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馨卡幫你省薪 2024個人購書報告 2024中圖網年度報告
歡迎光臨中圖網 請 | 注冊
> >>
我成長的音樂時代

我成長的音樂時代

出版社: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時間:2022-05-01
開本: 32開 頁數: 360
本類榜單:藝術銷量榜
中 圖 價:¥40.3(5.9折) 定價  ¥68.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運費6元,滿39元免運費
?新疆、西藏除外
本類五星書更多>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我成長的音樂時代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657305
  • 條形碼:9787559657305 ; 978-7-5596-5730-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我成長的音樂時代 本書特色

1、大友良英,享譽國際的日本音樂家。他是日本新即興音樂和地下音樂的代表人物,也是與中國淵源頗深的電影配樂家。他曾為許鞍華的《女人,四十》《阿金》、嚴浩的《天國逆子》《太陽有耳》、何建軍的《郵差》等諸多經典作品創(chuàng)作配樂。而近年來,他為《海女》《花束般的戀愛》等高人氣影視劇創(chuàng)作的配樂,也使得他的名字在新一代的觀眾和樂迷中更加廣為人知。 2、本書是大友良英的自傳性音樂隨筆集,介紹了伴隨他成長的諸多有趣音樂。曾是音癡又不會樂器的少年,卻被牽引著闖入了音樂的世界,從歌謠曲、流行樂、搖滾樂、自由爵士到噪音音樂……一首首經典名曲,交織著詼諧逗趣的成長故事,讓人忍俊不禁。這些音樂,改變了他的人生;而記錄它們的文字,則匯聚成了這部有笑有淚的二十世紀音樂史。 3、坂本九、奧特Q、披頭士、007、卡朋特、吉米·亨德里克斯、平克·弗洛伊德……悉數登場!每一篇宛如電影般精彩的故事后,還附有原書編輯撰寫的音樂專欄,對文中提到的歌曲及當時重大事件做出的擴展性簡介,資料豐富,值得收藏,樂迷必入!

我成長的音樂時代 內容簡介

大友良英,享譽靠前的日本音樂家。他是日本新即興音樂和地下音樂的代表人物,也是與中國淵源頗深的電影配樂家。 本書是大友良英的自傳性音樂隨筆集,介紹了伴隨他成長的諸多有趣音樂。曾是音癡又不會樂器的少年,卻被牽引著闖入了音樂的世界,從歌謠曲、流行樂、搖滾樂、自由爵士到噪音音樂……一首首經典名曲,交織著詼諧逗趣的成長故事,讓人忍俊不禁。這些音樂,改變了他的人生;而記錄它們的文字,則匯聚成了這部有笑有淚的二十世紀音樂史。

我成長的音樂時代 目錄

前言


**章 1959—1968 橫濱時代

第1話 薄薄的大阪燒與黑膠唱片

坂本九《悲傷的60歲》(1960年,1歲)

第2話 看電視長大的孩子

星塵的肥皂泡假日(1961年,2歲)

第3話 想成為忍者

奧特Q是通往異世界的大門(1963—1966年,4—7歲)

第4話 掀裙子運動的終結

歸來的醉鬼與披頭士(1966—1967年,小學一二年級)

第5話 暑假上午的自由爵士

日本的自由爵士始于山下毅雄(1967年,小學二年級)

第6話 我不想轉學!

石田良子《藍燈橫濱》(1968年,小學三年級)


第二章 1968—1974 福島時代(小學、初中篇)

第7話 合唱王國的恐怖

維也納少年合唱團(1968年,小學三年級)

第8話 弁天山與初戀

老虎樂隊《廢墟上的鴿子》(1968年,小學三年級)

第9話 我也曾是20世紀少年

世博會主題曲與太陽33(1970年,小學五年級)

第10話 事件只發(fā)生在顯像管中

深夜播放、淺間山莊事件,以及札幌奧林匹克(1971—1972年,小學六年級)

第11話  為什么必須剃和尚頭

暴龍樂隊、永山君、校規(guī)(1972年,初一)

