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科普版
-
>
痰濕一去百病消
-
>
當癌癥來敲門
-
>
貓和狗的生活哲學
-
>
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二字
-
>
(普通本)為什么沒人能告訴我為何生?自然和整體醫(yī)學
-
>
故事療愈 每個人的一生都是值得一讀的小說
讓分心多動兒童擺脫煩惱(全新修訂版)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12716506
- 條形碼:9787512716506 ; 978-7-5127-1650-6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讓分心多動兒童擺脫煩惱(全新修訂版) 本書特色
全國特殊教育專家、醫(yī)療專家團隊50余年心血凝集 為千萬分心多動兒童父母貼心打造內(nèi)容專業(yè)、描述通俗的家庭防治讀本 讓孩子從此擺脫分心煩惱,學習更加專心,成績不斷提高
讓分心多動兒童擺脫煩惱(全新修訂版) 內(nèi)容簡介
近年來,特殊兒童的數(shù)量在不斷增長。這些孩子和他們的家長都迫切需要專業(yè)人員的指導和幫助,好使他們擺脫自己的困擾。多動癥兒童就屬于特殊兒童中的一員。他們大多沒有智力問題,看上去和正常兒童沒有太大區(qū)別?墒,一旦開始學習或做一些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事情,這些孩子的問題就會立刻顯現(xiàn)。他們有些表現(xiàn)出“坐不住”,有些人雖然坐在那里,思想?yún)s已經(jīng)跑到九霄云外。這類孩子很大的問題就是注意缺陷,導致學習的時候注意力不能集中,成績上不去。本書從實用的角度出發(fā),對兒童多動癥進行了比較全面、通俗的敘述,旨在幫助多動癥兒童消除煩惱,擺脫病癥的困擾,使學習、生活重回正軌,取得理想的成績。
讓分心多動兒童擺脫煩惱(全新修訂版) 目錄
**章?兒童多動癥的問題由來
從兒童多動癥問題說起 / 002
兒童多動癥問題簡史 / 003
國外研究多動癥的概況 / 006
國內(nèi)研究多動癥的概況 / 008
兒童多動癥的定義 / 009
多動癥的患病率 / 010
多動癥的發(fā)生年齡和特點 / 012
多動癥的性別差異 / 015
第二章?兒童多動癥的產(chǎn)生原因及癥結(jié)
兒童多動癥的癥結(jié) / 018
神經(jīng)遞質(zhì)異常 / 020
大腦微細結(jié)構(gòu)的改變 / 022
大腦糖代謝的改變 / 023
大腦血流的改變 / 024
多動癥兒童的腦電活動 / 025
多動癥兒童的腦誘發(fā)電位 / 026
影響兒童多動癥的其他原因 / 027
第三章?多動癥兒童的心理困擾
多動癥兒童的注意缺陷 / 030
多動癥兒童的感知缺陷 / 032
多動癥兒童的記憶困難 / 034
多動癥兒童的思維和想象發(fā)展緩慢 / 036
多動癥兒童的情感和情緒不穩(wěn)定 / 037
多動癥兒童的異常情感和情緒 / 040
多動癥兒童缺乏學習興趣 / 041
多動癥兒童家長的心理困擾 / 043
第四章?兒童多動癥的表現(xiàn)形式
兒童多動癥的主要表現(xiàn) / 046
多動癥兒童注意障礙的特點 / 047
多動癥兒童動作過多的特點 / 049
多動癥兒童沖動任性的特點 / 052
多動癥兒童情緒障礙的特點 / 053
多動癥兒童性格改變的特點 / 054
多動癥兒童行為表現(xiàn)的特點 / 056
多動癥兒童智能的特點 / 058
多動癥兒童學習困難的特點 / 059
多動癥在不同年齡的表現(xiàn) / 061
多動癥兒童的自我防衛(wèi)心理 / 064
第五章?兒童多動癥的判斷方法
關(guān)于兒童多動癥的診斷 / 068
