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野菊花
-
>
我的父親母親 - 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7冊.1965-196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4冊:1959-1960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3冊:1957-1958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2冊:1954-1956
-
>
吳宓日記續(xù)編.第1冊:1949-1953
大家小書·國學精選(全30冊)/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426890
- 條形碼:9787547426890 ; 978-7-5474-2689-0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家小書·國學精選(全30冊)/精裝 本書特色
★ 32開精裝,山東畫報出版社出版
★ 這30本小書,方便閱讀,文字優(yōu)雅,既傳達常識知識,又有個體反思和社會批判,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一百年來發(fā)展的結晶
★ “大家”用幾萬或者十幾萬字的篇幅,凝練了其所思所想,這套叢書每本的篇幅都小,讀者即使細細地閱讀慢慢地體味,也花不了太長時間,可以充分享受讀書的樂趣
★ 讀國學經(jīng)典,品智慧人生
大家小書·國學精選(全30冊)/精裝 內(nèi)容簡介
《國學救亡講演錄》
本書收錄章太炎先生1922年及1935年兩次具有代表性的公開講學記錄,較系統(tǒng)地展示國學的概貌,是國學愛好者及研究者了解國學的必讀之書。章氏一生講學不止,弟子遍及天下,在當代國學研究界的影響巨大。本書選入其中后期兩次具有代表性的國學講演之記錄。
作者簡介
章太炎(1869年1月12日—1936年6月14日),浙江余杭人。原名學乘,字枚叔(以紀念漢代辭賦家枚乘),后易名為炳麟。因反清意識濃厚,慕顧絳(顧炎武)的為人行事而改名為絳,號太炎。世人常稱之為“太炎先生”。早年又號“膏蘭室主人”、“劉子駿私淑弟子”等,后自認“民國遺民”。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學者,研究范圍涉及小學、歷史、哲學、政治等等,著述甚豐,為文字學、經(jīng)學史、文化史等的研究奠定了方向。
《老子、孔子、墨子及其學派》
梁啟超先生是我國近代著名的啟蒙思想家,是近代研治老子、孔子、墨子的大家,其學術成就是多方面的。本書是梁啟超先生的重要著作之一,內(nèi)容分為四個部分:老子哲學,孔子,墨子學案以及老孔墨以后學派概觀。本書是研究先秦諸子及其思想的入門之作。全書論述精辟,行文流暢,兼具知識性與趣味性,引人入勝。
作者簡介
梁啟超(1873—1929),字卓如、任甫,號任公,廣東新會人。我國近代著名的啟蒙思想家。青年時期曾與老師康有為合作進行戊戌變法,事敗出逃,在海外推動君主立憲。辛亥革命后從政,在護國運動、討平張勛復辟、五四運動等重大事件上出力甚巨。晚年棄政從學。曾任清華國學四大導師之一。他著有《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等多部著作。
《大學教育》
蔡元培先生被看作中國近代*了不起的大教育家。從本書中,我們有幸能看到他在北大和教育部時期的文字和演講,看到真實的蔡先生并非某個完美計劃的設計者和執(zhí)行者,而是在困難的情形下勉力改革北大,推進了中國教育與學術風氣的轉(zhuǎn)變,影響了中國世代學人,這便是教育的意義所在。
作者簡介
蔡元培(1868-1940),字鶴卿,號孑民,浙江紹興人。畢生倡導科學民主,注重美育。歷任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北京大學校長及中央研究院首任院長,為中國近代教育、文化、科學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1916年12月出任北京大學校長,倡導“思想自由、兼容并包”,開創(chuàng)了北大“學術自由”之風,為中國現(xiàn)代大學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經(jīng)典常談》
朱自清先生用淺明而切實的文字,于十三篇文章中,要言不煩地介紹了我國文化遺產(chǎn)中的經(jīng)典作品。這本書寫于1942年,六十多年來廣為流傳,成為普及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啟蒙經(jīng)典。全書見解精辟,通俗流暢,深入淺出,是一般讀者了解中國古代文化典籍的入門指南。
作者簡介
朱自清(1898—1948)生于江蘇東海,F(xiàn)代散文家、詩人、文學研究家。此書寫于1942年,1946年由文光書店刊行,1980年三聯(lián)書店重刊。作者認定,“經(jīng)典的價值不在實用,而在文化!苯(jīng)典訓練是一般人文化教育的必要內(nèi)容。但我國古代經(jīng)典,浩繁艱深,為使一般人有興趣去接近它,作者用十三篇文字要言不煩地介紹了華夏民族文化遺產(chǎn)中的菁華。常談不囿于陳腐的舊學框架,盡量采擇近人新說。讀來親切自然,通俗易懂。字里行間可見出一種嚼飯哺人、孜孜不倦的精神,作者有一個美好的心愿,希望“讀者能把它當作一只船,航到經(jīng)典的海里去!
