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光臨中圖網(wǎng) 請 | 注冊
> >
懷玉山脈-中國地理百科

懷玉山脈-中國地理百科

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出版時間:2016-04-01
開本: 32開 頁數(shù): 200
讀者評分:5分2條評論
本類榜單:科普讀物銷量榜
中 圖 價:¥34.9(7.0折) 定價  ¥49.9 登錄后可看到會員價
加入購物車 收藏
運費6元,滿39元免運費
?新疆、西藏除外
本類五星書更多>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懷玉山脈-中國地理百科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0088858
  • 條形碼:9787510088858 ; 978-7-5100-8885-8
  • 裝幀:一般銅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懷玉山脈-中國地理百科 本書特色

“中國地理百科”叢書創(chuàng)新地把中國全境按山川形勝劃分出數(shù)百個地理單元,并力求融“百科全書詞典”的簡潔準確,與“有圖通俗讀物”的生動有趣為一體,通過大量圖片和詞條之間的互相詮釋,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單元。《懷玉山脈》以贛東北懷玉山一帶地區(qū)為主要敘寫對象,范圍涉及景德鎮(zhèn)市市區(qū)、浮梁、樂平,上饒市市區(qū)、婺源、德興、玉山、廣豐、上饒、橫峰、弋陽、萬年 ,以及鷹潭市貴溪。本書自然部分著重展示了當?shù)?ldquo;山河相間”的地貌特點,以及基于此特點下所形成的水系系統(tǒng),解析并呈現(xiàn)了三清山花崗巖地貌、信江流域內(nèi)的各處丹霞地貌和散布在區(qū)內(nèi)的多處巖溶洞穴地貌的形成過程及現(xiàn)狀,為讀者了解本區(qū)的地貌多樣性及特殊性大開方便之門。與此同時,本書對當?shù)厝死玫蜕?mdash;丘陵—平原地貌發(fā)展立體式農(nóng)業(yè)廣植經(jīng)濟作物,以及景德鎮(zhèn)青花瓷器制作有延伸性介紹,配合當?shù)厝绺〖t茶種植、夏布和路甲紙傘制作等傳統(tǒng)產(chǎn)業(yè)的講述,可以讓讀者深入了解本區(qū)經(jīng)濟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狀況。作為歷史上吳頭楚尾之地,本區(qū)的地域文化獨特而豐富,婺源一帶的抬閣、儺舞等活動,上饒、景德鎮(zhèn)地區(qū)的贛東北采茶戲、敬五谷神、舞龍燈等民俗在書中都有精彩的呈現(xiàn)。

懷玉山脈-中國地理百科 內(nèi)容簡介

中國首套規(guī)模達到數(shù)百分冊的地理科普叢書,范圍無縫覆蓋中國全境。打破傳統(tǒng)認識上的行政區(qū)劃的界線,本分冊是依據(jù)懷玉山地及其周邊區(qū)域共有的地貌特征和歷史、文化上的聯(lián)系進行區(qū)域范圍劃分的。
展示三清山絕麗的花崗巖地貌,描畫文山瑰奇的石林怪景。
再現(xiàn)“瓷都”景德鎮(zhèn)的制瓷盛況,見證“茶鄉(xiāng)”浮梁的茶業(yè)興起。
述說“豫章*門戶”的商貿(mào)往來之史,分析“吳頭楚尾之地”的文化融匯之狀。
形式新穎,文字精簡而通俗,圖片真實而精彩,這兩者的交互使科普閱讀變得生動有趣。