兒童多動癥的體格檢查 / 069
兒童多動癥的軟性神經(jīng)征檢查 / 070
兒童多動癥的評分量表 / 071
國外用的多動癥評定量表 / 073
國內(nèi)用的多動癥評定量表 / 076
兒童多動癥心理測試法 / 077
兒童多動癥腦電生理 / 078
兒童多動癥的影像學檢查 / 080
兒童多動癥的其他檢查 / 081
兒童多動癥的校對試驗 / 082
診斷多動癥的幾個常見問題 / 084
第六章?兒童多動癥的真假區(qū)別
兒童多動癥的鑒別診斷 / 088
多動癥兒童與正常頑皮兒童的鑒別 / 089
多動癥兒童與聽力、視力障礙引起多動的兒童的鑒別 / 090
多動癥兒童與智能低下兒童的鑒別 / 091
兒童多動癥與兒童抽動癥的鑒別 / 092
兒童多動癥與兒童學習困難的鑒別 / 093
兒童多動癥與兒童情緒障礙的鑒別 / 094
兒童多動癥與兒童品行障礙的鑒別 / 095
兒童多動癥與兒童精神分裂癥的鑒別 / 096
兒童多動癥與兒童孤獨癥的鑒別 / 097
兒童多動癥與兒童其他軀體疾病的鑒別 / 098
第七章?兒童多動癥的早期預(yù)防
兒童多動癥的早期發(fā)現(xiàn) / 102
促進神經(jīng)發(fā)育 / 104
改善家庭環(huán)境 / 105
防止工業(yè)污染 / 106
補充微量元素 / 107
注意飲食衛(wèi)生 / 109
不要亂用藥物 / 110
多動癥的學校預(yù)防 / 110
多動癥的社會預(yù)防 / 112
第八章?兒童多動癥的藥物治療
兒童多動癥的治療方法 / 116
兒童多動癥藥物治療概述 / 118
治療兒童多動癥的主要藥物 / 119
治療兒童多動癥的其他非精神振奮劑類藥物 / 123
治療兒童多動癥的備用藥物 / 125
治療兒童多動癥的輔助藥 / 127
兒童多動癥合并其他疾病的治療 / 133
兒童多動癥藥物治療的效果 / 137
兒童多動癥藥物治療的作用和副作用 / 139
兒童多動癥藥物治療的幾個問題 / 141
第九章?兒童多動癥的心理療法
多動癥兒童的心理咨詢 / 148
多動癥兒童的一般心理治療 / 149
多動癥兒童的個別心理治療 / 152
多動癥兒童的集體心理治療 / 153
多動癥兒童的行為強化療法 / 154
多動癥兒童的行為消退療法 / 157
多動癥兒童的行為認知療法 / 159
多動癥兒童的自制力訓練 / 160
多動癥兒童的注意力培養(yǎng) / 163
多動癥兒童的社會能力訓練 / 166
多動癥兒童的家庭治療 / 167
多動癥兒童的學校管理 / 170
多動癥兒童的家長心理治療 / 173
學校老師的心理治療 / 175
第十章?兒童多動癥的感覺運動療法
感覺運動系統(tǒng)簡介 / 180
感覺運動統(tǒng)合異常的表現(xiàn) / 180
多動癥兒童感覺運動異常的表現(xiàn) / 182
多動癥感覺運動治療的原理及作用 / 183
感覺運動治療的原則 / 184
感覺運動能力發(fā)展的評價 / 185
感覺運動治療的常用方法 / 189
第十一章?兒童多動癥的音樂療法
什么是音樂治療 / 192
音樂治療多動癥的依據(jù) / 192
音樂治療采取的常用方法 / 194
音樂治療對注意障礙兒童的幫助 / 196
家長與孩子的音樂互動可以減輕雙方焦慮 / 197
第十二章?多動癥兒童的家長教育培訓
多動癥兒童家長教育培訓概述 / 200
多動癥兒童可能產(chǎn)生的心理行為問題 / 201
多動癥兒童家長教育培訓目標 / 203
多動癥兒童家長教育培訓的形式 / 204
多動癥兒童家長教育培訓的內(nèi)容 / 204
多動癥兒童家長培訓的資料 / 206
家長的家庭作業(yè) / 208
家長培訓與兒童社交訓練 / 208
家長在教育培訓中常提出的問題 / 209
第十三章?兒童多動癥的腦電生物反饋療法
腦電生物反饋療法的基本原理 / 216
多動癥兒童的腦電波 / 216
腦電生物反饋療法的操作 / 217
腦電生物反饋療法的適應(yīng)證 / 218
