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中圖網(wǎng) 請 | 注冊
> >
古代漢語知識問答

古代漢語知識問答

作者:余江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出版時間:2022-07-01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320
本類榜單:社會科學銷量榜
中 圖 價:¥24.0(7.5折) 定價  ¥32.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運費6元,滿39元免運費
?新疆、西藏除外
本類五星書更多>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古代漢語知識問答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7609155
  • 條形碼:9787517609155 ; 978-7-5176-0915-5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古代漢語知識問答 本書特色

一問一答,講解古代漢語基礎知識簡明易懂,引導廣大讀者輕松學習

古代漢語知識問答 內容簡介

該書以問答的形式,從文字、音韻、訓詁、詞匯、語法、文化常識、典籍注本、常用工具書等方面,系統(tǒng)地介紹古代漢語的基礎知識,體系完整、內容豐富、深入淺出。 該書旨在使學習者對古代漢語的一般知識有一個較全面的了解,增強他們古代漢語的知識儲備,提高他們閱讀古書的能力,提升他們的文化素養(yǎng),從而更好地傳承和弘揚中華很好傳統(tǒng)文化。 該書既可作為初學古代漢語者的入門之書,也可作為大中學生、教師的參考用書。

古代漢語知識問答 目錄

目 錄 文 字 1. 什么是詞的本義、字的本義以及字形所表示的意義? 3 2. 如何判定一個字的本義? 4 3. 什么是“六書”? 4 4. 如何區(qū)分象形和會意? 5 5. 什么是比意會意和比形會意,二者有何區(qū)別? 5 6. 什么是轉注? 6 7. 如何認識許慎對假借字的定義? 7 8. 什么是“書同文”? 7 9. 什么是俗字? 8 10. 什么是累增字和分別文,二者有何區(qū)別? 8 11. 什么是科斗文? 9 12. 什么是后起本字? 9 13. 什么是合音字和合文? 9 14. 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有何區(qū)別? 10 15. 圖畫與文字的界限是什么? 10 16. 什么是古今字和異體字,二者有何區(qū)別? 11 17. 偏旁就是部首嗎? 11 18. “八分”指的是什么? 12 19. “章草”與“今草”有何區(qū)別和聯(lián)系? 12 20. 什么是隸變,隸變以后的字能作為“因形求義”的依據(jù)嗎? 13 21. 什么叫隸定,與隸變有何區(qū)別? 13 22. 什么是石鼓文? 14 23. 什么是戰(zhàn)國文字? 14 24. “結繩說”是漢字的起源嗎? 15 25. 李陽冰為《說文解字》的流傳作出過哪些貢獻? 15 26. 什么是“說文學”? 16 27. “說文四大家”指誰,各有什么著作和貢獻? 16 音 韻 1. 什么是“宋人三十六字母”? 19 2. 《切韻》和《廣韻》有何聯(lián)系? 20 3. 《廣韻》和“宋人三十六字母”代表的語音系統(tǒng)有何區(qū)別? 21 4. 什么是全清、全濁、次清、次濁,現(xiàn)代漢語還有這四類聲母嗎? 22 5. 什么是尖團音? 23 6. “陰聲韻、陽聲韻”中的“陰、陽”和“陰平、陽平”中的 “陰、陽”意思相同嗎? 25 7. 入聲韻和入聲調是一回事嗎? 26 8. 古音中的開合、洪細是什么意思? 27 9. 什么是攝,歸并攝的原則是什么? 28 10. 古音研究中的“等”是什么? 31 11. 反切是一種什么樣的注音方法? 32 12. 