《論雅俗共賞》
書中共收文章十四篇,有三分之一是談詩歌的,主要是談朗誦詩。先生早年創(chuàng)作新詩,晚年多寫舊體詩,是宋詩一派。但先生一直關注新詩的發(fā)展前景,故晚年常寫有關這方面的研究文章。先生對新詩創(chuàng)作者有個基本觀點,即詩歌語言固然應當通俗易懂,明白如話;但更主要的是新詩必須有節(jié)奏。蓋中國傳統(tǒng)詩歌與音樂有密切關系,而“節(jié)奏”是從音樂來的;盡管新詩已脫離了音樂,卻不能沒有節(jié)奏。既稱為詩,總要讀來能瑯瑯上口,因此節(jié)奏是不能缺少的。這本書中談詩歌的文章大抵從不同角度來闡釋并論證這個觀點。
作者朱自清
《語言與文化》
本書是一位開拓型的語言學大師羅常培先生撰寫的一本探索語言與文化關系的小書,被認為是中國文化語言學的開山之作。 羅常培,字莘田(心恬),號恬庵,滿族。他沒有家學淵源的門第優(yōu)勢,全憑“玩兒命的苦干”,而成為中國現(xiàn)代語言學的奠基人之一,語言學界的一代宗師。
作者簡介
羅常培(1899-1958),字莘田,北京市人,滿族,著名語言學家。曾任西北大學、廈門大學、中山大學、北京大學、西南聯(lián)合大學教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大學文科研究所所長。1949年后,籌建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并任**任所長,中國科學院社會科學部委員。著有《廈門音系》、《臨川音系》、《唐五代西北方音》、《漢語音韻學導論》、《語言與文化》等。
《鴨池十講》
一代文化大師羅庸生前發(fā)表的唯一一本小冊子,包括他抗戰(zhàn)期間在昆明的演講稿和其他文章十篇。這本小書談儒,談詩,談士,娓娓道來,體現(xiàn)了一種詩化的講述風格。這次收入大家小書是根據(jù)初版和原刊仔細?钡模瑫r增訂了十篇新文章,多是指點后學修養(yǎng)次第,對讀書和詩歌的論述尤其詳盡有味。
作者簡介
羅庸(1900—1950),西南聯(lián)大的標志性人物,西南聯(lián)大校歌歌詞的作者、西南聯(lián)大紀念碑的書寫者,西南聯(lián)大中文系的系主任。字膺中、號習坎,蒙古族,原籍江蘇江都、出生于北京,揚州八怪之一“兩峰山人”羅聘的后人。1917年考入北京大學,1924年畢業(yè)后,在教育部任職(與魯迅同事),同時在北大、北師大等學校兼課。1927年秋應魯迅之邀,到立中山大學任教;1931年任浙江大學任教;1932年回北京大學任教,抗日期間隨校南遷,曾任西南聯(lián)合大學中文系主任。聯(lián)大宣布解散后留在昆明師范學院;1949年赴重慶,到梁漱溟創(chuàng)辦的勉仁文學院任教。1950年病逝于北碚。
《習坎庸言》
本書是羅庸先生在西南聯(lián)大習坎齋(取《易》之“君子以常德行,習教事”之意)自己寓所作的學術講座講稿,主題包孕廣博,分為勉學、識仁、六藝、諸史、九流、理學、經(jīng)世、文章、、文化、質(zhì)文、禮樂、鄉(xiāng)黨、學校、儒俠、風俗等內(nèi)外學術16篇,由學生李覲高根據(jù)筆記整理。
作者羅庸
《春秋戰(zhàn)國思想史話》
本書是嵇文甫先生的晚期代表作,寫成于1958年,出版于1961年,絕版多年。因為是專為青年愛好者所寫,篇幅小,通俗易懂,簡明扼要,該書論孔墨老莊孟荀韓非等不同學派的思想內(nèi)容、社會背景以及隨時代發(fā)展的升降浮沉,自成一家之言。尤其可貴的是,因為作者對西方哲學亦有研 究,所以能夠以世界眼光的比較視野來關照先秦哲學,特別是先秦政治思想。
作者簡介
