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親母親 - 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7冊.1965-196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4冊:1959-1960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3冊:1957-1958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2冊:1954-195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1冊:1949-1953
晨曦集(增訂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202022
- 條形碼:9787100202022 ; 978-7-100-20202-2
- 裝幀:80g純質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晨曦集(增訂版)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科學史研究者、傳記愛“我的身體里循環(huán)著的是父親的血液,是中華文化的血液。”——楊振寧 “先生很喜歡‘晨曦集’這個名字,因為它寄托了先生一生的期望!薄谭
晨曦集(增訂版) 內容簡介
★ 一代科學巨擘的治學心跡與家國情懷★ 了解楊振寧先生精神歷程的重要著作“我的身體里循環(huán)著的是父親的血液,是中華文化的血液!薄獥钫駥帯跋壬芟矚g‘晨曦集’這個名字,因為它寄托了先生一生的期望!薄谭緯珍浟藯钫駥幭壬嗥写硇缘奈恼,既有他放棄美國國籍的聲明,也有關于大加速器、高能物理等熱點問題的專論,兼及研究生培養(yǎng)等多方面的社會議題。書中也收錄了親人、同事、友人、媒體人和學生所撰文章,對楊振寧先生的成就和貢獻進行了充分的介紹和評述。此次出版新增了十余篇文章,包括楊振寧1971年訪問新中國后回美進行的轟動美國華人學界的演講《為有犧牲多壯志 敢教日月?lián)Q新天》全文,他參觀長城后飽含深情寫就的《長城頌》,以及鄧稼先寫給楊振寧并使他的情感受到“極大震蕩”的珍貴信件等,充分展現(xiàn)了一代科學大師的遠見卓識與回報故園的拳拳之心。
晨曦集(增訂版) 目錄
增訂版前言 楊振寧
**版前言楊振寧 3
71d2* 長城頌 1
02i 20 世紀理論物理學的三個主旋律:量子化、對稱性、相位因子 3
11a 菩薩、量子數(shù)與陳氏級 20
14b 麥克斯韋方程和規(guī)范理論的觀念起源 24
15a “物理學的未來”——追憶麻省理工學院百年校慶時對物理學的未來的討論 43
附錄A 物理學的未來 理查德·費曼 4
附錄B 物理學的未來 楊振寧 52
16e 中國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對撞機 58
17b 伯恩斯坦的獨白 62
A71e* 為有犧牲多壯志 敢教日月?lián)Q新天——楊振寧先生講中華人民共和國之行印象中譯全文 66
A71h* 鄧稼先致楊振寧的一封信 鄧稼先 92
附錄 鄧稼先 楊振寧 96
A72a 關于大加速器的座談 108
A83z* 吳健雄致楊振寧的一封信 吳健雄 124
A88z* 寧拙毋巧——與楊振寧教授一席談 潘國駒 韓川元 126
A97a* 楊振寧和他的母親 熊秉明 136
A00g “盛宴已經(jīng)結束!”——高能物理的未來 151
A04f* 無題漫談——2004 年5 月12 日在清華大學中文系的講演 156
