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傳習錄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
>
素書
-
>
孔子的世界——儒家文化的世界價值
-
>
王陽明全集(全四冊)
-
>
生活與憶念
-
>
名家小全集(4冊)
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及朱氏家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1108403
- 條形碼:9787571108403 ; 978-7-5711-0840-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及朱氏家風 本書特色
本書共七部分。 章重點介紹了朱姓的來源和紫陽朱氏家族的形成和發(fā)展歷程。第二章主要介紹了朱熹的父親朱松的成長經歷,以及言傳身教對朱熹的教育和培養(yǎng)。第三章主要介紹了窮經明理的朱熹的成長歷程、講學授徒、著述立說、集理學之大成,以及朱氏家風的形成。第四章主要介紹了忠孝持家、詩書繼世的朱氏家風在日常生活中的落實。第五章主要介紹了朱熹的后裔——朱亭朱氏、建安朱氏和考亭朱氏。第六章主要介紹了歷 名垂千秋的歷史名人。第七章主要介紹了朱氏家訓、家教的重要內容及對朱氏后裔及中華兒女的影響。
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及朱氏家風 內容簡介
家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tǒng)風尚。對于南宋理學宗師朱熹來說,優(yōu)秀的朱氏家風正是這汩汩不絕的“源頭活水”,它是朱熹等先人留下的浩瀚思想資源和寶貴精神財富,滋養(yǎng)和影響著一代代朱氏族人及所有華夏兒女。 朱氏家風是中國傳統(tǒng)家風的一個重要縮影。從安徽黃墩到江西婺源再到福建考亭,朱氏家風的主旋律始終是“讀書樂道,忠孝業(yè)儒”! ≈祆涞南茸骀脑粗焓霞揖掣辉,代出顯宦,又為皇親國戚,顯貴一時,但是傳到朱熹的高祖父朱振這一代時,卻日漸衰落,不但“三世皆不仕”,而且“故鄉(xiāng)無厚業(yè)”,家境敗落。朱振雖然沒能步人仕途,但他學識博洽,專攻儒業(yè),成為鄉(xiāng)里的學者師表。
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及朱氏家風 目錄
引言
**章 紫陽朱氏溯源
**節(jié)飲水思源:朱姓的來
第二節(jié)源遠流長:紫陽朱氏族
第二章 望子成龍的朱松
**節(jié)蒙以養(yǎng)正
第二節(jié)言傳身教
第三節(jié)詩書傳家
第三章 窮經明理的朱熹
**節(jié)轉益多師
第二節(jié)勤政愛民
第三節(jié)忠心主戰(zhàn)
第四節(jié)賑災救荒
第五節(jié)懲奸除惡
第六節(jié)化育民風
第七節(jié)上下求索
第四章 忠孝詩書傳家風
**節(jié)孝親敬老
第二節(jié)伉儷情深
第三節(jié)朱森教子
第四節(jié)父女情深
第五章 理學宗師的后裔
**節(jié)朱熹后裔--考亭朱氏
第二節(jié)朱塾后裔--建安朱氏
第三節(jié)朱埜后裔--考亭二房
第四節(jié)朱在后裔--考亭三房
第六章 歷代朱姓名人傳略
**節(jié)雄才大略的帝王
第二節(jié)鞠躬盡瘁的名臣
第三節(jié)精忠報國的將士
第四節(jié)博古通今的文人
第七章 垂訓后世
**節(jié)家訓典范:兩部《朱子家訓》
第二節(jié)家教名篇:潤澤萬世
結語
參考文獻
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及朱氏家風 節(jié)選
《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及朱氏家風》: 二、尋根返本,敦親睦族 曾子說過:“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奔漓胱嫦仁侵袊藢ψ约貉}和根的追溯,也是中國人特有的信仰方式,婺源祖籍地就是朱熹信仰情懷的重要根源。為了維系朱氏家族的血脈根源,朱熹還將長子朱塾送到婺源生活。 紹興十九年(1149年),在等待進京參加銓試之前,朱熹來到了徽州婺源。一是來祖籍地祭祀祖先,二是為了贖回當年父親典賣的百畝家產。婺源朱氏一族曾經富甲一方,可是,到了朱熹的祖父朱森這一代,已家道中落。朱熹的父親朱松出生時,朱氏家族已經敗落。用朱松自己的話形容就是:“家素貧,俯仰水菽之養(yǎng),朝不謀夕!奔彝剿谋,艱難度日! ≌桶四辏1118年),朱松被任命為福建建州政和縣尉。