嵇文甫(1895—1963), 著名哲學家和歷史學家。1913年夏,考入北京大學預科。家境困難,不久被迫輟學。1915年,在積累了一年半的微薄收入之后,又赴北京,考上了北京大學。他的同班同學包括馮友蘭、陳鐘凡等著名人物。由于嵇文甫的基礎較好,學業(yè)優(yōu)異,因而受到 馬敘倫等教授的器重。1926年赴蘇聯(lián)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1928年回國后任教于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燕京大學、中國大學、北平女子師范大學、河南大學。建國后任鄭州大學首任校長,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晚明思想史論》
本書是嵇文甫先生的晚期代表作,充滿激情、縱橫捭闔。為我們展現(xiàn)了晚明這個動蕩時代的各派人物及其思想背景、治學方法、民族思想、哲學思想、歷史思想、政治思想。本書已為學界公認的思想史名著。
作者嵇文甫
《史學要論》
作品源于作者在北京大學的講座,它系統(tǒng)地闡述了歷史唯物主義,是中國**部將歷史唯物主義與具體的史學研究相結合的一部重要史學理論著作。書中宣揚馬克思主義的觀點,認為歷史就是人類的生活并其產(chǎn)物的文化;而人類的歷史,乃是包括一切社會生活現(xiàn)象的廣大的活動!皻v史學”就是研究社會的變革的學問,即是研究在不斷的變革中的人生及為其產(chǎn)物的文化的學問。本書為創(chuàng)立馬克思主義的新史學指明了方向,為馬克思主義史學在中國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作者簡介
李大釗(1889-1927),字守常,河北省樂亭縣人。中國共產(chǎn)主義運動的先驅(qū)和*早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共產(chǎn)黨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之一。1916年任北京《晨鐘報》主編。1917年任《甲寅》日刊編輯。1917年年底,入北京大學任圖書館主任,參與編輯《新青年》,并任北京大學經(jīng)濟學、歷史學教授。參與創(chuàng)辦《每周評論》,參與籌建中國共產(chǎn)黨,并曾任中共中央委員。1927年被捕,英勇就義。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后,率先接受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發(fā)表《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等著名論文。
《民族與古代中國史》
本書是傅斯年生前未能完成的一部中國古代史專著。他從1929年開始著手寫《民族與古代中國史》,由于時局動亂和公務繁忙,他先后撰寫的主要章節(jié),分別以《夷夏東西說》《姜原》《周東封與殷遺民》《大東小東說——兼論魯、燕、齊初封在成周東南后乃東遷》《論所謂五等爵》等為題目以論文形式發(fā)表。2002年,其學生、著名歷史學家何茲全先生對這些論文進行系統(tǒng)整理,以傅斯年生前所定書名出版面世。何茲全在前言中曾肯定地說:可以作為傅斯年史學代表作的“就是這部未完成的《民族與古代中國史》”;對構成該書的幾篇論文評價說:“篇篇都有精意,篇篇都有創(chuàng)見——獨到的見解,篇篇都是有突破性、創(chuàng)造性的**流的好文章。就這一本未完成的書之已完成的幾篇文章,已足以使傅斯年坐上二十世紀中國史學大師的寶座,享有大師榮譽!