古文中,“匍匐”又寫作“扶服”,反映了上古漢語聲母的 什么特點? 33 13. 形聲字“滯”用“帶”作聲旁,反映了上古漢語聲母的 什么特點? 35 14. 什么是“喻三歸匣”“喻四歸定”? 35 15. 如何理解古代漢語的雙聲、疊韻? 36 16. 聯(lián)綿詞在語音上有什么特點? 37 17. 押韻的“韻”是指韻母嗎? 38 18. 《詩經(jīng)》中押韻的字都是在句尾嗎? 38 19. 《詩經(jīng)》是句句押韻嗎? 39 20. 如何利用《詩經(jīng)》押韻歸納上古韻部? 40 21. 如何理解清代段玉裁所說的“同諧聲者必同部”? 41 22. 王力先生歸納的上古音三十韻部有什么規(guī)律? 42 23. 如何認識“葉韻”說? 43 24. 《中原音韻》的聲母系統(tǒng)有什么特點? 45 25. 《中原音韻》的韻母系統(tǒng)有什么特點? 46 26. 什么是“入派三聲”和“入派四聲”? 47 27. 近體詩是怎樣分類的? 48 28. 近體詩的押韻有什么要求? 50 29. 《廣韻》的“同用”“獨用”是怎么產(chǎn)生的? 52 30. 什么叫“平水韻”? 53 31. “遠上寒山石徑斜”中“斜”字應該讀xiá嗎? 55 32. 近體詩一句之中為什么要平仄相間? 56 33. 為什么有些唐詩讀起來感覺并不合平仄要求? 58 34. 什么是犯孤平? 58 35. 什么是律詩中的“聯(lián)”,每一聯(lián)詩句的平仄有什么要求? 59 36. 平仄“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適用于所有律詩嗎? 60 37. 律詩每兩聯(lián)的平仄要相黏是什么意思? 61 38. 什么叫拗救? 62 參考文獻 63 訓 詁 1. 訓詁學和詞義學有什么區(qū)別和聯(lián)系? 67 2. 什么是“右文說”? 67 3. 什么是形訓? 68 4. 什么是聲訓? 68 5. 什么是義訓? 69 6. “傳”與“箋”這兩種訓詁體式有何區(qū)別? 69 7. “讀如”“讀若”與“讀為”“讀曰”作用相同嗎? 70 8. 什么是“當作”“當為”? 70 9. “如字”是在什么情況下使用的? 70 10. 什么是反訓? 71 11. 什么是“一聲之轉”? 71 12. “渾言”“析言”是在什么情況下使用的? 72 詞 匯 1. 古今詞義的演變有哪幾種情況? 75 2. 什么是同源詞? 75 3. 什么是偏義復詞? 76 4. “狐疑”是聯(lián)綿詞嗎? 76 5. “臘”的本義是“臘月”嗎? 77 6. 《左傳》“未嘗君之羹”中的“羹”是指羹湯嗎? 77 7. “表”的本義是什么? 78 8. “除夕”的“除”是什么意思? 78 9. 鬻和粥有何關聯(lián)? 79 10. “為”的本義是母猴嗎? 79 11. 辛棄疾《清平樂》“*喜小兒無賴”中的“無賴”是什么意思? 80 12. “學而優(yōu)則仕”的原義是什么? 80 13. “賊”的本義是小偷嗎? 80 14. 介子推“割股”是割屁股嗎? 81 15. “風馬牛不相及”一語具體作何理解? 81 16. “滄海一粟”中的“粟”能解釋為沙子嗎? 82 17. “抱薪救火”的“抱”能解釋成拋棄嗎? 82 18. “行李”為何有使者的意思? 83 19. 《觸龍說趙太后》“太后盛氣而揖之”中的“揖”該做何解釋? 83 20. “恨”的古今詞義有何變化? 84 21. “民以食為天”中的“天”是什么意思? 84 22. “睡”的古今詞義有何變化? 84 23. “凌晨”“拂曉”“傍晚”等詞的構詞依據(jù)是什么? 85 24. 《說文》“也,女陰也”的解釋合理嗎? 86 25. 古代“饑”“餓”有何區(qū)別? 86 26. 《荀子》“勸學”篇中的“勸”是何義? 87 27. 川菜“毛血旺”中的“旺”本字是什么? 87 28. 典故“沐猴而冠”中的“沐猴”該如何解釋? 87 29. 《詩經(jīng)》中的“木瓜”“木桃”“木李”該如何解釋? 88 30. 歇后語“豬鼻子里插蔥”的后一句是“裝相”還是“裝象”? 89 31. “荒唐”一詞的“沒有節(jié)制”“荒誕”義是如何演變而來的? 