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親母親 - 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7冊.1965-196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4冊:1959-1960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3冊:1957-1958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2冊:1954-195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1冊:1949-1953
假面的告白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72601439
- 條形碼:9787572601439 ; 978-7-5726-0143-9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假面的告白 本書特色
多次提名諾貝爾文學獎 世界上無與倫比的天才作家三島由紀夫系列作品名家翻譯陳德文老師*新修訂譯本 戴著假面具 , 訴說心里話。
假面的告白 內(nèi)容簡介
《假面的告白》, 是作者正式邁入長篇小說文學殿堂的自畫像和宣言書。借助“假面”,掩蔽“素顏”,強調(diào)虛構(gòu),表達真實。
以人稱形式,講述“我”的出生、家庭狀況,“我”進入青春期的內(nèi)心世界和心理活動。愛情萌發(fā),“我”愛上同學近江,但又因此感到羞愧,懷著嘗試戀愛的心態(tài)又去接近異性。終于與同學的妹妹園子相戀,很后總感到焦慮而終止了戀愛關(guān)系。二戰(zhàn)后,園子嫁人,“我”仍與她保持聯(lián)系,過一種精神戀愛的生活。
“豐饒的荒涼——就是這種感覺。天真的無賴,孩子般的大人,具有藝術(shù)家才能的凡人,制造假貨的騙子手。然而,藝術(shù)家,除了才能之外一無所有;藝術(shù)家,不就是騙子嗎?這么說來,確乎如此——在現(xiàn)代看來,對于這種充滿痛苦的逆說而不以為是逆說的人,或者親自利用逆說的存在而不打算將此作為逆說的人——他,就是三島由紀夫!
——福田恒存
假面的告白 節(jié)選
美——美這玩意兒實在可怕啊!怕就怕在沒有固定的尺子丈量它。因為上帝總是給人設(shè)置謎團。在美之中,兩岸可以合為一體,一切矛盾共居一處。別看咱沒學問,這一點看得很透。實際上,神秘無限!這地球上,眾多的謎團給人帶來困惑,誰能解開這些謎團,誰就如芙蓉出水,不為所染。啊,那是美嗎?叫我無法忍受的是,一些有著美好心靈、高度理性的優(yōu)秀之士,往往以懷抱圣母瑪利亞理想而起步,又往往以索多瑪理想而告終。不,更可怕的是,那些心懷索多瑪理想的人,同時并不否認圣母瑪利亞理想,簡直就像純潔的青年時代,從心底里燃燒著對美好理想的憧憬。其實人的心胸很寬廣,寬廣得太過分了。若有可能,我真想稍加縮小些呢。嗨,混賬,鬧不清到底怎么回事。真的。理性的眼睛看作侮辱,感情的目光卻認為美好。索多瑪城里到底有沒有美呢?…… ……不過,人嘛,總愛傾訴自己的痛苦。
——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馬佐夫兄弟》
第三卷第三章熱烈的心靈的仟悔——詩
很長一段時間,我總是倡言我見過自己出生的光景。每當說起這件事,大人們就笑,到頭來他們自己也覺得受到愚弄,便用一種稍帶慍怒的目光,瞧著我這個面色蒼白、不像孩子的孩子的臉。偶爾在不太熟悉的客人面前提起,祖母就擔心我會被當成白癡,厲聲地打斷我,吩咐我到別處去玩。
