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中圖網(wǎng) 請 | 注冊
> >
讀書讀書

讀書讀書

出版社:北京時代華文書局出版時間:2018-05-01
所屬叢書: 漫說文化叢書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11,241頁
讀者評分:4.5分13條評論
本類榜單:文學銷量榜
中 圖 價:¥18.9(3.8折) 定價  ¥49.8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運費6元,滿39元免運費
?新疆、西藏除外
溫馨提示:5折以下圖書主要為出版社尾貨,大部分為全新(有塑封/無塑封),個別圖書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劃線標記、光盤等附件不全詳細品相說明>>
本類五星書更多>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讀書讀書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69923407
  • 條形碼:9787569923407 ; 978-7-5699-2340-7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讀書讀書 本書特色

《讀書讀書》是一本關(guān)于“讀書”“買書”“藏書”這一讀書人雅事的集子,由陳平原編寫,共收入了林語堂、老舍、周作人、王力、葉靈鳳等24位知名學者、作家的48篇文章,帶你分享他們的讀書智慧和心得。讀書是一輩子的樂事,正因為其樂無窮,才引得一代代讀書人如癡如醉。隨便翻翻,也許在書中,你也能發(fā)現(xiàn)自己的影子。

讀書讀書 內(nèi)容簡介

《讀書讀書》是一本關(guān)于“讀書”“買書”“藏書”這一讀書人雅事的集子,由陳平原編寫,共收入了林語堂、老舍、周作人、王力、葉靈鳳等24位知名學者、作家的48篇文章,帶你分享他們的讀書智慧和獨家心得。讀書是一輩子的樂事,正因為其樂無窮,才引得一代代讀書人如癡如醉。隨便翻翻,也許在書中,你也能發(fā)現(xiàn)自己的影子。

