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傳習錄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
>
素書
-
>
孔子的世界——儒家文化的世界價值
-
>
王陽明全集(全四冊)
-
>
生活與憶念
-
>
名家小全集(4冊)
哲學是什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2852610
- 條形碼:9787502852610 ; 978-7-5028-5261-0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哲學是什么 本書特色
誰適合讀這本書? □工作忙碌,只有碎片時間的人 □希望擁有思辨智慧的人 □想了解哲學到底是什么的人 □想透過哲學,解開人生疑問的人 □學生、上班族、家庭主婦 ??維多利亞時代“zui后的學者”、英國杜倫大學校長的哲學入門課,2小時讀懂哲學是什么! ??人生的本質是什么?快樂究竟在哪里?人生的一切疑惑,哲學都能給出解答! ??不是只有知識分子才能討論哲學,哲學就是關于普通人及其實際生活的問題! ·將哲學分為五大模塊,不用專業(yè)術語也能將哲學解釋透徹,為首次接觸哲學的人而寫,感受用哲學看世界的樂趣! ·蘇格拉底說:“未經反思的人生不值得一過。只有正確了解真、善、美,靈魂才能變得出色。”所以我們一定要讀哲學。 ·以整合視角去看待自身和世界,找尋自己生活的意義,并從中獲取智慧。啟動思辨能力,打造心智護城河,你也可以像哲學家一樣思考!
哲學是什么 內容簡介
本書旨在回答一個簡單的問題:什么是哲學?這部作品包括五個獨立的篇章,主題分別是哲學和科學,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哲學懷疑主義,哲學實踐論,以及個體與整體。作者盡量避免使用晦澀的專業(yè)術語,希望對哲學不了解或者只有一知半解的人也能能夠明白什么是哲學,本書是哲學入門的經典之選。 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指出的,本書是一本寫給大眾的哲學知識普及書,作者希望通過對哲學基本問題的討論,讓讀者們能夠了解哲學的價值,思考生活的意義,開明心智,并以此指導個人生活。
哲學是什么 目錄
哲學是什么 節(jié)選
**章 哲學與科學 這個未知的世界有著太多秘密,同時也賦予了世人沉重的使命。當這些秘密和重擔沉甸甸地壓在人們肩頭時,大部分人,甚至所有人,都會感到沮喪或絕望。我們不禁發(fā)問:“這一切有什么意義?這一切能給我們帶來什么?”身處絕望之中,人們會覺得這一切毫無意義,這一切對生活來講也毫無益處;蛘哒f,就算有意義、有益處,我們也很難察覺到。這些問題經常被人在絕望之際提出來,他們的語氣已經暗示了結果:他們沒有找到滿意的答案,或者說根本不相信能找到滿意的答案。當人們冷靜下來,可能還會認為這些問題理應存在一個合理的答案。鑒于此,我們不應該在陷入絕望之際來尋求答案,而必須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后,再來判斷是否能找到答案。現(xiàn)在,我們懷著一種反思的心態(tài),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和思考,同時也要對可能存在的答案進行思考——如果能找到答案——這就是哲學。 因此,我們不妨再次回顧這幾個問題:這一切到底有什么意義?這一切對我們又有什么益處?然后再仔細研究這些問題中隱含了哪些深意。其中,“這”指的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獲得的經驗。很明顯,哲學與經驗有關——我們對生活的經驗。因此,研究哲學必須從經驗入手,其結果也必須反映經驗,反映人們經歷過的萬事萬物。那么,“這一切”指的又是什么呢?“這一切”指的不是某人的特定經驗,也不是某段特殊經歷,更不是某一學科的知識,而是這些的總和。因此,哲學必須思考現(xiàn)存的所有經驗、經驗整體、存在,以及認識整體等問題。“這一切到底有什么意義?”“這一切對我們又有什么益處?”不難看出,那些絕望地對宇宙提出這兩個問題的人,也一度認為人這一生值得一活,生活是美好的、有意義的。但是現(xiàn)在他們開始懷疑,這一切是否有意義,宇宙是否是理性的、可理解的,生活中是否真的存在美好的事物。他開始對這些觀點持懷疑態(tài)度。 也許我們從心底相信,這個世界是可知的,它的運轉是合理的,生活是美好的,要是人們理性地思考和行動,生活可能會變得更美好。如果我們確信這一點,那么我們應該給那些對它持懷疑態(tài)度的人一個答案。如果你想了解他人的困難,那么你必須設身處地為他著想。只有當你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時,你才能夠捫心自問:這一切究竟有什么意義?