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親母親 - 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7冊.1965-196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4冊:1959-1960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3冊:1957-1958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2冊:1954-195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1冊:1949-1953
存在感(新筆記敘事)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020152162
- 條形碼:9787020152162 ; 978-7-02-015216-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存在感(新筆記敘事) 本書特色
◆資深出版人、作家李慶西的閱讀史! ◆由知名文學評論家吳亮作序! ◆講述曾經(jīng)的出版往事,用讀書點亮生命的過往! 書名取作“存在感”,并非哲學意義上的存在,略似網(wǎng)絡微信所謂刷存在感。采用這個嘲謔性俗語,不是非要作為自我解嘲。在個體意識很容易被泯滅的時代,往往只能從閱讀和日常生活中尋求某種寄托,作為性情、趣味或曰心靈之歸宿。因之,記錄這些往事與隨想,我想藉此盡可能寫出自己真切的感懷之言,盡量不作人云亦云的說辭。 ——李慶西
存在感(新筆記敘事) 內(nèi)容簡介
這是一部隨筆集,以筆記體的形式記錄了李慶西閱讀的經(jīng)歷和由此引發(fā)的種種往事。全書共分為三部分:個人閱讀史、在場/不在場、四十年樽俎之間。作為一個文學編輯和作家,李慶西見證了很多經(jīng)典書目的策劃和出版,并且參與過上個世紀多次文學討論會。片段式的文字,讓碎片化的記憶逐漸完整,也讓過去那個年代的整體樣貌慢慢浮現(xiàn)了出來。
存在感(新筆記敘事) 目錄
存在感(新筆記敘事) 節(jié)選
前記 本書由三部分組成:個人閱讀史、在場 / 不在場、四十年樽俎之間。這些混合著記憶與感觸的札記,陸續(xù)寫于*近兩年。 前邊兩部分*初寫在微信朋友圈里,不能說只是寫著玩兒,是從那些記事中梳理自己的認知和情感,自有特別的意義。寫閱讀史時每天在微信圈里發(fā)送一二則,發(fā)到二十則左右,趙園先生來問,你這些東西是不是要寫成一本書?那時倒沒想過這些。幾乎與此同時,《揚子江文學評論》編輯王晴飛發(fā)來微信詢問寫作計劃,我說大概寫一百則左右吧,他說他們想用,我頗受鼓舞。在微信圈里發(fā)到四十則的時候,韋健瑋兄表示喜歡,想要拿到《北方文學》連載。健瑋是我大學期間宿舍上下鋪的哥們,但既已答允別處,只好跟他說另外再給你寫吧。于是,又另辟一題,還是先在微信圈里發(fā)給朋友看。健瑋不時上來點贊,我這就更來勁了,結(jié)果比閱讀史那塊寫的更多(其實閱讀的記憶也是這塊的主體)。當然,還有許多朋友和未曾謀面的微信聯(lián)系人給予關注,并建議我將這些文字匯集成書。書中第三部分內(nèi)容有所不同,是之前給《上海文化》寫的回憶文章,臚述八十年代以來自己所親歷的文壇往事。 現(xiàn)在將三者合為一書,說是敝帚自珍,說是野人獻芹,都有那個意思。年屆七旬之際,從記憶中翻檢出這些談資,也算是“倚老賣老”。不過,書寫的內(nèi)容能與朋友們的精神生活有相通之處,使我覺得晚年的寫作不僅是聊以自慰,大概亦能接會更多的讀者。其實,書本和書本以外的世界,都有不少原先未曾意識到東西,那些記憶盡是碎片化的印象,其中并不涉及任何重要事件,零零散散抖落開來,倒也讓自己重新思考一些問題,包括對閱讀本身的進一步理解。說來我這一生比較簡單,除了在北大荒下鄉(xiāng)九年,大學畢業(yè)后在工廠待過一年,其余的年頭不是在校學習就是從事圖書雜志編輯工作,總之都與書籍相伴。即使在農(nóng)村和工廠的十年,讀書亦是人生要事,閱讀的記憶成了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內(nèi)容,除此還有一些親歷的文學活動和出版事件。