讀書讀書讀書讀書 前言

買 書
朱自清
買書也是我的嗜好,和抽煙一樣。但這兩件事我其實都不在行,尤其是買書。在北平這地方,像我那樣買,像我買的那些書,說出來真寒塵死人;不過本文所要說的既非訣竅,也算不得經(jīng)驗,只是些小小的故事,想來也無妨的。
在家鄉(xiāng)中學時候,家里每月給零用一元。大部分部報效了一家廣益書局,取回些雜志及新書。那老板姓張,有點兒抽肩膀,老是捧著水煙袋;可是人好,我們不覺得他有市儈氣。他肯給我們這班孩子記賬。每到節(jié)下,我總欠他一元多錢。他催得并不怎么緊;向家里商量商量,先還個一元也就成了。那時候*愛讀的一本《佛學易解》(賈豐臻著,中華書局印行)就是從張手里買的。那時候不買舊書,因為家里有。只有一回,不知哪兒撿來《文心雕龍》的名字,急著想看,便去舊書鋪訪求:有一家拿出一部廣州套板的,要一元錢,買不起;后來另買到一部,書品也還好,紙墨差些,卻只花了小洋三角。這部書還在,兩三年前給換上了磁青紙的皮兒,卻顯得配不上。
到北平來上學入了哲學系,還是喜歡找佛學書看。那時候佛經(jīng)流通處在西城臥佛寺街鷲峰寺。在街口下了車,一直走,快到城根兒了,才看見那個寺。那是個陰沉沉的秋天下午,街上只有我一個人。到寺里買了《因明入正理論疏》、《百法明門論疏》、《翻譯名義集》等。這股傻勁兒回味起來頗有意思;正像那回從天壇出來,挨著城根,獨自個兒,探險似的穿過許多沒人走的堿地去訪陶然亭一樣。在畢業(yè)的那年,到琉璃廠華洋書莊去,看見新版韋伯斯特大字典,定價才十四元?墒鞘脑⒉蝗菀渍。想來想去,只好硬了心腸將結(jié)婚時候父親給做的一件紫毛(貓皮)水獺領(lǐng)大氅親手拿著,走到后門一家當鋪里去,說當十四元錢。柜上人似乎沒有什么留難就答應了。這件大氅是布面子,土式樣,領(lǐng)子小而毛雜——原是用了兩副“馬蹄袖”拼湊起來的。父親給做這件衣服,可很費了點張羅。拿去當?shù)臅r候,也躊躇了一下,卻終于舍不得那本字典。想著將來準贖出來就是了。想不到竟不能贖出來,這是直到現(xiàn)在翻那本字典時常引為遺憾的。
重來北平之后,有一年忽然想搜集一些杜詩。一家小書鋪叫文雅堂的給找了不少,都不算貴;那伙計是個麻子,一臉笑,是鋪子里少掌柜的。鋪子靠他父親支持,并沒有什么好書;去年他父親死了,他本人不大內(nèi)行,讓伙計吃了,現(xiàn)在長遠不來了,也不知怎么樣。說起杜詩,有一回,一家書鋪送來高麗本《杜律分韻》,兩本書,索價三百元。書極不相干而索價如此之高,荒謬之至,況且書面上原購者明明寫著“以銀二兩得之”。第二天另一家送來一樣的書,只要二元錢,我立刻買下。北平的書價,離奇有如此者。
舊歷正月里廠甸的書攤值得看;有些人天天巡禮去。我住的遠,每年只去一個下午——上午攤兒少。土地祠內(nèi)外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地來往。也買過些零碎東西;其中有一本是《倫敦竹枝詞》,花了三毛錢。買來以后,恰好《論語》要稿子,便選抄了些寄去,加上一點說明,居然得著五元稿費。這是僅有的一次,買的書賺了錢。
在倫敦的時候,從寓所出來,走過近旁小街。有一家小書店門口擺著一架舊書。上前去徘徊了一下,看見一本《牛津書話選》(The Book-Lover's Anthology),燙花布面,裝訂不馬虎,四百多面,本子也不小,準有七八成新,才一先令六便士,那時合中國一元三毛錢,比東安市場舊洋書還賤些。這選本節(jié)錄許多名家詩文,說到書的各方面的;性質(zhì)有點像葉德輝氏《書林清話》,但不像《清話》有系統(tǒng);他們旨趣原是兩樣的。因為買這本書,結(jié)識了那掌柜的,他后來給我找了不少便宜的舊書。有一種書,他找不到舊的,便和我說,他們批購新書按七五扣,他愿意少賺一扣,按九扣賣給我。我沒有要他這么辦,但是很感謝他的好意。
(選自《水星》1卷4期,1935年1月)
隨便翻翻
魯 迅
我想講一點我的當作消閑的讀書——隨便翻翻。但如果弄得不好,會受害也說不定的。
我*初去讀書的地方是私塾,**本讀的是《鑒略》,桌上除了這一本書和習字的描紅格,對字(這是做詩的準備)的課本之外,不許有別的書。但后來竟也慢慢的認識字了,一認識字,對于書就發(fā)生了興趣,家里原有兩三箱破爛書,于是翻來翻去,大目的是找圖畫看,后來也看看文字。這樣就成了習慣,書在手頭,不管它是什么,總要拿來翻一下,或者看一遍序目,或者讀幾葉內(nèi)容,到得現(xiàn)在,還是如此,不用心,不費力,往往在作文或看非看不可的書籍之后,覺得疲勞的時候,也拿這玩意來作消遣了,而且它也的確能夠恢復疲勞。