腦電生物反饋療法的不適應(yīng)證 / 218
腦電生物反饋療法的效果 / 219
腦電生物反饋療法的隨訪 / 220
有關(guān)治療的幾個問題 / 221
需要解決的問題 / 222
第十四章?治療兒童多動癥的中華醫(yī)藥
祖國醫(yī)學對多動癥的認識 / 224
多動癥的辨證論治 / 224
治療兒童多動癥的常用方劑 / 228
治療兒童多動癥的中成藥 / 231
兒童多動癥的穴位療法 / 233
兒童多動癥的捏脊療法 / 234
兒童多動癥的耳穴療法 / 235
兒童多動癥的推拿療法 / 236
兒童多動癥的飲食療法 / 239
治療兒童多動癥的飲食療法舉例 / 240
第十五章?兒童多動癥的將來結(jié)果
多動癥的治療效果 / 244
多動癥的自然結(jié)果 / 244
多動癥與預(yù)后有關(guān)的因素 / 246
多動癥引起學習困難 / 247
多動癥引起心理障礙 / 248
多動癥引起不良行為 / 249
多動癥兒童與網(wǎng)絡(luò)游戲 / 251
多動癥兒童對家庭的損害 / 252
多動癥兒童對學校的損害 / 253
兒童多動癥與犯罪 / 254
第十六章?兒童多動癥的未來期望
期望正確認識兒童多動癥 / 258
期望正確對待多動癥兒童 / 260
對多動癥兒童的期望 / 261
對多動癥兒童家長的期望 / 263
對老師的期望 / 264
對同學的期望 / 265
對社會的期望 / 266
對醫(yī)生的期望 / 268
對多動癥防治工作的倡議 / 269
對多動癥研究工作的展望 / 270
附錄1?孤獨癥行為檢查表 / 271
附錄2?Achenbach兒童行為測評表 / 275
讓分心多動兒童擺脫煩惱(全新修訂版) 節(jié)選
**章 兒童多動癥的問題由來 兒童多動癥的問題由來已久,早在1845年就有人把兒童無端多動作為一種病征加以描述。*初的命名較多,沒有統(tǒng)一,目前較公認的命名為注意缺陷癥(ADD)和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兩種類型,簡稱多動癥,俗稱分心多動。多動癥好發(fā)于學齡兒童,按5%估計,全國多動癥兒童至少在1000萬以上,這真是一個不可小視的數(shù)字啊! 從兒童多動癥問題說起 兒童多動癥是一個比較常見的問題。有些孩子從小就動作過多,注意力不集中,不肯聽話,不能按大人的指示去做,家長總覺得自己的孩子不服管,不好教,甚至打罵也沒有用。這些孩子不適應(yīng)集體生活,進入幼兒園后,他們不能安靜地坐一會兒,總是無目的地東走西跑,忙忙碌碌,一刻不停,也不聽老師指導,我行我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不聽老師講課,不遵守課堂紀律,亂喊亂叫,有時還去惹別的孩子,使得老師無法講課;游戲時不能遵守游戲規(guī)則,常常與別的小朋友爭奪玩具,或欺負小伙伴;吃飯、睡覺也不安定,飯菜到處撒,睡覺滿床滾。老師總是向家長反映孩子不聽話、不肯學,但孩子的腦子并不笨,就是不安靜,不合群,不肯好好學習。這些孩子常常使家長傷透腦筋,苦不堪言。 上小學以后,這些孩子多動的表現(xiàn)更加明顯,上課時坐不住,小動作不停,一節(jié)課只能聽幾分鐘,甚至根本不聽。在課堂上常常逗惹同學,或大聲說話,或離開座位,影響課堂秩序,惹得同學討厭,老師生氣,而孩子自己也十分苦惱。等下課鈴一響,他們就像脫韁的野馬一樣沖出課堂,亂奔亂跑,逗弄同學,你爭我奪,打打鬧鬧,惹是生非,玩得滿頭大汗,上課了久久安不下心來,無法專心聽老師講課。女同學的表現(xiàn)稍好一點兒,上課時表現(xiàn)為小動作多,玩辮梢,割橡皮,咬鉛筆,啃指甲,也是忙個不停,胡思亂想,注意力容易分散,上課的內(nèi)容聽不進、記不住,一開始學習就比較困難。有些孩子天資較好,在一、二年級功課比較簡單時,還能應(yīng)付過去,甚至能取得較好成績。