作者簡介
傅斯年(1896—1950),字孟真,山東省聊城人。著名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專家,教育家,學術領導人。早年就讀于北京大學,師從劉師培、黃侃等國學大師,后留學英德,回國后先后執(zhí)掌中山大學、西南聯(lián)大、北京大學以及臺灣大學校政。在歷史學、語言學、考古學與教育學諸領域成就卓著,著述頗豐。著有《東北史綱》(**卷)、《性命古訓辨證》、《民族與古代中國》(稿本)、《古代文學史》(稿本)等。
《唐代社會概略》
中國著名歷史學家黃現(xiàn)璠的代表作之一,全書分四章二十節(jié),主要論述了唐代社會的階級、風俗、借貸和交通等幾個方面的概貌,其中“階級”一章介紹了賤民、娼妓、勞動者、貴族、坐食者等不同階層。由于該書有關唐代社會的歷史資料非常豐富和黃現(xiàn)璠“史眼向下”的新史觀與眾不同,因而受到史學界的首肯,被譽為20世紀中國學術界問世的*部關于唐代社會史研究的專著,成為當時“新史學”于社會生活和社會構造研究實踐課題的先聲之作,至今仍然受到唐史研究學者的重視。
作者簡介
黃現(xiàn)璠(1899-1982),原名甘錦英,壯族,祖籍廣西扶綏縣。中國現(xiàn)代歷史學家、民族學家、人類學家和教育家,中國現(xiàn)代民族學奠基人之一。曾在北京師范大學攻讀歷史學九年,后留學日本東京帝國大學。他一生致力于歷史學、民族學研究凡五十年,成為壯學開山祖師以及民族學派"八桂學派"的開拓者和當代歷史學界"無奴學派"創(chuàng)始人。著有《唐代社會概略》等。
《兩宋史綱》
張蔭麟生前對于《中國史綱》的宋史部分已有寫作規(guī)劃,即:一、宋朝的開國和開國規(guī)模;二、北宋的外患與變法;三、宋代的文學與思想;四、女真的興起與宋金的和戰(zhàn);五、蒙古的興起與金宋的覆滅。但寫作未半,即已去世。本書以張氏擬定章題為綱,收錄已成文的**章、第二章及中輟的第三章**節(jié)全部內(nèi)容,并將張氏所撰論文中與各章主題相關者擇要選編,附于各章之后,以便讀者加深對宋代歷史和張蔭麟史學成就的理解與認識。
作者簡介
張蔭麟(1905—1942),號素癡,廣東東莞人。現(xiàn)代著名歷史學家。1929年畢業(yè)于清華大學,赴美國斯坦福大學攻讀西洋哲學史和社會學。1934年回國后,任清華大學歷史、哲學兩系講師,同時兼授北京大學歷史、哲學課程。1935年,應約編纂高中歷史教材,即《中國史綱》?箲(zhàn)爆發(fā)后,曾在長沙臨時大學、西南聯(lián)合大學任教,1940年轉(zhuǎn)任浙江大學教授,1942年病逝于遵義,年僅37歲。張蔭麟博學多聞,在史學、哲學、社會學等領域都有所成就,能將各領域的知識融會貫通,每能自出新解,被同時代學者譽為“史學天才”。
《中國近代史》
本書被譽為中國近代史研究的開山之作。全書從鴉片戰(zhàn)爭講起,一直敘述到其時正在進行的抗日戰(zhàn)爭,將近百年的史事濃縮在短短五萬余字的篇幅里,主題鮮明,史論兼具,反映了蔣廷黻先生十多年對中國近代史的整體性思考,對今天的讀者也不無啟發(fā)作用。七十多年來,這本書在海峽兩岸風行不輟,不愧為一個時代的經(jīng)典。沈渭濱先生說:“這本被他稱為‘初步報告’的著作,篇幅雖小,學術含量卻很高……近百年的史事寫得深入淺出,好讀耐看。”
作者簡介
蔣廷黻(1895-1965),湖南邵陽人,中國近代史研究的開創(chuàng)者,外交家。1912年赴美留學,后入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師從“新史學”倡導者詹姆斯·魯濱遜(James H. Robinson)高足、政治社會史教授卡爾頓?海斯(Carlton J. H. Hayes)攻讀歷史,獲博士學位。1923年歸國,相繼執(zhí)教于南開大學和清華大學。他當日所提攜、培養(yǎng)的弟子,有許多后來術業(yè)有專攻,成名成家,如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何炳棣、邵循正、郭廷以、夏鼐、姚薇元、吳相湘等。蔣先生于1935年從政,此后一直活躍于政壇,被譽為“*知外交的人”。
《中國文化與中國的兵》