倘要騙人,這方法很可以冒充博雅,F(xiàn)在有一些老實人,和我閑談之后,常說我書是看得很多的,略談一下,我也的確好像書看得很多,殊不知就為了常常隨手翻翻的緣故,卻并沒有本本細看。還有一種很容易到手的秘本,是《四庫書目提要》,倘還怕繁,那么,《簡明目錄》也可以,這可要細看,它能做成你好像看過許多書。不過我也曾用過正經(jīng)工夫,如什么“國學”之類,請過先生指教,留心過學者所開的參考書目。結(jié)果都不滿意。有些書目開得太多,要十來年才能看完,我還疑心他自己就沒有看;只開幾部的較好,可是這須看這位開書目的先生了,如果他是一位胡涂蟲,那么,開出來的幾部一定也是極頂胡涂書,不看還好,一看就胡涂。
我并不是說,天下沒有指導后學看書的先生,有是有的,不過很難得。
這里只說我消閑的看書——有些正經(jīng)人是反對的,以為這么一來,就“雜”!“雜”,現(xiàn)在又算是很壞的形容詞。但我以為也有好處。譬如我們看一家的陳年賬簿,每天寫著“豆付三文,青菜十文,魚五十文,醬油一文”,就知先前這幾個錢就可買一天的小菜,吃夠一家;看一本舊歷本,寫著“不宜出行,不宜沐浴,不宜上梁”,就知道先前是有這么多的禁忌?匆娏怂稳斯P記里的“食菜事魔”,明人筆記里的“十彪五虎”,就知道“哦呵,原來‘古已有之’!钡赐暌徊繒,都是些那時的名人軼事,某將軍每餐要吃三十八碗飯,某先生體重一百七十五斤半;或是奇聞怪事,某村雷劈蜈蚣精,某婦產(chǎn)生人面蛇,毫無益處的也有。這時可得自己有主意了,知道這是幫閑文士所做的書。凡幫閑,他能令人消閑消得*壞,他用的是*壞的方法。倘不小心,被他誘過去,那就墜入陷阱,后來滿腦子是某將軍的飯量,某先生的體重,蜈蚣精和人面蛇了。
講扶乩的書,講婊子的書,倘有機會遇見,不要皺起眉頭,顯示憎厭之狀,也可以翻一翻;明知道和自己意見相反的書,已經(jīng)過時的書,也用一樣的辦法。例如楊光先的《不得已》是清初的著作,但看起來,他的思想是活著的,現(xiàn)在意見和他相近的人們正多得很。這也有一點危險,也就是怕被它誘過去。治法是多翻,翻來翻去,一多翻,就有比較,比較是醫(yī)治受騙的好方子。鄉(xiāng)下人常常誤認一種硫化銅為金礦,空口是和他說不明白的,或者他還會趕緊藏起來,疑心你要白騙他的寶貝。但如果遇到一點真的金礦,只要用手掂一掂輕重,他就死心塌地:明白了。
“隨便翻翻”是用各種別的礦石來比的方法,很費事,沒有用真的金礦來比的明白,簡單。我看現(xiàn)在青年的常在問人該讀什么書,就是要看一看真金,免得受硫化銅的欺騙。而且一識得真金,一面也就真的識得了硫化銅,一舉兩得了。
但這樣的好東西,在中國現(xiàn)有的書里,卻不容易得到。我回憶自己的得到一點知識,真是苦得可憐。幼小時候,我知道中國在“盤古氏開辟天地”之后,有三皇五帝,……宋朝,元朝,明朝,“我大清”。到二十歲,又聽說“我們”的成吉思汗征服歐洲,是“我們”*闊氣的時代。到二十五歲,才知道所謂這“我們”*闊氣的時代,其實是蒙古人征服了中國,我們做了奴才。直到今年八月里,因為要查一點故事,翻了三部蒙古史,這才明白蒙古人的征服“斡羅思”,侵入匈奧,還在征服全中國之前,那時的成吉思還不是我們的汗,倒是俄人被奴的資格比我們老,應該他們說“我們的成吉思汗征服中國,是我們*闊氣的時代”的。
我久不看現(xiàn)行的歷史教科書了,不知道里面怎么說;但在報章雜志上,卻有時還看見以成吉思汗自豪的文章。事情早已過去了,原沒有什么大關(guān)系,但也許正有著大關(guān)系,而且無論如何,總是說些真實的好。所以我想,無論是學文學的,學科學的,他應該先看一部關(guān)于歷史的簡明而可靠的書。但如果他專講天王星,或海王星,蝦蟆的神經(jīng)細胞,或只詠梅花,叫妹妹,不發(fā)關(guān)于社會的議論,那么,自然,不看也可以的。
我自己,是因為懂一點日本文,在用日譯本《世界史教程》和新出的《中國社會史》應應急的,都比我歷來所見的歷史書類說得明確。前一種中國曾有譯本,但只有一本,后五本不譯了,譯得怎樣,因為沒有見過,不知道。后一種中國倒先有譯本,叫作《中國社會發(fā)展史》,不過據(jù)日譯者說,是多錯誤,有刪節(jié),靠不住的。
我還在希望中國有這兩部書。又希望不要一哄而來,一哄而散,要譯,就譯他完;也不要刪節(jié),要刪節(jié),就得聲明,但*好還是譯得小心,完全,替作者和讀者想一想。
十一月二日
(選自《魯迅全集》6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

