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chǎn)黨的一百年
-
>
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
>
中國的民主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六十年實錄(套裝共10冊)
-
>
新書)社會主義發(fā)展簡史(大字本)
中美相遇:大國外交與晚清興衰(1784-1911)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9634101
- 條形碼:9787549634101 ; 978-7-5496-3410-1
- 裝幀:書寫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美相遇:大國外交與晚清興衰(1784-1911) 本書特色
★理解當下的中美關系,應該從兩百多年前的中美相遇開始 貿(mào)易戰(zhàn)、留學生、移民、種族歧視、朝鮮半島問題……困擾今日中美關系的這些話題其實并不新鮮,它們都可以追溯到200多年前清朝與美國的相遇。中美因貿(mào)易結緣,而今卻要因貿(mào)易反目成仇,甚zhi彼此脫鉤嗎?美國針對特定國家移民的種族歧視法1882年“排華法案”,為何目標對準了中國?今日的朝鮮半島問題已經(jīng)成為美國干涉東北亞的戰(zhàn)略楔子,可誰又知道,美國進入朝鮮半島竟然是中國從中牽線介紹的呢? ★還原教科書之外的歷史真相,顛覆對晚清、對美國的固有認知 教科書中呈現(xiàn)的歷史,往往帶著各種先入為主的現(xiàn)代觀點,將過去簡化為一兩句蓋棺定論。然而歷史從不簡單。為何中國會輕而易舉地將英國通過鴉片戰(zhàn)爭才獲得的權利統(tǒng)統(tǒng)授予美國人?清朝真的是閉關鎖國、不與外界往來嗎?為何中國首位派往外國的全權外交代表竟然會是個美國人?《中美相遇》以生動的敘述,還原200多年前真實的中美交往;氐綒v史發(fā)生的時代,認真檢視每一個細節(jié),我們會發(fā)現(xiàn),很多我們自以為是常識的東西,其實與真實相去甚遠。 ★關注大事年表背后的個體故事,讓歷史回歸人本身 歷史終究是由人構成的。從珠江口民婦郭梁氏之死,到密西西比州沒法上學的林家女孩,從努力適應新大陸生活的留美幼童,到大搞“夫人外交”的慈禧太后……中美關系,不只有波瀾壯闊的戰(zhàn)爭與條約,更有無數(shù)活生生個體的一言一行。正是通過這些小故事、小人物,我們才更容易看清被大事件掩蓋的歷史本質(zhì),看清個體與集體、個人與國家命運之間復雜深刻的聯(lián)系。 ★大量罕見圖片中文世界shou次披露,生動呈現(xiàn)歷史原貌 作者王元崇耗費20年心血,收集整理大量原始資料,包含150多幅精美圖片。從石泉慘案的始末到美國與朝鮮建交的復雜過程,其中大量圖片在中文世界shou次披露,為讀者展現(xiàn)中國近代史中不為人知的側面。 ★以史為鑒,窺視中國走向發(fā)展、走向世界的曲折道路 從康乾盛世到積貧積弱,到今天的再度強大,中國在過去的200年里走出了一條無比曲折的道路。為了走向復興,清朝發(fā)起了洋務運動、公派留學等種種舉措,卻終于一敗涂地。這些政策是否有可取之處,又為何失?晚清的道路究竟錯在哪里?中國的近代化之路為何如此坎坷?為什么在100多年的時間里中美兩國的地位發(fā)生了如此巨大的逆轉? 我們?nèi)绾握J識百余年前的晚清,也同樣決定了我們?nèi)绾握J識眼下的中國。 ★眾多學者鼎力推薦 中美關系的歷史,已有多少人寫過,但王元崇的這本書,仍有其獨到之處。書頁之間,既有精彩的故事講述,又有事件及人物的細致剖析,滲透于其中的,還有一種深邃的歷史眼光。他的生花妙筆之下,處于浩瀚太平洋兩端的兩個大國,“相遇”初期兩百年間的種種恩怨情仇,躍然于紙上,讀來發(fā)人深省。 ——陳兼,上海紐約大學歷史學教授 中美兩國相距遙遠,歷史文化和傳統(tǒng)觀念差距更大,相互理解實屬不易。本書從兩個角度為增進中美理解做出了努力。對中美早期交往的歷史進行遠距離觀察,有助于人們看到起點、發(fā)展和全貌,而不為近期和現(xiàn)實的一時一事所遮蔽;把高深的學術研究成果轉化為大眾易于接受的文化作品,有助于更廣泛的社會群體了解中美關系的由來,畢竟國家之間相互理解的基礎在于民眾和輿論。此書值得一讀。 ——沈志華,華東師范大學歷史學教授 本書見微知著,用講故事的方式,生動刻畫了晚清的對美關系,提出了有別于傳統(tǒng)教科書的獨特視角和觀點。 ——王緝思,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 這本書涵蓋1 8 世紀晚期到整個1 9 世紀,而這是中美兩個國家的內(nèi)部和外部關系都在發(fā)生劇烈變化的時代,給當時乃zhi之后很長一段的中美雙邊關系造成了深刻的影響,人們zhi今還可清晰感受到那個時代留下的一些基本看法甚zhi話語。所以,了解這段歷史很重要,而這本書的出版恰逢其時。該書是作者的新貢獻,內(nèi)容很豐富,敘述清晰,很有可讀性,一些觀點對于理解今天中美關系的復雜性也是很有啟發(fā)的。 ——牛軍,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 海報:
中美相遇:大國外交與晚清興衰(1784-1911) 內(nèi)容簡介
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新生的美利堅合眾國派出一艘名為“中國皇后”號的帆船,滿載對財富的渴望和對東方文明的幻想,前往乾隆治下的盛世中國;一百多年后,大清轟然崩潰,而美國卻在通向霸權之路上如日方升。在一個多世紀的相望、相遇與相撞背后,是中國逐漸認清世界,并蹣跚追趕時代腳步的歷程。雙方的此消彼長,正是兩個世界、兩個時代交錯的側影。 中美兩國并不接壤,但自1784年以來卻從未分開。從東印度公司販茶到美國,到廣州民婦命喪珠江,從蒲安臣使團到幼童留美,從美國的排華法案到慈禧的“夫人外交”,歷史學家王元崇全面分析清美貿(mào)易、政治、軍事、文化教育等諸多方面的交往與互動,通過一系列生動具體的細節(jié),在“天朝”與“外夷”、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激烈沖突之中,解讀進步與保守、開放與封閉的復雜博弈,還原中國走向近代化與國際化的艱辛之旅;打破線性歷史觀的陳腐教條,重新審視今日中國與美國、與世界的關系。 “若說這是一則老故事,故事背后的精神,卻如同星期一的早晨一般嶄新無比!
中美相遇:大國外交與晚清興衰(1784-1911) 目錄
1|前言
甲篇
天朝與外藩:清代中國的世界秩序
015|**章清代中國的外交體系
043|第二章19世紀中期中美的雙雙“中興”
乙篇
靈魂與銀子:“中國風”、茶葉與鴉片
063|第三章“中國風”與歐美的中國夢
088|第四章中國茶葉與美國靈魂
099|第五章到中國去!
115|第六章中國鴉片美國夢
丙篇
體制與體面:條約、好朋友和磕頭
135|第七章郭梁氏之死
163|第八章朝覲與不許朝覲:中美《望廈條約》
的簽訂
191|第九章躲在角落里的美國
201|第十章跪還是不跪,這是一個問題
丁篇
以夷變夏:外交、出洋和留洋
221|第十一章“真正的朋友”:雇美國公使出任中國欽差
239|第十二章改變還是尊重中國:蒲安臣“勿擾她”演講
255|第十三章千古壯舉與百年遺恨:中國留美幼童項目及其失敗
戊篇
金山之夢:在美華工和華裔
297|第十四章1882年《排華法案》的前世今生
317|第十五章石泉慘案賠償記
353|第十六章林家女孩:我們究竟是誰?
己篇
大門口的老熟人:槍炮、條約和下午茶
373|第十七章中美朝鮮半島恩怨錄
411|第十八章老佛爺?shù)姆蛉送饨唬捍褥笈c美國康格夫人
461|結語:從煙草到鏤斐迪的中國國情報告
500|參考書目
中美相遇:大國外交與晚清興衰(1784-1911) 節(jié)選
美國幾乎所有在廣州貿(mào)易的家族公司,都參與到了鴉片貿(mào)易中去,他們深知鴉片煙的危害,也深知此種貿(mào)易要遭受巨大的倫理和道德上的挑戰(zhàn),但是在對美國本土的報告中,他們絕少提到煙土生意。根據(jù)布萊德利的記載,羅伯特·本奈特·福布斯曾經(jīng)是這樣為自己從事鴉片生意辯護的:“(做鴉片生意的)包括那些我一直認為是各方面標桿的令人尊敬的貿(mào)易望族—珀金斯家族(即顧盛家族)、皮博迪家族、羅素家族以及洛家族!绷_伯特·福布斯的言外之意,即他和他的福布斯家族乃是擇“善”而從之的,即便有錯,這也不能怪他。 這幾個美國家族,都是在他們的商業(yè)教父級人物伍秉鑒的扶植之下,通過在廣州做生意特別是鴉片生意而發(fā)家致富的。伍秉鑒的中國投資,也通過他的這些美國代理源源不斷地進入美國,使這些代理人手中的資本迅速增加。