90 32. “金”的古今詞義有何變化? 91 33. “對酒當歌”是面對著酒應當唱歌的意思嗎? 91 34. “來”的本義是什么? 92 35. “草芥”“草菅”能解釋為“草和芥”“草和菅”嗎? 92 36. “字”的本義是文字嗎? 93 37. 江淹《別賦》“詎相見期”中的“詎”字該如何解釋? 93 38. “口誅筆伐”的“誅”是殺的意思嗎? 94 39. “涕”在上古是鼻涕的意思嗎? 94 40. “借酒澆愁”的“澆”是澆灌的意思嗎? 95 41. “端木賜,字子貢”是名、字相反為義嗎? 95 42. “誣”本義是誣告嗎? 95 43. 孫臏受的是挖掉膝蓋骨的刑罰嗎? 96 44. “錢”的本義是貨幣嗎? 96 參考文獻 97 語 法 1. 古代漢語判斷句有什么特點? 101 2. 古代漢語判斷句中的“是”字是判斷詞嗎? 101 3. 古代漢語判斷句中的“乃”字是判斷詞嗎? 102 4. 古代漢語中“為”字能充當判斷詞嗎? 103 5. 古代漢語判斷句有哪些活用或引申用法? 104 6. 古代漢語雙賓語句有哪幾種類型? 105 7. 古代漢語雙賓語句中哪個賓語在前,哪個賓語在后? 108 8. 古代漢語什么情況下賓語要前置到動詞前面? 109 9. 如何區(qū)分“是”字復指賓語前置和“是”字作為賓語前置? 111 10. 古代漢語介詞賓語前置包括哪些情況? 112 11. 古代漢語被動句有哪些類型? 113 12. 古代漢語中“于”字是表示被動的助詞嗎? 116 13. 如何判斷一個句子中名詞活用作動詞了? 117 14. 如何理解古代漢語中的使動用法? 119 15. 如何理解古代漢語中的意動用法? 121 16. 如何區(qū)分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 122 17. 如何理解古代漢語中的為動用法? 123 18. 古代漢語里普通名詞作狀語有哪些類型? 124 19. 古代漢語時間名詞作狀語和現(xiàn)代漢語有何不同? 125 20. 古代漢語中數(shù)詞可以直接修飾名詞嗎? 126 21. 古代漢語表示動量跟現(xiàn)代漢語有何不同? 127 22. 古代漢語如何表達分數(shù)? 128 23. 古代漢語如何表達倍數(shù)? 129 24. 古代漢語**人稱代詞“我”和“吾”的語法功能完全 相同嗎? 130 25. “其”和“之”在上古漢語里是第三人稱代詞嗎? 131 26. 古代漢語中代詞“其”能作主語嗎? 132 27. 古代漢語中“其”和“之”是第三人稱代詞嗎? 133 28. 古代漢語中有哪些謙稱詞和敬稱詞,它們是人稱代詞嗎? 134 29. 在上古漢語中“他”是第三人稱代詞嗎? 135 30. 在上古漢語中“彼”字可以充當?shù)谌朔Q代詞嗎? 135 31. 古代漢語中人稱代詞的復數(shù)如何表達? 136 32. 古代漢語指示代詞有什么特點? 137 33. 古代漢語中“是”字有幾種詞性和用法? 138 34. 疑問代詞“誰”和“孰”的用法有什么不同? 140 35. 如何理解古代漢語中“孰與”表比較的用法? 140 36. 古代漢語疑問代詞“安”“惡”“焉”的使用有什么特點? 141 37. 古代漢語中無定代詞的使用有什么特點? 142 38. 否定副詞“不”和“弗”的語法功能有何不同? 143 39. 否定副詞“毋”和“勿”的語法功能有何不同? 144 40. 古代漢語中否定副詞“未”的語法功能是什么? 145 41. 古代漢語中“毋”和“無”可以互相替代嗎? 145 42. 如何理解古代漢語中的謙敬副詞? 146 43. 如何理解“而”字是一個謂詞性的連詞? 147 44. 古漢語主謂之間“而”的作用是什么? 148 45. 連詞“以”字有哪些用法? 149 46. 連詞“則”主要用于哪些復句中? 151 47. 古代漢語中“然而”是一個轉折連詞嗎? 153 48. 介詞“以”有哪些用法? 154 49. “以”既可以作介詞,又可以作連詞,如何區(qū)分? 154 50. “以”字構成的介詞詞組位于動詞前還是動詞后? 156 51. “與”有幾種詞性和用法? 156 52. “與”既可以作介詞,又可以作連詞,如何區(qū)分? 158 53. 