讀書讀書 目錄

目 錄
|再 記|
| 序 |
|附 記|
|導 讀|
隨便翻翻 ◎ 魯迅| 001
閉戶讀書論 ◎ 周作人| 005
入廁讀書 ◎ 周作人| 009
古書可讀否的問題 ◎ 周作人| 014
再論線裝書 ◎ 陳源| 016
讀書的藝術(shù) ◎ 林語堂| 022
論讀書 ◎ 林語堂| 030
吸煙與教育 ◎ 林語堂| 040
考而不死是為神 ◎ 老舍| 042
讀書 ◎ 老舍| 044
讀書 ◎ 葉圣陶| 048
重讀之書 ◎ 葉靈鳳| 051
讀書界的風尚 ◎ 馮至| 053
事事關(guān)心 ◎ 馬南邨| 058
與友人論學習古文 ◎ 孫犁| 061
“書讀完了” ◎ 東方望| 067
談讀書和“格式塔” ◎ 金克木| 077
書呆子 ◎ 王力| 084
戰(zhàn)時的書 ◎ 王力| 089
書癡 ◎ 葉靈鳳| 094
書齋趣味 ◎ 葉靈鳳| 097
書癡 ◎ 黃裳| 099
我之于書 ◎ 夏丏尊| 106
版本小言 ◎ 阿英| 108
論書生的酸氣 ◎ 朱自清 | 112
藏書印 ◎ 唐弢 | 122
藏書票 ◎ 唐弢 | 125
書和回憶 ◎ 黃永玉| 127
讀書諸相 ◎ 許國璋| 132
舊書鋪 ◎ 茅盾| 137
舊書店 ◎ 葉靈鳳| 142
賣書 ◎ 郭沫若| 144
買書 ◎ 朱自清| 148
恨書 ◎ 宗璞| 151
《西諦書話》序 ◎ 葉圣陶| 155
訪箋雜記 ◎ 鄭振鐸| 158
售書記 ◎ 鄭振鐸| 167
《劫中得書記》序 ◎ 鄭振鐸| 172
《劫中得書記》新序 ◎ 鄭振鐸| 177
書的夢 ◎ 孫犁| 182
我的二十四史 ◎ 孫犁| 189
姑蘇訪書記 ◎ 黃裳| 192
東京的書店 ◎ 周作人 | 198
三家書店 ◎ 朱自清 | 204
書林即事 ◎ 唐弢 | 213
琉璃廠 ◎ 黃裳| 219
城隍廟的書市 ◎ 阿英| 227
西門買書記 ◎ 阿英| 237
|編輯附記| ◎ 241
展開全部

讀書讀書 節(jié)選

|導 讀|
陳平原
讀書、買書、藏書,這無疑是古今中外讀書人共有的雅事,非獨二十世紀中國知識分子為然。只是在常常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的年代里,還有那么一些不改積習的讀書人,自己讀書還不夠,還舞文弄墨談讀書,此也足證“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大概也正因為這近百年的風風雨雨,使得談讀書的文章多少沾染一點人間煙火味,遠不只于考版本訓字義。于是,清雅之外,又增了一層苦澀,更為耐人品味。可是,時勢的過于緊逼,又誘使好多作家熱心于撇開書本直接表達政治見解,用意不可謂不佳,文章則難免遜色。當然,這里談的是關(guān)于讀書的文章;政論自有其另外的價值。不想標舉什么“雅馴”或“韻味”,只是要求入選的文章起碼談出了一點讀書的情趣。

