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序自序**章 “獨行君子”的人生追求**節(jié) “獨行君子”一、生卒考證二、八股取士制度的反叛者三、狂狷氣象四、不忘溝壑,高寄絕俗第二節(jié) 處館志趣第三節(jié) 南國視野
第二章 李柏思想的淵源與構(gòu)成**節(jié) 關(guān)學的淵源與流變一、關(guān)學學者身份的確認二、對張載“原儒”方式的繼承三、對“泥于鬼神”觀念的批判四、對“孔顏之樂”理想境界的追求五、“以氣節(jié)著稱”的關(guān)學精神六、“崇禮貴德”的“崇儒”宗旨七、對關(guān)學“心學”化趨勢的順應(yīng)第二節(jié) 李柏與佛教的因緣一、接受視域中的李柏與憨休二、“不立文字”說三、“空”不為空四、“水月相涵”的華嚴思想第三節(jié) 對道家思想的攝取與自我觀照一、“貴柔守雌”的自我觀照二、“無用之用”三、“齊生死,忘人我”第四節(jié) 教有三種,道歸一致一、以儒為宗,援佛入儒二、道家與儒家在政治哲學方面的共性第三章 易代之際的悲患**節(jié) 對故國的追憶-一、對宗國覆亡的悲戀二、以“游”的形式對故國的憑吊三、滄海桑田與冷眼浮世第二節(jié) 安貧樂道、堅守氣節(jié)的人格精神一、對道德節(jié)操、貧富貴賤的考量二、孔顏之樂與冰霜玉潔的氣象三、對失節(jié)行為的憂懼第三節(jié) 人世和遁世的兩難處境一、遁世的原則二、學而優(yōu)則仕與窮不失義之間的選擇三、與官員的交往
第四章 基于明清易代的歷史意識**節(jié) 對人類歷史發(fā)展問題的探討一、“治、亂”相循的發(fā)展史觀二、對“天”在歷史發(fā)展進程中的作用探討三、“今不如昔”與“退讓無為”的發(fā)展史觀第二節(jié) 多元視角的歷史人物評價一、對“亂臣賊子”的貶斥二、對忠貞之士的褒獎三、基于人物性格對韓信的評價第三節(jié) 對明代文官制度與宗藩制度的反思一、對明代文官制度的批判二、對禍國殃民的宗藩制度的批判三、基于秦亡對明代官員道德失范的反思第五章 續(xù)接古今的詩學思想及其美學闡釋**節(jié) 詩文創(chuàng)作理論及對浮華詩風的批判一、“率性而成”創(chuàng)作緣起論二、“天機自然”的至文境界三、“至精至微”的詩歌功用論四、“斷須鏤肝”非詩也第二節(jié) 適然相合的詩作情景論一、觸物起情與“物”之意象二、對“山水清音”之“悟”三、“景語”與“情語”四、“萬化冥合”與“神與物游”第三節(jié) 多元化的詩作創(chuàng)作風格與題材一、沉郁頓挫、豪氣沖霄的憂患詩二、真醇清淡的山水詩三、質(zhì)樸剛勁的離別詩四、悲苦哀怨的閨情詩-五、凄冷寒寂的悲秋詩六、語拙而意工的鄉(xiāng)關(guān)詩第六章 儒者視域中對傳統(tǒng)哲學范疇的探討**節(jié) “天道觀”的幾個范疇及其邏輯結(jié)構(gòu)一、“無極”的**性二、“無極而太極”三、有象的“天”與“一”四、“元氣”論及“元氣”與“天”的矛盾性五、對張載“理”“氣”關(guān)系思想的繼承第二節(jié) 踐履篤實、成圣成賢的涵養(yǎng)工夫論一、對“圣賢氣象”的期許二、“聞見之知”與“德性之知”三、“持敬”與“主靜”的修養(yǎng)論四、“索道于經(jīng)”第三節(jié) “同異之辯”與“萬物齊一”一、“同異之辯”二、有物必有對三、“萬物齊一”第七章 李柏思想的影響一、“關(guān)中三李”影響之比較二、人格的高潔三、理學的影響四、文學影響附錄一 李柏簡譜附錄二 序、跋、題記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