但進入二、三年級以后,科目數(shù)量增加,內(nèi)容加深,學習逐漸感到困難。由于受注意分散、多動的困擾,他們對學習漸漸失去興趣和耐心,學習成績逐步下降,甚至達到不及格的地步。 一個看上去聰敏、活潑、可愛的孩子,為什么總是注意力分散,多動,不聽話,不肯好好學習,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學習成績波動不定,甚至逐漸退步?家長和老師實在是困惑不解,不知如何是好。不少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不學好、不爭氣,孩子故意搗亂,于是采取高壓手段,棍棒教育,把孩子打得皮破血流,仍沒有什么效果;有的家長不僅自己天天教,還聘請家庭老師幫助,費盡了心機,想盡了辦法,收效也不明顯。不少老師都認為多動癥孩子頑皮,缺乏家教,于是經(jīng)常向家長告狀,要家長加強管教。許多家長聽到老師說自己孩子在學校表現(xiàn)不好,心里又急又氣,又愧又餒。 有些家長和老師發(fā)現(xiàn)孩子這樣的狀況,想到孩子是不是得病了,于是把孩子帶到醫(yī)院去看醫(yī)生。過去,醫(yī)生對這類孩子的認識也很不一致,有的認為孩子是正常的,沒有什么病,只是教育問題;有的認為孩子在心理上有些問題,應(yīng)該進行心理治療,不必使用藥物。直至20世紀50年代,人們才認識到孩子的無端多動是一種病癥,而且用藥物治療可以取得較好的效果。 兒童多動癥問題簡史 早在19世紀80年代,德國醫(yī)生霍夫曼(Hoffman)就率先提出:“孩子不明原因的煩躁不安、多動行為不是由于孩子的故意調(diào)皮好動,而是一種病態(tài)的表現(xiàn)! 1902年,心理學家斯蒂爾(Still)發(fā)表了名為《兒童異常心理狀態(tài)》的文章,首先對兒童活動過多做了更為詳細的論述。他認為,多動癥是一種獨立存在的疾病,與智力遲緩或腦損傷是有區(qū)別的。這些兒童的智力多是正常的,他們所表現(xiàn)的多動不安、注意障礙、情緒不穩(wěn)、沖動任性和攻擊破壞等異常行為,不能完全以父母對兒童缺乏教養(yǎng)來解釋,主要是由于兒童在行為控制、意志力等方面存在缺陷,即使有腦損傷的存在,那也是極其輕微的。 1922年,有學者發(fā)現(xiàn)患過腦炎的孩子,往往會出現(xiàn)活動過多、行為改變等現(xiàn)象,所以認為多動的癥狀是由于腦炎后遺癥引起的。 1931年,溫可夫(Winncoff)在對多動癥患兒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觀察后,明確指出,這類兒童的多動癥狀不是兒童時期活力旺盛的表現(xiàn),也不是舞蹈癥樣的異常動作,而是一種病態(tài)綜合征,并提出“兒童多動癥”或“活動過度綜合征”的病名。 1932年,克拉美(Kramer)和帕爾諾(Pallnow)聯(lián)合發(fā)表論文,正式以“兒童多動綜合征”的命名做了較為詳細的報道。 1937年,布拉德里(Bradley)明確指出,多動癥兒童的過度活動與一般兒童的頑皮好動是不同的,這種過度的活動是兒童時期行為異常的一種特殊形式。他首先使用苯丙胺口服治療兒童的過度活動,并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 1942年,林斯里(Lindsley)試圖用鎮(zhèn)靜的方法來治療兒童的多動癥。他采用口服苯巴比妥的方法進行治療,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兒童的多動癥狀不但沒有減輕,反而更加嚴重。他認為不能用鎮(zhèn)靜的方法來治療兒童多動癥。 1947年,斯特勞斯(Strauss)等人觀察發(fā)現(xiàn),大腦受損傷的兒童容易患多動癥,于是認為兒童多動癥是由腦損傷引起的,并提出“腦損傷綜合征”的命名。 