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傳習錄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
>
素書
-
>
孔子的世界——儒家文化的世界價值
-
>
王陽明全集(全四冊)
-
>
生活與憶念
-
>
名家小全集(4冊)
樂以忘憂 薛仁明讀《論語》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1153750
- 條形碼:9787101153750 ; 978-7-101-15375-0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樂以忘憂 薛仁明讀《論語》 本書特色
> 繼廣受好評的《孔子隨喜》之后,知名作家薛仁明再推簡體版《論語》新作,相比臺版,《樂以忘憂》新增13篇文章、3萬多字
> 與生命相激蕩,與現(xiàn)實相對應,別開生面講《論語》
> 即便沒有傳統(tǒng)文化基礎,也可以像小說一樣讀得津津有味
> 暢銷書《□□健康講記》作者李辛大夫誠意推薦
樂以忘憂 薛仁明讀《論語》 內(nèi)容簡介
今天這個時代,不缺乏有理想有抱負想要改造社會改變世界的人,卻*缺乏一個個安穩(wěn)悅樂的人。當下的社會,不缺乏高談闊論做學問的人,卻*缺乏活出自己生命狀態(tài)的人。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孔子,但每個人都可以成為力量的起點。薛仁明在其新作《樂以忘憂 薛仁明讀<論語>》中,以豐實多樣的學養(yǎng),風姿綽約的文字,再次清晰勾勒出一張張可親可親,人性又詩情的孔門面孔,引人想往。在其筆下,孔門仍是其樂陶陶,新有一派光明喜氣的景象,尤其是生機盎然、豐富溫潤的孔子,為我們活出了生命中好看的松沉時刻,治愈躁郁時代每一個茫然的心靈。
樂以忘憂 薛仁明讀《論語》 目錄
自 序 3
《論語》怎么讀 7
儒與俠 1
實然與應然的統(tǒng)一 6
修己安人 11
管仲之仁 13
君子儒與小人儒 □5
“經(jīng)”與“權” 34
簡易法門有副作用 38
真實世界的反省 43
舉重若輕 46
儒與黃老的平衡 50
因材施教 53
動態(tài)平衡之道 59
不忮不求 64
陰陽調(diào)和 68
孔子的大實話 74
“由之”與“知之”的陰陽關系 83
身邊有大師 86
氣象大,不必純粹 89
接地氣 95
君不君,故臣不臣 98
由之?知之? 104
風乎舞雩 107
恕 道 115
如得其情 119
興于詩 13□
天地之始 138
為君難,為臣不易 143
讀經(jīng)教育 15□
經(jīng)典的有效性與有限性 157
祭孔典禮 163
己所欲,施于人? 166
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17□
文明的韌勁 176
民無信不立 181
喪禮與祭祀何以重要 187
死而不亡者壽 193
傳香火 195
罕言性與天道 □0□
一路有風景 □06
孔子五十知了什么天命 □10
樂以忘憂 薛仁明讀《論語》 節(jié)選
||儒與俠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愿無伐善,無施勞!弊勇吩唬骸霸嘎勛又尽!弊釉唬骸袄险甙仓,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論語·公冶長第五》第□6章
如果我能“穿越”回兩千五百年前,而且當上了《論語》一書的總編輯,我愿意把這一章選為《論語》全書的開篇。
原因之一,是重要的人物全部都登場了!墩撜Z》的□□號人物,當然是孔子;第二號人物,肯定是顏回;至于第三號子路、第四號子貢,這個順序歷朝歷代基本沒太多異議。開篇□□章,就先讓前三號人物登場,我覺得比較符合位階。
原因之二,是除了出場順序合理之外,這一章還非常具有代表性,能讓我們看到孔子的魅力所在,也能讀到孔門的氣象所在。
這一章不是現(xiàn)代概念下的課堂討論,而是孔門實際生活的剪影。因為是生活剪影,所以□真實生動。
一開始,“顏淵、季路侍”,顏回跟子路侍奉在孔子身旁。“侍”,這是以前師徒制的特點,老師在哪里,學生就跟在哪里。老師不見得會針對學生特別說些什么,學生就純粹只是跟著老師,過過生活,看看老師的所有應對,看老師處理事情,也包括看老師怎么開開玩笑、說說反話,甚至還包括如何面對南子那樣有爭議的女人。這些,都是學習,都是□大、也□根本的學習。
一個老師在課堂上所講的,都是有限的且經(jīng)過篩選的,未必就是他生命的實相,更不是他生命的全體。所以,以前的師徒制,一般都是學生陪侍在側(cè),因為只有這樣才會看到老師的整體生命,這時,老師就不只是“經(jīng)師”,而更是“人師”。所以,“侍”這個字非常重要。
顏□、□路侍奉一旁,孔子閑來無事,忽然起了興頭,言道,“盍各言爾志?”你們怎么不說說自己的志向呢?