這些富商巨賈遂開始在美國做慈善事業(yè),特別是教育、交通和醫(yī)療方面,可謂不遺余力。例如,福布斯家族全力支持被林肯總統(tǒng)稱為“美國的孔子”和“美國文明之父”的超驗主義創(chuàng)始人拉爾夫·沃爾多·愛默生。福布斯家族也投資了貝爾電話公司。洛家族鼎力推動全美女性教育并且資助建設圖書館和醫(yī)院,而且出資建成了**條跨大西洋的電纜。 當年對華鴉片貿(mào)易賺取的高額利潤,也支撐起了美國東部一系列大學的建設。據(jù)一些學者的調(diào)查,耶魯大學的地盤大部分是羅素家族出資購買的,而且羅素家族也是耶魯著名的“骷髏會”的出資人。哥倫比亞大學現(xiàn)在著名的用作辦公場所的洛紀念樓,是1895年由洛的兒子出資建設的圖書館,一直到1934年新圖書館建成以前都是作為哥倫比亞大學的主圖書館使用的。德拉諾在旗昌洋行的接班人約翰·克利夫·格林,是當時普林斯頓大學*大的個人捐助者,他捐獻了大約200萬美元,幫助普林斯頓大學建起了三座樓,而他的遺產(chǎn)則贈送給了紐約大學和紐約的醫(yī)院。這些富商的名字現(xiàn)在也是新英格蘭地區(qū)常見的街名。 這些用于美國社會很多方面的建設的資本的源頭,可以說只有一個—對華鴉片貿(mào)易的高額利潤。從這個角度,不客氣地說,大清國難以計數(shù)的鴉片煙鬼們,抽出了一個富強的、近代化的美國。這是一段何等悲哀的歷史呀! 鴉片生意暴發(fā)戶中的德拉諾,在19世紀30年代回到美國結婚后,又回到了廣州,以二進宮的方式取得了巨額財富。1866年回國后,德拉諾開辦了包括煤礦等在內(nèi)的很多實業(yè)項目,成為美國巨富。他的小女兒薩拉·安·德拉諾于1880年嫁給了遠房表親詹姆斯·羅斯福一世,并于兩年后生下了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年輕的羅斯福跟隨外祖父德拉諾的時間很長,從外祖父那里得知了有關中國的知識,也正是日后他做了總統(tǒng)以后對下屬們說的他是通過祖上了解中國的事情。1898年德拉諾逝世的時候,給自己的六個兒子和兩個女兒都分了一些遺產(chǎn)。羅斯福的母親薩拉分到了133萬8000美元的遺產(chǎn)。這筆錢是什么概念呢?根據(jù)學者的研究,1898年的時候一個普通的美國家庭年收入是650美元,而薩拉繼承了將近140萬美元。正是靠著這筆錢,薩拉幫著她唯一的兒子富蘭克林·羅斯福墊付了孩子們的教育費、在紐約哈德遜河畔購置了家產(chǎn),*重要的,是幫助她的愛子贏得了1932年的總統(tǒng)大選,把他送上了美國第32任總統(tǒng)的寶座。這筆錢的源頭,正是當年德拉諾在廣州進行的鴉片貿(mào)易。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讓顧盛、羅素、福布斯、德拉諾等這批美國商人奉為教父的中國巨富伍秉鑒。伍家在鴉片戰(zhàn)爭前后富可敵國,可以肯定的是當時很多商行雖然未必有伍家富裕,但也是一擲千金之家族。然而,伍秉鑒們并沒有像顧盛、羅素、福布斯等家族那樣去投資建設中國的人文教育、醫(yī)療衛(wèi)生以及輪船機電等領域。伍秉鑒本人大力支持了美國眼科醫(yī)生伯駕在華的事業(yè),卻沒有任何將這種歐美醫(yī)療技術擴展到全中國去的計劃。當時的中國之教育,仍舊是科舉之下的孔孟倫理和四書五經(jīng),中國**所像樣的近代高等教育機構還是1898年戊戌變法時成立的京師大學堂,而這所學堂在變法失敗后沒有被撤銷也實在得益于慈禧太后本人的“恩典”。從這個角度來說,當日中國真正的失敗,也在于未能出現(xiàn)同歐美資本主義相抗衡的商業(yè)精神和回饋社會造福民生的人文主義精神,因此,中國即便有再多的伍秉鑒和類似的富商巨賈,又能如何呢?歐美的路,不見得就是中國一定要走和能走的路;但不管什么樣的路,總得走好才能造福國家、社會和人民。
中美相遇:大國外交與晚清興衰(1784-1911) 作者簡介
王元崇,歷史學家。畢業(yè)于康奈爾大學,現(xiàn)于特拉華大學任副教授。專攻近世中國和東亞外交史,著有《再造帝國:滿鮮關系,1616-1911》(康奈爾大學出版社,2018年)等作品。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我與地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