1949年,美國兒童心理學家蓋塞爾(Gesell)等研究發(fā)現(xiàn),多動癥兒童的腦損傷是很輕微的,應(yīng)命名為“輕微腦損傷”(minimal brain damage,MBD)。后來克萊門茨(Clements)又改稱為“輕微腦功能失調(diào)”(minimal brain dysfunction,MBD)。 以上這些觀察和研究結(jié)果,在當時并沒有引起應(yīng)有的重視。直到20世紀50年代以后,有關(guān)兒童多動癥的文獻報道才日益增多。哌甲酯(利他林)開發(fā)應(yīng)用于臨床以后,藥物治療的效果更加顯現(xiàn)出來,有效的實例隨手可舉?上М敃r學者們的看法和認識仍不一致,甚至連命名也沒能統(tǒng)一。 1959年,帕塞馬尼克(Pasamanic)等把行為和學習問題與腦功能損害聯(lián)系起來考慮,并認為與兒童出生時的腦損傷有關(guān)。這時,輕微腦損傷的概念才引起學者們的廣泛興趣和探索。研究發(fā)現(xiàn),許多腦損傷的兒童并沒有多動癥狀,而許多有多動癥狀的兒童又沒有腦損傷的病史,所以有人對“輕微腦損傷”(MBD)的命名提出異議。 1962年,國際小兒神經(jīng)科專家在英國牛津開會討論決定,在病因等問題沒有搞清楚之前,暫時將此病定名為“輕微腦功能失調(diào)”。然而,為了通俗易懂和避免給人們一個“疾病”的印象,不少醫(yī)生稱其為“多動兒童”。 1966年,美國學者通過討論,進一步肯定了“輕微腦功能失調(diào)”的命名,1970年得到各國普遍承認。據(jù)美國當時的報道,全美有30萬~40萬MBD兒童在服藥治療,發(fā)病率達到4%~10%。 1971年,美國召開了“關(guān)于應(yīng)用精神振奮劑治療學齡兒童行為障礙”的討論會,提出了7點結(jié)論性建議: ▲對多動兒童必須由專業(yè)醫(yī)生全面檢查后才能做出診斷。 ▲治療必須根據(jù)家長自愿。 ▲如果診斷確切,藥物治療對兒童健康沒有妨害。 ▲不會導致藥物成癮。 ▲藥廠不可直接給學校提供藥物。 ▲應(yīng)該禁止兒童自行取服藥品。 ▲強調(diào)不應(yīng)歧視那些曾用藥物治療的兒童,更不應(yīng)該給他們留下任何“污點”。 1972年,美國道格拉斯(Douglas)提出了兒童分心和沖動時伴隨多動行為更具廣泛性和長期性的問題。因此《精神障礙診斷與統(tǒng)計手冊第三版》(DSM-Ⅲ)使用了“注意缺陷障礙”(ADD),而對于有明顯多動的命名為“注意缺陷伴多動”(ADDH)。 1977年,第29屆世界衛(wèi)生組織大會所采用的《國際疾病分類第9次修訂版》(ICD-9),將本病定名為“兒童期多動綜合征”(Hyperkinetic Syndrom in Childhood)。這一時期主要集中在多動,而忽視了注意缺陷。 1987年,《精神障礙診斷與統(tǒng)計手冊第三版(修訂版)》(DSM-Ⅲ-R)使用了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 1990年,ICD-10使用“多動性障礙”(hyperkinetic disorder)強調(diào)注意缺陷和多動癥狀兩大類表現(xiàn)的同時存在。1992年對多動伴有品行障礙的定義為“多動伴品行障礙”診斷名。 1994年,DSM-Ⅳ將本癥分為兩緯度三亞型,仍命名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分多動沖動為主型,注意缺陷為主型以及多動沖動和注意缺陷混合型。 我國從19世紀70年代開始關(guān)注多動癥,1989年《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2版》(CCMD-2)和1994年的CCMD-2-R 定名為兒童多動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2001年CCMD-3將多動障礙分為“多動癥”及“多動癥合并品行障礙”。