本書是雷海宗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全書分為上、下兩編。上編的幾篇文字,都是抗戰(zhàn)前發(fā)表的,是著者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與批判。前三篇由三個不同的方向探討秦漢以上的中國——動的中國。第四篇專講秦漢以下的中國——比較靜的中國。第五篇合論整個的中國歷史 。下編的主題是探討抗戰(zhàn)建國中的中國。下編**篇文章解釋此次抗戰(zhàn)的意義與士兵之所以英勇,說明中華民族雖老而仍有朝氣的原因。第二篇文章則表示海雷宗對于前途的希望和信仰。作者貫通中外的淵博知識以及對歷史文化的獨特看法,在當時學術界是頗為難得和顯著影響的,對今天我們研究中外歷史也甚具教益與啟發(fā)意義。
作者簡介
雷海宗(1902-1962):著名歷史學家。一九二七年獲美國芝加哥大學博士學位;先后執(zhí)教于南京中央大學(1949年后更名南京大學)、武漢大學、清華大學和西南聯(lián)大,擔任教授、系主任等職;一九五二年全國院系調(diào)整,調(diào)任南開大學歷史系世界史教研室主任。雷海宗先生碩學高德,學貫古今中外,其學術研究自成體系,博大精深,曾發(fā)表《殷周年代考》《歷史的形態(tài)與例證》《古今華北的氣候與農(nóng)事》《評漢譯〈世界史綱〉》《克羅奇的史學論——歷史與記事》和《孔子以前的哲學》等重要論文,代表性著作有《中國通史》《西洋通史》《中國文化與中國的兵》《西洋文化史綱要》和《伯倫史學集》等。
《民族文話》
本書分為三編,收錄鄭振鐸先生《民族文話》 《古事新談》 《桂公塘》等三部抗戰(zhàn)前后創(chuàng)作的作品!睹褡逦脑挕肥铡吨苊褡宓氖吩姟 《武王伐紂》等15篇先秦故事!豆攀滦抡劇肥24則秦漢故事,以喻戰(zhàn)后民生之事!豆鸸痢肥账钠獨v史小說,包括《桂公塘》 《風濤》 《毀滅》 《黃公俊之*后》。
作者簡介
鄭振鐸(1898-1958),字西諦,生于浙江溫州,原籍福建長樂。著名作家、學者、翻譯家、收藏家,是中國民主促進會發(fā)起人之一。畢業(yè)于北京鐵路管理學校(現(xiàn)北京交通大學),1920年與沈雁冰等人發(fā)起成立文學研究會,創(chuàng)辦《文學周刊》與《小說月報》,曾任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輯、《小說月報》主編等職。新中國成立后曾任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文化部副部長。
《三國史話》
本書是史學大家呂思勉先生創(chuàng)作的惟一一部通俗性史學著作。呂先生以巨擘手筆,寫通俗文章,在書中,先生區(qū)分了真實的三國與“演義”中的三國人物、事件、戰(zhàn)爭及地理環(huán)境:赤壁之戰(zhàn)的真相、司馬氏的興亡、董卓如何擾亂朝綱、曹操勢力怎樣興起等,呂先生都提出了個人見解。深厚的歷史學根基與平實易懂的語句相結合,使行文生動有趣,讀者讀來并無艱澀之感,時有會心領悟。因此,本書也成為易中天品三國的重要參考資料之一。
作者簡介
呂思勉(1884-1957)字誠之,江蘇常州人,與陳垣、陳寅恪、錢穆并稱“史學四大家”。曾在多所大中學校任教,并任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編輯。1949年后,任華東師范大學教授。一生桃李滿天下,學生中包括后來成為文史大家的錢穆、趙元任、黃永年等人。呂思勉是我國現(xiàn)代史學界唯一一位在通史、斷代史和專史等諸多領域都做出重大貢獻的歷史學家。代表作品有《呂著中國通史》《先秦史》《中國民族史》《理學綱要》等。
《中國政治思想史》
本書系1935年呂思勉先生在上海光華大學的演講。作者以獨到的眼光,首先對中國政治思想史作了時期與派別的劃分,進而對先秦至近代的政治思想予以梳理和辨析。融入作者多年的研究心得,其中不少論斷,新穎獨特,富有啟發(fā)性。閱讀本書,讀者不僅可以把紛繁的諸子思想和歷代政治主張理清頭緒,更會對中國政治思想有一番新的認識。
作者呂思勉
《門外文談》
與章太炎、梁啟超、王國維諸國學大師不同的是:魯迅專門領域的著作不夠多,而是興之所至,創(chuàng)造了大量介于文學創(chuàng)作和思想隨筆之間的長長短短的文字。本書著重從魯迅演講和篇秩繁富的雜文中遴選那些凸顯其關于中國文化觀的文字;分為中國文學(“語文雜談”)、古典小說(“小說史談”)、傳統(tǒng)文化(“文史漫談”)三個部分。
作者簡介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在中國現(xiàn)代小說史上坐**把交椅,其《野草》也被一些評論家認為是代表了中國新詩很高成就。而本書所要彰顯的是作為一代學問大家的魯迅。
