發(fā)展的實體教學樓與試驗平臺也建立起來,由此可見蔡元培“科學與美術”并舉的教育方針在現(xiàn)代的影響力。 如何看待中國新教育的趨勢?蔡元培談到,新教育的意義需要包含“養(yǎng)成科學的頭腦”和“提倡藝術的興趣”。蔡元培希望通過科學和美術以提高國民素質,這一愿望在法國思想家盧梭的命題“科學和藝術的復興是否有助于敦化風俗”中曾有過探討。盧梭給出了否定答案,原因在于科學和藝術容易淪為統(tǒng)治階級的工具,這種現(xiàn)世文明的指南針與人民的理想相悖逆。顯然蔡元培也曾意識到科技的誤用將反作用于文明的發(fā)展,但在工業(yè)和科技極其落后的社會條件下,中國急切需要實業(yè)與信仰作為支撐,所以他認為以科學和美術作為教育宗旨是符合時代的選擇。他將科學與美術概括為求真和求美,從真、善、美的角度進行闡發(fā),以求真的方式將美學理論付諸美育實踐。 在工業(yè)文明的社會中,美術與科學各自孤立,很多矛盾體相應而生,機械性與審美性的對立、知識與情感的角力、感性與理性的分裂、經(jīng)驗與直覺的沖撞,笛卡爾以來哲學二元論加劇了科學與審美的沖突、知識與想象的剝離,使大眾在現(xiàn)實世界中失去對科學和美術的共同信仰,從而拒斥了現(xiàn)代條件下的審美欣賞。 在蔡元培看來,科學是有用的學問,美術則應注重超越功用的審美。但是,“美術的進步,雖恃吾人的想象力;而表現(xiàn)的技術,不能不借助于科學!盵135]蔡元培以科學精神和方法改造中國本土的美術,對中國現(xiàn)代美術創(chuàng)作和觀念的變革影響至深。在中國傳統(tǒng)美術向現(xiàn)代美術演進的過程中,陳陳相因的審美觀念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現(xiàn)代美術的發(fā)展。在蔡元培看來,西方科技的進步能夠推動美術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這正是20世紀初中國美術所缺乏的推力。 20世紀,有一個很著名的“李約瑟難題”,即為什么近代科學沒有產(chǎn)生在中國,卻產(chǎn)生于17世紀的西方,尤其是文藝復興之后的歐洲?李約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本人在《中國科技史》中對中國古代的自然觀、實用之學和“學而優(yōu)則仕”的科舉制度加以分析,并指出這些因素是造成阻力的重要原因。同樣,該命題適用于分析現(xiàn)代中國的美術發(fā)展狀況。在新文化運動期間,以儒家為首的傳統(tǒng)文化和思想制度均受到了猛烈的抨擊,美術革命以來,中國美術發(fā)展開始以西方的科學方法為創(chuàng)作的標準,而新式美術教育的方法也一律采用了西方的創(chuàng)作方法。 透視、解剖、色彩等科學理論和實踐一度將西方再現(xiàn)藝術發(fā)展推動到求真的(ding feng)。在形式更新、技術改良和觀念創(chuàng)新方面,西方的美術和科學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lián)。蔡元培批評指出,中國畫創(chuàng)作過度拘泥于模仿傳統(tǒng),以致失去了創(chuàng)造力。他不斷地介紹和宣傳西方的美學與美術創(chuàng)作觀念,提倡科學與美術的結合,在《美學的研究法》中列舉格羅綏(Grosse)的《美術科學的研究》與司馬茖(Sihmarsow)的《美術科學的原理》等著作,以證明發(fā)展科學美術的重要性。近代以來,傳統(tǒng)中國文化日益遭受質疑,伴隨著皇權專制的解體,社會政治亟待穩(wěn)定的一統(tǒng)。在此背景下,蔡元培大力宣傳啟蒙思想和科學方法,同時寄望以情感審美彌補科學和理性的不足。西方的啟蒙現(xiàn)代性導致了科學與藝術的分立,蔡元培卻一直在強調(diào)科學與美術的融合,他希望將知識與情感、感性與理性、科學與藝術結合起來,以此建構科學美術觀,在國民的情感與理性之間架構起審美與信仰的橋梁。
蔡元培現(xiàn)代藝術思想研究 作者簡介
趙成清,男,清華大學藝術學理論博士,考古學博士后,四川大學藝術學院美術學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中國近現(xiàn)代美術史論;藝術學理論;設計史論。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四川省美術家協(xié)會理論委員會秘書,英國東方陶瓷學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xié)會會員。 海外經(jīng)歷:2009-2010年由國家公派至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藝術史系攻讀聯(lián)合培養(yǎng)博士。2014-2015年由四川大學公派至英國劍橋大學藝術史系從事學術訪問。2016年由四川大學公派至牛津大學圣埃德蒙學院訪學。2019-2020年由國家公派至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東亞部訪學。 主持教育部與省廳級等各類課題十余項,累計進校經(jīng)費四十多萬元;在《美術》、《美術與設計》、《美術觀察》、《裝飾》、《文藝爭鳴》、《藝術百家》、《澳門理工學報》等國家核心期刊發(fā)表論文數(shù)十篇。著有《畫壇巨擘——劉奎齡》(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9月版本);編著《西方美術理論精粹》(四川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并譯有《涂鴉藝術》(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15年版)、《裸猿的藝術》(合譯,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16年9月版),曾獲得四川大學五糧春社科之星、四川大學重要科研成果獎等多項校級獎勵。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朝聞道
- >
巴金-再思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自卑與超越
- >
月亮虎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