以后有關(guān)專著和報道越來越多,多動癥的防治工作日益受到重視,有關(guān)研究報道和專著不斷涌現(xiàn)。 國外研究多動癥的概況 多動癥的研究工作至少已有170多年的歷史,研究過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癥狀描述和命名階段。世界上首例多動癥兒童名為菲利浦(Phillip),由霍夫曼于1854年報道。在1950年前,多數(shù)報道偏重于癥狀的描述,如表現(xiàn)多動、行為異常、情緒多變、沖動任性等,并提出“活動過度綜合征”“兒童多動綜合征”“兒童多動癥”等命名。開始用苯丙胺治療后取得較好的效果?上,這些在當時沒有引起應(yīng)有的重視。 ▲病因探討和開展治療階段。1950年以后,有關(guān)多動癥的文獻報道才日益增多,藥物療效也顯露出來。但由于找不到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確切病變,診斷名稱也沒有統(tǒng)一起來。有人認為這類兒童的腦損傷是輕微的,或僅在功能上有輕微失調(diào),故稱本病為“輕微腦損傷”或“輕微腦功能失調(diào)”。1962年在一次英國專題討論會上,人們采納了這一名稱,并從病因、診斷、治療等方面開展研究。接著,美國又先后舉行了三次相關(guān)專題討論會,做了進一步肯定。但許多醫(yī)生為了簡單、通俗、易懂,仍習慣使用“多動癥”這一名稱。同時,用精神振奮劑治療者日漸增多,療效也被肯定。發(fā)病原因方面也進行了種種探討,包括神經(jīng)遞質(zhì)的測量、腦電活動的測試等,但沒有得出一致的結(jié)論。1971年,美國召開了“關(guān)于應(yīng)用精神振奮劑治療行為障礙兒童”的研討會,提出了7點建議,明確表示:多動癥診斷確定后,用藥物治療對于兒童健康無害,也不會導致藥物成癮。 ▲疾病分類和機理研究階段。隨著對兒童多動癥的廣泛研究,人們發(fā)現(xiàn)多動癥的表現(xiàn)有很大差別,有些兒童并無多動但有多動癥的其他表現(xiàn),對疾病名稱和分類仍是需探討的課題。1977年,第29屆世界衛(wèi)生組織大會將本病定名為“兒童期多動綜合征”,并分為4型,即單純活動過多伴注意障礙,伴有發(fā)育遲緩的多動癥,伴有行為障礙的多動癥,以及其他型多動癥。1980年,美國DSM-Ⅲ將此病定名為“注意缺陷障礙”,正式作為一個獨立的疾病診斷名稱,并定出了診斷的主要依據(jù)。各國兒科學也相繼將其列為疾病之一。1987年修訂后的DSM-Ⅲ-R,又把本病分為注意缺陷障礙(ADD)和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兩型。1994年出版的DSM-IV將本病分為多動和注意缺陷混合型、注意缺陷為主型和多動沖動為主型。1992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ICD-10命名為多動癥性障礙(Hperkinetic Disorder,HKD)。與此同時,各種評分量表作為診斷方法也推行起來,其中美國康奈氏(Conners)量表較有代表性。關(guān)于多動癥的病因和發(fā)病機理也有許多研究,如神經(jīng)生物化學、遺傳、環(huán)境、中毒、食物等,但沒有完全一致的意見。多數(shù)專家認為,多動癥是由多因素造成的疾病,即生理—心理—社會諸因素形成的疾病模型。 ▲推廣治療和深入機理研究階段。兒童多動癥治療已經(jīng)積累了不少的經(jīng)驗,從藥物治療、心理治療、行為訓練到家庭教育、集體治理等方面,都有許多報道。藥物的作用、副作用,治療效果的追蹤觀察,以及新藥物的探索,都有不少進展。在美國,應(yīng)用精神振奮劑治療兒童多動癥是相當普遍的,約占學齡兒童的3%~6%。世界各地越來越認識到兒童多動癥問題的重要性和積極治療的必要性,藥物等治療方法已被廣泛接受。