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頭顱記
-
>
食南之徒
-
>
外國文學名著名譯叢書:漂亮朋友
-
>
(精)我們八月見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10冊:1972-1974
-
>
故事會;刀客
-
>
刀鋒
疑兵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218848
- 條形碼:9787521218848 ; 978-7-5212-1884-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疑兵 本書特色
一支消失部隊的隱秘故事 動用49萬官兵,在貴州深山里經(jīng)歷了一段鮮為人知的風雨歲月
疑兵 內容簡介
此書為黨的二十大獻禮圖書。中國人民解放軍基建工程兵,一支已經(jīng)消失的部隊。上世紀六十年代,為應對周邊敵對勢力對我國的戰(zhàn)爭訛詐,開展三線建設,在峭拔崛立、峽谷深陷、云遮霧蓋的烏蒙山深處,新組建了一支神秘部隊——中國人民解放軍基本建設工程兵第41支隊(師)。支隊長戴紅戍、政委肖新泉,率領著以“鋼鐵營”營長呂大山、“先遣連”連長龍巖炎、大學生兵高增長、技術員柳曉雪、義務兵張國富等為代表的官兵們,在廣布著殘丘峰林、天坑洼地、峽谷溶洞和暗河縱橫等極其復雜、險惡的地質環(huán)境中,用汗水,用青春,用鮮血,用生命,為三線建設做出了可歌可泣的貢獻。他們的付出對我國的國防建設、國民經(jīng)濟結構和戰(zhàn)略布局,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疑兵 目錄
序??…001
**章??…
1.兩棵杜鵑花??
2.進兵盤江鎮(zhèn)??
3.煤場槍聲??
4.大爆炸??
第二章??
1.該死朝上??
2.新兵種??
3.自殺的新兵??…
偏??師(上)??
第三章??
1.軍中無戲言??
2.大蛇??
第四章??
1.這仗咋打??
2.大嫂會廚藝??…
3.燃燒的大神樹??
第五章??
1.女兵內衣褲被偷??
2.當你媽差不多??
第六章??
1.格殺勿論??
2. T連??…
3. T3行動??…
第七章??
1.我先上,你稍等??
2.嫁給我吧??
第八章??
1.有驚無險??
2.這咋回事??
3.國富戰(zhàn)友,你慢點走??
偏??師(中)??
第九章??
1.耍姑娘吆??
2.你到底賣的是啥酒??
3.心里要有數(shù)??
第十章
1.我的規(guī)定??
2.好樣的,陳千斤
3.軍營同學會??…
第十一章??
1.這日記不是我的??
2.她的父母是紅軍??
3.暴雨??洪水??溶洞??
4.針鋒相對??
第十二章??
1.你是妹妹
2.爸爸??爸爸??
偏??師(下)??
尾??聲??
疑兵 節(jié)選
序 “是!” “明白!” “立即執(zhí)行!” “請司令員放心,堅決完成任務!” 1966年5月的一天,鐵道兵某師部二樓會議室,師長戴紅戍正在接電話。戴師長不到五十歲,一米七九的個子,胖瘦適中,腰桿筆挺,面色微黑,一雙豹子眼炯炯有神。一身原黃綠色因洗多次變得有些發(fā)白的軍裝,把紅色領章、紅色帽徽襯托得更加鮮艷。他的軍帽永遠是端端正正地戴在頭上,風紀扣、軍裝扣永遠是一絲不茍地扣著。這是他的風格。他精悍利落,威嚴灑脫,英氣逼人。凡是接觸到他的人,不用介紹就能感覺到,這是個軍事素質極高的軍人,而且是經(jīng)歷過無數(shù)次生死考驗、從戰(zhàn)爭的炮火硝煙中摸爬滾打走出來的人。軍營里,無論在什么地方,無論在什么場合,只要他一出現(xiàn),周圍的氛圍會驟然改變,彌漫著緊張嚴肅的軍隊氣息。 戴師長放下電話,一臉的凝重、威嚴。他回到會議桌前,對著師政委肖新泉點了點頭。 肖政委五十歲出頭,個子比戴師長略微矮些,身體已經(jīng)有些發(fā)胖了。