《紅樓夢考證》
胡適是新紅學的開山祖師,1921年他以《紅樓夢考證》一文開創(chuàng)了紅學研究的新時代,這在現(xiàn)代中國學術史上已成為一個常識性的問題。在本書中,胡適針對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中的問題進行了有史有據(jù)的考證,是我國紅學研究的里程碑,也是我國紅學研究的代表作,在國內(nèi)外產(chǎn)生了極大影響。
作者簡介
胡適(1891—1962),字適之,現(xiàn)代著名學者、社會活動家。績溪縣人。出身徽商之家,1910年留學美國,1915年成為實用主義哲學大師杜威的學生,1917年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常識淵博,曾擁有三十多個博士頭銜;1917年發(fā)表《文學改良芻議》,揭開中國現(xiàn)代文學革命運動的**頁;1918年加入《新青年》編輯部,大力提倡白話文,并撰寫現(xiàn)代**部白話詩集《嘗試集》,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人物之一;1919年,接替陳獨秀主編《每周評論》,發(fā)表《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提出“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實用主義方法論,在全國影響極大;提出過“全盤西化”論點;抗戰(zhàn)期間曾出使過美國,代表蔣介石簽訂《中美互助條約》。政治上追隨國民黨,學術上是一代宗師,著述豐厚,治學方法上具有徽派樸學遺風。
《文學概論講義》
1934年夏,老舍到青島山東大學任中國文學系教授!段膶W概論講義》便是他給學生當教材印發(fā)的文學概論講義。既是其創(chuàng)作實踐的體悟,也是他學習的總結,書中直接引用了一百四十位古今中外學者、作家的論述、作品和觀點。是一本簡捷生動的文學入門讀物,也是研究和理解老舍文藝觀和三十年代文壇的基本資料。在書中老舍先生綜合古今,以作家的視角對文學進行全面又獨特的思考,化呆板的理論為充滿智慧的思考,講文學的特質(zhì)、文學的創(chuàng)造、文學的起源、文學的風格,分體裁論文學的形式,又談文學的風氣和傾向。此書不僅為研究老舍文學觀的重要資料,也是一部難得的文學理論入門書。
作者簡介
老舍,中國小說家、劇作家。生于1899年,卒于1966年,滿族,祖籍北京。原名舒慶春,字舍予。老舍是他*常用的筆名。老舍的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小坡的生日》,劇本《龍須溝》《茶館》,報告文學《無名高地有了名》,中篇小說《月牙兒》《我這一輩子》等。
《詩境淺說》
本書是俞陛云編選的詩學啟蒙讀物,專論唐朝律詩和絕句的作法,側(cè)重于分析每首詩、每副名聯(lián)的用字之巧和詩境之妙,觀點獨特,品評精到。
作者簡介
俞陛云(1868-1950),近代知名學者,詩人,書法家,經(jīng)學大師俞樾之孫,幼承家學,文史素養(yǎng)深厚。所著《詩境淺說》《唐五代兩宋詞選釋》,均為流傳很廣的詩詞鑒賞讀本。
《唐五代詞境淺說》
本書共收唐詞二十三家、六十首,五代詞(包括南唐二主)二十五家、一百八十三首,有著鮮明的選編特色,按俞陛云在《五代詞選釋·序》中所說,在于“申其義而暢其趣”。
作者強調(diào)了詞人“以曼辭俳體寓其忠篤悱惻之思”的特色;于具體的詞作闡釋中,也每每知人論世,著意申發(fā)作者翠簾紅袖的書寫背后的家國之思、怨悱之旨和黍離之嘆。
作者俞陛云
《唐詩雜論》
本書是聞一多先生生前擬定的關于唐詩研究的寫作計劃,后由于他的突然離世,致使這一任務并沒有完成。1948年,朱自清、郭沫若、吳晗、葉圣陶編輯的《聞一多全集》,首次以《唐詩雜論》為題,收入《類書與詩》《宮體詩的自贖》等九篇文字。其內(nèi)容涉及唐詩多個方面,并對唐代著名詩人,如“初唐四杰”、孟浩然、賈島、岑參、杜甫、李白等人的成就進行了獨到深刻的評析。
作者簡介
聞一多(1899-1946),原名聞家驊,又名多、亦多、一多,字友三、友山。中國現(xiàn)代偉大的愛國主義者,堅定的民主戰(zhàn)士,中國民主同盟早期領導人,中國共產(chǎn)黨的摯友,詩人,學者,民主戰(zhàn)士。新月派代表詩人。
《蘇辛詞說》