另外,由于科學技術(shù)的進步,應(yīng)用腦CT(電子計算機斷層掃描)、磁共振(MRI)、同位素、遺傳基因等檢查,對大腦的微細結(jié)構(gòu)、血流狀況、腦電活動、腦誘發(fā)電位、腦新陳代謝、神經(jīng)生物化學、遺傳基因等進行了深入機理研究,為探明多動癥的發(fā)病機理提供了許多寶貴的資料。 國內(nèi)研究多動癥的概況 我國于1981年11月由中華神經(jīng)精神學會發(fā)布的《中華醫(yī)學會精神病分類——1981》將ADD定名為“多動綜合征”,一般常常簡稱為“多動癥”。我國先后在上海(上海精神病防治院顏文偉為代表)、南京(南京精神病防治所陶國泰為代表)、北京、西安、廣州、四川、東北等地開展了研究和防治工作,目前一些?漆t(yī)院的兒童精神科以及兒科還專門開展了針對兒童多動癥專科門診,并積極探索多動癥患兒的家長、老師問卷評分法,各種心理測試法,非藥物治療方法,腦誘發(fā)電位測試,以及各種認知能力測試法等。在治療方面,與藥廠協(xié)作研發(fā)多動癥藥物,深入研究了多動癥的治療方法。 與有些國家一樣,我國在開展多動癥防治工作時對多動癥的認識也不一致,有的懷疑多動癥的存在,有的不主張用藥物治療,有的害怕藥物的副作用,有的只強調(diào)心理治療等。但經(jīng)過幾十年來的實踐證明,人們不但認識到多動癥是客觀存在的事實,而且可以用藥物治療,效果也是十分令人滿意的。 關(guān)于多動癥的治療問題,過去偏重于心理治療、行為矯正及改進教育方法等,而反對或抨擊藥物治療。由于藥物治療取得良好效果的事實,人們對藥物治療的偏見和疑慮已有所改變,認識到多動癥的治療應(yīng)在藥物治療的前提下,再輔以心理治療、行為訓練等方法,才能收到滿意的效果。尤其一些多動癥兒童原來智能良好,學習成績優(yōu)秀,就因為動作過多、沖動任性、行為不能自控、注意力不集中等造成學習困難,而成為班級里的差生。經(jīng)過治療以后,他們的行為表現(xiàn)出戲劇性的變化,學習成績重新名列前茅,有的還當上了班干部。由于藥物治療方法科學、療效理想、副作用少,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 在開展多動癥的防治研究工作方面,中醫(yī)中藥也積極參與其中,生產(chǎn)了不少的中成藥,取得了可喜的成果。1990年,冷方南等編著的《兒童多動癥臨床治療學》一書,主要介紹了多動癥的中醫(yī)中藥療法。 兒童多動癥的定義 嚴格來說,多動癥兒童的定義應(yīng)分為狹義的和廣義的兩種。 ▲狹義的定義。多動癥兒童是指沒有智力障礙,智能正;蚪咏、高于正常,大腦沒有明顯器質(zhì)性損害的兒童,而有多動、沖動、動作過多、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wěn)、自控能力差等表現(xiàn),還可伴有認知、行為、性格等方面的改變,甚至出現(xiàn)動作協(xié)調(diào)困難,語言不暢等,往往造成學習成績不理想、波動不定或逐漸下降。這類孩子常常被喻為“聰明面孔笨肚腸”。其中不包括大腦有明顯器質(zhì)性損害的疾病、智能發(fā)育遲緩、孤獨癥、遺傳性疾病或有精神異常等引起的有多動癥狀的兒童。 ▲廣義的定義。除了狹義定義所指的這部分多動癥兒童外,還包括由各種大腦器質(zhì)性損害的疾病,如先天性腦發(fā)育不全、各種腦病、腦損傷、遺傳性腦病、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感染等,以及智能低下、精神障礙、微量元素缺乏、鉛中毒、營養(yǎng)不良、貧血等,引起的多動、注意力不集中、行為失控等多動兒童。多動癥實際上是由多病因引起的一組臨床癥候群,故也命名為“多動綜合征”。 本書所述的多動癥兒童主要是指智能在正常水平,大腦無明顯器質(zhì)性病變,但有多動、沖動、注意力分散、行為改變的一群特定兒童,其中不少兒童伴有學習成績下降。 多動癥的患病率 在學齡兒童中多動癥的患病率,各地統(tǒng)計差異很大,從1%~20%不等。