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傳習錄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
>
素書
-
>
孔子的世界——儒家文化的世界價值
-
>
王陽明全集(全四冊)
-
>
生活與憶念
-
>
名家小全集(4冊)
倫理學原理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100164153
- 條形碼:9787100164153 ; 978-7-100-16415-3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倫理學原理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中專院校師生本書是一部體例整齊,內(nèi)容成熟的教材。
倫理學原理 內(nèi)容簡介
一直到19世紀末,倫理學與規(guī)范倫理學是同一概念。1903年,摩爾的《倫理學原理》出版,宣告了另一種倫理學即元倫理學的誕生。爾后半個多世紀,元倫理學在西方倫理學王國一直居于地位。20世紀60年代以后,隨著美德倫理學的興起,以及道德心理學研究的復興,倫理學研究呈現(xiàn)出了規(guī)范倫理學、美德倫理學與元倫理學鼎足發(fā)展的局面。而由摩爾所倡導的元倫理學研究的哲學意義,仍然是當代倫理學大家關(guān)注的重心。正是基于這個原因,摩爾的《倫理學原理》才被列選為20世紀前半葉專享一部倫理學經(jīng)典名著。(另外一個原因是,自分析哲學興起以后,傳統(tǒng)的倫理學研究受到了重挫,直到20世紀后半葉才重新復興。) 在《倫理學原理》一書中,摩爾提出的“自然主義謬誤”的命題,進一步澄清了倫理學的學科內(nèi)容。摩爾認為,怎樣給“善”下定義是全部倫理學中很根本的問題。而恰恰在這個問題上,存在以下兩種自然主義的謬誤:一種是把善性質(zhì)混同于某種自然物或某種具有善性質(zhì)的東西,從“是”(is)中求“應當”(ought),使“實然”與“應然”混為一談。另一種是把善性質(zhì)混同于某種超自然、超感覺的實在,從“應然”、“應當”中求“實在”,進而把“應當”的愿望當作超然的實體。摩爾自己的主張是,“善”是不可定義的,只能靠我們的直覺來把握。摩爾的這一主張被倫理學界稱作“開放性問題論證”。在上述分析的基礎(chǔ)上,摩爾把全部倫理學問題分為三類:一是研究“什么是善”的倫理學本質(zhì)問題,這就是元倫理學;二是研究哪些事物就其本身為善(即作為目的善)的倫理學理論問題;三是研究如何達到善的行為(即作為手段善)的倫理學實踐問題。元倫理學研究道德的本原問題,即什么是善,這是一個價值問題。規(guī)范倫理學研究道德的存在問題,這是一個規(guī)范問題。這樣,摩爾就區(qū)分了元倫理學與規(guī)范倫理學,從而開創(chuàng)了20世紀以來的元倫理學研究。
倫理學原理 目錄
序言
**章 倫理學的主題
第二章 自然主義倫理學
第三章 快樂主義
第四章 形而上學倫理學
第五章 與行為有關(guān)的倫理學
第六章 理想之物
索引
倫理學原理 節(jié)選
1.不難發(fā)現(xiàn),我們的某些日常判斷,其真理性無疑是倫理學所關(guān)心的。有時我們會說:“這樣的人是一個好人”,或者說:“那家伙是一個惡棍”; 有時我們會問:“我應該做什么?”或者問:“我這樣做錯了嗎?”有時我們還會斗膽評價說:“節(jié)制為德,酗酒為惡”——毫無疑問,倫理學的任務,就是要討論這樣一些問題和這樣一些陳述。倫理學就是要去證明,當我們追問何為正確的行為時,什么是正確的答案;就是要對為什么認為我們關(guān)于人之品格或行為之道德的表述是對的或錯的給出理由。多數(shù)情況下,當我們的陳述涉及到諸如“德性”、“惡習”、“責任”、“正確”、“應當”、“善”、“惡”這樣的語詞時,我們就是在做出一個倫理判斷。當我們想去討論這些陳述的真理性時,我們就是在討論倫理學。 