A11q 楊振寧:我是保守的革命者 錢 煒 安 然 176
A16* 美在科學與藝術中的異同 185
A17l 越來越覺得個人的生命在整個宇宙之間是一個非常渺小的事情——《人物》對話楊振寧
劉 磊 206
A17c 關于放棄美國國籍 221
A17g 楊振寧先生的“精”與“傻” 翁 帆 222
A92c 楊振寧小傳 李炳安 鄧越凡 223
A97k 父親與大哥 楊振平 249
A97l 家·家教·教育 楊振漢 258
A97m 父親、大哥和我們 楊振玉 275
A15d 楊振寧的“有血有肉的物理學” 楊振玉 284
A86k 楊振寧談我國新時期的人才培養(yǎng) 朱志明 290
A17l 楊振寧 盛名之下 劉 磊 308
A17n 回歸后楊振寧先生所做的五項貢獻 朱邦芬 329
A17o 楊振寧先生怎樣影響了我的研究興趣和工作方向 余理華 348
A17q 跟從楊振寧先生學習45 年 趙 午 358
A19c* 從楊振寧的幾幅照片談起 李 昕 363
A19o* 黃昆訪問記 江才健 黃 昆 386
A19u* 對話“中國與未來世界”——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校慶論壇上的問答403
A20* 楊振寧的雪泥鴻爪 翁 帆 408
A80f CEEC 學者名單 271
**版后記 翁 帆 417
增訂版后記 翁 帆 419
A00g “(編按:文章序號后加 * 者為2021 年增訂版增補文章)
晨曦集(增訂版) 節(jié)選
關于放棄美國國籍* 我是1964 年3 月23 日加入美國國籍的,當時做這個決定曾考慮了很久,是一個很痛苦的決定。1983 年在一本書里我曾經(jīng)說我父親到臨終時都沒原諒我放棄中國國籍。 2015 年4 月1日我放棄了美國國籍,這也不是一個簡單的決定。美國是一個美麗的國家,是一個給了我做科學研究非常好的機會的國家。我感激美國。而且,我知道很多美國朋友不會贊同我放棄美國國籍。 我一直記得我與摯友熊秉明曾經(jīng)的對話。他說:“你的父親雖已過去,你的身體里還循環(huán)著他的血液。”我說:“是的,我的身體里循環(huán)著的是父親的血液,是中華文化的血液。” 今天,我94 歲了,很欣慰,多年來,為了幫助建造中國與美國之間的友誼橋梁曾做過一些努力。我曾經(jīng)說:“沒有這座橋梁,世界不可能有真正的和平與安定! * 本文是楊振寧2017 年2 月21 日應訊問發(fā)給記者的文件。 增訂版后記 《晨曦集》于2018 年出版,至今已有三年。今年商務印書館特約編輯李昕先生與我們商量出版《晨曦集》新版。之前,李先生在三聯(lián)書店任總編輯時,和我們合作出版了《曙光集》。這次,我們決定增加《晨曦集》的內容,賀楊先生百歲誕辰。 新版《晨曦集》增加了不少內容,其中有兩篇非常有分量的文章:一是楊先生1971 年訪問新中國后回到美國的演講。楊先生是首位自美國訪問新中國的華人科學家,他講述了在新中國的所見所聞,眼里是新中國的各種好,在當時的西方世界引起轟動。二是1971 年鄧稼先先生給楊先生的一封信,信中鄧先生告訴楊先生,中國原子彈除了開始時有蘇聯(lián)專家的一點幫助外,都是由中國人自己研制成功的。楊先生見信一時難掩心中激動之情。 新版《晨曦集》中另有兩篇很有意思的文章,都是從幾幅舊照片談起。一篇是楊先生的發(fā)小與摯友熊秉明先生撰寫的《楊振寧和他的母親》。我記得初次閱讀后,對熊先生的佩服之心油然而生。讀者可以從熊先生對幾幅照片的描述中,看到熊先生作為藝術家與哲學家細膩而敏銳的洞察力。另一篇是李昕先生的《從楊振寧的幾幅照片談起》。李先生從歷史的角度講述楊先生的家國情懷,李先生的分析客觀而中肯,足見其作為一名資深文化人與媒體人的修養(yǎng)。 寫此后記時,正值七一。