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傳習(xí)錄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
>
素書
-
>
孔子的世界——儒家文化的世界價值
-
>
王陽明全集(全四冊)
-
>
生活與憶念
-
>
名家小全集(4冊)
靜坐與修道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20711029
- 條形碼:9787520711029 ; 978-7-5207-1102-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靜坐與修道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對傳統(tǒng)健身方法感興趣的讀者南懷瑾先生以過來人的身份著述本書,分享自身的經(jīng)驗和心得,對如何靜坐而健康長壽、成就智慧提供*直接、*實用的指導(dǎo)。
靜坐與修道 內(nèi)容簡介
什么叫靜,什么叫靜坐?靜坐有什么好處?什么是精、氣、神?怎樣靜坐才能煉精、煉氣、煉神?常見的七支坐法,需要注意哪些要點?……所有靜坐修定的人都想了解也必須了解的問題,南懷瑾先生在這本薄薄的小冊子中一一作了解答,簡潔明晰,切中要害,為他們提供了*實用的指導(dǎo)。而對于一般人常見的糟糕做法,南師更和盤托出,直指其非,并一一加以說明,這在某種程度上可能更為重要和有意義。
靜坐與修道 目錄
前言
長生不老確有可能
靜坐的方法
靜坐的心身狀況
哪一本是靜坐的*佳入門參考書
因是子靜坐法的利弊
人體的氣機是怎么一回事
丹田與脈輪是什么
靜坐與氣脈
儒佛道三家的靜坐姿勢
七支坐法的形式
有關(guān)七支坐法的傳說
叉手盤坐與健康的效果
關(guān)于頭腦的健康功效
盤足曲膝與健康
學(xué)習(xí)靜坐如何用心
存想與精思
安心守竅的方法
當(dāng)心守竅的后果
守竅與存想的原理
守竅與煉氣
什么是氣
靜坐與氣的存想
人體內(nèi)部的氣機與空氣的關(guān)系
靜坐的休息與氣機
開始靜坐時氣機的反應(yīng)
背部的反應(yīng)
靜坐與后腦的反應(yīng)
前腦的反應(yīng)
間腦的反應(yīng)
如何打通任脈
不食人間煙火與中氣的作用
大腹便便不足道
人身和人參的兩足之重要
氣脈的異同之爭
道家與密宗有關(guān)氣脈的不同圖案
中脈的重要爭論
為什么氣脈會震動
打通氣脈為什么
靜坐與鍛煉精神
三煉精氣神之說
修煉的時間和程度之說
新舊醫(yī)學(xué)養(yǎng)“精”觀念的異同
認識真精
靜坐與“煉精化氣”的剖析
煉氣和止息
氣息的神奇和奧秘
變化氣質(zhì)和氣的周期
煉氣不如平心
三花聚頂和五氣朝元
煉氣與化神
神是什么東西
氣化神的境界
煉氣化神三問
附:修定與參禪法要
初修禪定入門方法
定慧影像
參撣指門
靜坐與修道 節(jié)選
儒佛道三家的靜坐姿勢 儒、佛、道三家的靜坐姿勢,歷來相傳有96種之多,其中當(dāng)然包括幾種臥睡的姿勢與方法。通常所用的姿勢,如佛門中的各個宗派,修習(xí)禪定的方法,大多采用七支坐法,又簡稱它為跏趺坐,俗名盤足坐法。 宋以后的儒家——理學(xué)家們,由于大程夫子——程顥(明道),變更佛、道兩家修煉靜坐的心法,因襲禪宗大師修習(xí)禪定的工夫,著作《定性書》一文,主張在“靜”中涵養(yǎng)性理的端倪開始。他的老弟二程夫子——程頤(伊川),又加上《主敬》為其陪襯,從此儒門也主張靜坐。但是他們所取的靜坐姿勢,便是平常的正襟危坐,所謂端容正坐便是。