所以,對我個人來說,今生今世亦是一種文學存在。不似“詩與遠方”的高蹈和浪漫,實不無“道在屎溺”的感知與體悟。 書名取作“存在感”,并非哲學意義上的存在,略似網(wǎng)絡微信所謂刷存在感。采用這個嘲謔性俗語,不是非要作為自我解嘲。在個體意識很容易被泯滅的時代,往往只能從閱讀和日常生活中尋求某種寄托,作為性情、趣味或曰心靈之歸宿。因之,記錄這些往事與隨想,我想藉此盡可能寫出自己真切的感懷之言,盡量不作人云亦云的說辭。書中有一則回憶早年聽一位前輩談讀書門徑,雖說跟治學無關,卻使我后來對文本特性產(chǎn)生某種領悟。那時向老人請教,太史公《五帝本紀》記述的事情是否可信?《項羽本紀》鴻門宴那番描述是否虛構(gòu)?等等。老伯勸我別費這種腦筋,正史上這么說,你不相信也得相信。他是說,歷史是因那種書寫而存在,所以你沒法證偽。他勸我多讀野史筆記,那時我還沒讀完范文瀾的《中國通史》,他從書架上取了《涌幢小品》《五雜俎》讓我拿回去看,F(xiàn)在理解他的意思是,史官的記述很可能是帶有某種大意圖的建構(gòu),而野史筆記多是士夫卸職歸田后的遣興之作,多少能夠見其個人心性。這種文本分辨,使我在閱讀中注意到敘述主體的存在方式,顯然對自己的寫作亦有啟示。 我一直羨慕古人筆記和讀書札記的著述文體,因為行文隨意自在,并不羈束于學理之中,亦往往無意識地逸出思想樊籬。踞蹐苦逼之世,文體與敘述之率性,總還讓人能夠喘一口氣。想起《中庸》所云“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宋儒疏曰“性即理也”,本來或是一個富于思辨性的命題,可是將一切歸諸于“理”,難免顛覆了日常認知,又何來率性之說。理學倘若真是心性之學、性命之學,自古以來讀書人不至于有那么多的壓抑。明儒關于心性的討論多少是一種進步,明季士人重心性,講性靈,像何心隱、李贄諸輩幾乎摸到了新思想的起點,只是苦于未能邁過儒學內(nèi)卷化的泥淖。有人認為正是當日知識者的分歧與爭斗,導致帝國的崩潰,可是那種黑暗之國還有存在的理由嗎?這又扯遠了,看來也不能一味地率性而行,這一不小心就不知扯到什么地方去了。 非常幸運地得到師友們鼓勵和嘉許,有吳亮兄熱心為本書做序,更賴育海兄和胡曉明先生費心操持編輯出版事宜,這里一并致以誠摯的謝意。 李慶西 二〇二〇年十月三十一日 | 13 | 納博科夫的《洛麗塔》是驚世駭俗之作,八十年代末育海、老曹和我做“兔子譯叢”,就有這一種,是大陸*早的譯本之一。后來讀他的小說集《菲雅爾塔的春天》,感覺更有味道。二十幾個短篇,差不多都是寓居柏林的白俄僑民的故事。初看之下,那里邊的蕓蕓眾生很難被納入喧囂躁動的時代語境,納博科夫有意避開意識形態(tài)話題,僅以哀怨的筆調(diào)敘說一個個靈魂孤島,卻不乏各種超越現(xiàn)實的奇思妙想。納氏還有一部《文學講稿》,據(jù)說是許多文青**之書。九十年代初三聯(lián)首出中譯本,譯者申慧輝女士贈我一冊,讀后頗覺失望,我在《閑書閑話》中專門有一節(jié)批評這本書。 | 14 | 大一那年,從學校圖書館借到莫拉維亞小說集《羅馬故事》,非常著迷于那些普通人的故事。因圖書館有借閱期限,為了將書一直留在手邊,到期了我就不斷續(xù)借,大概一兩年后才歸還。那是一個從俄文轉(zhuǎn)譯的本子,譯者非琴,上海文藝出版社一九六二年出版。但從中文看,非琴的譯筆很不錯,后來再也沒見過這個譯本。九十年代末,已有上海譯文新?lián)獯罄姆g出版的《羅馬故事》,見封面相當艷俗就沒買。后來還是忍不住去買了一本,重新看了幾篇,感覺與當初大相徑庭。 | 15 | 在北大荒那些年正是中蘇交惡,但蘇聯(lián)小說仍在知青中大量傳閱,影響*大的是柯切托夫《州委書記》《葉爾紹夫兄弟》那幾部長篇。后者尤為著名,系文青必讀之書。柯切托夫?qū)蒸敃苑驎r期相對寬松的自由化路線(我們稱之修正主義)十分警惕,其作品無一例外貫穿黨內(nèi)斗爭主題。但并非只是敷衍意識形態(tài)教條,書中描述的生活場景倒是有色彩也有情調(diào),莫斯科來的阿爾連采夫也是風度迷人(這是個反面人物)。平心而論,在書荒年代算是一種可供消遣的讀物。那時農(nóng)場新來一位書記,頗有文化人范兒,我們私底下就稱他阿爾連采夫。