本書是著名古典文學研究家顧隨經(jīng)典代表作,《東坡詞說》《稼軒詞說》合二為一。收入國學大師周汝昌的小引作序:“兩部《詞說》,本系姊妹為篇,同時相繼,一氣呵成,而其異同,有如是者。說辛精辟,說蘇深婉……”同時依照每首詞的內(nèi)容,配以精美古畫,全彩印刷,完美詮釋蘇、辛詞的豪邁悠遠。其詩詞評說見解獨到、行云流水,將人生經(jīng)驗與創(chuàng)作感悟融為一體,給讀者帶來詩詞美感本身的體會和感悟。
作者簡介
顧隨,本名顧寶隨,字羨季,自號苦水,晚號駝庵,河北省清河縣人。中國古典文學研究者、劇作家、書法家。1920 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后長期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與學術研究。著有《元明殘劇八種》《駝庵詩話》等作品。
《唐詩研究》
唐詩研究是古典文學學科中的“顯學”,有著豐厚的歷史積累,20世紀更進入其全面創(chuàng)新的時期。本書作者是我國著名唐詩研究專家,在書中全面系統(tǒng)地介紹了唐詩,內(nèi)容包括導言、唐詩的來源及其背境、唐詩*時期、唐詩的第二時期、唐詩的第三時期、唐詩的第四時期、唐代婦女的詩、附錄唐代詩人小傳。其中辨析了古今對唐詩的誤解,闡釋了唐詩的意義和特質(zhì)、研究唐詩的基本觀念等,是欣賞和研究唐詩的**書。
作者簡介
胡云翼(1906—1965),原名耀華,曾用名南屏,萍青,湖南省桂東縣人。擔任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編輯的十年間著有《唐詩研究》《宋詩研究》等。與劉大杰、賀揚靈并稱“武漢三才子”,與嚴北溟先生并稱“湖南兩才子”。他的《新著中國文學史》被選為中學、大學教材,該書與他的《宋詞研究》《唐詩研究》《詞學ABC》等七種著作被譯為外文,在日本、韓國、法國等國發(fā)行。
《詞學十講》
根據(jù)龍榆生詞學學習創(chuàng)作課上講義編輯而成,作品深入淺出地講解了詞學淵源、選調(diào)、作法等內(nèi)容。其論選韻、重去聲、析比興,皆鞭辟入里,富遠見卓識,可說是講解宋詞欣賞的優(yōu)秀讀物。
作者簡介
龍榆生(1902—1966),我國著名的詞學家,民國四大詞人之一。本名沐勛,又名元亮,晚年以字行,別號忍寒居士、風雨龍吟室主、怨紅詞客等,又以兄弟行七而自稱龍七,江西萬載人。他一生致力于詞學研究,被稱為中國詞學學科的奠基人,曾主編《詞學季刊》、《同聲月刊》等刊物,在詞學界產(chǎn)生極大的影響。撰著有《詞學十講》、《詞曲概論》、《唐宋詞格律》等多部經(jīng)典著作和大量詞學論文,編選有《唐宋名家詞選》、《近三百年名家詞選》等,均為詞學研究者、愛好者的案頭**典籍。
《詞曲概論》
本書是一本詞學專著,分為上下兩編:上編論源流,主要論述詞曲的特性、起源及流變。下編論法式,著重探討聲韻、平仄的安排、韻位的疏密等。對許多問題的闡發(fā)細致深入,具有獨到見解。
作者龍榆生
《中國繪畫史綱》
本書收錄了繪畫大師傅抱石的三篇重要著作:《中國繪畫變遷史綱》《中國古代繪畫之研究》《中國的人物畫和山水畫》。這三篇中國繪畫史領域的奠基之作,深入淺出,首次勾勒出中國繪畫的歷史沿革和個性特點,迄今仍具有極高的閱讀和研究價值。
作者簡介
傅抱石(1904~1965),現(xiàn)代畫家。原名長生、瑞麟,號抱石齋主人。江西新余人。早年留學日本,回國后執(zhí)教于中央大學。1949年后曾任南京師范學院教授、江蘇國畫院院長等職。擅畫山水,中年創(chuàng)為“抱石皴”,筆致放逸,氣勢豪放,尤擅作泉瀑雨霧之景;晚年多作大幅,氣魄雄健,具有強烈的時代感。人物畫多作仕女、高士,形象高古。其《國畫源流概述》《中國繪畫變遷史綱》《中國古代山水畫史的研究》《中國的人物畫和山水畫》《中國繪畫理論》《中國篆刻史述略》等力作,融通古今,承前啟后,推陳出新,具有通史性、開創(chuàng)性,為弘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大家小書·國學精選(全30冊)/精裝大家小書·國學精選(全30冊)/精裝 前言
“大家小書”,是一個很俏皮的名稱。此所謂“大家”,包括兩方面的含義: 一、書的作者是大家;二、書是寫給大家看的,是大家的讀物。所謂“小書”者,只是就其篇幅而言,篇幅顯得小一些罷了。若論學術性則不但不輕,有些倒是相當重。其實,篇幅大小也是相對的,一部書十萬字,在今天的印刷條件下,似乎算小書,若在老子、孔子的時代,又何嘗就小呢?
