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中圖網(wǎng) 請 | 注冊
> >>
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研究

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研究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時間:2009-06-01
開本: 16開 頁數(shù): 448 頁
讀者評分:5分2條評論
本類榜單:哲學/宗教銷量榜
中 圖 價:¥36.0(6.0折) 定價  ¥60.0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運費6元,滿39元免運費
?新疆、西藏除外
本類五星書更多>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研究 版權信息

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研究 本書特色

《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研究》:創(chuàng)立于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已經(jīng)走過了近九十年的風雨歷程,它是如何一步步地成長壯大,其成就如何,其命運又將怎樣;這些都是二十一世紀的我們深深思索的問題。

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研究 目錄


《河北大學歷史學叢書》出版緣起
前言
總論
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歷史命運簡論
馬克思主義史學遺產(chǎn)的價值論說
關于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歷史研究關系的認識
馬克思主義歷史認識論和方法論的發(fā)展歷程
上篇:馬克思主義史家與中國歷史學的發(fā)展
李大釗對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開拓性貢獻
郭沫若古史分期的方法及其對中國古代社會的認識
吳玉章在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中的地位
范文瀾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
翦伯贊對馬克思主義史學的貢獻
侯外廬社會史和思想史研究的成就

中篇:延安時期的馬克思主義史學
何干之在延安的史學貢獻
范文瀾在延安
尹達在延安的史學成就
呂振羽在延安的史學生涯
李綿的歷史情懷
晉察冀的馬克思主義史家與史學
《科學歷史觀教程》的理論價值
談《中國通史簡編》在延安的問世
《甲申三百年祭》史事及其影響
陜甘寧邊區(qū)的中等學校歷史教育
延安時期的干部歷史教育
抗戰(zhàn)時期延安的歷史劇簡論
抗戰(zhàn)時期延安的回族研究
“整風運動”中的延安馬克思主義史學初探

下篇:馬克思主義史學在新中國
新中國“十七年”歷史學研究評價問題
試論古史分期問題探討的價值
郭沫若古史分期學說的完善及其科學性的檢驗
范文瀾關于歷史研究方法的論述及其啟示
范文瀾太平天國史研究的價值——兼論新時期關于太平天國和曾國藩的評價
童書業(yè)史學研究的新境界
童書業(yè)對中國古代社會的理論探討
馬克思主義理論對羅爾綱史學研究的影響
羅爾綱在歷史編撰上的成就
白壽彝先生對《史記》的研究
《甲申三百年祭》兩次風波述評
《中國經(jīng)濟通史》的撰著特色
新時期歷史認識論研究的新成就
附錄
馬克思主義史學大師風采的再現(xiàn)——《范文瀾學術思想評傳》評介
《風雨伴君行》價值探析
展開全部

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研究 節(jié)選

《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研究》講述了:如何正確認識和評價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這是一個原則性的問題。古史分期問題的討論,根本不是有的學者所說的“用西歐歷史框架中國歷史”,說它的討論是“假問題”是毫無根據(jù)的。郭沫若以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和方法研究中國古代社會,開辟了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新紀元,極大地推進了二十世紀中國歷史學的發(fā)展。范文瀾結(jié)合自己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及研究中國歷史的體會,從史學方法論的高度闡述了如何堅持馬克思主義,如何運用馬克思主義從事中國歷史研究,如何正確理解和恰當運用階級觀點及歷史主義原則具體分析人類社會發(fā)展史等重大問題!妒酚洝肥前讐垡椭袊穼W史研究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方面,他在這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對新中國以來司馬遷及《史記》研究,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新世紀的史學工作者,應該自覺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積極吸收和借鑒世界先進文化及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不斷開拓進取。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將會坦然地面對各種挑戰(zhàn),在科學化、社會化、現(xiàn)代化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發(fā)展。

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研究 相關資料

上篇:馬克思主義史家與中國歷史學的發(fā)展
李大釗對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開拓性貢獻
在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發(fā)展歷史上,李大釗做出了開拓性的貢獻。這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在中國系統(tǒng)地介紹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學說;二是嘗試著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和方法去研究和說明中國的歷史;三是對于如何創(chuàng)建馬克思義的歷史學提出了一系列天才的構想。
一、系統(tǒng)介紹和宣傳馬克思主義學說
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加速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歷史進程,李大釗正是在這一社會思潮的影響下,開始關注馬克思主義及其學說的。1918年1月,“李大釗受聘擔任北京大學圖書館主任,從此,他參與《新青年》的編輯工作,與陳獨秀等創(chuàng)辦了《每周評論》,主編《晨報副刊》,他利用這些陣地,積極介紹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做出了開創(chuàng)性的貢獻,這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對十月革命及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性質(zhì)和影響的正確闡發(fā)。具有強烈愛國心和關心國際政治的李大釗,早在俄國“二月革命”之后,就一直關注著俄國局勢的變化,1917年3月1921日,《甲寅》日刊連載了李大釗的《俄國革命之遠因近因》;3月27日,該報又刊發(fā)了李大釗的《俄國共和政府之成立及其綱領》;3月29日,李大釗又在該報發(fā)表了《俄國大革命之影響》一文。俄國“十月革命”爆發(fā)后,受北洋軍閥專制政治的影響,當時報刊上宣傳的是“過激派的陰謀”、“布爾扎維克的陰謀”、“過激派侵入的危險”,當時北洋政府輿論的主流視“十月革命”和“布爾什維克”為洪水猛獸。針對國人這種杞人憂天的思想狀況,李大釗在1918年7月出版的《言治》季刊發(fā)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較觀》,關于俄國革命的性質(zhì)和作用,李大釗明確指出:“俄羅斯之革命是二十世紀初期的革命,是立于社會主義上之革命,是社會革命而并著世界革命之彩色者也!敖穸砣艘蚋锩L云,沖決‘神’與‘獨裁君主’之勢力范圍,而以人道、自由為基礎,將統(tǒng)治一切之權利,全收之于民眾之手。世界中將來能創(chuàng)造一兼東西文明特質(zhì),歐亞民族天才之世界的新文明者,蓋舍俄羅斯人莫屬。”關于俄國革命的影響,李大釗說:“法蘭西之革命,非獨法蘭西人心變動之表征,是十九世紀人類普遍心理變動之表征。俄羅斯之革命,非獨俄羅斯人心變動之顯兆,實二十世紀全世界人類普遍心理變動之顯兆!薄拔崛藢τ诙韲袢罩伦,唯有翹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傾耳以迎其建于自由、人道之上之新俄羅斯之消息,而求所以適應此世界

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研究 作者簡介

張劍平,1964年生于陜西咸陽,1987年本科畢業(yè)于陜西師范大學歷史學系,2003年博士研究生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史學研究所,獲得史學理論及史學史專業(yè)博士學位。1998年破格評為副教授,2003年任教授。現(xiàn)為河北大學歷史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國家社科基金通訊評審專家,北京師范大學史學理論及史學史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中國郭沫若研究會理事,保定市延安精神研究會副會長。主持和參加《新中國史學發(fā)展路徑研究》、《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理論成就》等5項國家社科基金及教育部重大項目的研究工作。發(fā)表史學論文40余篇,代表性論著《新中國史學五十年》。

商品評論(2條)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wǎng)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