第12話  *初的即興演奏

卡朋特《靠近你》(1972年,初一)

第13話  裸體冤案事件

埃默森、萊克與帕爾默(1973年,初一)

第14話  按不下的F和弦

緋紅之王《太陽與戰(zhàn)栗》《暗黑的世界》(1973—1974年,初二、初三)

第15話  制作聲音合成器

羅伯特·穆格博士(1973年,初二冬)

第16話  我想做搖滾

井上堯之樂隊和八班的桑原樂隊(1974年,初三)

第17話  傷痕累累的天使與高中入學考試

緋紅之王、現代音樂及山口百惠(1974年,初三)

第18話  寫在雪地上的那個女孩的名字

點唱機里的BBA(1974年,初三)


第三章 1975—1978 福島時代(高中、復讀篇)

第19話  四疊半的平克·弗洛伊德與世界搖滾音樂節(jié)

GOK SOUND 近藤祥昭(1975年,高一)

第20話  我想要電吉他!

蒙特利的吉米和福島的吉米(1975年,高一)

第21話  猶猶豫豫,猶猶豫豫

施托克豪森和皮埃爾·舍費爾(1975年,高一)

第22話  誤打誤撞進入爵士社

柯川和埃爾文·瓊斯(1975年,高一)

第23話  爵士咖啡館的日日夜夜

查理·帕克和埃里克·杜菲(1975—1976年,高一、高二)

第24話  Passe-Temps

X級、山下洋輔三重奏,以及阿部薰(1976年,高二)

第25話  蕎麥屋、蕎麥屋

Tamori的日本夜未央(1976年,高二)

第26話  噪音與“當代藝術”酒吧

高柳昌行的新方向樂隊(1977年,高三)

第27話  初次的直播事故

桑尼·羅林斯及氣象報告樂隊、尾崎亞美及小林麻美(1977年,高三初夏)

第28話  應援團和爵士社

齊柏林飛艇、深紫、卡蘿爾樂隊、Down Town Boogie Woogie Band(1977年,高三)

第29話  我的青春愛時代

友部正人《胡蘿卜》(1977年,高三)

第30話  人生*初的女友?

山下洋輔《風云爵士帖》、殿山泰司《JAMJAM日記》(1977年,高三)

第31話  鈴木的失蹤與色老頭

德里克·貝利、漢·本寧克、埃文·帕克(1977年,高三)

第32話  為了明天,之一

拉羅·斯齊弗林《虎膽妙算》(1977年,高三)

第33話  為了明天,之二

查爾斯·明格斯《三四度藍》(1977年,高三)

第34話  偶爾來點路邊草

高中時代聽過的爵士即興專輯十張精選

第35話  警官、黑道與高中生

“紅書”與《歌謠曲大全》(1978年,高三)

第36話  Y的筆記本

吉姆·豪爾&比爾·艾文斯《暗流》和《津輕海峽·冬日景色》(1978年,高三)

第37話  乏善可陳的復讀生活開始了

馬里恩·布朗《波多諾伏》和塞隆尼斯·蒙克《明亮的角落》(1978年,19歲)

第38話  阿部薰之死

阿部薰《一點點死去》(1978年,19歲)

第39話  **次吃水餃

喜多郎《絲綢之路》(1978年,19歲)

第40話  本田老師的作業(yè)

富田勛《新日本紀行》(1978年,19歲)

第41話  有關副島輝人先生

《日本自由爵士史》

*終話  歡迎來到充滿噪音的天堂

澳大利亞的山崎比呂志(1978→2017年,19歲→58歲)