既然識得幾個字,就不免翻弄翻弄書本,這也是人之常情,說不上雅不雅?勺詮淖x書成為一種職業(yè)準備,成為一種致化的手段,讀書人的“韻事”一轉(zhuǎn)而為十足的“俗務”。千百年來,“頭懸梁,錐刺股”的苦讀,居然成了讀書人的正道;至于憑興趣讀書這一天經(jīng)地義的讀書方式反倒成了歪門邪道——起碼是誤人子弟。于是造出一代代拿書本當敲門磚而全然不懂“讀書”的凡夫俗子,讀書人的形象自然也就只能是一臉苦相、呆相、窮酸相。
殊不知“讀書”乃人生一大樂趣,用林語堂的話來說,就是“天下讀書成名的人皆以讀書為樂”(《論讀書》),能不能品味到讀書之樂,是讀書是否入門的標志。不少人枉讀了一輩子書仍不入其門,就因為他是“苦讀”,只讀出書本的“苦味”——“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讀書理想就是典型的例證。必須靠“黃金屋”、“顏如玉”來證明讀書的價值,就好像小孩子喝完藥后父母必須賞幾顆糖一樣,只能證明喝藥(讀書)本身的確是苦差事。所謂“讀書的藝術(shù)”,首先得把“苦差”變成“美差”。
據(jù)說,“真正的讀書”是“興味到時,拿起書本來就讀”(《讀書的藝術(shù)》)。林語堂教人怎么讀書,老舍則教人讀什么書:“不懂的放下,使我糊涂的放下,沒趣味的放下,不客氣”(《讀書》)。其實,說是一點不讀“沒興味”的書,那是騙人的;起碼那樣你就無法知道什么書是“有興味”的。況且,每個人總還有些書確實是非讀不可的。魯迅就曾區(qū)分兩種讀書方法:一種是“看非看不可的書籍”,那必須費神費力;另一種是“消閑的讀書——隨便翻翻”(《隨便翻翻》)。前者目的在求知,不免正襟危坐;后者意在消遣,自然更可體味到讀書的樂趣。至于獲益,則實在難分軒輊。對于過分嚴肅的中國讀書界來說,提倡一點憑興趣讀書或者意在消閑的“隨便翻翻”,或許不無裨益。
這種讀書方法當然應付不了考試;可讀書難道就為了應付那無窮無盡的考試?人生在世,不免考場上抖抖威風,先是被考后是考人,“考而不死是為神”;可那與讀書雖不能說了無關(guān)系,卻也實在關(guān)系不大。善讀書者與善考試者很難劃等號。老舍稱“考試制度是一切制度里*好的,它能把人支使得不像人了,而把腦子嚴格的分成若干小塊塊。一塊裝歷史,一塊裝化學,一塊……”(《考而不死是為神》)。如果說中小學教育借助考試為動力與指揮棒還略有點道理的話,那么大學教育則應根本拒絕這種讀書的指揮棒。林語堂除主張“找到思想相近之作家,找到文學上之情人”作為讀書向?qū)猓ā墩撟x書》),還對現(xiàn)代中國流行的以考試為軸心的大學教育制度表示極大的憤慨,以為理想的大學教育應是“熏陶”,借用牛津教授的話:“如果他有超凡的才調(diào),他的導師對他特別注意,就向他一直冒煙,冒到他的天才出火”(《吸煙與教育》)。如今戒煙成風,不知牛津教授還向門生噴煙否?不過,“與君一夕話,勝讀十年書”與“頭懸梁,錐刺股”,的確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讀書境界。前者雖也講“求知”,卻仍不忘興致,這才是“讀書”之精髓。
俗云:“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逼鋵,要想讀懂讀通“圣賢書”,恰恰必須關(guān)心“窗外事”。不是放下書本只問“窗外事”,而是從書里讀到書外,或者借書外解讀書里、“翻開故紙,與活人對照,死書就變成活書”(周作人《閉戶讀書論》)。識得了字,不一定就讀得好書。讀死書,讀書死,不是現(xiàn)代讀書人應有的胸襟!帮L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guān)心”——這也算是中國讀書人的真實寫照。并非都如東林黨人那樣直接介入政治斗爭,但關(guān)心時世洞察人心,卻是將死書變成活書、將苦讀變成人生一大樂趣的關(guān)鍵。
其實,即使你無心于時世,時代風尚照樣會影響你讀書的口味。這里選擇的幾篇不同時代談線裝書(古書)之是否可讀、如何讀的文章,即是明證。五四時代之談論如何不讀或少讀古書,與八十年代之主張從小誦讀主要的古代經(jīng)典,都是面對自己時代的課題。