一身草綠色的軍裝,看上去有些寬松,卻也合身、自然、得體。他平時給人的印象是平靜和善,慈眉善目。確實,這是個和風細雨式的人,很少見到他生氣發(fā)火的時候。他看著戴師長,也點了點頭。從眼神的交流可以看出,這兩個部隊主官,對司令員剛才的命令,好像已經(jīng)知道,或許是已經(jīng)有所預料。 長條形會議桌的兩側,坐著師參謀長喬寶田、政治部主任孫新海、后勤部長欒招遠、總工程師馮富村,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各部門的主官,各團團長、政委以及汽車營、醫(yī)院、倉庫基地等師部各直屬部門的主官?梢哉f,全師的各路人馬戰(zhàn)將,全都聚齊在這里。這個會議無論從規(guī)格上、陣勢上和氛圍上看,應該是一次很不尋常的會議。與會者從師長剛才領命時的口氣和神色,預感到部隊將有重大事件發(fā)生。 戴師長走到他的座位前面,并沒有坐下。他略微思考片刻,那雙豹子眼落在了18團團長林越山身上: “老林,你們離盤江鎮(zhèn)*近的部隊是不是1營?” “1營! “營長?” “呂大山! “好,命令1營,立刻向六盤江礦務局行動(注:1966年7月,為了加強三線建設的保密工作,中央和有關部委決定:鋼鐵企業(yè)以“林場”為代號。煤炭企業(yè)以“農場”為代號。電力企業(yè)以“牧場”為代號。建材企業(yè)以“石灰場”為代號。六盤江礦務局代號為六盤江農場。為了方便讀者,不講代號)。命令呂大山,后天上午10點前務必趕到,護衛(wèi)礦務局機關,保護有關設施,決不允許出現(xiàn)任何事故! “是!”林團長和團政委李冰立即站了起來,復述了一遍師長的命令。 肖政委說:“現(xiàn)在是非常時期,地方上的情況非常復雜。六盤江礦務局的情況我們又不太清楚,一營教導員又暫時沒有到位,這個呂大山,打仗是一員虎將,當鐵道兵這些年,打隧道、鋪鐵路也是一把好手,可是處理煤礦上的事,他和我們一樣,都是門外漢。為了保證六盤江礦區(qū)不出現(xiàn)任何意外,你們兩位現(xiàn)在也馬上返回部隊,按照會前我和師長給你們交代的方案執(zhí)行,有什么情況,隨時向師長和我報告! 林團長、李政委立正敬禮,領命離開了會議室。 這是一支英勇善戰(zhàn)的鐵道部隊。它的前身,*早可以追溯到1945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zhàn)軍在東北組建的一支武裝護路隊伍。后改為東北民主聯(lián)軍護路軍。遼沈戰(zhàn)役、平津戰(zhàn)役和渡江戰(zhàn)役期間,這支部隊參加了鐵路線護衛(wèi)、軍用物資運輸、鐵路干線搶修、道路橋梁維護等任務。1950年揮師西南剿匪。1952年改為鐵道兵第×師,奉命參加了抗美援朝戰(zhàn)爭。在朝鮮戰(zhàn)場上,美軍施行“絞殺戰(zhàn)”,數(shù)千公里的鐵道線上,平均每7米就落彈一枚。戴紅戍和肖新泉在鐵道兵第×師1團,一個當團長,一個當政委,戰(zhàn)斗在*為艱苦、*為艱險的路段。全團官兵不分白天黑夜,冒著敵人的飛機、炮火,浴血奮戰(zhàn),不怕犧牲,搶建搶修鐵路、橋梁、車站,和其他兄弟部隊一道,用肉體和鮮血,保證了一條“打不垮、轟不爛、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1954年回國后,參加了寶成鐵路、鷹廈鐵路建設。1963年奉命開赴越南,擔負越南北方鐵路、公路的反空襲和搶修搶建任務。去年,他們奉命從越南戰(zhàn)場返回國內,征塵仆仆,沒來得及喘息,就再次投入了貴昆鐵路建設。多年來,戴師長、肖政委帶領著這支部隊的官兵,拋頭顱灑熱血,櫛風沐雨、披荊斬棘,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流血犧牲、氣壯山河,為祖國的解放事業(yè)和建設事業(yè),做出了可歌可泣的貢獻。