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心靈元氣社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tài)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
>
厭女(增訂本)
-
>
這樣學習才高效/楊慧琴
-
>
心理學經(jīng)典文叢:女性心理學
-
>
中國文化5000年
多元文化視域下的文化認同研究:以四川羌族為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501246
- 條形碼:9787522501246 ; 978-7-5225-0124-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多元文化視域下的文化認同研究:以四川羌族為例 內容簡介
《多元文化視域下的文化認同研究:以四川羌族為例》以災后重建的四川羌族群體為研究樣本,探究在多元文化環(huán)境中羌族認同的現(xiàn)狀和趨勢,借此理解全球化時代下文化多元化發(fā)展的特點與民族認同表現(xiàn)出的與文化認同密切的關系。我們認為,可以從以下四個部分去認知多元文化與民族認同的關系。一是民族認同與民族文化。主要包括三個方面:民族(族群)認同研究,主要對“民族”與“民族認同”、民族認同研究的內容、意義等進行探究;民族多元文化研究,主要從宏觀的視角審視族群的多樣性與多重認同的形成、多元文化主義理論與民族國家建構、多元一體格局下的民族多元文化發(fā)展;民族認同與文化適應研究,主要從理論的視角對民族認同與文化適應、民族文化適應方式與壓力的關系、文化認同與民族認同進行闡述。二是歷史長河中流淌著生生不息的羌人血脈研究,主要從文字、神話傳說與考古中的“羌”的歷史蹤跡何處尋覓這個兩方面進行理論梳理。三是以“文化自覺”之眼看羌族文化的變遷、適應與認同,主要辨析“文化自覺”“文化認同”與“文化自信”的邏輯關系,并就20世紀后期的羌族社會及其文化的變遷進行細致人微的“麻雀解剖”研究。四是多元文化與羌族文化生態(tài)重建研究,主要探究多元文化環(huán)境下羌族文化生態(tài)現(xiàn)狀、多元文化環(huán)境下羌族文化生態(tài)保護與重建的問題與困難、多元文化環(huán)境下羌族文化生態(tài)的保護與重建等問題。
多元文化視域下的文化認同研究:以四川羌族為例 目錄
序二
章
民族認同與民族文化
.............................................................................................
1
節(jié)
.
民族與民族認同
........................................................................................................
1
第二節(jié)
.
民族多元文化
..........................................................................................................
17
第三節(jié)
.
民族認同與文化適應
..............................................................................................
43
第二章
歷史長河中流淌著生生不息的羌人血脈
....................................................
67
節(jié)
.
文字、神話傳說與考古中的“羌”
.....................................................................
67
第
二節(jié)
.
歷史記憶中的“羌”
..............................................................................................
86
第三章
以“文化自覺”之眼看羌族文化的變遷、適應與認同
.....................
127
節(jié)
.
文化自覺、文化認同與文化自信
.......................................................................
127
第二節(jié)
.
20世紀后期的羌族社會及其文化的變遷
..........................................................
134
第三節(jié)
.
十多年來羌族社會及其文化的變遷
...................................................................
157
第四章
多元文化與羌族文化生態(tài)重建
......................................................................
169
節(jié)
.
多元文化環(huán)境下羌族文化生態(tài)現(xiàn)狀
...................................................................
169
第二節(jié)
.
多元文化環(huán)境下羌族文化生態(tài)保護與重建的問題與困難
...............................
171
第三節(jié)
.
多元文化環(huán)境下羌族文化生態(tài)的保護與重建
...................................................
174
第四節(jié)
.
多元文化環(huán)境下羌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
.......................................
175
參考文獻
.....................................................................................................................................
187
后記
...............................................................................................................................................