至于道家,有時即用佛家的七支坐法與臥姿,有時又穿插許多不同的形態(tài),配合生理的需要與煉氣修脈的作用。大體說來,儒、佛、道三家的靜坐姿態(tài),并不外于此法。 七支坐法的形式七支坐法的形式 所謂七支坐法,就是指肢體的七種要點(如附圖): (一)雙足跏趺(雙盤足)。如果不能雙盤,便用單盤;虬炎笞惴旁谟易闵厦,叫作如意坐。或把右足放在左足上面,叫作金剛坐。開始習(xí)坐,單盤也不可能時,也可以把兩腿交叉架住。 (二)脊梁直豎。使背脊每個骨節(jié),猶如算盤子的疊豎。但身體衰弱或有病的,初步不可太過拘泥直豎,更不可以過分用力。 (三)左右兩手圜結(jié)在丹田(小腹之下)下面,平放在胯骨部分。兩手心向上,把右手背平放在左手心上面,兩個大拇指輕輕相拄。這在佛家,便叫做“結(jié)手印”,這種手勢,也叫做三昧印(就是定印的意思)。 (四)左右兩肩稍微張開,使其平整適度為止,不可以沉肩亸背。 (五)頭正,后腦稍微向后收放。前顎內(nèi)收(不是低頭),稍微壓住頸部左右兩條大動脈管的活動即可。 (六)雙目微張,似閉還開,好象半開半閉地視若無睹。目光隨意確定在座前七、八尺處,或一丈一、二尺許。(如平常多用眼睛工作的人,在靜坐之初,先行閉目為佳。) (七)舌頭輕微舔抵上腭(參考27頁附圖),猶如還未生長牙齒嬰兒酣睡時的狀態(tài)。 附帶需要注意的事項: (一)凡在靜坐的時候,必須使腦神經(jīng)以及全身神經(jīng)與肌肉放松,絕對不可有緊張狀態(tài)。*好是微帶笑容,因為人在笑時,神經(jīng)自然會全部放松。 (二)初學(xué)靜坐者,不可以吃過飯就打坐,以免妨礙消化。同時也不能在肚子餓時打坐,以免分散心神。 (三)靜坐時空氣必須流通,但是不能讓風(fēng)直接吹到身上。 (四)靜坐時光線不能太暗,否則容易昏沉:光線也不能太強,否則容易緊張。 (五)氣候涼冷的時候,要把兩膝和后腦包裹暖和,即使熱天打坐,亦不可使膝蓋裸露。 (六)初學(xué)靜坐不要勉強坐太久,以時間短、次數(shù)多為原則。 (七)初習(xí)靜坐時多半無法雙盤,則以單盤為宜。單盤時臀部必須加坐墊,坐墊的高矮依各人身體狀況而定,總以舒適為原則,如果坐墊太高或太矮,都會使神經(jīng)緊張。至于坐墊的軟硬程度也必須適中,否則引起身體的不適,則影響靜坐的心情和效果。
靜坐與修道 作者簡介
南懷瑾先生(1918—2012)是享譽國內(nèi)外的文化大師、國學(xué)大家,出身于溫州書香門第,自幼飽讀詩書,遍覽經(jīng)史子集,對國學(xué)鉆研精深,體認深刻,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詣,更兼通諸子百家、詩詞曲賦、天文歷法、醫(yī)學(xué)養(yǎng)生等等,對西方文化亦有深刻體認,在中西文化界均為人敬重。自青年時代立下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志向后,南懷瑾先生講學(xué)六十余年不輟。他以“經(jīng)史合參”的方法,講授儒、釋、道等傳統(tǒng)文化典籍,講解不受教派、門戶的限制,打通各家學(xué)說,縱橫古今中外,深入淺出,生動幽默,又每每與現(xiàn)代人的日常生活接軌,讓人受益匪淺,深受海內(nèi)外各界各層次讀者的喜愛。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自卑與超越
- >
朝聞道
- >
煙與鏡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xué)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