懷玉山脈-中國地理百科 目錄

區(qū)域地貌示意圖 1
贛東北山地 2
一 自然地理
海侵 9 / 山河相間 9 / 侵蝕構造中、低山 9 / 剝蝕構造丘陵 10 / 信江盆地 10 /
網(wǎng)狀斷裂構造 12 / 贛東北深大斷裂帶 13 / 余干—婺源斷裂帶 13 / 懷玉地體 14 /
懷玉山脈 15 / 鄣公山山脈 16 / 三清山 16 / 文山怪石林 17 / 樂安江 20 / 建節(jié)水 21 /
昌江 21 / 南河 23 / 紅壤 23 / 黃壤 23 / 多雨區(qū) 24 / 洪澇 25 / 春寒 25 / 地震多發(fā)區(qū) 25 /
五股尖 26 / 雞冠石 26 / 八字腦 27 / 銅錢尖 27 / 大游山 27 / 鵝湖—臧灣崗阜 27 /
諸仙洞 28 / 南山瀑布 28 / 翠平湖 28 / 玉田湖 29 / 東河 29 / 西河 30 / 北河 30 /
珠山 31 / 陽府山 31 / 歷居山 31 / 軍山 32 / 涌山 32 / 洪巖 33 / 樂平盆地 33 /
臨港盆地 33 / 蓮湖洲 34 / 虎山潭 34 / 官莊水 35 / 潘溪水 35 / 安殷水 35 / 翀山 36 /
文公山 36 / 靈巖洞群 36 / 清風洞 37 / 鴛鴦湖 37 / 中云—高砂盆地 39 / 高砂水 39 /
賦春水 39 / 橫槎水 39 / 德興中低山地 40 / 白際山余脈 40 / 大茅山 41 / 銀古坳 42 /
官帽山 42 / 梧風洞谷地 42 / 宗儒神仙洞 43 / 天井窩 43 / 萬村溫泉 43 / 雙溪湖 44 /區(qū)域地貌示意圖 1
贛東北山地 2
一 自然地理
海侵 9 / 山河相間 9 / 侵蝕構造中、低山 9 / 剝蝕構造丘陵 10 / 信江盆地 10 /
網(wǎng)狀斷裂構造 12 / 贛東北深大斷裂帶 13 / 余干—婺源斷裂帶 13 / 懷玉地體 14 /
懷玉山脈 15 / 鄣公山山脈 16 / 三清山 16 / 文山怪石林 17 / 樂安江 20 / 建節(jié)水 21 /
昌江 21 / 南河 23 / 紅壤 23 / 黃壤 23 / 多雨區(qū) 24 / 洪澇 25 / 春寒 25 / 地震多發(fā)區(qū) 25 /
五股尖 26 / 雞冠石 26 / 八字腦 27 / 銅錢尖 27 / 大游山 27 / 鵝湖—臧灣崗阜 27 /
諸仙洞 28 / 南山瀑布 28 / 翠平湖 28 / 玉田湖 29 / 東河 29 / 西河 30 / 北河 30 /
珠山 31 / 陽府山 31 / 歷居山 31 / 軍山 32 / 涌山 32 / 洪巖 33 / 樂平盆地 33 /
臨港盆地 33 / 蓮湖洲 34 / 虎山潭 34 / 官莊水 35 / 潘溪水 35 / 安殷水 35 / 翀山 36 /
文公山 36 / 靈巖洞群 36 / 清風洞 37 / 鴛鴦湖 37 / 中云—高砂盆地 39 / 高砂水 39 /
賦春水 39 / 橫槎水 39 / 德興中低山地 40 / 白際山余脈 40 / 大茅山 41 / 銀古坳 42 /
官帽山 42 / 梧風洞谷地 42 / 宗儒神仙洞 43 / 天井窩 43 / 萬村溫泉 43 / 雙溪湖 44 /
洎水 44 / 長樂水 44 / 體泉水 45 / 四方尖 45 / 雞公嶺 45 / 武安山 46 / 大洋畈 46 /
兩溪沖積平原 46 / 樟村—童坊盆地 47 / 羅紋石 47 / 八仙洞 48 / 三清湖 48 /
金沙溪 49 / 玉琊溪 49 / 天桂巖 49 / 黃尖山 50 / 靈山 50 / 華壇山 51 / 月巖 51 /
饒北河 52 / 茗洋湖 53 / 米頭尖 54 / 天臺山 54 / 岑山 54 / 赭亭山 55 / 葛源盆地 55 /
姚源水庫 56 / 岑港河 56 / 葛溪河 56 / 春茂嶺 57 / 團箕嶺 58 / 黃天峰 58 / 芙蓉峰 58 /
龜峰 59 / 西山石林 59 / 弋陽盆地 61 / 柴角灣水庫 61 / 小朦河 62 / 三縣嶺 62 /龍窟山 62 / 青崗嶺 63 / 太平畈水庫 63 / 泗瀝河 63 / 大源盆地 64 / 神農(nóng)宮 64 /
常綠闊葉林 65 / 名口硅化木群 66 / 燕窩里紅豆杉林 66 / 江南杉王群 67 /
野生杜鵑林 68 / 野生紅花油茶林 68 / 竹林 69 / 三清山蕨類 69 / 岑山國家森林公園 70 /
云碧峰國家森林公園 71 / 大茅山自然保護區(qū) 71 / 文公山自然保護區(qū) 71 /