為了公正地回答這個問題,你必須求助于經驗——他的經驗,你的經驗,我們所有人的經驗。你必須把這些經驗作為一個整體來思考,也就是說,你必須讓自己變成一名哲學家。每一門科學都是對特定領域內的一系列事物進行解釋,但是即使所有的科學都是如此,有些問題依然存在:“這一切到底有什么意義?它*終會產生什么樣的結果?”而哲學正是嘗試去解答這些問題。哲學要探究的是整體,以及整體意義上的經驗。我們必須從經驗出發(fā),*后再回到經驗中去。我們從經驗出發(fā),而且只能從經驗出發(fā),這是因為除此之外,我們再也找不出更好的切入點了。我們對經驗進行思考——這一思考的過程就是哲學——我們希望能夠通過這種方式,將經驗理解得更加深刻。如果結果足夠幸運,我們會發(fā)現(xiàn),僅靠自己的力量已經足夠把經驗理解得十分透徹,并從中發(fā)掘出更多的東西,甚至和我們*初理解的迥然不同。 當然,還存在這樣一種可能性——即使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我們對經驗的探索越深入,越難從中挖掘出更多的內涵,或者說越難賦予它某種意義。假使到*后,我們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這個世界毫無意義,或者說沒有任何東西值得我們去發(fā)掘。這個結論也屬于哲學的范疇,因為我們是在對經驗的思考之中得出的這個結論,只能說它屬于懷疑論哲學。和其他學科一樣,在哲學中,懷疑主義是對教條主義的反抗。也就是說,懷疑論哲學,或哲學上的懷疑主義,是對某種觀念的反抗——那些我們未曾懷疑、未經探索和理性分析就接受的觀念。哲學的性質決定了它應該隨時準備根據新的證據和事實來重新思考它的結論。只有這樣,哲學才能生存發(fā)展。教條主義阻礙哲學調整自己以適應知識的增長,這是強加在哲學上的一道枷鎖,對哲學來說是致命的。這樣看來,懷疑主義是對教條主義的反抗,是對教條主義的解構,對哲學的發(fā)展更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雖然解構往往是必要的,但是不論是在哲學還是其他領域中,解構終歸與建構不同。如果我們想在某個地方建一棟新建筑,那么拆除原來的老建筑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先破,而后才能立。這也是懷疑主義不管在哲學的發(fā)展進程中,還是在事物演進的過程中,從來都不是終點的原因。那些把懷疑主義當作哲學歸宿的人,恰恰忽視了這一重要事實。實際上,哲學是一門鮮活的、持續(xù)發(fā)展的學科,只要它存在著、發(fā)展著,它就不會終結。 哲學是一門鮮活的、持續(xù)發(fā)展的、充滿質疑與思考的學科,正如前文所說,這是因為哲學與經驗相關,研究哲學必須從探索經驗開始。哲學是對經驗和所經歷過的事物的反映,只有以整個經驗為基礎,其研究才有價值。但是經驗是不斷增加的,世界也隨著經驗的增加不斷成熟。也就是說,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絕對不是、也永遠不可能是完整的經驗,因此,我們永遠不可能到達哲學的終點。如果哲學真的存在終點,可以想象,教條主義者很可能會本著哲學的自由主義精神說:“這里就是你能到達的終點,你無法再走得更遠了。”哲學絕不可能認可這樣一種歸宿,而是會堅定不移地向前發(fā)展、與時俱進。當我們討論哲學時,我們實際上討論的可能是自身已有的經驗,我們甚至會產生這樣的想法:以經驗為基礎的哲學探索究竟會走向興盛,還是會就此沒落。經驗是不斷積累的,我們無時無刻不在獲取經驗,我們不知道一年或一個世紀以后,人們對世界的認知會產生怎樣的變化。如果有人聲稱自己能預測這一點,那他的思想無疑是純粹的教條主義,這種思想對哲學的發(fā)展是致命的。我們*多能摸清楚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可以描述各種事物目前的發(fā)展狀況,但如果有人聲稱自己能預測這些事物一個世紀之后的樣子,那他的思想無疑也是純粹的教條主義,愚蠢至極。只有一個世紀以后的哲學才能確認當時事物發(fā)展的狀況。我們必須從已有的經驗出發(fā),以其作為切入點來探討已經發(fā)生過的事件。只有這些事真的發(fā)生了,哲學才能夠反映它,然后對它進行反思:這段經驗是否有意義?它對我們有什么益處? 可能有人認為,我們所說的基于經驗的哲學只關注過去的事情。這是一種誤解,作為哲學家,我們并非只關注過去,更準確地說,我們并非只關注那些已經成為過去的、毫無用處的東西。對于過去的事物,我們只關心它與現(xiàn)在和未來有關的部分。如果某件事是有意義的,哪怕只有一絲一毫的意義,這個意義也會貫穿過去所有的時刻,或在這些時刻中體現(xiàn)出來,并將這些不同的時刻聯(lián)結成一個整體。