剛才,18團在不尋常的氣氛中接受了新的任務,在座的各部隊、各部門主官們,既感到突然,也感到正常。軍令如山,哪里需要哪里去,打起背包就出發(fā)。這就是軍隊,這就是軍人,這些都是家常便飯。 墻上的掛鐘嘀嗒嘀嗒地響著。這種氣氛,沉寂、清晰而威嚴。 19團團長李家鑼終于沒有忍住,問:“首長,我們是鐵道兵,呂大山率領1營正在鷹嘴峰惡戰(zhàn)。這是貴昆鐵路*關鍵的一段,建好這條鐵路,對援越抗美至關重要,F(xiàn)在鷹嘴峰的隧道還沒有打通,怎么就撤下1營,調動一個團的兵力,去管起煤礦來了?” 師后勤部政委陳寬泰也問:“近來聽部隊有人議論,說我們鐵道兵要分出一些部隊,另有新的任務,不知道是真是假?” 戴師長沒有回答他倆的問話。他用那雙豹子眼巡視了大家一遍,對政委說:“老肖,你先講。” “好!大家請跟我來!毙ふ玖似饋,把大家?guī)У綍h室北面墻壁前。墻上掛著一幅巨大的軍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肖政委用手指點著地圖上相關的位置,話語莊重嚴肅: “目前,我國面臨的形勢非常嚴峻。美國駐兵朝鮮半島和日本,占據(jù)臺灣海峽,挑起越南戰(zhàn)火,包括印度在內,形成了對我國南部半月牙形的軍事包圍圈。據(jù)情報部門透露,1964年,美國制定了襲擊我國核設施的行動計劃,并且制定了具體的行動方案。包括公開的非核性質的空中打擊,利用潛伏在中國的特工進行秘密活動,甚至準備空投小股部隊,襲擊我核基地的警衛(wèi)部隊并毀壞我核設施等。8月4日,美國第七艦隊大規(guī)模轟炸越南北方,在中、越邊境地區(qū)投下了美國的炸彈和導彈。與此同時,我們當年曾經(jīng)的老大哥蘇聯(lián),在我國北部的中蘇、中蒙邊境,西起阿拉木圖,東至海參崴,先是陳兵10個師近20萬人,逐漸增加到現(xiàn)在的近百萬人,形成了對我國北部又一個半月牙形的軍事包圍圈。美帝國主義和蘇聯(lián)修正主義,南北呼應遙相配合,把我國置于戰(zhàn)爭的陰云之中! 喬參謀長說:“看來形勢非常嚴峻。” 孫新海主任問:“上級有什么部署?” 欒招遠部長問:“去年,我們部隊奉命從越南撤回國內,是否與應對這一形勢有關?” 肖政委看了看他們,繼續(xù)說:“為了應對美帝國主義和蘇聯(lián)修正主義的戰(zhàn)爭訛詐,為了新中國的安全,1964年8月,毛主席在中央書記處會議上兩次提出,要準備應對帝國主義可能發(fā)動的戰(zhàn)爭。今年初,毛主席又明確指出,要放在馬上打的基礎上部署工作。放在馬上打的基礎上,是什么意思?想來大家心里都能夠明白。周恩來總理在制定第三個五年計劃的時候,提出的首要方針和任務是:立足于戰(zhàn)爭,從準備大打、早打出發(fā),積極備戰(zhàn)。要加快三線建設,好人好馬上三線。提高警惕,保衛(wèi)祖國,要準備打仗! 19團、20團、21團的團長、政委,包括所有的參會者,一下子感到了形勢的嚴峻,會議室里的氣氛驟然緊張起來。這種緊張,先是無聲無息,沉靜的只能聽到墻上掛鐘嘀嗒嘀嗒的秒針聲。秒針的每一聲響,都敲擊著在座的每一個人的神經(jīng)。這些經(jīng)歷過無數(shù)次槍林彈雨,從炮火硝煙中摸爬滾打出來的老兵,一聽到戰(zhàn)爭,一聽到打仗,身軀里的熱血驟然聚集起來,沸騰起來。對他們來說,戰(zhàn)爭與打仗,這是四個極其熟悉又極其敏感的字眼。他們的整個青春,滿腔熱血,包括生命,始終與這四個字密切相連,融化在一起。肖政委的話,又一次點燃了他們生命的激情。在事關國家安全、國防鞏固的重大政治格局面前,他們個個神情激動,眼睛里放射出的光堅毅而灼烈。他們紛紛提問: “我們師的任務?” “具體作戰(zhàn)位置?” “什么時候行動?” 肖政委的臉色看上去依然平靜,但深沉的目光,厚實的雙唇,顯示出一種莊重和威嚴。他沒有回答大家的問話,略微停頓了一下,對大家說: “請戴師長講! 戴師長的手里拿著一支黑色的鋼質指揮鞭。