信江源自然保護區(qū) 72 / 華東黃杉 73 / 白豆杉 74 / 三尖杉 75 / 羅漢松 75 / 金錢松 75 /
臺灣松 76 / 樟樹 76 / 香果樹 77 / 缺萼楓香 77 / 藍果樹 78 / 天目木蘭 79 /
長柄雙花木 79 / 永瓣藤 79 / 野生大豆 81 / 紅嘴相思鳥自然保護區(qū) 81 /
鴛鴦湖自然保護區(qū) 82 / 弋陽中華秋沙鴨自然保護區(qū) 82 / 黃字號黑麂自然保護區(qū) 83 /
梅花鹿 84 / 金貓 84 / 短尾猴 85 / 白鷴 86 / 黃喉噪鹛 86 / 白頸長尾雉 87 / 大鯢 87 /
四足魚 88 / 黃蛤 89 / 鷹嘴龜 89
二 經(jīng)濟地理
從火耕水耨到水旱輪作 93 / 畬田·梯田 93 / 開發(fā)禁山 96 / 廣植經(jīng)濟作物 97 / 茶業(yè) 98 /
制煙業(yè) 99 / 業(yè)陶都會 99 / 浮梁瓷局 102 / 三窯九會 103 / 湖田古窯址 104 / 造紙業(yè) 104 /
農(nóng)村集市交易活躍 105 / 入贛徽商 106 / 茅楂會 107 / 玉山運輸業(yè) 108 / 眾埠古石壩 108 /
壽元橋 109 / 銀山銀礦遺址 110 / 德興銅礦 110 / 樂平錳礦 111 / 膨潤土 111 /
牯牛嶺海泡石 112 / 萬年貢米 112 / 弋陽大禾米 113 / 沙溪苧麻 113 / 樂平茶花 114 /
靈山石茶 114 / 黃金茶 114 / 浮紅 115 / 樂平燈籠貢椒 115 / 葛根·葛粉 116 /
麗陽紅芽芋 116 / 無核椪柑 117 / 玉山紅心柚 117 / 上饒早梨 117 / 歷居山楊梅 118 /
德興山區(qū)水牛 118 / 玉山烏豬 119 / 樂平花豬 119 / 玉山白鵝 120 / 白耳黃雞 120 /
荷包紅魚 121 / 上饒夏布 121 / 瓷胎竹編 122 / 荷塘竹編 123 / 甲路紙傘 124 /
貴溪燈芯糕 124 / 曹溪米糖 125 / 弋陽年糕 125 / 芋頭糖 126 / 烏佬果 126 /
洄田排粉 127 / 土蜂蜜 127
三 歷史地理
吳頭楚尾之地 131 / 越人 131 / 客家移民 132 / 閩浙人遷贛 133 / 黃巢義軍鏖戰(zhàn)信州 133 /
耿精忠反清 133 / 唐英督陶 134 /“ 白圍裙”運動 135 / 廣信之戰(zhàn) 135 /設立上饒集中營 136 / 樂平 137 / 浮梁 137 / 景德鎮(zhèn) 138 / 弋陽 138 / 始置上饒縣 139 /
樂平涌山巖洞遺址 139 / 仙人洞遺址 140 / 狐貍山遺址 140 / 南宋行宮遺址 141 /
閩浙贛革命根據(jù)地中心 141 / 浮梁古縣衙 142 / 玉山考棚 142 / 戴村南宋群雕 144 /
馬鞍山西周墓 144 / 吳芮墓 145 / 閻立本墓 145 / 樂平壁畫墓 146 / 吳闡城舊址 146 /
瑤里古鎮(zhèn) 147 / 葛源鎮(zhèn) 150 / ?诠沛(zhèn) 151 / 坑頭古村 151 / 三閭廟古街 152 /
樂平老北街 153
四 文化地理
多文化交融地 157 / 畬族 157 / 樂平瑤沖村 158 / 三架屋 158 / 祥集弄明代民居 159 /
徐元杰故居 159 / 龍溪祝氏宗祠 160 / 水桌酒 160 / 塔前糊湯 161 / 干涼菜配粥 161 /
南茶 162 / 麻籽馃 162 / 堿水粑 163 / 開禮單 163 / 新娘“開面” 164 / 做陰壽 164 /
開紅禁·開黑禁 165 /“ 開禁迎神” 165 / 留人茶·起手茶 165 / 燒“太平窯” 166 /
六月六,狗洗浴 167 /“ 打官山” 167 / 行業(yè)神崇拜 167 / 敬五谷神 169 / 五顯神信仰 169 /
道教發(fā)祥地之一 170 / 石人殿 171 / 南巖寺 171 / 宋代紅塔 172 / 樂平古戲臺 173 /
聚遠樓 174 / 信江書院 174 / 德興學宮 175 / 弋陽腔 176 / 贛劇 176 / 贛東北采茶戲 178 /
婺源地戲 178 / 大棚戲 179 / 甲路抬閣 180 / 玉山班演藝 181 / 串堂班 181 /
樟村板燈 183 / 汪藻 184 / 張潛 185 / 董煟 185 / 謝枋得 186 / 馬端臨 186 / 方志敏 187信息
展開全部