過去那些連續(xù)的時刻,它們每一刻都曾作為未來的某個時刻,然后變成了現(xiàn)在的一刻,*后才成為過去的一刻,F(xiàn)在我們回過頭來重新審視它們,將它們連接成一個整體——一個我們已經擁有過的且今后仍將擁有的經驗整體。同樣,那些尚未成為過去的連續(xù)時刻,現(xiàn)在正毫不停留地從我們身邊溜過,它們每一刻都遵循這個順序依次輪轉,先作為將來,再成為現(xiàn)在,*后變成過去。如果我們仔細看看這些時刻,深入思考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它們也在聯(lián)結成一個整體。在我說出這句話之前,未來的那一刻就成了現(xiàn)在,接著馬上又變成了過去。但是,如果過去和未來的各個時刻都是這樣彼此聯(lián)系、密不可分的,那么它們本身就在聯(lián)結成一個整體。當然,我們可以將不同的時刻區(qū)別開,卻不能將它們彼此分割開。這就好像我們能夠區(qū)分一條線段的兩個端點,卻不可能將這條線段的一頭放在這邊,一頭放在其他地方。過去的時刻和未來的時刻就好像一條線段的兩端,彼此緊密聯(lián)系、不可分割:二者在現(xiàn)在的時刻建立彼此之間的關聯(lián),再經由現(xiàn)在從未來過渡到過去。過去和未來,雖然這兩個端點各有不同,但它們又不可分割,因為它們都是整體的一部分。這就是人類經驗的本質,也是未來、現(xiàn)在與過去中連續(xù)時刻的本質。我們需要從整體上理解人類的經驗。哲學所思考的就是這個整體,所反映的也是這個整體。 但是,如果直接說經驗是一個整體,那么無疑是做了一個教條主義的陳述。而這種教條式的做法必然會引發(fā)懷疑主義——這個結論會引起質疑,我們必須對其進行解釋。承認經驗是一個整體,相當于承認要對此做一個專門的解釋。正如我們已經看到的,哲學——對經驗的解釋——永遠不會有終點,原因很簡單:經驗本身就是持續(xù)不斷增長的,而且這種增長趨勢會一如既往地持續(xù)下去,永遠不可能結束。既然經驗永遠不會停止增長,哲學也就永遠沒有終點,那么哲學懷疑論者可能會提出疑問:經驗怎么能形成一個整體呢? 在某種程度上,這個難題可以用類比的方式來解決。舉例來說,一個完整的圓即一個整體,如果將這個圓擴大,它還是一個整體。同樣,我們也可以把經驗看作一個持續(xù)擴張的圓,但是,這個類比顯然還不夠完美。因為,認識的增長不僅局限于范圍和數(shù)量,這一過程中還包括認識對象的深入,認識內容的多樣化;蛟S我們將經驗比作一個有機體,這個類比會更加恰當。一個活的有機體就是一個整體,這個整體中包含各個部位,每個部位彼此不同,但又互相依賴、難以分離。由于這個有機體是一個整體,而且還是活生生的整體,因此它會不斷地成長下去。在成長的過程中,這個有機體永遠不會到達其*終形態(tài);同樣,在經驗持續(xù)增長的過程中,它也永遠不會到達終點,即使它一直是增長的狀態(tài),它也永遠保持著一個整體的形態(tài)。 公正地說,假設經驗是一個整體,一個不斷增長的整體,雖然它在增長,更準確地說,正因為它在增長,所以它尚未到達終點。雖然我們一開始就假設經驗是一個整體,且這樣看起來似乎十分合理,但我們仍然只能將它當作一個推論或假設。要是將這一說法當成既定事實,那就犯了教條主義的錯誤。我們現(xiàn)在應該忘掉我們在本章開頭討論的觀點,轉而從生活和經驗方面入手,解答以下兩個問題:這一切究竟有什么意義?這一切對我們有什么益處?這正是哲學始終試圖回答的問題。我們必須這樣假設:它要么有答案,要么沒有。無論我們一開始是否假設有答案,*終都要證明我們的假設與事實相符。當然,我們可以假設存在一種答案,然后提出一個我們自認為是答案的結論。如果我們這樣做了,那么其他哲學家就有責任證明,我們給出的答案在多大程度上是無法令人滿意的。接下來,我們的工作就是重新修訂答案,使之符合事實。只要有新的事實出現(xiàn),或我們的答案不能解釋已有的舊事實,這個過程就會一直重復下去。當然,就目前看來,哲學的分析過程與科學的分析過程并無區(qū)別?茖W與哲學一樣,始終都在更新自己以適應事實。不論科學還是哲學,都是利用這種方式與時俱進的。
哲學是什么 作者簡介
拜倫·杰文斯 (Frank Byron Jevons,1858—1936) ,英國杜倫大學副校長、哲學教授、古典文學講師。1900年前后,拜倫·杰文斯先后投身于哲學、社會學、歷史、人類學和比較宗教的研究,在推廣英語世界宗教比較研究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被稱為“維多利亞時代最后的學者”之一。1923年主持第一屆世界哲學大會。他關注社會和國家問題,特別是工人階級和婦女的教育,著有《宗教史導論》《什么是哲學》等18部著作。 高奎,廣西師范大學英語筆譯碩士研究生,擅長歷史、文學領域的翻譯。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二體千字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