后 記

附 錄  人名、樂隊名譯名對照

    歌曲、專輯名譯名對照

    其他名譯名對照


展開全部

我成長的音樂時代 節(jié)選

第1話 薄薄的大阪燒與黑膠唱片 坂本九《悲傷的60歲》(1960年,1歲) 母親的老家位于橫濱的平民區(qū)杉田,每逢周末親戚還有附近的鄰居就會來聚餐。那兒并非什么小酒館,就是一棟當時隨處可見的木頭平房。母親家曾做過金魚出口之類的生意,因此玄關的土間特別寬敞,院子里還留有舊魚塘的痕跡。屋里有三間比較大的榻榻米房間,還有檐廊、廚房,很像那種昭和時期的影視劇里會出現的房子,比如晨間劇《康乃馨》、電視劇《寺內貫太郎一家》(向田邦子編。、電影《永遠的三丁目的夕陽》等。大家就是在這樣的地方鬧騰,他們很愛笑,我記憶里只留下了他們的笑臉。 或許因為我是長孫,所以特別受眾人寵愛。小時候我總是很期待去這個全是大人的聚會,常對母親嚷嚷說要去杉田。和現在不同,那時還沒有卡拉OK,我記不清他們聚會時都玩些什么了。我想象中的場景是大家圍著美味的食物,用啤酒干杯,嬉鬧,舅舅彈吉他,其他人跟著一起唱歌。大概就是這樣吧。我的拿手節(jié)目是花肇與瘋狂貓的《素達拉節(jié)》。聽說那時我會伴著這首歌盡情舞蹈,但我完全不記得了。 這張照片奇跡般地保留了當時聚會的情形,攝于1960年(昭和三十五年)的夏天,我剛滿1歲不久。當時的事我自然不記得了。不知出于什么因緣際會,這張我**次出場的照片拍下的是歡樂的聚會,里面有吉他,有磁帶錄音機。感覺此后我全部的人生,都在這張照片里了。照片里左邊是母親的弟弟們,也就是我的舅舅們。右邊燙了卷發(fā)的女性是母親的妹妹,很漂亮吧。如果當時我和她差不多大,說不定會對她心動不已。前排中間的是我母親,旁邊角落里的小朋友就是1歲的我。后排中間拿話筒的帥氣的姐姐,是住在隔壁的京姐。哎呀呀,要是放到現在,我肯定會被京姐迷得神魂顛倒。 那時大家都唱了些什么歌呢?可惜當時的磁帶沒能保留下來,若真的留下來了,或許就是我人生的**張唱片了。我曾一度以為這個拿著話筒的帥氣的京姐是我家的親戚,沒想到竟然只是鄰居。不只是她,住在另一邊的宮寺家的哥哥、阿姨,我也一直以為是親戚,上了中學后才知道居然不是。這也說明那時鄰居之間就是這樣,一年到頭聚在一起,不分彼此。當時已是昭和三十年代,卻很有江戶時代長屋里的風情。這也并不算特殊,是城市里平民區(qū)中隨處可見的風景。 拍攝這張照片的是父親。父親有相當不錯的相機,還會自己沖印照片。攝影雖說只是興趣,但他技術很好,F在我們家里還留存著好幾張他拍攝于昭和三十年代的黑白家庭照,每一張都好到讓人驚訝。說起來,父親用的八毫米膠卷相機里應該有我伴著《素達拉節(jié)》跳舞的照片,那臺相機去哪兒了呢?應該還在老家吧…… 我*早主動地去聽音樂,也是在母親的老家。那里有黑膠唱片機和許多黑膠唱片。白天大人不在的時候,我會反復聽坂本九的《悲傷的60歲》。這首發(fā)表于1960年、有獨特中東風格的名曲,是我兒時有關音樂的*初記憶。歌中男主人公愛慕的女性是奴隸之身,他想為她贖身,為此拼命賺錢,成了金錢的奴隸,等到回過神時發(fā)現自己和所愛之人都到了令人哀嘆的60歲……可是,為什么60歲就值得哀嘆呢?60歲也有60歲的人生啊。這一點或許是當時剛進入高速成長期的流行樂所想象不到的吧。那是一個無論流行樂還是歌謠曲都剛剛興起的時代。 