取笑我的大人,通常都試圖用一種科學的道理說服我。他們說,那時候嬰兒還沒睜開眼呢,即便睜開眼,腦子里也不會留下清晰的觀念啊,等等。按慣例,他們多多少少會像演戲一樣,熱心而喋喋不休地詳加說明,極力使孩子打內(nèi)心里徹底理解。他們還搖晃著深抱疑惑的我的小肩膀,問:“喏,不是這樣嗎?”其間,他們又似乎覺得差點兒上了我的當。不能因為小孩子就一點兒不在乎。這小子一定是想引誘我上鉤,企圖套出“那件事兒”的吧?果真如此,可為何又不像個孩子更加天真地發(fā)問呢?比如“我是從哪兒生的?”“我是怎么生的?”——他們又再一次沉默了,不知為什么,心中似乎藏著巨大的傷痛,一直淡然地笑著,凝視著我的臉。
然而,他們多慮了。我對“那件事兒”,根本不會再問什么。 不過,我還是擔心會刺傷大人們的心靈,談不上耍弄策略引誘人上鉤。
不管怎么勸說,不管怎么恥笑,我對曾經(jīng)見過自己出生的光景這一體驗深信不疑。抑或在場的人們記憶中對我說起過,也可能出自我任意的想象,二者必居其一。不過,我以為至少有一處我是親眼所見。那就是為初生兒洗澡的浴盆沿兒。那是頭一回使用的木紋清爽的澡盆,從內(nèi)里看,盆沿兒閃現(xiàn)著微弱的光亮。唯有那里的木紋使我晃眼,似乎是黃金所雕制;窝乃ú煌5赜蒙嗉鈨禾蝮轮,總也到達不了盆沿兒。然而,那盆沿兒下面的水,或許是反光,或許是光線的照射,看上去寧靜閃亮,瀲滟的波紋,不斷地相互擁合于澡盆之中。
——對于這種記憶,*有力的反駁是,我的生辰不是白天。我是晚上九點出生的,不可能有陽光照射進來。那么,是不是電燈光呢?盡管受到嘲笑,我依然認為夜間也未必沒有一線陽光照射澡盆某個地方。我就是這樣毫無困難地步入悖理之境。而且,蕩漾于澡盆中的水光,作為我降生后初次沐浴,不止一次地確實搖曳于我的記憶之中。 我生于大地震翌年的翌年。
那是十年前,祖父在殖民地為官時代,惹起一場官司,因部下犯罪受到株連而隱退(不是我玩弄麗辭美句,像祖父那般對人一味信賴的愚癡秉性,我半生從未見有人可與之相比)。我家可以說是哼著小曲兒,以悠然自得的速度從斜坡上滑落下來的。龐大的借債、抵押、變賣房產(chǎn),隨著窮困的到來,越發(fā)顯現(xiàn)出回光返照般的病態(tài)的虛榮!驮谶@時候,我生在一個風氣不太好的城鎮(zhèn)的一角。那是租住的一座古老宅院,有著虛張聲勢的鐵門和前庭,以及和近郊禮拜堂不相上下的軒敞的洋房。從坡頂上看是二層樓,從坡下面看是三層樓。這是一座煙熏火燎、灰黑錯雜,外觀高大威嚴的建筑,擁有眾多陰暗的房間。女傭六人。祖父、祖母、父親、母親,一共十口,起居于破櫥柜一般咯吱作響的房子里。
祖父的事業(yè)欲,以及祖母的疾病和浪費習性,是全家苦惱的根源。祖父時常被那些不務(wù)正業(yè)、逢迎拍馬的家伙帶來的圖紙所誘惑,懷著黃金夢游歷遠方。出身于舊時豪門的祖母,憎惡和蔑視祖父。她狷介不屈,有著某種狂傲的詩的靈魂。經(jīng)年不愈的腦神經(jīng)痛,繞著圈子,切切實實侵蝕著她的神經(jīng)。同時,也為她的理智增加無益的明晰。誰又知道,此種持續(xù)到死的狂躁的發(fā)作,正是祖父壯年時代罪孽的饋贈?
父親在這個家里,迎娶了纖弱的美嬌娘,我的母親。 大正十四年一月十四日早晨,陣痛襲擊了母親。夜里九點,生下不到五斤重的小小嬰兒。生后七天的晚上,我穿上法蘭絨背心兒,乳白色紡綢內(nèi)褲,還有飛白花紋的和服,祖父當著全家人的面,在奉書紙上寫下我的名字,放在“三寶”供物盤里,置于壁龕之內(nèi)。
頭發(fā)永遠是金黃色。一直搽橄欖油,誰知搽著搽著就變黑了。父母住在二樓,祖母借口嬰兒在樓上危險,生下第四十九天,硬是從母親手里奪走了我。從此,我就在祖母的病房里長大。那是一間整日里緊閉房門屋子,淤塞著嗆人的病患及衰老的氣味,小被窩兒挨著病床。
出生不到一年,我從樓梯第三階跌了下來,磕破了額頭。祖母看戲去了,父親的堂兄妹們,還有母親,瞅著閑空兒熱鬧一番。母親忽然要上樓拿東西,我追她而去,一腳絆在拖地和服的前裾上,摔下樓來。
打電話到歌舞伎劇場找人。祖母回來站在大門口,右手用拐杖撐著身子,兩眼直盯著迎上來的父親,用不緊不慢的語調(diào),一字一頓,似乎要將每個字都雕刻下來。
“摔死啦?”
“沒有!
