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傳習錄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
>
素書
-
>
孔子的世界——儒家文化的世界價值
-
>
王陽明全集(全四冊)
-
>
生活與憶念
-
>
名家小全集(4冊)
國學常識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9290775
- 條形碼:9787539290775 ; 978-7-5392-9077-5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學常識 本書特色
、僦麑W者曹伯韓詮釋國學與傳統(tǒng)文化的經(jīng)典佳作。 、趪鴮毤墝W術泰斗周有光先生推重的國學讀本!民國以來系統(tǒng)性強、傳閱率高、影響力大的國學啟蒙教材。 、圬炌ǜ鲿r代,兼具各學科,一本書寫盡五千年國學之框架體系! ⊥扑]閱讀:《極簡中國史》 《李鴻章傳:受困與突圍》
國學常識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一代國學大師曹伯韓專為普通讀者寫的國學入門書。在本書中,作者基于文化理念的關懷,以淺顯流暢的筆觸,對中國的語言文字、哲學、歷史、文學、科學、藝術及其代表性的學人、源流、派別及學術觀點,一一作了評述。本書以極具現(xiàn)代性的學術眼光,為讀者搭建了一個國學知識體系的大框架,內(nèi)容之全面、要點之完備、條理之清晰,及至今日,依然是讀者學習國學的**書。
國學常識 目錄
一 所謂國學 / 3
二 國學在清代 / 4
三 國學的分科 / 6
四 國學的派別 / 7
五 進步的方法與貧乏的內(nèi)容 / 9
六 歐美學術的影響 / 10
七 “五四”以后的國故整理 / 11
八 國學與世界學術 / 12
九 專門研究與基本知識 / 13
一〇 研究的態(tài)度及準備工作 / 14
第二章 語文
一一 研讀古籍的階梯 / 19
一二 所謂小學 / 20
一三 六書 / 20
一四 字形的演變 / 23
一五 字義的演變 / 24
一六 訓詁學 / 25
一七 文法學的先驅及其發(fā)展 / 26
一八 方言學 / 27
一九 字音的變遷 / 28
二〇 語言和文字的分離 / 29
二一 雙聲疊韻 / 30
二二 反切 / 31
二三 四聲 / 32
二四 音韻學 / 32
二五 字母 / 34
二六 韻部 / 35
二七 古音之推定 / 37
第三章 古物
二八 金石之學 / 41
二九 殷墟發(fā)掘 / 42
三〇 甲骨之學 / 43
三一 古物與社會學 / 44
三二 無文字的古物 / 45
三三 古物與考證學 / 47
三四 古物與古書 / 48
第四章 書籍
三五 傳寫本與刻本 / 53
三六 版本之學 / 55
三七 校讎之學 / 55
三八 章句之學 / 56
三九 目錄之學 / 57
四〇 圖書分類法 / 58
四一 輯佚及辨?zhèn)?/ 61
四二 類書及叢書 / 62
四三 考證學與讀書法 / 64
第五章 經(jīng)學
四四 五經(jīng)、十三經(jīng)、四書 / 67
四五 《易經(jīng)》 / 68
四六 《書經(jīng)》 / 69
四七 《詩經(jīng)》 / 70
四八 三禮 / 72
四九 《春秋》 / 73
五〇 《論語》《孝經(jīng)》《爾雅》《孟子》 / 74
五一 經(jīng)之傳授 / 75
五二 今文經(jīng)學與讖緯 / 77
五三 古今文學派的斗爭 / 78
五四 漢以后的經(jīng)學 / 79
五五 清代的經(jīng)學 / 80
五六 經(jīng)學的揚棄 / 82
第六章 史地
五七 所謂正史 / 85
五八 正史的內(nèi)容 / 87
五九 編年史 / 88
