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中圖網(wǎng) 請 | 注冊

棄長安

作者:張明揚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出版時間:2021-12-10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160
本類榜單:歷史銷量榜
中 圖 價:¥38.1(5.6折) 定價  ¥68.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運費6元,滿39元免運費
?新疆、西藏除外
本類五星書更多>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棄長安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45566062
  • 條形碼:9787545566062 ; 978-7-5455-6606-2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棄長安 本書特色


本書是一部講述唐朝安史之亂時期歷史過程與人物命運的通俗作品,以安史之亂中多位關(guān)鍵歷史人物,即李林甫、楊國忠、安祿山、顏杲卿、哥舒翰、楊玉環(huán)、李亨、張巡等人的“棄長安”經(jīng)歷為線索,聚焦唐朝由盛轉(zhuǎn)衰過程中的重要議題,以亂離親歷之人的經(jīng)歷解釋“變亂何以爆發(fā)”與“盛世何以崩陷”,以此重新刻畫安史之亂時期的完整歷史圖景。

棄長安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講述唐朝安史之亂時期歷史過程與人物命運的通俗作品,以安史之亂中多位關(guān)鍵歷史人物,即李林甫、楊國忠、安祿山、顏杲卿、哥舒翰、楊玉環(huán)、李亨、張巡等人的“棄長安”經(jīng)歷為線索,聚焦唐朝由盛轉(zhuǎn)衰過程中的重要議題,以亂離親歷之人的經(jīng)歷解釋“變亂何以爆發(fā)”與“盛世何以崩陷”,以此重新刻畫安史之亂時期的完整歷史圖景。

棄長安 目錄

楔 子 出長安記(756 年六月十三)//001

章 李林甫的盛世(736—752 年)//023

第二章 楊國忠的預言(753—755 年)//065

第三章 安祿山的鼙鼓(755 年十一月初九)//105

第四章 顏杲卿的舌頭(756 年正月初八)//127

第五章 哥舒翰的膝蓋(756 年六月初八)//149

第六章 楊玉環(huán)的香囊(756 年六月十四)//175

第七章 李亨的中興(756 年七月十二)//201

第八章 張巡的牙齒(757 年十月初九)//235

尾 聲 回到長安(757 年十二月初四)//273

大事年表 //302

后 記 //306

主要參考書目 //309
展開全部

棄長安 節(jié)選

李隆基倉皇離開長安,是天寶十五載(756)六月十三日黎明, 天剛蒙蒙亮,細雨籠罩著都城。

李隆基走得匆匆,隨行只帶走了貴妃姐妹、嬪妃、皇子、皇孫、楊國忠、韋見素、魏、陳玄禮、高力士,以及的宦官、宮女。于那些沒被通知的宗室貴戚和重臣,這樣被遺棄在長安。

在幾天前,棄長安還不在李隆基的選項之中。這位塵世的尊,盛世的,執(zhí)掌唐帝國長達四十四年,之前他生涯可謂一順。即便在天寶十四載(755)十一月安祿山起兵的消息傳來時,李隆基君臣上下也是一派“不過旬日,必傳首詣行在”的超現(xiàn)實樂觀。其后雖然又遭遇了洛陽失守的噩耗,但李隆基還有他寄予厚望的名將哥舒翰,大唐誰不知“北斗七星高,
哥舒夜帶刀”,更何況,還有潼關(guān)天險和二十萬大軍。

然而,叛形勢看似一片大好之時,天寶十五載六月初八,帶病御敵的哥舒翰在靈寶西原之戰(zhàn)中意外慘敗,二十萬大軍全軍覆沒。六月初九晚,潼關(guān)落入叛軍之手,長安失去了Z重要的軍事屏障。

潼關(guān)失守當晚,李隆基在長安沒有等到安火”,也是潼關(guān)前線傳來的安烽火,業(yè)已知道大勢不妙。他維持了半年多, 在任何挫折下都可以自洽的現(xiàn)實扭曲力場,終于在這一晚轟然崩坍。

六月十日,李隆基在長安城東邊的興慶宮召見了右相楊國忠,
楊國忠提出了“幸蜀之策”,得到了李隆基的首肯。幸蜀是楊國忠的主意,蜀地也是楊國忠刻意經(jīng)營的勢力范圍,這都沒錯,
但李隆基此時很可能已決定棄長安而去,不過他自己不方便提, 他需要的正是楊國忠地揣摩上意,以及提供具體逃亡路線。

六月十一日,楊國忠召集百官于朝堂,正式通報了潼關(guān)失守的敗訊,讓群臣出主意。百官被急轉(zhuǎn)直下的軍情嚇得驚慌失色,

相顧垂淚,問起應(yīng)對之策,皆唯唯不對。此刻,只有監(jiān)察御史、跟隨哥舒翰守潼關(guān)的大詩人高適站了出來,建議立即實行緊急動員,動用后的錢財儲藏,招募長安城中敢死之士、中的家丁子弟,死守長安,“未為晚”。高適的建議雖然在軍事上未必有可行,但這卻是長安朝堂中的勇氣。惶遽的百官紛紛反對,卻計無所出。自安祿山起兵以來唱各種軍事高調(diào)的楊國忠,此時先否決了高適的長安保衛(wèi)戰(zhàn)提議,沮喪溢于言表地說:“兵已入關(guān),事不及矣。”繼而抽泣著推諉責任:“我們很多人十年前開始反復預言安祿山必反,但陛下是置若罔聞,今日之禍,絕非我這個宰相之過!