讀書是一件樂事,正因為其樂無窮,才引得一代代讀書人如癡如醉。此等如癡如醉的讀書人,古時謂之“書癡”,是個雅稱;如今則改為“書呆子”,不無鄙夷的意思。書呆子“喜歡讀書做文章,而不肯犧牲了自己的興趣,和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業(yè),去博取安富尊榮”(王力《書呆子》),這在商品經(jīng)濟日益發(fā)達的現(xiàn)代社會里,實在是不合時宜?伞皶糇幼杂衅錁啡ぃ苍S還可以說是其樂無窮”(同上)。鎮(zhèn)日價哭喪著臉的“書呆子”必是冒牌貨。在那“大學教授的收入不如一個理發(fā)匠”的抗日戰(zhàn)爭中,王了一稱“這年頭兒的書呆子加倍難做”;這話移贈今天各式真真假假的書呆子們,是再合適不過的了。但愿盡管時勢艱難,那維系中國文化的書呆子們不會絕種。
書呆子之手不釋卷,并非為了裝門面,尤其是在知識貶值的年頭,更無門面可裝!八菍斪髁擞讶,將讀書當作了和朋友談話一樣的一件樂事”(葉靈鳳《書癡》)。在《書齋趣味》中,葉靈鳳描繪了頗為令讀書人神往的一幕:
在這冬季的深夜,放下了窗簾,封了爐火,在沉靜的燈光下,靠在椅上翻著白天買來的新書的心情,我是在寂寞的人生旅途上為自己搜尋著新的伴侶。
大概每個真正的讀書人都有與此大致相近的心境和感悟。宋代詩人尤袤流傳千古的藏書名言:“饑讀之以當肉,寒讀之以當裘,孤寂而讀之以當友朋,幽憂而讀之以當金石琴瑟也”,說的也是這個意思。這才能解釋為仟么古今中外有那么多絕頂聰明的腦袋瓜放著大把的錢不去賺,反而“雖九死其猶未悔”地買書、藏書、讀書。
幾乎每個喜歡讀書的書呆子都連帶喜歡“書本”這種“東西”,這大概是愛屋及烏吧?反正不只出于求知欲望,更多的帶有一種審美的眼光。這就難怪讀書人在字跡清楚、正確無誤之外,還要講求版本、版式設(shè)計乃至裝幀和插圖。至于在藏書上蓋上藏書印或貼上藏書票,更是主要出于賞心悅目這一審美的需要。正是這無關(guān)緊要的小小點綴,明白無誤地說明讀書確實應該是一種高級的精神享受,而不是苦不堪言的“勞作”。
更能說明讀書的娛樂性質(zhì)的是讀書人買書、藏書這一“癖好”。真正的讀書人沒有幻想靠藏書發(fā)財?shù),換句話說,讀書人逛書店是一種百分之百的賠本生意。花錢買罪受,誰愿意?要不是在書店的巡禮中,在書籍的摩挲中能得到一種特殊的精神愉悅,單是求知欲還不能促使藏書家如此花大血本收書藏書——特別是在有圖書館可供利用的現(xiàn)代社會。就好像集郵一樣,硬要說從中得到多大的教益實在有點勉強,只不過使得樂于此道者感覺生活充實精神愉悅就是了。而這難道還不夠?讓一個讀書人做夢中都“無視一切,直奔那賣書的地方”(孫犁《書的夢》),可見逛書店的魅力。鄭振鐸的感覺是真實的:“喜歡得弗得了”(葉圣陶《〈西諦書話〉序》)。正因為這種“喜歡”沒有摻雜多少功利打算,純粹出于興趣,方見真性情,也才真正當?shù)闷鹨粋“雅”字。
平日里這不過是一種文人的閑情逸致,可在炮火連天的戰(zhàn)爭年代,為保存古今典籍而置個人生死于度外,此時此地的收書藏書可就頗有壯烈的味道。鄭振鐸稱:“夫保存國家征獻,民族文化,其苦辛固未足埒攻堅陷陣,舍生衛(wèi)國之男兒,然以余之孤軍與諸賈競,得此千百種書,誠亦艱苦備嘗矣”(《〈劫中得書記〉序》)。藏書極難而散書極易,所謂“書籍之厄”,兵火居其首。千百年來,幸有一代代愛書如命的“書呆子”為保存、流傳中華文化典籍而嘔心瀝血。此中的辛酸苦辣,讀鄭氏的《劫中得書記》前后兩篇序言可略見一斑。至于《訪箋雜記》和《姑蘇訪書記》二文,雖為平常訪書記,并無驚心動魄之舉,卻因文字清麗,敘述頗有情趣,正好與前兩文的文氣急促與帶有火藥味相映成趣。甚至,因其更多涉及版刻的知識以及書籍的流變而更有可讀性。
當然,不能忽略讀書還有接受教益的一面,像黃永玉那樣“在顛沛的生活中一直靠書本支持信念”的(《書和回憶》),實在不可勝數(shù)。可從這個角度切入的文章本書選得很少,原因是一涉及“書和人”這樣的題目,重心很自然就滑向“人”,而“書”則成了起興的“關(guān)關(guān)雎鳩”。再說,此類文章不大好寫,大概因為這種經(jīng)驗太普遍了,誰都能說上幾句,反而難見出奇制勝者。