到此為止,并無爭議;但是這樣的討論遠還沒有框定倫理學的范圍。倫理學的范圍也許的確可以被界定為人們所討論到的所有判斷之真,這些判斷對于人們來說既很常見也很特別。不過我們還會繼續(xù)追問:如此既常見又特別的到底是什么?對于這個問題,不同的著名倫理哲學家給出的答案不盡相同,但是可能沒有一個答案能夠讓人完全滿意! 2.例若上舉,我們就可以大致不差地說,這些例子都牽涉到“行為”(conduct)問題—— 牽涉到在我們?nèi)祟愋袨橹惺裁词巧频,什么是惡的,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問題。因為,當我們說一個人是善的時,我們通常是說他做得對。當我們說酗酒為惡時,我們通常是說讓自己酩酊大醉是錯誤的或邪惡的行為。事實上,對于人類行為的這種討論,正是與“倫理學”一詞關(guān)聯(lián)*為密切的。正是由于這樣一種關(guān)聯(lián),行為毫無疑問就成了倫理判斷*為常見*為一般的關(guān)注對象! ∠鄳,我們會發(fā)現(xiàn),許多倫理哲學家傾向于接受這樣一個表述是對“倫理學”一詞的一個充分定義:倫理學意在處理人類行為善惡的問題。他們主張,所追問的對象可以被恰當?shù)叵薅ㄔ凇靶袨椤被颉皩嵺`”。他們主張,“實踐哲學”一名包括了倫理學所處理的所有對象。在這里,我并不準備去討論這個詞的具體含義(語詞問題*好留給詞典編纂家以及其他關(guān)注這些文字的人;我們會看到,哲學并不關(guān)注這些),我要說,我想用“倫理學”這個詞來包括更廣的含義——我想說,這樣一種使用具有非常充分的理由。我用它來指涉對于“什么是善?”這樣的問題的一般性探究;考慮到這種探究的一般情況,沒有什么詞比它更恰當?shù)牧恕! 惱韺W毫無疑問會關(guān)注何為善行為的問題;但是它并不一上來就關(guān)注到這個問題,除非它是準備告訴我們何為善,以及何為行為。因為,“善行為”是一個復合概念,并不是所有行為都是善的;因為有些行為當然是惡的,而另外一些可能是中性的。另一方面,除了行為之外,另外一些事情可能是善的;而且如果它們是善的,那么“善”就是這些事情和這些行為共有的某種屬性。如果我們撇開全部善的事情單獨考察善的行為,那么我們就可能有錯解該屬性之危險,把它當作某些并不為這些其它事物所分享的屬性。因此,即便是在如此狹隘的意義上,我們也有可能因此誤解倫理學:我們不會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善行為。將其探究僅僅局限于行為,這正是許多作者實際上經(jīng)常犯的一個錯誤。因此,我將首先通過考量何為一般意義上的善,來避免犯下這樣的錯誤;同時期望,一旦我們能夠?qū)Υ诉_到某種確定性,解決善行為的問題就更容易了:因為,我們都很清楚什么是“行為”。因而,我們的首要問題就是: 什么是善,什么是惡?并且,我們把對于這一問題(或者這一類問題)的討論稱作倫理學,因為這門科學無論如何必須包括該問題。
倫理學原理 作者簡介
G.E.摩爾(G.E.Moore,1873-1958),英國哲學家,新實在論及20世紀分析哲學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1873年11月 4日摩爾生于倫敦上諾伍德。1892年考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1896年畢業(yè)。1898~1904年在三一學院從事研究工作。1911年起歷任劍橋大學道德科學講師、精神哲學與邏輯教授,并成為三一學院終身研究員,1939年從教授職位退休。 陳德中,哲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政治哲學,倫理學等。
- >
我與地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唐代進士錄
- >
史學評論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