編輯這套叢書,有一個用意就是節(jié)省讀者的時間,讓讀者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獲得較多的知識。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人們要學的東西太多了。補習,遂成為經(jīng)常的需要。如果不善于補習,東抓一把,西抓一把,今天補這,明天補那,效果未必很好。如果把讀書當成吃補藥,還會失去讀書時應有的那份從容和快樂。這套叢書每本的篇幅都小,讀者即使細細地閱讀慢慢地體味,也花不了多少時間,可以充分享受讀書的樂趣。如果把它們當成補藥來吃也行,劑量小,吃起來方便,消化起來也容易。
我們還有一個用意,就是想做一點文化積累的工作。把那些經(jīng)過時間考驗的、讀者認同的著作,搜集到一起印刷出版,使之不至于泯沒。有些書曾經(jīng)暢銷一時,但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容易得到;有些書當時或許沒有引起很多人注意,但時間證明它們價值不菲。這兩類書都需要挖掘出來,讓它們重現(xiàn)光芒。科技類的圖書偏重實用,一過時就不會有太多讀者了,除了研究科技史的人還要用到之外。人文科學則不然,有許多書是常讀常新的。然而,這套叢書也不都是舊書的重版,我們也想請一些著名的學者新寫一些學術性和普及性兼?zhèn)涞男,以滿足讀者日益增長的需求。
“大家小書”的開本不大,讀者可以揣進衣兜里,隨時隨地掏出來讀上幾頁。在路邊等人的時候,在排隊買戲票的時候,在車上、在公園里,都可以讀。這樣的讀者多了,會為社會增添一些文化的色彩和學習的氣氛,豈不是一件好事嗎?
“大家小書”出版在即,出版社同志命我撰序說明原委。既然這套叢書標示書之小,序言當然也應以短小為宜。該說的都說了,就此擱筆吧。
——袁行霈
本套書收入三十冊,包括:
《國學救亡講演錄》章太炎
《老子、孔子、墨子及其學派》 梁啟超
《大學教育》 蔡元培
《經(jīng)典常談》 朱自清
《論雅俗共賞》 朱自清
《語言與文化》 羅常培
《鴨池十講》 羅庸
《習坎庸言》 羅庸
《春秋戰(zhàn)國思想史話》 嵇文甫
《晚明思想史論》 嵇文甫
《史學要論》 李大釗
《民族與古代中國史》 傅斯年
《唐代社會概略》 黃現(xiàn)盾
《兩宋史綱》 張蔭麟
《中國近代史》 蔣廷黻
《中國文化與中國的兵》 雷海宗
《民族文話》 鄭振鐸
《三國史話》 呂思勉
《中國政治思想史》 呂思勉
《門外文談》 魯迅
《紅樓夢考證》 胡適
《文學概論講義》 老舍
《詩境淺說》 俞陛云
《唐五代詞境淺說》 俞陛云
《唐詩雜論》 聞一多
《蘇辛詞說》 顧隨
《唐詩研究》 胡云翼
《詞學十講》 龍榆生
《詞曲概論》 龍榆生
《中國繪畫史綱》 傅抱石
大家小書·國學精選(全30冊)/精裝 節(jié)選
- >
名家?guī)阕x魯迅:故事新編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回憶愛瑪儂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經(jīng)典常談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