祖母邁著巫女般堅定的步子,跨進家門……
五歲那年元旦早晨,我吐出咖啡汁般暗紅的東西。主治醫(yī)生走來撂下一句“沒法治了”。注射了樟腦液和葡萄糖。手腕和上臂摸不到脈搏,家人守著我的尸體,度過了兩小時。
準備了經(jīng)帷子和愛玩的玩具,全家人聚在一起。又過了一小時,撒了泡尿。那位博士大舅叫道:“有救啦!”據(jù)說這是心臟回跳的證據(jù)。不久,又撒了點兒尿。慢慢地,我的面頰恢復了朦朧的生命之光。
那種病——自體中毒——成了我的痼疾。每月一次,有時輕,有時重。好幾次出現(xiàn)危機。我特地借著向我漸漸逼近的疾病的跫音,辨別這種病究竟是接近死亡還是遠離死亡。 *初的記憶,一種奇妙而確實的影像苦惱著我的記憶,從此開始了。 鬧不清牽著我的手的是母親、護士、女傭,還是嬸嬸。季節(jié)也不分明。午后的太陽,渾濁地照射著斜坡上的家家戶戶。我被一個不知是誰的女子牽著手,登上斜坡,朝自家走去。對面下來個人,女子用力拽緊我的手指,讓開路徑,佇立一旁。
此種影像,經(jīng)過多次復習、強化、集中,每一次都無疑附加一層新的意味。為什么呢?因為在周圍廣漠的情景中,唯有這位“走下斜坡的人”的姿影,帶有不適當?shù)木_度。盡管那影像給我?guī)戆肷目鄲篮屯{,但卻是*初的具有紀念意義的影像。
走下斜坡的是一位青年。他前后擔著糞桶,頭上裹著污穢的手巾,有著紅彤彤的面頰和炯炯有神的眼睛,腳步沉重地從斜坡上走下來。他是掏糞工——收取糞尿的人。套著膠底布鞋,穿著藍色緊身褲。五歲的我,異樣地凝視著他的身影。雖然還沒有確定有何意義,但某種力量*初的啟示,或低沉的奇怪的叫聲,正在向我呼喊。那個掏糞工的身影*初顯現(xiàn)出的,是一種暗喻。為什么呢?因為糞尿是大地的象征。向我呼喚的,無疑是作為根之母惡意的愛。
我預感這個世界有著某種富于刺激的欲望。我仰視青年污穢的身影,“我想成為他”的欲求、“我想是他”的欲求,緊緊捆綁著我。我清楚地記得,這欲求有兩個重點,一個重點是他的藍色緊身褲;一個重點是他的職業(yè)。藍色緊身褲突顯了他下半身的輪廓,似乎顫顫巍巍地向我走來。對那藍色緊身褲,我產(chǎn)生一種難以形容的傾慕。為什么,我也弄不清。
他的職業(yè)——此時,我的心理結(jié)構(gòu),也和那些想當陸軍大將的孩子一樣,泛起一種“想當掏糞工”的憧憬。這一憧憬的來源,可以說同樣出于藍色緊身褲,但決不止于此。這一主題,是我自己心里強行發(fā)展而出現(xiàn)的特異的場景。
這是因為,對于他的職業(yè),我感受到銳利的悲哀的憧憬,一種呼天搶地的悲哀的憧憬。我從他的職業(yè)上,感受到極富感覺意義的“悲劇的意味”。這種出自他職業(yè)的或是“挺身而出”的感覺,或是孤注一擲,或是面臨危險的親近感,堪稱一種虛無和活力的驚人的混合。這些感覺流溢出來,向五歲的我迫近,將我俘獲;蛟S我誤解了“掏糞工”這個職業(yè),或許聽人說起別的職業(yè),誤認為是那種服裝,而硬套在他的職業(yè)上。不這樣就難以解釋清楚。
因為這種情緒和同一主題,不久就轉(zhuǎn)向花電車司機和地下鐵檢票員身上。從他們那里,我強烈感受到我所不知道的、并且被永遠排除的“悲劇的生活”。尤其是地下鐵檢票員,當時地下鐵車站飄散的橡皮似的薄荷氣息,和他們排列于胸前的銅扣子相互作用,很容易促進“悲劇的”聯(lián)想。生活在那種氣息里的人,不知為何,使我打心底里認為是“悲劇性的”。有時,那些同我沒有任何關(guān)系的生活、事件或人們,為我的官能所尋求又被我所排拒。我把這些定義為“悲劇性的”。我從那里被永遠排拒的悲哀,總是被轉(zhuǎn)化或夢幻到他們或他們的生活之上。就這樣,我似乎通過我自身的悲哀參與其中。
若此,我所感覺到的“悲劇性的東西”,或許只是我從那里被排拒的過早預感所帶來的悲哀的投影。
還有一個*初的記憶。
六歲時我學會讀書識字。記得那時看不懂小人書,看來準是五歲時的事了。
當時,眾多的小人書中,只有一本中的一幅畫使我睜大驚奇的眼睛,那是我的偏愛。我每每凝視那幅畫,就會忘記漫長的無聊的下午。一旦有人走來,總是感到莫名的內(nèi)疚,連忙翻到別的一頁。護士和女傭守在一旁時,*令我心煩意亂。我真巴望過著那種生活,我可以整天埋頭于那幅畫中。每當打開那一頁,我胸中就怦怦直跳,即使看別的頁,精神也不能集中。 那幅畫,畫的是白馬雕鞍、手揮寶劍的貞德。駿馬打著響鼻,奮起前肢,揚起沙塵。貞德身披白銀鎧甲,上面繡著美麗的紋飾。他那俊美的面孔從面罩里露出來,凜凜然拔出寶劍,劈向藍天。面對“死”,面對一種憑借不祥之力飛翔而去的對象。我相信,他在下一個瞬間會被殺死。我趕快翻動書頁,也許能看到他被殺的畫面。書上的畫也許因某種原因不知不覺轉(zhuǎn)向“下一個瞬間”吧……
但是,有一次,護士偶爾翻到那頁畫面,對著在一旁偷看的我問道:
“哥兒,知道這幅畫的故事嗎?”