事實上,孔子之后,我們就不太容易看到有哪個儒者會老跟學生提這句話。這是孔子很特殊的一點,他不時就要問問他的學生:來,說說你們的志向吧!你們將來想干嗎?大家尤其對照一下孟子,個中的氛圍與口吻,就完全不一樣。
大家如果了解孔門弟子的性格,可以確定,這時候頭一個回答的,百分之百是子路,不會是顏淵。
于是,孔子言未落定,可能剛剛那個“志”□后的下滑音都還沒結(jié)束,子路就說話了,“愿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彼醮蟮闹鞠,就是他的寶馬與貂皮大衣,與朋友共享,譬如將現(xiàn)代的一輛□□好車借出,□后□成被拖車拖著回來,四個輪子還少了一個,鈑金也凹了一塊,可他心里面沒有一點點的不爽,這叫“敝之而無憾”。
對我們來說,做到這樣是有點困難的。一般人在正常情況下,都是嘴巴說“沒事!沒事!”可心里總是會嘀咕一下,“早知道,就不借給你了!”有這種嘀咕,就是心里“有憾”了。
一個人在這種情況下,能徹底“敝之而無憾”的,并不多見。子路所說的這種生命狀態(tài),在中國傳統(tǒng)的典型里,并不在儒家,而是在“俠”那里。
《史記》里面的游俠,就有這種氣質(zhì),也就是“俠氣”。中國武俠小說的傳統(tǒng)里,體現(xiàn)的就是這種“俠”的精神。
如果在諸子百家里面找,可能是墨家那種“兼愛”更接近一些。看墨子在當時的所作所為,“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救人之危、急人所急,真會感受到一種俠義的精神。墨家雖然在秦漢之后看似沒落了,可墨家的精神傳統(tǒng)從古至今一直都有,尤其是在民間。
“俠”的民間傳統(tǒng)有正、反兩面,若說負面,就□成了所謂的“黑道”。可即便是黑道中人,真上了檔次,也講究個黑亦有“道”。也要有可讓人佩服的人格特質(zhì),不然,又怎么能服眾?單單靠手段、靠耍狠,只能混到某個級別,不太可能成為真正的“大哥”;換言之,他肯定得有某種人格魅力,有某種“德”,必須符合某種“道”才行。
如果能理解這點,就可以明白,為什么司馬遷要把“游俠”寫到《史記》里,也可以明白相較于后來的中國史書,為什么《史記》明顯高了一個檔次。
后代讀書人多半不屑于這些黑道中人,可在司馬遷眼里,他們的是非善惡固然可以爭議,可卻有其動人之處與光芒所在。能看到這點,就有著司馬遷閱人觀世的高度。
同樣的,孔子也有這樣的能耐。就這層次而言,司馬遷的生命狀態(tài)非常相近于孔子?鬃右矔吹侥承┍皇浪追亲h之人仍有其過人之處。
這個能力,按說是儒家□該有的核心處,也就是孔子所強調(diào)的“恕道”。“恕”是“如心”,將心比心,穿透表象,看到人的□骨子里去。這也是□重要的“格物”。關于這點,后面我們會慢慢展開來談。
從子路的生命形態(tài),我們可以看到早期的孔門里,儒家與俠客可以有某種程度的接軌,換句話說,本來儒跟俠是可以交通,并非對立的。可惜,后來的儒者鮮少有子路這樣的生命狀態(tài);加上儒者越來越強調(diào)純粹性,“純?nèi)濉痹絹碓秸莆赵捳Z權,從此,俠義的精神淡薄了,儒門的氣象也□小了。
||實然與應然的統(tǒng)一
子路之后,接著,顏回講話了。顏回說,“愿無伐善,無施勞”。“善”,是善意,是好事,是被認可的作為。“伐”這個字,左邊“人”,右邊“戈”,我們說“砍伐”“討伐”,以“戈”就“人”,人會被傷到。所謂“伐善”,就是被“善”所“伐”,就是因為“善”而傷人或傷己。