古代漢語介詞的賓語可以省略嗎? 159 54. 介詞“于”可以用在哪些句式中? 160 55. 介詞“于”和“於”在上古漢語中是完全通用的嗎? 161 56. 古代漢語中“之”有幾種詞性和用法? 161 57. 定中結構之間的“之”字和主謂結構之間的“之”字性質功能 相同嗎? 163 58. 古代漢語中“者”有幾種詞性和用法? 164 59. 古代漢語中“者”和“所”的用法有什么異同? 165 60. 古代漢語中的“所以”與現(xiàn)代漢語在功能上有何不同? 166 61. 語氣詞“也”只能出現(xiàn)在句末嗎? 167 62. 語氣詞“矣”的語法功能是什么? 168 63. 疑問語氣詞“乎”的用法有哪些? 169 64. 疑問語氣詞“乎”和“與(歟)”的功能有何異同? 171 65. 古代漢語中“諸”是疑問語氣詞嗎? 172 66. 古代漢語中“焉”的詞性和功能是什么? 173 67. 如何理解古代漢語句末語氣詞連用現(xiàn)象? 174 68. 古代漢語語氣詞都位于句末嗎? 175 69. 古代漢語中表示語氣的“其”是語氣詞還是語氣副詞? 176 70. 詞頭“有”有哪些用法? 177 71. 古代漢語中常見的動詞詞頭有哪些? 178 72. 古代漢語中常見的詞尾有哪些? 179 73. 如何理解古代漢語中的“何以……為”結構? 180 74. 如何理解古代漢語中的“如之何”結構? 181 75. 古代漢語中“無乃……乎”和“得無……乎”的表達有什么 共同點? 182 76. 古代“小學”為什么沒有語法學? 183 參考文獻 184 文化常識 1. 古代天文中的“七曜”包括什么? 187 2. 什么是“三垣”? 188 3. 古代天文中的“十二次”指的是什么? 190 4. 古代天文學中的“分野”指什么? 191 5. 為什么《左傳》說“閏”關乎“生民之道”? 193 6. 為什么有些古籍將四時順序說成“春秋冬夏”? 194 7. 什么是“二十四節(jié)氣”? 197 8. 鮑照詩“三五二八時”中的歷法內容是什么? 199 9. 《孔雀東南飛》中“奄奄黃昏后,寂寂人定初”體現(xiàn)了什么 計時法? 200 10. “子夜”對應現(xiàn)在的什么時間,它是什么計時法中的概念? 202 11. 古人的“月建”觀念包含什么內容? 203 12. 《國語》中的“歲在大火”用的是什么紀年法? 204 13. 什么是“攝提格”? 204 14. “秋陽以暴之”反映的歷法原理是什么? 205 15. “人日”是什么節(jié)日? 207 16. 王駕詩中“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反映了什么 節(jié)日風俗? 208 17. “一百五”是哪個節(jié)日的代稱? 210 18. 杜甫《麗人行》“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反映了 哪個節(jié)日的風俗? 211 19. 中元節(jié)有什么來歷? 212 20. 杜甫《詠懷古跡》“歲時伏臘走村翁”反映了哪個節(jié)日的 風俗? 213 21. “三九”和“三伏”分別指什么? 215 22. 什么是五音? 216 23. 什么是十二律,它與十二月是如何相配的? 217 24. 什么是三分損益法? 219 25. 什么是樂調? 220 26. 什么是宮調和五宮四調? 221 27. 什么是八音? 223 28. 什么是州,“九州”指什么? 224 29. 什么是郡,郡在歷代的演變情況如何? 225 30. 什么是道,唐代的“道”是怎么設置的? 227 31. 什么是路,宋代的“路”是怎么設置的? 228 32. 古書中有哪些同名異地的情況? 229 33. 古代的宰相制度是如何演變的? 231 34. 什么是“九卿”? 232 35. “六部制”是如何確立的,“六部”分別有哪些職能? 234 36. 古代“臺官”指的是什么官職? 235 37. 古代的諫官制度是如何演變的? 236 38. “金馬門”代表的是什么職位? 238 39. 古代的圖書編纂和?睓C構有哪些? 238 40. 