坂本九的這首歌是翻唱的,原曲是流行于中東地區(qū)的某首歌,節(jié)拍有中東風的跳躍感;蛟S是這個原因,還是孩子的我也能感受到它的樂趣所在。小時候我總是聽著它,在狹窄的房間里轉著圈跳舞吧。唱片B面的《了不起的時機》中“踢踏踢踏”的部分,坂本九唱得特別帥氣。據說聽到這里,我總是會全力跳起扭擺舞。 上小學之前,我是個只要聽到音樂就會立刻跟著又唱又跳的孩子。是從什么時候開始不跳了呢?這個問題還是后面再寫吧…… 那時的我總是那般自娛自樂。當時在母親老家,給我做午飯的有兩位老婆婆。一位是很會做炒飯的外婆,一位是很會做手打蕎麥面的婆婆。外婆的炒飯有著樸素的味道,現在的炒飯可沒有那種風味嘍。婆婆的手打蕎麥面雖然面條的粗細不一,但味道相當正宗。無論是炒飯還是蕎麥面都很美味,讓我大快朵頤。唔,為什么母親那邊會有兩位老婆婆呢?那時我可完全沒想過這么麻煩的問題,我叫炒飯的老婆婆“外婆”,叫手打蕎麥面的老婆婆“婆婆”,當時沒覺得哪里不對勁。后來我才知道“外婆”是我的外祖母,而“婆婆”是外祖父哥哥的媳婦。當時我對這件事沒有任何疑問。這兩個人為什么住在一起呢?到現在我都不知道,但也沒那么重要吧。如今想來,那時兩人都還沒到60歲呢,還不是被當作老婆婆的年紀,但在我眼里她們就是“老婆婆”。 寵愛我的外公當時也還健在。聚會上他必定會吹尺八。對孩子來說,那東西聽起來可真無聊,像是氣息聲,沒有好好發(fā)出聲響。因此幼小的我一直以為外公的尺八吹得很爛。我也是*近才知道他還會教人吹尺八,也就是說外公的水平相當不錯,甚至在當地頗有名氣,外公遺物里的尺八也是好東西……唔,當時真的完全不知道。在我5歲時,外公死于糖尿病。那時他才59歲,差不多就是我現在的年齡。我很喜歡總是笑瞇瞇喝醉酒的外公,也很喜歡兩個溫柔的老婆婆。 那時“婆婆”在京濱急行線的杉田站附近開著一家小小的、造得像臨時木板房的蕎麥面店,賣炒蕎麥面、大阪燒和刨冰。每次我們去杉田那邊,都要先去這家小店然后再去母親的老家。那兒的大阪燒燒得薄薄的,像可麗餅那樣用報紙卷起來,帶點醬汁的味道,真是美味,F在世上已經沒有那般廉價又美味的食物了。我小時候也很愛這薄薄的大阪燒,但更愛粘在炒蕎麥面的鐵板邊緣、沾滿醬汁的鍋巴,經常用手去抓著吃,為此挨了不少罵。 無論是音樂還是食物,制作的人不在了,便會永久地從世上消失。音樂還留有錄音,但味道卻無法存留,真正地消失了。唉,這就如同人生吧。曾經在聚會上總是笑瞇瞇的兩個老婆婆還有外公,都去了另一個世界久矣。世上再無當時聚會的風景、大人們的歡聲笑語、薄薄的大阪燒和炒飯,以及便攜式磁帶錄音機和坂本九的黑膠唱片,而或許這些才是我生命的原點。

我成長的音樂時代 作者簡介

大友良英 Otomo Yoshihide 1959年生于日本橫濱,享譽國際的日本音樂家,其創(chuàng)作跨越了噪音音樂、即興音樂、爵士樂、流行樂和影視配樂等眾多領域。作為電影配樂師的他與中國淵源頗深,曾為許鞍華的《女人,四十》《阿金》、嚴浩的《天國逆子》《太陽有耳》、何建軍的《郵差》等諸多經典作品創(chuàng)作配樂。而近年來,他為《海女》《花束般的戀愛》等高人氣影視劇創(chuàng)作的配樂,也使得他的名字在新一代的觀眾和樂迷中更加廣為人知。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