“善”是樁好事,為什么又會傷人傷己呢?中國人說陰陽,“善”與“不善”不是二元對立的關系,而是陰陽的相生相克與流動互轉(zhuǎn)。“伐善”就是因“善”而生出了“不善”!昂眯霓k壞事”,這很常見;如果辦了壞事,還拿自己的“好心”來開脫,說得振振有詞,甚至還自覺委屈、自哀自憐,顯然,這就被“善”所“伐”了。事實上,只要把自己的“善”太當一回事,大概就要出問題了。所謂“伐善”,就是對于自己所存的善念、所安的好意,不僅放在心頭,還久久不能忘懷!胺ド啤钡那邦^再加個“無”字—“無伐善”,則是將對于別人種種的好、種種的善意,都能像浮云一般,過了,也就過了,完全不掛在心上。
這種生命狀態(tài)就更難了。今天我們不必想得太高遠,只要回頭想想□日常的家庭生活,大概就明白了。譬如說,倘使我們?yōu)榱硪话胝J真做了些什么事,或者付出了些什么辛勞,對方卻絲毫不領情,這時,我們不僅心里不是滋味兒,可能還會心生不平,甚至,多有惱怒。而就根本說來,早先如果沒做這些事、心里沒有存這個“善”,其實也不可能有后來的憤怒;恰恰因為有了這個“善”,我們又在意,才會好事□成了壞事。大家知道,當我們的生命還不夠通透之時,常常會讓一件件的好事“莫名其妙”地□成一件件的壞事,于是把自己弄得很難受、很沮喪。這“莫名其妙”的關鍵,正在于我們對人的“好意”不知不覺中已成了心里的一種執(zhí)念,像個痞塊似的,自己老在意曾經(jīng)做了什么、付出了什么,這就是“伐善”。
顏回說“愿”無伐善,是覺得自己在某些時候還是有伐善的問題,沒辦法完全去除對善的執(zhí)念。這一方面是他謙虛,另一方面也是他誠懇。事實上,據(jù)我們對顏回的了解,縱使他沒辦法做到徹底的無伐善,恐怕,也八九不離十了。同樣的,依我們對子路的了解,即使他未必完全做得到“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但至少能做到個七八成,總是沒問題的。換句話說,他們二人的志向,初初一看,像是風馬牛不相及;可細細一想,就某個層面而言,卻完全是同一回事。他們□大的心愿,無非都是把生命的“實然”與“應然”徹底綰合起來;當“實然”與“應然”能完全統(tǒng)一,人就是個真實的人,人就是個不撕裂的人;人能真實而不撕裂,才會有□根柢的身心安頓。
“愿無伐善”后面的這三個字—“無施勞”,歷代爭議很多,我傾向于跟“無伐善”并列成一組對偶的詞句!吧啤笔潜徽J可的作為,“勞”是付出的努力與辛苦。從這角度來解釋“無施勞”,剛好跟“無伐善”形成對比。“伐善”是說做了好事,如果沒人感激、沒人稱贊,你心里會不爽;“施勞”是很努力地付出,覺得即使沒功勞,至少也該有些苦勞,可一旦這功勞與苦勞統(tǒng)統(tǒng)被忽視,甚至被一筆抹殺,心里就會有委屈,會有抱怨,會心有不甘。
這樣的“伐善”與“施勞”,其實都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心理狀態(tài),我們可能常常都是在這樣的狀態(tài)中。這些善啊、勞啊,本來都是好事,可一旦太在意,太當回事,就會在心里不斷翻攪,澎湃洶涌,平白增添許許多多的糾結(jié),于是就產(chǎn)生這樣的念頭:我何必對人這么好?憑什么我要做得這么辛苦?這樣的狀態(tài)逐漸引來一些煩惱,愈演愈烈之后,甚至會制造出某些沖突。這就是顏回所說“伐善”與“施勞”的問題。
顏回這樣的“無伐善,無施勞”,明亮通透,心中無事,會讓人感受到有種根柢的靜氣。這是顏回的生命氣象。他的這種生命狀態(tài),直接跟道家相通,也與佛教相通,尤其是禪宗。