六〇 紀事本末 / 88
六一 別史 / 89
六二 政書 / 90
六三 雜史傳記及其他 / 91
六四 學術史 / 92
六五 史評 / 92
六六 地理 / 94
六七 歷史哲學 / 95
六八 新史學的產(chǎn)生 / 96
六九 新史學的業(yè)績 / 97
第七章 諸子
七〇 諸子的學術派別 / 103
七一 儒家 / 105
七二 道家 / 107
七三 墨家 / 108
七四 別墨及名家 / 109
七五 法家 / 110
七六 兵家及其他 / 112
七七 王充之學 / 113
七八 魏晉時代的玄學 / 114
七九 子學之興起與消沉 / 115
第八章 佛學
八〇 初期的佛教 / 121
八一 佛教的中國化 / 122
八二 流傳中國諸宗派 / 124
八三 小乘諸宗 / 126
八四 傳自印度的大乘諸宗 / 127
八五 中國獨創(chuàng)的大乘諸宗 / 128
八六 佛學與儒學 / 129
八七 因明學 / 131
八八 唯識論中的心理學 / 133
八九 現(xiàn)時佛學的趨勢 / 134
第九章 理學
九〇 宋明理學的產(chǎn)生 / 139
九一 周敦頤與邵雍 / 140
九二 張載及二程 / 142
九三 集宋學大成的朱熹 / 144
九四 陸象山與楊慈湖 / 146
九五 浙東學派 / 147
九六 宋末至明初之理學 / 148
九七 王陽明之學 / 148
九八 清初各大師對于理學的批判 / 150
九九 理學批判的*高發(fā)展 / 152
一〇〇 宋明理學的沒落與新理學的產(chǎn)生 / 154
第十章 詩賦詞曲
一〇一 文學的范圍與類別 / 159
一〇二 *早的詩總集 / 160
一〇三 楚辭 / 161
一〇四 賦 / 163
一〇五 樂府 / 164
一〇六 五言詩 / 165
一〇七 陶淵明與南北朝詩 / 166
一〇八 唐詩 / 168
一〇九 李白、杜甫 / 169
一一〇 唐以后的重要詩人 / 170
一一一 詞 / 171
一一二 重要詞人 / 172
一一三 散曲 / 173
第十一章 散文和駢文
一一四 散文和駢文的分別 / 177
一一五 散文與駢文的分合 / 178
一一六 周秦漢的散文 / 179
一一七 六朝文 / 181
一一八 唐宋八大古文家 / 182
一一九 明清兩代的古文家 / 183
一二〇 所謂古文義法 / 185
一二一 駢文的標準化及其支流 / 186
一二二 八股文及對聯(lián) / 187
一二三 文藝論評 / 189
一二四 文體解放和文學觀念的變動 / 190
第十二章 新被重視的文學
一二五 戲曲的搖籃期 / 195
一二六 戲曲的成長期 / 196
一二七 唐以前的小說 / 198
一二八 宋元明的小說 / 199
一二九 清代的小說 / 201
一三〇 寶卷、彈詞、鼓詞 / 202
一三一 中國文學與東方諸民族的相互影響 / 203
一三二 中國文學與西洋文學的關系 / 204
第十三章 科學及藝術
一三三 自然科學在國學中的地位 / 209
一三四 天文學和歷法 / 210
一三五 數(shù)學 / 211
一三六 物理學及化學 / 213
一三七 醫(yī)學 / 214
一三八 應用技術 / 215
一三九 科學與迷信 / 216
一四〇 藝術 / 216
一四一 繪畫及書法篆刻 / 217
一四二 音樂 / 220
國學常識 節(jié)選