*后一輯六篇文情并茂的散文,分別介紹了國內(nèi)外四個大城市的書店:日本的東京、英國的倫敦、中國的北京和上海。各篇文章敘述的角度不大一樣,可主要的著眼點卻出奇地一致,那就是突出書店與文化人的精神聯(lián)系。書店當然是商業(yè)活動的場所,老板當然也以贏利為主要目的;可經(jīng)營書籍畢竟不同于經(jīng)營其他商品,它同時也是一種傳播文化的準精神活動。這就難怪好的書店老板,于“生意經(jīng)”外,還加上一點“文化味”。正是這一點,使得讀書人與書店的關(guān)系,并非一般的買賣關(guān)系,更有休戚相關(guān),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味道。書業(yè)的景氣與不景氣,不只關(guān)涉到書店的生意,更從一個特定的角度折射出當代讀書人的心態(tài)與價值追求。書業(yè)的凋零,“不勝感傷之至”的不只是書店的掌柜,更包括常跑書店的讀書人,因其同時顯示出文化衰落的跡象(阿英《城隍廟的書市》)。
以書商而兼學者的固然有,但不是很多;書店的文化味道主要來源于對讀書人的尊重,以及由此而千方百計為讀書人的讀書活動提供便利。周作人稱贊東京丸善株式會社“這種不大監(jiān)視客人的態(tài)度是一種愉快的事”,而對那些“把客人一半當作小偷一半當作肥豬看”的書店則頗多譏諷之辭(《東京的書店》)。相比之下,黃裳筆下舊日琉璃廠的書鋪更令人神往:
過去人們到琉璃廠的書鋪里來,可以自由地坐下來與掌柜的談天,一坐半日,一本書不買也不要緊。掌柜的是商人也是朋友,有些還是知識淵博的版本目錄學家。他們是出色的知識信息傳播者與咨詢?nèi),能提供有價值的線索、蹤跡和學術(shù)研究動向,自然終極目的還是做生意,但這并非唯一的內(nèi)容。至少應該說他們做生意的手段靈活多樣,又是富于文化氣息的。(《琉璃廠》)
而朱自清介紹的倫敦的書店,不單有不時舉辦藝術(shù)展覽以擴大影響者,甚至有組織讀詩會,影響一時的文學風氣的詩人辦的“詩籍鋪”(《三家書店》)。書店而成為文學活動或人文科學研究的組織者,這談何容易!不過,辦得好的書店,確實可以在整個社會的文化建設(shè)中發(fā)揮積極作用。
而對于讀書人來說,有機會常逛此等格調(diào)高雅而氣氛輕松融洽的書店,自是一大樂事,其收益甚至不下于鉆圖書館。這就難怪周作人懷念東京的“丸善”、阿英懷念上海城隍廟的舊書攤、黃裳懷念北京琉璃廠眾多的書鋪。可是,讀書人哪個沒有幾個值得深深懷念的書鋪、書店?只是不見得如琉璃廠之知名,因而也就較少形諸筆墨罷了。
一九八九年一月十五日于北大暢春園