在網(wǎng)上看到,有人回顧當時的閱讀體驗,將柯切托夫的手法歸結(jié)為“斗爭哲學+小資情調(diào)”,倒也貼切。一九七二年以后,又以“內(nèi)部發(fā)行”方式出版了柯切托夫的《你到底要什么》《落角》,還有沙米亞京的《多雪的冬天》,亦一時洛陽紙貴。 | 16 | 知青年代,傳說中的《基度山伯爵》(舊譯《基度山恩仇記》)一書*為稀見,我離開農(nóng)場之前一直無緣得手,據(jù)說整個農(nóng)場找不出一本。但有人讀過,是外場知青竄訪帶過來的,一周之內(nèi)傳閱十幾人。從那以后就有幾個會講基度山故事的說書人在各分場游竄。那年我在農(nóng)場干校當差,學員是來自各分場的基層干部,其中有三分場一個剛提拔副連長的上海知青,每天晚上在我們宿舍里開講基度山。干校教職人員和學員中總共十幾個知青,都聚在那屋里。那人嗓音富有磁性,用上海腔普通話綿綿不絕地道來,聽著就像是外國小說應該有的那種聲腔。伊夫堡黑暗的地牢,神秘而睿智的法利亞長老,鄧蒂斯鉆進裹尸袋……說到緊要處都沒人喘氣兒。晦暗的窗欞間透著老樹陰影,窗縫里發(fā)出撲簌簌的聲響,大伙兒屏息斂氣,被講述者的聲音帶入夜的詭異之境,讓人置身某個遙遠的空間。 | 17 | 我讀大學時,汪曾祺的《受戒》《大淖記事》已享譽文壇。一九八五年,他的《晚飯花集》剛出版,我就買了一本。第二年夏天去北京組稿,有幸見到汪老,又獲贈簽名本。那是我*喜歡的小說集,不知反復讀了多少遍,直到九十年代初還經(jīng)常擱在案頭復習。自己買的那本早翻爛了,如今書架上只剩了簽名本。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與汪老又見過兩回,有次私下談論到他的作品,他問我喜歡的是哪幾篇,我提到《星期天》《八千歲》。他好像感到意外。近年重讀他的主要作品,又覺《異秉》更好。 | 18 | 汪曾祺的《晚翠文談》是我和育海兄做責編的,書里的每篇文章都仔仔細細讀過。那書里沒有任何石破天驚之語,倒是一再強調(diào)中國傳統(tǒng)和現(xiàn)實主義,而且生怕別人吧他跟西方現(xiàn)代派扯到一起。譬如有人質(zhì)疑他為什么寫“無主題小說”,他說自己的小說都是有主題的,只是主題不能讓人一眼就看出來。他不談任何有爭議的話題,刻意躲避意識形態(tài)陷阱。其實,他大部分小說明顯就是“去主題化”敘事。他寫舊人舊事,完全沒有政策思路,拒絕為理論做注腳,更不顧什么章法和套路,其中有些意思確實不是能讓人一眼就看出。 | 19 | “香稻啄馀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蓖趿Α稘h語詩律學》用這兩句杜詩解釋律詩的倒裝句式,讓人一看就明白。但老T不明白的是,做詩為何要這么擰巴?老T做書商那陣子來過杭州,我在武林路一家小館請他吃章魚火鍋。他說這年頭做書也擰巴,不躉點書號周轉(zhuǎn)不過來,席上口占一聯(lián):“火鍋攬入小店客,章魚嚼剩老漢須。” | 20 | 尼采有一本薄薄的小冊子《歷史對于人生的利弊》,批評當時的德國教育只看重知識而不注重人格培育,以致人人都“隨身拖曳著一大堆不消化的知識石塊”,尤其是對“歷史的威力”的崇拜,大大損害了現(xiàn)代人的個性和生命力。尼采對歷史的拒絕自然有其現(xiàn)實針對性,因為它已經(jīng)成為一種新的神話和神學,所以他不得不強調(diào),“文化只能從生活里生長而開花,相反它在德國人這里像是插上了一朵紙花……”文化何以只是成為一種裝飾物,這是一個大問題。二十年前讀到這書,大有醍醐灌頂之感。
存在感(新筆記敘事) 作者簡介
李慶西,1951年出生,現(xiàn)為《書城》雜志執(zhí)行編委。四十年來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與批評,著有小說《不二法門》《小故事》《大風歌》,評論隨筆集《文學的當代性》《尋找手稿》《話語之徑》《閑書閑話》,古典小說研究專著《老讀三國》《三國如何演義》《水滸十講》等。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與地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二體千字文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