一 所謂國學 國學這個名詞產(chǎn)生于清末,但不知究竟是誰所創(chuàng)造。有人說,章炳麟(太炎)在日本組織“國學講習會”,劉師培(申叔)也有“國學保存會”的發(fā)起,大概他們就是國學這兩個字的*初使用者。這是不是正確,不得而知。我們知道的是,國學這個名詞,是因為歐美學術輸入才產(chǎn)生的。它的范圍,是把西學輸入以前中國原有的全部學術包括進去的! 『蛧鴮W相當?shù)拿~,還有國粹和國故。國粹二字,似乎有點夸大中國學術乃完全精粹物的意思,又似乎有點選擇精粹部分而拋棄其他部分的意思,所以人們覺得不甚妥當,改稱國故。國故,就是本國文獻的意思。不論精粹不精粹,過去的文獻總是可寶貴的史料,都可包括在國故范圍里面去,這樣看起來,國故這個名詞總算是公平而完備了。但它也有它的缺點,就是只能夠代表研究的對象,而不能代表研究這種對象的學問,因此大家又想起用國故學的名稱來代替它,*后又簡化而稱為國學。 可是這個名稱還不是十分合理的,因為學術沒有國界,當代各國都沒有特殊的國學,而我們所謂國學,從內(nèi)容上看,也就是哲學、文學、史學等等的東西,都是可以作為世界學術的一部分的,而且事實上外國也已經(jīng)有研究我國古代文化的人了,我們?yōu)槭裁床徊扇∈澜绻玫拿Q,如中國史、中國文化史、中國哲學史、中國文學史等類的名詞呢?而且對于具有種種內(nèi)容的學術,為什么不加以個別的名稱而必須采用籠統(tǒng)的總名稱呢?這都是值得考慮的! 〉覀?yōu)榱艘缽牧晳T,并且因為中國各科學術還沒有整理清楚,和世界學術融合為一的緣故,只得仍舊采用國學這個名稱。 二 國學在清代 中國學術,以周秦諸子時代*為發(fā)達,當時諸子百家,各有專長,不相剿襲。自漢代表彰六經(jīng),儒家定于一尊,諸子之學衰落,而經(jīng)學成為唯一的學術。兩千年來,除解釋經(jīng)書外無學問。但到了清朝,似乎從解經(jīng)之中有開辟一條新路的趨勢。過去漢儒解經(jīng),注重字句的解釋和制度的考證,但宋儒反對漢儒的方法,主張依經(jīng)義而修養(yǎng)心性。清初學者黃梨洲、顧亭林、王船山等,因宋明諸儒無補時艱,于是起而批評宋明心性之學的流弊,提倡經(jīng)世致用的實學。然而他們所謂實學,仍然以通經(jīng)致用為中心,因此即便是非常留心當世之務的顧亭林,也不敢稍為懈怠他的經(jīng)學研究,并由經(jīng)學而奠立了清代考證學的初基。顏習齋(元)、李恕谷(塨)繼起,提倡實踐,反對空言,無論性理考據(jù),都在排擊之列,但由于他們要實行三代政治,*后也不得不歸于考古。其后戴東原(震)出來,一方面以新理學姿態(tài)批評宋明思想,一方面繼承顧亭林的考證學而加以發(fā)展。同時惠定宇(棟)亦標榜漢學;荨⒋饕院,繼起有人,考證學派于是占了學術界的支配地位。但正統(tǒng)的考證學派繼承東漢經(jīng)師為學而學的精神,埋頭研究,不談現(xiàn)實政治,到道光、咸豐以后,內(nèi)憂外患交逼而來,不容許士大夫脫離現(xiàn)實,于是正統(tǒng)漢學又逐漸衰落了。代之而興的于是有繼承西漢學者經(jīng)世致用精神的公羊學派。公羊學派中的康(有為)、梁(啟超),*后亦不嚴格地遵守西漢經(jīng)說,而直接以己意解釋孔孟,以作維新運動的根據(jù),清代思想如再進一步,就有解脫孔孟束縛的可能。本來正統(tǒng)派中著名的學者如王念孫、王引之、俞樾、孫詒讓以及*后的章炳麟,都是對孔孟以外的諸子有精深研究的,他們開始的時候只是“以子證經(jīng)”,拿子學做經(jīng)學的工具,其結果便使擱置了幾千年的諸子學說也為之昌明。又,康梁派之譚嗣同,更主張“沖決一切網(wǎng)羅”(見《仁學》)。這種發(fā)展的趨勢,非至推倒孔孟偶像不止,是顯然的。因此梁啟超曾說清代很像是中國的文藝復興時代,但是有一個問題。歐洲的文藝復興,是研究希臘羅馬的古學,解放中世紀的思想鐐銬,其結果引起了近代科學的勃興;中國的文藝復興,是闡揚周秦時代的古學,解放秦漢以來儒家思想的束縛,其結果應當也引起科學的發(fā)達,可是我國的科學為什么沒有發(fā)達起來呢?這是清代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停滯及反動政治的妨害所致。 如上所說,清代考證學派本來是因糾正性理學派的缺點而起,性理學派的缺點是空疏而不切實用,考證學派以客觀態(tài)度研究經(jīng)書,就解經(jīng)而言,誠然不空疏,但是流于瑣碎支離,解經(jīng)也終于不得要領,至于國計民生之現(xiàn)實問題,更是他們所不了解的,他們學問的不切實用,仍然同性理學派一樣。