讀書讀書 作者簡介

陳平原
1954-
廣東潮州人。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的一座高峰。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2008-2012年任北大中文系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俗文學學會會長。
他對20世紀中國文學、中國小說與中國散文、現(xiàn)代中國教育及學術(shù)、圖像與文字等領(lǐng)域有著精深研究和獨到見解。
代表作品丨《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zhuǎn)變》《千古文人俠客夢》《中國散文小說史》等。

商品評論(13條)
  • 主題:

    《讀書讀書》是一本關(guān)于“讀書”“買書”“藏書”這一讀書人雅事的集子,由陳平原編寫,共收入了林語堂、老舍、周作人、王力、葉靈鳳等24位知名學者、作家的48篇文章,帶你分享他們的讀書智慧和心得。

    2024/3/18 14:37:35
  • 主題:你看過的書最后都會長成你的骨頭和肉

    一向喜歡看這種關(guān)于書和讀書本身的書,和大家交談的感覺,非常輕松舒服,不薄不厚一下子就看完了。

    2023/4/2 14:25:48
    讀者:yuk***(購買過本書)
  • 主題:

    “讀書”“買書”“藏書”這一讀書人雅事的集子,其樂陶陶。印制清晰,有塑封。

    2022/8/18 0:00:19
    讀者:201***(購買過本書)
  • 主題:

    書的品質(zhì)很好,有塑封膜,發(fā)貨到貨很快。

    2022/7/25 8:59:58
    讀者:ben***(購買過本書)
  • 主題:作者和編者名氣確實大

    作者和編者名氣確實大,書沒有認真讀

    2022/3/18 16:33:32
    讀者:ztw***(購買過本書)
  • 主題:

    小書籍,書皮包裝,值得看看

    2021/11/13 12:44:36
  • 主題:

    字體感覺略小,不過對閱讀沒有大礙。愛書的人應該都會喜歡。

    2021/8/14 11:46:57
    讀者:ztw***(購買過本書)
  • 主題:

    讀書人都該來讀一讀的書,可以學到前輩們是如何對待書籍,如何閱讀,有什么淘書趣事……陳平原編輯而成,自然不是凡品,收錄的文章都很有趣,對后人有借鑒意義,也有啟迪。

    2021/8/8 18:16:34
    讀者:ztw***(購買過本書)
  • 主題:

    書籍質(zhì)量特別好,強烈安利(?????)

    2021/4/25 16:47:07
    讀者:ztw***(購買過本書)
  • 主題:

    里面談到了好多跟讀書方法和感受,非常好看

    2021/4/2 15:40:58
    讀者:ztw***(購買過本書)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wǎng)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