高適保衛(wèi)長安的建議有沒有現(xiàn)實操作?如果李隆基不走,

長安能否守得住?當時唐軍和叛軍的實力對比來看,長安有希望守住,但李隆基多少要冒死社稷”的風險。叛軍名將崔乾祐雖在靈寶西原之戰(zhàn)擊敗哥舒翰,占領(lǐng)了潼關(guān),但實際上兵力有限,可能只有兩三萬人;在河北戰(zhàn)場上,郭子儀、李光弼出井陘(今河北省石家莊市井陘縣),顏真卿原(今山東省德州原縣),這兩支軍隊活躍在安祿山大后方,牽制了大股叛軍兵力,郭李組合又剛剛在嘉山(今河北省保定市曲陽縣)之戰(zhàn)中大敗史思明,

斬首四萬級;在中原戰(zhàn)場上,張巡堅守雍丘(今河南省開封市杞縣),魯炅固守南陽(今河南省南陽市),叛軍久攻不下;安祿山自定都洛陽后,基本上停止了親自征戰(zhàn),還需要大量兵力拱衛(wèi)都城;安祿山看似攻城略地,但戰(zhàn)線過長,對占領(lǐng)區(qū)基本只構(gòu)成點與線的弱勢支配,連在河北大本營都沒有形成面的控制,兵力分布更脆弱的一字長蛇陣……這些因素都決定了叛軍短期內(nèi)無力對長行大規(guī)攻。

如果單論兵力,李隆基可以在長安和關(guān)中地區(qū)臨時征集數(shù)萬軍隊,但唐軍保衛(wèi)長安大的弱項還是募兵缺乏訓練和實戰(zhàn)經(jīng)驗,無力招架安祿山的百戰(zhàn)精兵。不過,時間站在李隆基這一邊,有了足夠的時間,臨時募兵可以得到訓練;更重要的是,西北邊軍正在源源不斷地入京勤。事實上,長安失守僅四個月后,
唐肅宗李亨委派宰相房琯組織了規(guī)模浩大的反攻長安之戰(zhàn),反擊縱然失利,但已然證明了唐軍元氣恢復之速。

也是說,只要叛軍一開始沒有凝聚足夠的戰(zhàn)略決心,集中主力對長行大規(guī)攻,拿下長安的時間窗口將很快關(guān)閉。而安祿山稱帝取心驟降,傾攻長安并不是一個易于做出的決策。而唐軍在挺過初期的不利態(tài)勢之后,隨著募兵的成長和勤邊軍的抵達,守住長安的可能將與日俱增。李隆基需要的是時間、勇氣和運氣。

但這些站在高適角度的沙盤推演都沒太大意義,顯而易見的是,楊國忠以下的百官已喪失了固守長安的所有勇氣。不過,此時誰也不愿意承擔放棄都城這個重大的政治責任,當天的會議也莫衷一是,未達成任何具體的方案。關(guān)鍵的是,李隆基也絕不愿冒為社稷而死的風險,畢竟,他為了保命,連逃出長安都操作得那么匆促和暗昧。

很快,潼關(guān)失守的消息從朝堂傳遍全城,長安鼎沸,士民掠擾奔走,卻不知何去何從,繁華的世界之都在幾個時辰內(nèi)變得蕭條凋敝。危急關(guān)頭,楊國忠及百官缺乏擔當?shù)恼螒B(tài)度不僅 惡化了局勢,更是令人心無可依靠。

楊國忠罷朝后,回到位于宣陽坊的家,找到韓國夫人、虢國夫人姐妹,讓她們?nèi)雽m勸說李隆基從速棄長安幸蜀。

六月十二日,李隆基來到興慶宮中的勤政樓,向百官宣布親征,但此時既無“百官”,更無“親征”:百官朝者十無一二,都在忙著找自家的出路,而到這時候,在場官員誰還會相信李隆基的漂亮話?

百官無人輕信親征的話術(shù),李隆基可能也沒那么在乎,他掩飾了自己即刻逃逸的意圖,從百官到長安城的居民,沒有多少人會想到自己的皇帝會跑得如此之快。

宣布親征的當天下午,李隆基從興慶宮移駕“北內(nèi)”!氨眱(nèi)”位于漢代未央宮的舊址,在唐代宮城外的西北方。當天夜里, 李隆基又特命龍武大將軍陳玄禮秘密整頓禁軍,厚賜錢帛,挑選了良馬九百余匹,做好了棄長安的一切準備。

天一早,在數(shù)千禁軍的護衛(wèi)之下,李隆基一眾秘密從禁苑西門延秋門離開,向著渭水便橋。途中,楊國忠建議燒毀長安用來儲藏錢帛的左藏庫,李隆基或許對捐棄長安百姓有些歉疚,叫停了火燒左藏庫,理由是“叛軍如果得不到這筆錢,會對長安百姓,倒不如把左藏庫留給叛軍,以免百姓受苦”。

棄長安 作者簡介

張明揚

作家,歷史寫作者,閱讀、研究和寫作歷二十年,著有《此史有關(guān)風與月》《天命與劍》《之人》《紙上談兵》等歷史作品,多次獲得國內(nèi)各大!叭烁栊q酒,花舞大唐春”,

想穿越的時代是盛唐,為盛唐詩人門下走狗。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wǎng)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