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心靈元氣社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tài)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
>
厭女(增訂本)
-
>
這樣學習才高效/楊慧琴
-
>
心理學經典文叢:女性心理學
-
>
中國文化5000年
論《超越快樂原則》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438263
- 條形碼:9787122438263 ; 978-7-122-43826-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論《超越快樂原則》 本書特色
★Freud在1920年完成的本書中,修正了他早期的本能學說,提出了生本能(性本能和自我保存本能)和死本能(攻擊性、強迫性重復等)二元論,并認為這兩種作用相反而又并存的力量的斗爭是整個生命運動歷程的決定者。Freud認為,事實是生本能一出現便作為和平狀態(tài)的破壞者,而不斷產生緊張狀態(tài),緊張狀態(tài)的解除便被感知為快樂,于是死本能悄然完成工作。此文本是精神分析思想演變中的一個關鍵轉折點,它從根本上改變了Freud的人類動機理論。本書中還收集了當代精神分析學家們針對Freud本書的討論,繼承、反對、修繕或發(fā)展,精彩紛呈。正如Freud在原文中所描述的人類“趨向完善的本能”,在迭代中,在超出跛行實現飛行的進程中,交織著生死本能,引人深思。讓讀者深刻體會到經典的勃勃生機以及生死的相對性。Salman Akhtar在導論中也感慨超出快樂的快樂。 ——王蘭蘭,IPA認證精神分析師 ★在本書中,弗洛伊德提出了死本能的概念,與生本能形成了本能二元論。這本書的作者們對此概念在諸多方面,如教學和臨床中的運用、東方死亡觀的補充、強迫性重復的修改等等,都給出了多元的理解,走向二元辯證。他們用思考、實踐與書寫打開了強迫性重復的死本能的缺口,并以此來面對和豐富“一切生命的目的都是死亡”。 ——宋鉆豪,IPA認證精神分析師
論《超越快樂原則》 內容簡介
《論<超越快樂原則>》由(美)薩爾曼·艾克塔,(加)瑪麗·凱·奧尼爾主編
論《超越快樂原則》 目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二體千字文
- >
莉莉和章魚
- >
姑媽的寶刀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