我們現(xiàn)在回頭再看看,孔門兩個大弟子,一個與俠相通,一個與禪、道毫無隔閡,這就可看出當時孔門的宏大氣象。除此之外,我們還會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子路、顏回這里所談的,跟我們現(xiàn)在常說的志向,尤其是小學生作文寫的《我的志愿》之類,真是太不一樣了。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志向,都講得很具體,講得很“實”,譬如要做多大的事、賺多少的錢、當多高的官。這些志向,當然都沒有錯;可問題是,我們生命里面的矛盾沖突與種種的不愉快,不見得是因為這些具體的東西,反而常常是因為“伐善”“施勞”這種看來比較“虛”的部分。大家想想,有多少人每天就為了類似的事情牽扯不清、沒完沒了,然后自怨自艾:唉,上天對我不公,上輩子造了什么孽,我怎么那么倒霉?……
這就好比,當初假使你寫下理想:“我要當一個科學家。”好吧,等你一旦真正成了科學家,卻發(fā)現(xiàn)生命的煩惱可能才真正開始。這也好比,當初我念高中時,一心一意想考臺灣大學,后來果真被臺大錄取了,一開始,當然也會高興那么一會兒,可不多久,考上臺灣大學的喜悅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反倒是臺灣大學四年,我發(fā)現(xiàn)我那些臺灣大學同學的平均快樂水平基本都低于(甚至還低得不少)其他學校的學生。尤其某些所謂□優(yōu)秀的同學,當時都已經(jīng)有了抑郁癥的傾向。換句話說,我們?nèi)松斎豢梢杂,也必須有種種的具體目標,但一旦達成了這些目標,卻未必就能獲致內(nèi)心真正的喜悅與踏實感。這壓根兒是兩回事。
孔門師生似乎很早就看清楚了更接近本質(zhì)的這一層。所以,他們言“志”,都沒談得那么具體,而是著眼于更根柢的生命狀態(tài)。今天大家關注有沒有一個好工作、一間好房子,這當然重要,但孔門(乃至整個儒釋道三家)都去問更后頭的那個問題—假設你有個好工作、有了好房子了,然后呢?
樂以忘憂 薛仁明讀《論語》 作者簡介
薛仁明,作者、講者、行者。出生于臺灣臺南南邊的漁村茄萣,系福建漳州長泰縣山重村薛氏來臺第十二代。父母親未受學校教育,均不識字。高中二年級開始,長期困惑于安身立命之道,十八歲因之休學半年。十九歲之后,有心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關注的焦點,是生命之修行與文化之重建。
1993年起,長居臺東池上鄉(xiāng)下。直至□009年,才開始在兩岸的報刊發(fā)表文章。文章聚焦于中國文化的發(fā)展以及個人的生命實感,長于從淺近之處,推及中華文化的核心。在當下,總能以文化的角度切入,使人即使面對劫難,仍處處見到生機。尤其能將中國文化中的人間興味,在不知不覺中給挑撥開來,霍地亮出一片寧靜祥和的天地。已出版的簡體著作,有《孔子隨喜》等書!017年1□月獲得“□017海峽兩岸年度作家”稱號。
除寫作外,目前主要在兩岸各地講授中國文化課程。曾在清華大學(深圳研究生院)、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講授《史記》與《論語》等短期課程,并曾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臺灣大學等高校邀請,做過多場中國文化講座!019年、□0□1年兩度就中華文明如何對應當下形勢在中共中央□□進行專題報告。
至于長期課程,□013年開始在臺北書院,□014年于北京辛莊師范,□015年起擴及到全國各地。因與生命相激蕩,與現(xiàn)實相對應,回響甚大。也因講課地域遼闊,行程所及,一腳一步,丈量了中華大地的厚實與溫潤。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山海經(jīng)
- >
自卑與超越
- >
我與地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