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親母親 - 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7冊.1965-196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4冊:1959-1960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3冊:1957-1958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2冊:1954-195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1冊:1949-1953
新時代文學寫作景觀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182015
- 條形碼:9787532182015 ; 978-7-5321-8201-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時代文學寫作景觀 本書特色
文學史的生成、文學作品的經(jīng)典化,離不開文學批評的“沖鋒陷陣”。 文學評論和研究不僅是討論作家個體和作品個例,而是需要整體性的辨認、判斷和闡釋,特別是對新出現(xiàn)的寫作群體和現(xiàn)象進行辨析和探索,這對于文學寫作和批評的環(huán)境都是有益的嘗試,本書即基于此力圖繪制新時代文學寫作圖景。
新時代文學寫作景觀 內(nèi)容簡介
《新時代文學寫作景觀》是一部文學評論集。作者是知名青年評論家、茅盾文學獎評委楊慶祥。本書分后上下編,勾勒出具有創(chuàng)造力且富有多樣性的新時代原創(chuàng)文學寫作景觀: 上編從宏觀角度,重點討論了新時代出現(xiàn)的發(fā)展新趨勢和文學新問題,著重辨析青年寫作的坐標系、非虛構寫作的可能和當下癥候,以及新南方寫作、科幻文學、AI寫作等新類型寫作方向; 下編則從微觀方面,以徐則臣《北上》、李修文《詩來見我》、魯敏《奔月》、葛亮《阿德與史蒂夫》、付秀瑩《陌上》、張悅然《繭》、孫頻《光輝歲月》、胡竹峰《中國文章》、王威廉《野未來》等9位活躍在原創(chuàng)文學前沿的青年作家的代表作為文本解讀范本,展現(xiàn)了新時代青年寫作的蓬勃之氣,徐則臣的“大運河”、李修文的“生命之詩與大地之魂”、魯敏應對時代變革的反應,以及付秀瑩的新鄉(xiāng)土敘事、以張悅然為代表的的80后精神困境……這些有意思的文學現(xiàn)象被作者敏銳地感知到、抓住、放大,記錄了微觀文學景觀的豐富性與多樣性。
新時代文學寫作景觀 目錄
目錄
上編
這是一個人民的世紀——第八次全國青年作家創(chuàng)作會議大會發(fā)言
21世紀青年寫作的坐標系、歷史覺醒與內(nèi)在維度
“非虛構寫作”的歷史、當下與可能
新南方寫作:主體、版圖與漢語書寫的主權
科幻文學:作為歷史、現(xiàn)實和方法
與AI的角力——一份詩學和思想實驗的提綱
創(chuàng)造內(nèi)在于時代精神的政治抒情詩
下編
徐則臣《北上》:大運河作為鏡像與方法
李修文《詩來見我》:生命之詩與大地之魂
魯敏《奔月》:*大的變革和*小的反應
葛亮《阿德與史蒂夫》:現(xiàn)實與傳奇
付秀瑩《陌上》:“鄉(xiāng)土敘事”的新變
張悅然《繭》:80后精神成長的難題
孫頻《光輝歲月》:主動“后撤”中的自我建構
胡竹峰《中國文章》:寫法即活法
王威廉《野未來》:后科幻寫作的可能
新時代文學寫作景觀 節(jié)選
這是一個人民的世紀 ——第八次全國青年作家創(chuàng)作會議大會發(fā)言 尊敬的各位與會代表,親愛的青年作家同行們: 大家下午好! 很榮幸能以一個青年寫作者的身份在這里發(fā)言。我發(fā)言的題目是《這是一個人民的世紀》。 眾所周知,自現(xiàn)代以來,青年就不僅僅是一個生理學的概念,它更指向一種熱烈的青春氣質(zhì)和豐沛的創(chuàng)造性力量。青年寫作的圖景,也不僅僅是一種文字的自動表達,而更是一種心靈形式和歷史形式,就前者而言,它“內(nèi)圖個性之發(fā)展”,就后者而言,它“外圖貢獻于群”。