如斯特瓦特(Stewart)統(tǒng)計,6~12歲學齡兒童中,患病率為4%;據(jù)美國馬斯蘭(Masland)估計,美國小學生有5%~15%患有多動癥;溫德(Wender)調(diào)查了荷蘭兩個地區(qū)的學齡兒童,多動癥的患病率為10%;1970年路特(Rutter)等和1978年伯杰(Berger)等報告多動癥兒童約占總數(shù)的5%~20%。美國舊金山市海南區(qū)的調(diào)查結(jié)果是,多動癥的患病率為2%~5%。 有的學者認為多動癥兒童沒有那么多,如*初在英國的懷特島上多動癥流行病學調(diào)查,那里10~11歲兒童有2199人,其中符合多動癥診斷標準的只有2人,患病率還不到0.1%。1970年,英國學者路特報道,懷特島上多動癥兒童的患病率為1%~1.5%。1971年,托賓(Towbin)估計全美國多動癥兒童有300萬以上,進行服藥治療者有30萬~40萬人。日本的報道為4%。瑞典的報道為2.1%。
讓分心多動兒童擺脫煩惱(全新修訂版) 作者簡介
戴淑鳳 北京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婦產(chǎn)科及新生兒專業(yè)教授,主任醫(yī)師,中國蒙特梭利學會終身教授,世界中聯(lián)兒童保健與健康教育專委會會長,世界中聯(lián)小兒推拿專業(yè)委員會副會長,山西運城少兒推拿學校名譽校長,北京保護健康協(xié)會婦女兒童專委會長,中國教育部及關(guān)工委早教項目首席專家,中國優(yōu)生科學協(xié)會與中國優(yōu)生優(yōu)育協(xié)會常務(wù)理事,《中華中西醫(yī)雜志》《中國生育健康》等雜志常務(wù)編審。 1966年畢業(yè)于北京醫(yī)科大學,同年到北京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婦產(chǎn)科任職。1982年開始從事圍產(chǎn)及新生兒專業(yè)醫(yī)療、科研、教學,其間在本院進修學習新生兒相關(guān)專業(yè)一年。 1984年跟隨美國心理學博士布雷壽頓(Dr.Brazelton)研究嬰幼兒神經(jīng)行為發(fā)展,并在北京師范大學學習發(fā)展與教育心理學研究生課程兩年半。1992年研習了“兒童感覺統(tǒng)合失調(diào)治療”的理論體系,推出了以“感覺教育”為理論核心的早期教育理念及方法。由于當時特殊需要兒童急劇增多,家庭教育指導的緊急需要,協(xié)同業(yè)內(nèi)著名專家,于1995年春創(chuàng)建了“北京東方圣童兒童發(fā)展研究中心”,針對特殊需要兒童及嬰兒心理情緒進行矯治20余年。 專業(yè)著作:《新生兒疾病診療手冊》《新生兒掌中寶》主編,《“三優(yōu)”大百科:優(yōu)生卷》副主編等。 科普教育著作:《0~3歲感覺教育同步指導手冊》《人類的心愿——優(yōu)生》《胎兒與胎教》《人生頭三年》《妊娠與分娩》、“中國兒童早期教養(yǎng)工程”叢書、“SOS救助父母,救助兒童”叢書、《嬰幼兒成功教養(yǎng)指南》《0~3歲育兒百科》《寶寶早期教育全書》《兒童康復(fù)培訓教材》,《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家長指導手冊》《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精編育兒200問》《兒童運動發(fā)育遲緩康復(fù)訓練圖譜》,小兒推拿教材等著作40余部。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回憶愛瑪儂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推拿
- >
姑媽的寶刀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