今年是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 周年,電視上百年慶典節(jié)目中香港維多利亞港的風景,讓楊先生和我想起過去十多年在香港的日子。我們*后一次在香港是2019 年2 月。楊先生現(xiàn)在身體還好,只是不宜再長途旅行,這對先生來說是件憾事。對先生來說,開車四處“探索”是閑暇時的一大樂趣。我們*快樂的回憶之一便是自己開車穿梭于香港的青山綠水之間。香港給人的印象通常是高樓林立,其實香港的綠化率很高,達到70%以上。 楊先生喜歡開車,在85 歲時才把開車的任務移交于我,在此之前,是他負責開車。那時親戚朋友常勸他不要開車,可他自己樂在其中。他在香港開車的確有過危險。香港車輛是靠左行駛,曾經(jīng)兩次他在左轉彎時把車開到錯誤的一邊,迎面的大巴司機急得指著我們大罵。幸好那時大巴那邊是紅燈,所有的車輛停止不動,不然后果不堪設想。 那時我們開著一輛十多年的老車。楊先生**次帶我翻越山林到沙頭角時,上山走了一段路后汽車的空調便失靈了。香港的夏天非常悶熱,開著車窗還是很難受,但是后來每每回想起來卻覺得十分有趣。楊先生的秘書跟我們提過好幾次:“換一輛吧。香港已經(jīng)沒有人開這么舊的車了!”后來,我們的確換了一輛新車,在前一輛車第十七個年頭時。 楊先生沒有因為自己不開車了而停下步伐,我剛拿到駕駛執(zhí)照,楊先生就要我開車“上山下鄉(xiāng)”。那時初生牛犢不怕虎,我拿駕照沒有多久就開車上了太平山頂。通常汽車開到山頂廣場就會停下來,那次楊先生建議開到山頂。繼續(xù)往上走,路只有一個車道那么寬,路的一邊是沒有遮攔的陡峭山坡。遇到下山的車時,只能其中一方退到稍微寬敞的地方讓行。這段路程對新手來說會感覺如履薄冰,可是已經(jīng)走到一半,無法回頭,只能硬著頭皮往山上走。后來我問楊先生當時擔不擔心,他說一點都不擔心。 又有一次,我們開車上大帽山。大帽山是香港*高的山,海拔900 多米。開車上大帽山并不困難,只是當我把車停到山上停車的位置時,我把油門當成了剎車踩,汽車突然向前加速。車位前面兩三米就是山崖,附近站著的幾個人都驚叫起來。幸好我反應快,立即換踩剎車,逃過一場災難。只是過后每每想起都心有余悸。楊先生卻不當一回事,過一段時間他又提議上大帽山,被我堅定地拒絕了。楊先生笑話我道:“當初你和同學到內蒙古大森林背包徒步,我還以為你很有冒險精神,沒想到你原來膽小如鼠!”不管他怎么軟硬兼施,我再也沒有上大帽山。 相比之下,開車下鄉(xiāng)的記憶輕松明快很多。楊先生**次請我吃飯是在西貢郊區(qū)海灣邊上的一個港式餐廳。餐廳有一排圓桌沿著沙灘一字排開,沙灘窄而綿長,人與海是如此的近,可以聞到海水咸咸的味道。海灣里常有人練習風帆,再遠一些有白色的游艇點點,再遠一些有大大小小的島嶼。后來,這里成為我們*愛去的地方。十多年來,我們一有空便到這里,面朝大海,看盡了這個海灣的春夏秋冬和日月星辰。 我*喜歡的戶外運動是劃橡皮艇。我喜歡在這個海灣里劃著橡皮艇到遠處的小島,沿途看臉盤大的水母,聽深深的海水撞擊巖石發(fā)出的深沉的咚咚之聲,猶如鐘鳴,讓人緊張而興奮。小島上沒有人煙,唯有白色的貝殼鋪滿地面。 楊先生只到過*近的一個小島,去遠處的島嶼我則不敢?guī)小D沁叺暮K蝗绾忱锬前闫届o,手機也沒有信號。有一次,他在岸上喝茶看報,我出海很久沒有返回,手機又聯(lián)系不上,急得他差點報警。 西貢海灣在香港新界的東部。我們也喜歡開車一直南下,到香港島南面的石澳村看海。石澳的海邊有座小山,上山沿途可見巨大的巖石,海面廣袤無邊,景致相當壯闊;爻涛覀兺ǔ(jīng)過赤柱和淺水灣。有時在赤柱的大排檔喝一杯冷飲,有時在淺水灣大酒店喝個英式下午茶。 另一個我們常去的地方是新界北邊的鹿頸路。鹿頸路隔著海灣與深圳鹽田區(qū)相望。鹿頸路沿岸有紅樹林,海灣的小島上有成群的白鷺。運氣好的時候,會看到白鷺翩翩起舞?赐臧槪覀冊诖謇锏拇笈艡n吃走地雞飯,老板總會拿出自己收藏的好茶請我們品嘗。 