晚清諸學者因為受了列強入侵的刺激,及外來思想的影響,大家對于現(xiàn)實問題有所主張,如康有為的倡導維新,章炳麟的參加革命,他們各自代表考證學派的一分支,作為兩千年來經(jīng)學的光榮的殿軍者。辛亥革命以后,儒家的地位,至少在一般學者的眼里,已經(jīng)回復到與諸子同等的地位,國學不應當再以解釋經(jīng)書為唯一任務,已是當然之理,而自己創(chuàng)立的學說,尤其不必假托古人的招牌來傳布,也是毋庸多說的。不過前代學術的源流和得失,可供我們借鏡的地方很不少,而且他們整理古代典籍的成果,很可以供我們利用,所以我們不能忽視。 三 國學的分科 中國學術向來無所謂分科,一般儒者都是以萬能博士自命,他們常說“一物不知,儒者之恥”,所以那些學者的全集里面,也有詩詞歌賦的文學作品,也有評論史事的論文,也有代圣賢立言的經(jīng)書注疏,可說對整個學術范圍內(nèi)的各方面都有所貢獻。但就個人的才性及用力的淺深說,本來不能不有所偏至,所以一些有名的學人仍然只能以一種專長著名,如朱熹以理學著名,李白以詩著名,人們決不會指朱熹為詩人,指李白為理學家。所以事實上,國學仍然是分了部門的。 曾國藩把學術分成“義理”(性理之學或理學)、“考據(jù)”(考證學)、“詞章”三大部門(戴東原亦曾如是分類),他寫給他弟弟的信說:“蓋自西漢以至于今,識字之儒,約有三途:曰義理之學,曰考據(jù)之學,曰詞章之學,各執(zhí)一途,互相詆毀。兄之私意,以為義理之學*大,義理明則躬行有要,而經(jīng)濟有本。詞章之學,亦所以發(fā)揮義理者也?紦(jù)之學,吾無取焉矣。此三途者皆從事經(jīng)史,各有門徑。吾以為欲讀經(jīng)史,但當研究義理,則心一而不紛。是故經(jīng)則專守一經(jīng),史則專熟一代,讀經(jīng)史則專主義理,此皆守約之道,確乎不可易者也。若夫經(jīng)史而外,諸子百家,汗牛充棟,或欲閱之,但當讀一人之專集,不當東翻西閱!痹谶@個指導讀書方法的信中,我們看到他怎樣說明三大部門的學術,怎樣主張選科,并且指出在義理一門之下,還可以按照經(jīng)書的種類及史書的朝代而分科研究。不過三大部門的研究對象,都是經(jīng)史,整個學術范圍,非常狹小。諸子百家,只當作參考書,全部學術集中在儒家一派的范圍以內(nèi)。三大部門的重要性,是義理**,詞章第二,考據(jù)*末了,他的話完全是宋明以來儒家正統(tǒng)派的傳統(tǒng)意見! ×x理之學,照理應該還有老學、墨學等的?,但因儒家的獨占,就沒有它們的份兒了! ≡~章之學,包括詩及古文兩個主要部門,其次有賦、詞、曲、駢文等。現(xiàn)代文學所尊重的小說及戲曲,過去不被重視! 】紦(jù)之學,除按照經(jīng)書的種類分科外,又按照問題性質而分科,如專門考名物制度的狹義的“考證學”及專門考文字訓詁的“小學”,以及專門考書籍源流真?zhèn)蔚摹靶W噷W”,是三大科別,此外還分出許多獨立的部門,如小學內(nèi)分出音韻學、訓詁學,以及金石學、甲骨學等,校讎學又分成目錄學、?睂W、版本學等! ∷ 國學的派別 講實證的學術,分科繁而派別少,尚玄思的學術則相反。國學以古書為對象,文字艱深古奧,又不免有遺漏和錯誤,后世的人無法去找古代的原作者來質疑,就只好憑自己的意思來解釋,因解釋的不同,派別便產(chǎn)生了。以前說的“義理”“考據(jù)”“詞章”三種學術,雖然是三個部門,但同時也是三個派別,因為學者所采取的道路不同,對于同一古書的解釋會得到相異的結果。所以曾國藩說他們“各執(zhí)一途,互相詆毀”! ≡诳紦(jù)學全盛的清代中期,所謂桐城派詞章之學也抬頭起來。桐城派文人以“載道之文”相標榜而譏誚考據(jù)學的支離破碎,無補于圣道?紦(jù)學者則譏誚桐城派文章沒有內(nèi)容,根本無所謂“道”?