“不知道!
“這人像男人,其實是個女子,真的。這是一個女扮男裝、抗敵救國的故事!
“是女的?”
我頓時涼了半截。一直想著的他,忽然變成了她。美麗的騎士,不是男的而是女的,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現(xiàn)在對女扮男裝,依然抱著深深的難以說明的厭惡)這件事,很像是我對他的死所懷抱的甘美幻想的復仇,即人生初遇的*初的“現(xiàn)實的復仇”。后來,我讀到王爾德贊揚美麗騎士之死的詩句:
騎士被殺,橫躺在蘆葦叢中,
他依然俊美,雖死猶生…… 從那之后,我再也不看那本小人書了,連摸都不摸一下。
于斯曼在小說《那邊兒》中這樣描述:奉查理七世之詔而充任護衛(wèi)的圣女貞德,由于目睹各種難以置信的事跡,吉爾·德萊斯那種“不久,即將轉(zhuǎn)變?yōu)闃O精巧的殘虐和微妙的罪惡性質(zhì)”的神秘主義沖動,在他心中滋長起來。雖說是相反的機緣(即厭惡的機緣),對于我來說,這位奧爾良少女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還有一個記憶。
汗的氣味兒。是汗臭驅(qū)使我,激發(fā)我的憧憬,支配我的行動側(cè)耳靜聽,傳來重濁、幽微而攝人心魄的響聲。那種有時夾雜著號聲的單純而奇妙的哀切的歌唱越發(fā)臨近了。我牽著女傭的手,匆匆邁動著腳步,依偎在女傭懷里,巴不得盡快趕往大門口去。
演練歸來的軍隊通過我家門前。我經(jīng)常從喜歡孩子的士兵手里,高興地接過幾只打空的子彈殼。祖母說危險,禁止我再去索要。于是,此種快樂更增添一層神秘的色彩。鈍重的軍靴,污穢的軍服,肩上的刀槍之林,充分迷倒每一個孩子。然而,使我心醉的卻是他們的汗臭,唯有那汗臭,成為我向他們索要彈殼時那種快樂所隱含的動機。
士兵們的汗臭,那種潮風吹送著的黃金海岸空氣般的氣息,那種氣息搏擊著我的鼻孔,令我心醉。我的關(guān)于氣味兒的*初記憶,或許就在于此。那種氣味兒,當然不會直接與性的快感相結(jié)合,但士兵們的命運,他們職業(yè)的悲劇性,他們的死,他們所見到的遠方各國……對于所有這一切官能性的欲求,都在我心中漸漸蘇醒,并深深根植下來。
假面的告白 作者簡介
三島由紀夫(1925-1970),本名平岡公威,日本當代小說家、劇作家、電影制作人和電影演員。1949年發(fā)表長篇小說《假面自白》,確立作家地位。1970年11月25日寫完《豐饒之!返谒木怼短烊宋逅ァ泛笞圆。一生共創(chuàng)作40部中長篇小說、20部短篇小說及18部劇本。代表作品有《假面的告白、《潮騷》《春雪》《愛的饑渴》《金閣寺》等。
陳德文,南京大學教授,日本文學研究者、譯者。 1965年北京大學東語系日語專業(yè)畢業(yè)。譯作有日本小說、詩歌、俳諧、散文、隨筆、戲劇等。信守文學翻譯三原則:以文學為使命,以精品為指歸,以讀者為鑒戒。著作有《日本現(xiàn)代文學史》《島崎藤村研究》(1996年度國家社科規(guī)劃基金資助項目),散文隨筆集《我在櫻花之國》《花吹雪》《櫻花雪月》《島國走筆》;抒情散文集《鴿雨雁霜》等。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唐代進士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隨園食單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shù)叢書(紅燭學術(shù)叢書)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