198
多元文化視域下的文化認同研究:以四川羌族為例 節(jié)選
《多元文化視域下的文化認同研究:以四川羌族為例》: 共同或不同的宗教。宗教同樣也影響著族群認同,但宗教因素在認同研究中常常被忽略不計,尤其是在政治領域中,很多政治學家認為宗教這一因素不會對認同有太大影響。宗教信仰源于自然崇拜,經(jīng)過不斷發(fā)展延續(xù)形成了多種宗教教義和信念,人們以宗教信仰作為鏈接,組成一個共同體,共同的信仰將族群成員緊密團結在一起。若宗教信仰不同,那么兩個群體則會自動變成相互排斥的兩個陣營?v觀西方國家的政教分離,宗教信仰不再附屬于政治需求,而是成為獨立的信仰。共同的宗教對各個族群文化和諧發(fā)展具有重要影響作用,更是族群之間兼容并存的關鍵因素! 嗬P系的變化。除上述幾項影響因素外,權利因素也是影響認同的關鍵因素。權利關系一旦發(fā)生改變,族群認同也會發(fā)生改變,這樣往往就會形成不同的族群認同以及不同的國家認同。這種權利關系變化反映了政治制度與族群內部之間的關系,可以從國家結構形式、族群政策上表現(xiàn)出來。比如:民族國家若是單一管理體制或聯(lián)邦體制,這會對族群權利分配會造成很大影響,結果便是會致使多種族群認同的產生。民族國家所推行的族群政策對認同同樣會有關鍵性影響,國家推行某項政策,勢必會從全國進行普及,且具有強制性,常常會用國家政府或法律作為實施的保障。而這些政策制度勢必會對國家族群關系造成一定影響,要么鼓勵扶持了某一族群更好的發(fā)展,要么制約了族群長遠發(fā)展,給族群帶來壓迫?偠灾,民族國家采取不同政策,對族群就會形成不同的認同! 。2)族群認同產生的方式。關于族群認同是如何產生的,不同學者給出了不同意見,比較普遍推行的主要有以下幾種: 情境論。情境論認為民族認同是由特定的民族成員或領導者在必要的情況下引起的,該理論強調民族認同具有多樣性,情境論中所提及的民族群體構成是個人或群體組合而成的,考慮到不同的情境,就會有不同的選擇組合。馬克斯·韋伯對“社會親密”的定義就是對情境論的*好詮釋,為了掠取更多競爭優(yōu)勢,所有的經(jīng)營集團都會制定一系列有助于集團打敗競爭對手的政策。換言之,民族認同情景是構建本民族發(fā)展的關鍵因素。當一個少數(shù)民族進入主流社會,為了贏取社會地位或更好地在社會中生存,他們會吸收主流社會意識,并在競爭中保存優(yōu)勢,增強當前的民族認同或是重新創(chuàng)建新的認同,不管決策如何,其*終目的是為了實現(xiàn)競爭中的優(yōu)勢! ≡。原生論認為族群認同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族群的歸屬就是族群認同的根基。在族群認同的原生論中,生物性特征的遺傳以及共享的歷史和文化這兩個因素非常重要。這兩大因素直接決定了個體的歸屬,且是族群互相區(qū)別的主要因素。原生論是*基本的認同方式,族群是社會中的一個組成部分,由于這些族群呈現(xiàn)了不同的認同,社會也就會呈現(xiàn)出多元化! 」ぞ哒。族群認同的工具論主要強調族群認同和政治權利二者之間的關系,把族群認同看成是一種社會工具。工具論就是族群中的個體將族群領袖或組織當作利益和權利的保護工具。而族群認同的工具論將族群看作是社會競爭的載體,族群有優(yōu)劣之分,既然有對比自然就會產生競爭,族群認同感自然是族群競爭的砝碼,因此優(yōu)勢族群能夠獲取更多的利益或權利。在工具論中還提及了認同邊界是隨時變化的,工具論中將族群視為集團單位,認同是工具,通過這個工具將自然、文化、歷史等綜合起來,以保持自己族群的競爭優(yōu)勢。 。3)國家認同的形成與二元結構。族群認同是國家認同的基礎,國家認同是以族群認同為基礎形成的,族群認同除了是以共同的文化為基礎的文化認同,還兼具政治性。個人對族群的認同一定是個人利益與族群利益有關系。要么個人利益能夠在族群保護下得到保護,就像是保護傘一樣,能夠庇護每一位成員;要么就是認同族群能夠獲取更多的利益和更多權利。正如安東尼·吉登斯所指出,“族群認同也是社會建構的結果,在這一點上它絲毫也不亞于民族認同。所有的族群認同在某種程度上都是運用權力的結果,并且是從多樣化的文化資源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 文化具有多樣性,多元化的個人或群體也是切實存在的,多元化的主旨在于承認社會共同體文化,承認社會次級共同體文化,對于不同層次的集體同樣給予認可。在多層次中*重要的兩個層次分別是國家認同和民族認同。國家認同是國家對個人的政治認同,國家認同個人或族群;民族認同是隨著出生,文化、地區(qū)、血緣等因素產生的文化認同,也是自我成長中*重要的認同方式。國家認同和民族認同也是比較穩(wěn)定的,一旦認同后則不會輕易被改變!
多元文化視域下的文化認同研究:以四川羌族為例 作者簡介
魯煒中,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2018);四川省科技計劃項目評審專家;綿陽市科技計劃項目評審專家;綿陽市社科成果獎評審專家;綿陽市涪城區(qū)首批智庫專家(2018);西南科技大學文學與藝術學院副研究員,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民族文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唐代進士錄
- >
我與地壇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