紦(jù)學者批評義理之學的空疏,可是義理學派也譏誚他們的破碎支離。這幾派之中,考據(jù)派在學術界雖然稱霸,但清政府所獎勵的卻以義理之學為主。 義理學派即所謂宋明道學,因其解釋經(jīng)書遇著難解之處,不去找許多古書參證,考查原來的意義,只是“望文生義”,照字面去講,所以人們說它空疏。其實這個學派不是完全不查考古字的意義,不是完全不注意古書的遺漏錯誤,我們一看《四書》的朱注便知。這個學派的特點,是在于借孔孟的話來宣傳自己的學說,朱熹(晦庵)的《四書注》,就是宣傳他的理氣二元論。陸九淵(象山)更公然說“六經(jīng)皆我注腳”。的確,他們表面上是注解經(jīng)書,實際上是拿經(jīng)書注解自己?墒侵祆溥不敢公然這樣講,他的意思只是說,按照人情物理,孔孟的這些話應當這樣解才對。朱氏是主張“格物致知”的,這就是從研究人情物理去了解孔孟之道。因為這一點,使朱陸又分成兩派。朱氏的學術,淵源于程頤(伊川),所以這派叫程朱派。陸象山之學,到明代王守仁(陽明)而有徹底的發(fā)展,所以這派叫陸王派。程朱之學,講求窮理盡性,稱為理學。陸王也講理,但程朱的理有客觀性,而陸王的理是純主觀的,陸氏說“心即理”,所以人們?yōu)榕c程朱的理學分別起見,又叫陸王之學為“心學”! ×x理之學大致和現(xiàn)代所謂哲學相同,所以有派別,無分科?紦(jù)之學和現(xiàn)代所倡社會科學相像,所以有分科,也有派別?墒且驗檠芯康膶ο蟛皇巧鐣枪艜钥紦(jù)之學的派別,不是從理論上分的,而是從古書的傳授系統(tǒng)上面分的。漢代在秦始皇焚書坑儒以后提倡經(jīng)書的研究,許多儒生都用當時通行的隸書寫經(jīng)書進獻,據(jù)說是因為古經(jīng)原本已不容易覓取,他們這些儒生都是憑著口耳相傳的方法,一代一代地傳授下來的。后來卻有人貢獻古本經(jīng)書了,那些書據(jù)說是藏在什么古建筑物(如孔子故宅)的夾壁中間,或者什么山巖里面,被人家發(fā)現(xiàn)出來的。有了這一套古字的原本,于是就有一班儒生來研究它。由于這種版本和前面那種所用的文字有古今的不同,于是在研究者方面就分出今文派和古文派。其實兩者的分別不但在文字上,就是內(nèi)容也有不同的地方,特別是思想方法方面(這點后面再說)。這兩派經(jīng)學家所做的事,或系考證古書的真?zhèn),或系考證古書上的名詞器物和制度,或系探討古代文字的意義,或系探討經(jīng)書的微言大義,所以一般稱為考據(jù)之學,因為考據(jù)之學創(chuàng)于漢朝,又稱漢學,而和漢學相對待的義理之學,因為創(chuàng)于宋朝,就叫宋學! ≡谠~章之學方面,古文和駢文不但是兩個門類,同時又是兩個派別的名稱。駢文是四六對偶的文體,古文(這個古文和經(jīng)學上的古文,名同而實異)是不要對仗的散文,研究駢文的就反對古文,研究古文的就反對駢文,因而形成兩大派別。清代除這兩大派對立外,古文派內(nèi)部又有桐城派和陽湖派的分別。 ……
國學常識 作者簡介
曹伯韓(1897—1959),湖南長沙人,當代著名語言學家,新中國成立后,任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研究員、第二研究室(負責漢字簡化研究)主任等職,對漢字簡化工作做出過重大貢獻! 〔懿n一生著作頗豐,著有《通俗文化與語文》《中國文字的演變》《中國文法初階》等六部語言學專著,以及《國學常識》《民主淺說》《通俗社會科學二十講》《中國近百年史十講》等二十余部社會科學普及讀物,均曾產(chǎn)生過較大影響。
- >
隨園食單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推拿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史學評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