懷玉山脈-中國地理百科 相關資料

山河之間
江西東北部,有懷玉山脈自東北向西南貫穿其中,有五龍山脈雄踞其北,又有信江、饒河兩大水系穿流而過,形成山河相間,中山、低山、丘陵、盆谷等多種地貌齊聚的大格局。這就是《懷玉山脈》一書所展示的地理大觀,而全書所述區(qū)域的方方面面始終與這種大觀緊密相關。
這片山河相間之地,有地質活動造就的多種巖層,這些巖層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琢”出奇妙的自然景觀,因而這里集典型的丹霞地貌、獨具一格的花崗巖地貌、形態(tài)各異的巖溶地貌于一身。其中三清山因展示了獨特而豐富的花崗巖石柱和石峰而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chǎn)。
贛東北的山與水,就如親密的母子,河流從山地中發(fā)源,又暢流于山間,總不忘向大山“母親”“報恩”,比如在地勢較為平坦的山間打造出沖積平原。這些沖積平原多具備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有利條件,多被開墾為農(nóng)田或成為集鎮(zhèn)之地,可以說是這一區(qū)域人們賴以生存的基地。然而,山河所贈之禮又何止這些。
地質作用為該區(qū)域孕育了眾多地下礦產(chǎn),使此處成為中國重要的銅金礦集區(qū),著名的德興斑巖銅礦、銀山多金屬礦以及金山金礦等超大型礦床在這里集中產(chǎn)出,非金屬礦產(chǎn)高嶺土則為本區(qū)的瓷器生產(chǎn)提供了重要的原料保障。“瓷都”景德鎮(zhèn)的繁盛便有賴于此。山河之間
江西東北部,有懷玉山脈自東北向西南貫穿其中,有五龍山脈雄踞其北,又有信江、饒河兩大水系穿流而過,形成山河相間,中山、低山、丘陵、盆谷等多種地貌齊聚的大格局。這就是《懷玉山脈》一書所展示的地理大觀,而全書所述區(qū)域的方方面面始終與這種大觀緊密相關。
這片山河相間之地,有地質活動造就的多種巖層,這些巖層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琢”出奇妙的自然景觀,因而這里集典型的丹霞地貌、獨具一格的花崗巖地貌、形態(tài)各異的巖溶地貌于一身。其中三清山因展示了獨特而豐富的花崗巖石柱和石峰而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chǎn)。
贛東北的山與水,就如親密的母子,河流從山地中發(fā)源,又暢流于山間,總不忘向大山“母親”“報恩”,比如在地勢較為平坦的山間打造出沖積平原。這些沖積平原多具備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有利條件,多被開墾為農(nóng)田或成為集鎮(zhèn)之地,可以說是這一區(qū)域人們賴以生存的基地。然而,山河所贈之禮又何止這些。
地質作用為該區(qū)域孕育了眾多地下礦產(chǎn),使此處成為中國重要的銅金礦集區(qū),著名的德興斑巖銅礦、銀山多金屬礦以及金山金礦等超大型礦床在這里集中產(chǎn)出,非金屬礦產(chǎn)高嶺土則為本區(qū)的瓷器生產(chǎn)提供了重要的原料保障。“瓷都”景德鎮(zhèn)的繁盛便有賴于此。
這片區(qū)域山地多,河流多源,具備一定的航運條件。昌江、樂安河、信江等河流密布,水系發(fā)達,由北至南把錢江水系、甌江水系、閩江水系與鄱陽湖、長江進行貫通,極為方便地將贛、皖、鄂、豫、浙、閩、湘、粵八省連接為完整的網(wǎng)絡系統(tǒng),使本區(qū)域成為八個大省的重要商品集散地之一。茶葉、絲綢、陶瓷、煙草等商品經(jīng)水運往來于各地。“八省通衢”“豫章第一門戶”之說由此而來。此地位至今不改。
本區(qū)歷史或文化的發(fā)展一樣離不開“山河”二字。峰巒疊嶂、河網(wǎng)交織的地利之便,使該區(qū)很早就成為人類的理想棲息地,遠古時期人類休養(yǎng)生息的痕跡保存至今。而后更有越人移來、徽商到此經(jīng)商、浙人前來開山墾荒、閩西及粵東北客家人遷入等等。雜居的人群各自操持家鄉(xiāng)話,使贛東北逐漸成為以贛語、徽語、吳語為主,并有客家話、閩南語等方言的“熔爐”。稻作文化、陶瓷文化、茶文化、理學文化、書院文化、道教文化……亦在這山河相間之地萌發(fā)并日益豐富。只是,或山、或水,都并未停止對贛東北的滋養(yǎng)。

信息

商品評論(2條)
  • 主題:

    中國地理百科印刷內(nèi)容一流,有一本收一本

    2024/7/10 11:26:42
    讀者:ztw***(購買過本書)
  • 主題:這本書非常好。

    文字清新,圖文并茂,生動地體現(xiàn)了懷玉山脈的神奇風光。

    2020/9/4 22:05:15
    讀者:246***(購買過本書)
書友推薦
本類暢銷
編輯推薦
返回頂部
中圖網(wǎng)
在線客服