這兩者的綜合,奠定了整個中國現(xiàn)代寫作的起源和經(jīng)典譜系,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從文、趙樹理、孫犁、柳青、路遙、汪曾祺,這些卓越的創(chuàng)造者正是以一種深刻的“青春性”從歷史中獲得了形式,并將精神性的光譜,折射進推動民族解放、社會進步和美學構造的實踐行為中去。由此,寫作不僅僅是在解釋和想象世界,同時也在改造和建設世界。 “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睍r序輪回,轉眼我們已經(jīng)站在了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當代法國哲學家阿蘭·巴丟有一篇著名的文章——《世紀》,他開篇就提出疑問:“這是誰的世紀?你們的還是我們的?”我想借用他的這個提問,來理解我們身處的此時此刻以及此時此刻一個青年寫作者的責任和義務。 這是一個商業(yè)的世紀嗎?資本和利潤構成了這個世紀的重要邏輯,在一種高度物質(zhì)化的語境中,精神性因為猛烈的撞擊而變得復雜多變起來。 這是一個游戲的世紀嗎?我們必須承認,有一種不嚴肅的虛無和虛擬正在我們的世紀游蕩,它嘲笑著正劇,解構著價值,卻在患得患失中失去了生活的質(zhì)數(shù)。 這是一個“網(wǎng)紅”的世紀嗎?多媒體的技術發(fā)展以一種即時性的方式參與著文化的生產(chǎn)和傳播,并在這種傳播中獲得一種可能過于浮夸的存在感。 不,這些都不過是居伊·德波所謂的景觀化的表象,如果我們的青年寫作僅僅停留在這些景觀化的層面,就會因為某種內(nèi)在性和整體性的喪失而失去對話的力量。 我親愛的青年同行們,我們正處在一個急劇變動、迅猛發(fā)展的時代,多元并存的文化觀和價值觀豐富著我們的認知視野,同時也在以不同的方式拉扯著我們。青年面臨著誘惑,青年寫作的道路并非一片坦途。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我們這個世紀的重心?或者說世紀的重心以什么形象呈現(xiàn)其美學和歷史的內(nèi)容?經(jīng)過長久的思考,我的回答是,人民!是的,這是一個人民的世紀。這里的人民,不是抽象的概念和空洞的符號。他們是工廠里的工人、耕作中的農(nóng)民,他們是腳手架上的務工者,是講臺上的教師,是手術室里的醫(yī)生,是我在早起和晚歸的地鐵里,遇到的一個個形色匆忙的上班族。是的,這就是我們的人民,在神圣勞動的召喚下,為追求人類幸福的自我完成和自我發(fā)展而不懈工作的普通人。 這是我們寫作的生命之源和精神之源。我曾經(jīng)在太行山區(qū)一個小鎮(zhèn)的街頭,聽到兩位母親用河北梆子高唱她們的人生故事,其時群山肅穆,歌聲嘹亮:對生的熱切的渴望和信任,對世界的直接敞開和表達,用*貼切自我的形式,表達著普遍性的生命意志。這才是真正的藝術和真正的中國故事啊,那一刻,我被深深震撼了。 青年同行們,寫作者的力量只可能來自我們腳下的大地和我們身邊的人民。這些年來,我和我的同代人們一直在創(chuàng)作中努力實踐這種知行合一的美學觀和寫作觀。我們忠實于自身的經(jīng)驗,但同時以一副灼熱的心腸投身于時代生活的熱烈和喧囂,它的闊大和無窮。在前輩作家的注視中,在同代人的和而不同中,我們汲取古今中西的滋養(yǎng),創(chuàng)造了并將繼續(xù)創(chuàng)造著我們的主體性、民族志和世界語。 我們還做得遠遠不夠,但我們會一直努力。 我親愛的青年同行們,真理必須探究,正義值得追求。時代從來不主動呈現(xiàn)其面容和形式。光榮屬于那些執(zhí)著探索和艱苦書寫的靈魂。愿各位的作品能夠給時代以銘記,愿我們偉大祖國和偉大人民的歌哭,在世界語中不朽! 謝謝大家!
新時代文學寫作景觀 作者簡介
楊慶祥,1980年生,F(xiàn)為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要作品有批評集《80后,怎么辦》《社會問題與文學想象》,詩集《我選擇哭泣和愛你》《世界等于零》等。 主編有大型青年作家研究叢書“新坐標書系”;科幻小說叢書“青科幻系列”;英文版80后短篇小說集The Sound of Salt Forming. 曾獲馮牧文學獎、茅盾文學新人獎等。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姑媽的寶刀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