為籌路費不得已把婺源祖業(yè)的百畝土地抵押給別人,這才得以從徽州婺源來到福建政和暫時安家,F(xiàn)在朱熹有了一定的經濟能力,因此便趁著回鄉(xiāng)祭祖將典當出去的祖業(yè)贖回來。朱熹回到婺源贖回祖產,修葺了祖墳,祭祀了祖先,拜謁了朱氏家廟,看望了朱氏宗族的長老,還憑吊了父親朱松居住過的老宅,游覽了婺源城外父親曾經在此讀書的紫陽山,*后又到徽州歙縣拜見了外祖父和母親娘家的一些親戚。可以說,朱熹此行是衣錦還鄉(xiāng),心滿意足了! ≈祆湟簧氜D多地,卻對出生地尤溪念念不忘,雖然成年后朱熹入朝為官,四處講學,但即使在交通不便、路途遙遠的情況下,仍然多次回到尤溪。朱熹回尤溪主要做了三件事! **件事情是為親人奔喪。朱熹的舅舅祝嶠當年跟隨朱熹父親,從老家徽州歙縣來到福建尤溪并在尤溪成家立業(yè),所以朱熹小時候和舅舅生活在一起,他們之間感情非常深厚。乾道三年(1167年),朱熹接到舅母去世的消息后,立刻從崇安縣五夫里趕到尤溪奔喪。四年后舅舅病逝時,距離朱熹母親去世不到兩年,朱熹還在給母親守喪,按照古禮,丁憂期間可以不去參加任何人的葬禮,但是朱熹聽到舅舅去世的消息后立刻南下到尤溪為舅舅奔喪! 〉诙虑槭侵k學。為了幫助尤溪辦學,朱熹曾先后三次回到尤溪縣學。**次是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當時是林嶷擔任尤溪知縣,他與朱熹志同道合,在尤溪興建了尤溪縣學的藏書樓,建成之后,朱熹便回尤溪表示祝賀。朱熹第二次回到尤溪縣學是乾道七年(1171年)。尤溪知縣石子重聽說朱熹回尤溪為舅舅奔喪,便邀請朱熹處理完喪事后到尤溪縣學講課。第三次到尤溪縣學是乾道九年(1173年)。石子重重修尤溪縣學官后邀請朱熹參加慶典,朱熹徒步走了500多里。專程參觀了修葺一新的學官,還撰寫了《重修尤溪廟學記》。朱熹看到尤溪縣學越辦越好,聲名鵲起,連周邊的學子都紛紛背著干糧來求學,也很想讓自己的小兒子朱在到尤溪上學,只可惜路程太遠。朱熹曾遺憾地說:“小兒子沒有地方讀書,我心里非常著急,可是五夫里離尤溪縣太遠了,無法將兒子送到尤溪上學,真是太遺憾了!薄 ≈祆浠赜认龅牡谌虑槭侵赜喂示,追思緬懷父親。朱熹每次回到尤溪,都會到父親工作和生活過的地方看看。有一次,朱熹來到父親生前任尤溪縣尉的地方,就以父親的號“韋齋”為題寫了“韋齋舊治”四個大字,并請石子重作《韋齋記銘跋》。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朱熹回到尤溪的故居鄭氏館合,走進兒時生活過的院子,懷念起童年時快樂的時光?粗靥吝叺睦衔荩D覺老屋依舊,卻物是人非。當他看到父親在館舍墻壁上題寫的《蝶戀花》詞“清曉方塘開一鏡,落絮飛花,肯向春風定”時,立刻被父親詞中那清新淡雅的意境所感染,仿佛又回到父親身邊,聆聽父親的教誨!扒鍟苑教灵_一鏡”一句更是讓朱熹想起兒時熟悉的鄭氏館舍前的池塘,童年學習的場景歷歷在目。朱熹頓時思如泉涌,詩興大發(fā),隨口詠出那首膾炙人口的《觀書有感(其一)》:“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把對故鄉(xiāng)和親人的懷念都融人詩情和義理之中! ∷枷胄枰甜B(yǎng),心靈需要家園。正是家鄉(xiāng)的風土人情和朱熹的家鄉(xiāng)情懷滋養(yǎng)了朱熹這一偉大的思想家。淳熙三年(1176年)春,朱熹重回尤溪,來到鄭氏館合,受主人之邀題寫了“讀書起家之本,和順持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勤儉治家之本”。這是朱子治家思想的*初表達,也是《朱子家訓》的雛形,可見尤溪山水草木的浸潤、親情鄉(xiāng)情的脈動對朱熹的人生影響是如此深遠且綿長!
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及朱氏家風 作者簡介
主編:徐勇,筆名徐梓,男,漢族,1962年12月生,湖北京山人。中國民主同盟盟員,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范大學國學經典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領域為中國傳統(tǒng)教育(蒙學教育、家庭教育、古代書院、科舉制度、明清社會教育)、歷史教學、歷史文獻學、史學理論。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月亮虎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唐代進士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朝聞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