楊先生總說,在香港不開車的話會錯過太多的美好。的確,香港的自然環(huán)境得天獨厚,就連沿途的自然風光也總是百看不厭。郊外的路徑和設施通常非常便利,又絲毫沒有破壞大自然的美感,一切人工干預恰到好處,不多不少。一路走來,總覺得十分舒暢。那些年,我們走遍了香港的山山水水。 現(xiàn)在,茶余飯后談起那些時光,我們還總能體會到走在香港鄉(xiāng)村路上的明朗與舒暢。事實上,不僅在香港,在世界很多地方,我們都曾開車走過。我們曾在黃石國家公園(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和大提頓國家公園(Grand Teton National Park)開車走了四天,那時還是楊先生開車,我拿著一份地圖當導航。我們合作完美,四天下來把兩大公園走了個遍,一路順暢。我們也試過自伯克利(Berkeley)開六個小時的車到太浩湖(Lake Tahoe),那一次經(jīng)歷也是非常難忘。 那時太浩湖區(qū)已經(jīng)連續(xù)下了一周的大雪,我說去太浩湖太危險了,可楊先生堅持要去。那天,楊先生開完會已是下午4 點,我們租了一輛車,從伯克利出發(fā)前往太浩湖。一兩個小時后,我們開始進入山區(qū),雪又下了起來,越下越大。天也開始黑了,山里的路已經(jīng)積了一周的厚厚的冰雪,而我,從沒在大雪中開過車!楊先生提醒我:不要爭轉彎,不要緊剎車。我謹記這兩點,在大雪中勻速前進,緊握著方向盤的手都握出汗來。更要命的是,我們租的車不是四輪驅動,而是一輛**普通的小型轎車。我們怕湖區(qū)可能因下雪封路,就打開收音機收聽路況,可是汽車無線電功能太差,或者是天氣惡劣的緣故,聲音極不清晰,只斷斷續(xù)續(xù)聽到重復著的“Highway ×××... dangerous”(××× 公路危險)。 直到路經(jīng)特拉基小鎮(zhèn)(Truckee),我們在快餐店問了一對從相反方向過來的夫婦,才知道前方的路沒有封,可以繼續(xù)前進。當我們抵達太浩湖邊上的酒店時,已經(jīng)是晚上10 點鐘。 第二天清晨,當我推開陽臺的門時,便知道太浩湖以她*美麗的姿態(tài)回報了我們的一路驚險。湖水藍得發(fā)綠,雪厚厚地覆蓋著屋頂,堆成柔和的曲線,長長的冰柱從屋檐垂掛下來。我們走在湖邊的路上,一腳踩下去,雪快及膝蓋。四處靜闃無人,只有時不時從松柏上掉下來的雪塊發(fā)出啪啪的響聲。 那些年,我們還試過在夜里開車到火山附近,看噴發(fā)出來的熔巖流入海里。那些時光,都是源于楊先生喜歡四處探索的冒險精神。如果沒有楊先生的堅持,我大概會少了很多有意思的經(jīng)歷和體驗。有些初次和我們見面的人問我是不是物理專業(yè),是不是楊先生的學生,我有時這樣回答:不是,他沒有教我物理,他教我開車。 今年,楊先生99 歲了,我們不能再像以前一樣開著車到處走。寫這篇后記,既是記錄新版《晨曦集》,也是記 錄我們一起走過的一些日子。 翁 帆 2021 年7 月初于清華園
晨曦集(增訂版) 作者簡介
楊振寧,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公認的二十世紀最有成就的科學家之一。清華大學高等研究院創(chuàng)辦人,南開大學理論物理研究室創(chuàng)辦人,F(xiàn)任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博文講座教授,并被多家大學聘為客座教授。 翁帆,楊振寧夫人,清華大學建筑學博士。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經(jīng)典常談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