古代的博士、助教,其內涵與今天有何不同? 240 41. 古代的爵位制度分幾級? 242 42. “封人”是什么官職? 243 43. 科舉考試分為哪三級? 243 44. 狀元、榜眼、探花分別指的是什么? 245 45. 漢代的察舉制度是如何發(fā)展演變的? 247 46. 姓氏、名字、姓名之間有何區(qū)別? 248 47. 什么是廟號、謚號、尊號、年號? 250 48. 什么是避諱,有哪些類別? 252 49. 什么是“五禮”? 254 50. “成丁禮”“士冠禮”“冠禮”“笄禮”是什么? 255 51. “嫁”“歸”“娶”在古代是什么意思?婚姻中的“六禮三書” 是什么? 257 52. 中國古代的喪葬儀式和程序主要有哪些? 259 53. 古代宗法制度是如何演變與發(fā)展的? 261 54. “五服”是指什么? 262 55. 古代房屋建筑中有哪些基本結構? 264 56. 古人講“乘馬”是何意? 266 57. 什么是輞、轄、轅、軔? 266 58. 什么是“驂乘”和“驂服”? 267 59. 什么是“五谷”“六谷”? 268 60. 什么是“三牲”和“六畜”? 269 61. 什么是冠、冕、弁、幘? 271 62. 在古代,“衣裳”指什么,裘和袍是什么? 273 63. “舉案齊眉”的“案”是什么意思? 275 64. 上古的烹飪器和盛酒器有哪些? 276 參考文獻 277 典籍注本 1. 《十三經(jīng)注疏》是一套什么樣的書? 281 2. 《左傳》有哪些好的注本? 282 3. “三禮”的重要注本都有哪些? 282 4. 《四書章句集注》是一部什么樣的書? 283 5. 《詩經(jīng)》的重要注本都有哪些? 283 6. 《論語》的重要注本都有哪些? 284 7. 《孟子》的重要注本都有哪些? 284 8. 《戰(zhàn)國策》有哪些好的注本? 285 9. 《史記》“三家注”指的是什么? 285 10. 《漢書》有哪些重要的注本? 285 11. 《后漢書》有哪些重要的注本? 286 12. 《三國志》*著名的注本是哪個? 286 13. 《老子》有哪些重要的注本? 287 14. 《莊子》有哪些重要的注本? 287 15. 《荀子》有哪些重要的注本? 287 16. 《墨子》有哪些重要的注本? 288 17. 《楚辭》有哪些著名的注本? 288 18. 《文選》有哪些重要的注本? 289 常用工具書 1. 《爾雅》是一部什么樣的書? 293 2. 《廣雅》是一部什么樣的書? 293 3. 《釋名》是一部什么樣的書? 294 4. 《方言》是一部什么樣的書? 294 5. 《說文解字》是一部什么樣的書? 295 6. 專門收集古代經(jīng)籍注解的辭書有哪些? 296 7. 《經(jīng)典釋文》是一部什么樣的書? 296 8. 《辭通》是一部什么樣的書? 297 9. 《康熙字典》有近萬條錯誤,它還有價值嗎? 298 10. 近代出版*早的百科性辭書是哪一部? 298 11. 《辭源》和《辭!酚泻螀^(qū)別? 298 12. 《漢語大字典》與《漢語大詞典》有何區(qū)別與聯(lián)系? 299 13. 《現(xiàn)代漢語詞典》能幫助閱讀文言文嗎? 300 14.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有什么優(yōu)缺點? 301 15. 《經(jīng)傳釋詞》和《詞詮》各有什么特色? 301 16. 《詩詞曲語辭匯釋》是一部怎樣的書? 302
展開全部

古代漢語知識問答 作者簡介

余江,天津外國語大學副校長、中文學科帶頭人,教育部高校中文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天津市高!皩W科領軍人才”,天津市國學研究會副會長。曾主編《中國古代文學三百題》,參加編寫過《古代漢語》《中國古代文學》等教材。

商品評論(0條)
暫無評論……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wǎng)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