這支指揮鞭可以伸縮,拉開76厘米,縮起來20厘米,小巧精致,質地優(yōu)良。全師官兵都知道,戴師長有兩樣心愛之物總不離身:一個是手槍,一支美國M1911型軍用手槍,0.45ACP口徑,可以數(shù)彈連發(fā),又稱柯爾特手槍。它是著名的美國槍械專家約翰·摩西·勃朗寧設計,由柯爾特公司于1911年定型生產。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期間,該型手槍作為軍隊高級指揮員和警衛(wèi)人員的專用槍,是美軍的經(jīng)典制式手槍,一直維持其在軍隊高級軍官配置長達74年,是世界上*有名的手槍。這是朝鮮戰(zhàn)場上的戰(zhàn)利品;另一個就是這支指揮鞭(有人私下開玩笑說,那是師長的權杖)。這是當年,一個國民黨軍官送給戴師長的。在西南剿匪中,俘虜群里的一個國民黨指揮官,見戴團長走過來,突然從褲袋里掏出一件金屬物品,閃亮著寒光。連長呂大山一個箭步飛撲過去,緊緊抓住了那個軍官的手。那軍官笑了,嘴里說“送給你們長官的禮物”。原來是一支指揮鞭。事后了解,這個國民黨軍官畢業(yè)于黃埔軍校,他看到戴團長器宇不凡,將來定是個指揮千軍萬馬的將軍,就把這個屬于他私人的物品送給了戴團長。當年的戴團長,現(xiàn)在的戴師長,用指揮鞭指點著地圖說: “現(xiàn)在,我們國家的工廠,包括負責生產軍工裝備和高、精、尖武器的工廠,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區(qū),不利于備戰(zhàn),不利于打仗。中央決定進行大三線建設,建立可靠的戰(zhàn)略后方基地,防備敵人的突然入侵,以應對我國周邊環(huán)境惡化的局面。一線,指位于沿海和邊疆的前線地區(qū);三線,指包括四川、貴州、云南、陜西、甘肅、寧夏、青海等西部省區(qū),以及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等省區(qū)的后方地區(qū),共13個省區(qū);二線,指介于一、三線之間的中間地區(qū)。其中,云、貴、川和甘、寧、青,又被分別稱為西南三線和西北三線,一、二線的腹地稱之為小三線。根據(jù)中央軍委文件,三線地區(qū)在地理位置上,為甘肅的烏鞘嶺以東,京廣鐵路以西,山西雁門關以南,廣東韶關以北。這一地區(qū)位于我國腹地,離海岸線*近700公里以上,距西面國土邊界上千公里,加之四面分別有青藏高原、云貴高原,太行山、大別山、賀蘭山、呂梁山等連綿山脈作為天然屏障,是理想的戰(zhàn)略后方!
疑兵 作者簡介
馮俊科,河南溫縣人。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yè)。1972年入伍,曾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基本建設工程兵某部服役。曾任中共北京市委副秘書長、北京市新聞出版局局長。現(xiàn)任北京出版發(fā)行業(yè)協(xié)會會長。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獲得過第五屆冰心散文獎,第六屆北京文學獎。出版有長篇小說《塵灰滿街》以及《馮俊科中短篇小說集》《江河日月》等文學作品集和《西方幸福論》哲學專著等。在《人民文學》《北京文學》《當代》等刊發(fā)表中、短篇小說若干;有作品被《新華文摘》《小說選刊》《中篇小說月報》《小說月報》轉載和《作家文摘》連載。作品被翻譯成英、德、法、阿拉伯語等在國外發(fā)行。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朝聞道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唐代進士錄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